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5-02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不能忘却的纪念

第5版()
专栏:

不能忘却的纪念
夏衍
王莹同志的两本长篇小说《两种美国人》和《宝姑》,已由中国
青年出版社出版,和广大海内外读者见面了。
作者的亲属和小说编辑要求我写篇短序,我不能推辞。但拿起笔来,就不能不想起她短暂生涯中的抗争、奋斗和二十年来遭受到的苦恼与辛酸。
我认识王莹同志是在1927年,我从日本回到上海之后。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革命的低潮时期。上海挤满了各革命地区被迫出亡的革命青年:有革命战争中的幸存者,有锋芒毕露的青年,也有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的沉着的斗士。其中有不少是女青年,她们还存有剪刀痕迹的短发,睁着稚气的眼睛,带着发自内心的炽热的革命激情,散发着随时准备为革命而牺牲的浪漫气息。这正是五四运动狂飙时期培养出来的新女性的典型。
王莹就是这些女青年中的一个。她当时年纪很轻,但完全没有革命低潮时期常见的那种悲观消极情绪。她爱好文艺,参加了上海艺术剧社,因此就和我有了工作上的联系。当时,左翼力量正在电影和戏剧界开展,王莹在这方面显现了她的才能。她接连主演了好几部进步电影和话剧,成了通常所谓电影“明星”。但是这个称号和所带来的名声、地位和物质享受,在当时也曾腐蚀过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演员。可是王莹在这一点上是有警惕的,她不甘同流合污,她关心的不是名誉地位,而是怎样才能更好用文艺这一武器来为革命服务,这就是王莹魂牵梦萦的一种精神境界。王莹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受到反动派的追捕和迫害,但她始终保持了勇敢和顽强。1933年,她愤懑地呼喊出:“冲出黑暗的电影圈”的口号,在电影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她也并不因此而表示丝毫的妥协;她离开上海,到日本去学习。
1935年,电通电影公司成立,王莹应邀回国参加拍摄了影片《自由神》,参加了业余剧人协会。抗战开始,她参加了以洪深为队长的救亡演剧二队,热情地投身于抗日宣传的演出,作出了为人称道的成绩。
我再见到王莹,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之后,我和范长江、金仲华、司徒慧敏诸同志从香港取道澳门返回重庆,其中就有刚从南洋宣传抗战到达香港的王莹在内。她化装成一个村妇与我们同行。虽然岁月无情地给这个昔日的少女增添了老成和持重,但她的革命热情仍然丝毫不减当年,言谈笑语间依旧闪现着她昔日的面影。
返回重庆不久,得到了党组织的同意,她和谢和赓同志到美国去了。一去13年。祖国解放了。大家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兴奋和忙碌,我也不例外,忙到连怀念远方战友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心想,到了该回来的时候,王莹当然是会回来的。
王莹夫妇回国是1954年底,是被美国移民局驱逐出境的。1956年,她被分配在当时的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即后来的北影编辑处),作编剧。他们夫妇来看过我,但正在我工作繁忙的时刻,来去匆匆,不及深谈,回忆前尘,还觉得十分遗憾。
王莹夫妇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多久,她的丈夫谢和赓同志——一个1931年参加革命,1933年入党的老党员,就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送到北大荒去劳改了。王莹在香山乡下租了几间住房,从城里搬走,不再进城,极少和她的老战友们见面。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期间,周总理在香山邀集电影界便餐,发现王莹没有参加,临时派人接她与会,并鼓励她不要消沉,好好写作。
接着,十年内乱开始了,我失去了自由。待到漫长的九年之后,我重新得到了自由,才知道王莹早已于1974年在狱中去世。她的死讯曾使谢和赓同志神经失常,入安定医院多方治疗才得痊愈。并且知道,王莹和我们同属于一个专案,有一阵还与我关押于同一监狱。
从三十年代开始,王莹就开始写作,她耽于阅读,好学深思,文思敏捷。我相信她的小说一定能得到知音者的赏识。
这两部小说共近60万字,而且还有多种异稿和修改稿,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作为一个演员的王莹又是一个多么勤奋的作家。这样的同志是不应当忘却,也不能忘却的。
作为一个相识数十年的同志,匆匆写此短文,作为《宝姑》的代序。

欢腾的海洋——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五一”活动侧记

第5版()
专栏:

欢腾的海洋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五一”活动侧记
“五一”节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清晨,当娇艳的春晖刚刚爬上紫禁城的金瓦红墙时,一批批穿着节日盛装的劳动群众,便开始涌向劳动人民文化宫。这个苍松翠柏掩映、到处花红草青的昔日太庙,很快就为人们的笑语欢声所淹没了。
跨过张灯结彩的大门,迎面扑来的是一排高挂着劳动模范照片的光荣榜。这里,正在举办北京市劳动模范事迹展览。人们一个个怀着尊敬的心情,驻足凝望:在这批劳动模范中,有生气勃勃、年仅二十八岁的采煤工人张万雨,也有年已古稀的著名教授钟敬文,有在各条战线上默默苦干的“老黄牛”,也有在科技战线上作出杰出贡献的工程师、教授。人们议论着:邓小平同志几年前提出的“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无产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重视了。
穿过光荣榜,集中的人流开始分散,各自奔赴自己喜爱的娱乐场所:爱清静的到松林、花圃踏步,爱热闹的到河边等待划船,带小孩的纷纷前去乘坐登月火箭,而一对对情侣则携手前往电影馆、劳动剧场……
上午9点钟,大殿东配殿所设的展览室刚打开大门,就涌进了大批的群众。原来,“1982年北京市职工书法展览”在今天开幕。展览会展出了200多件书法作品,有清秀、端庄的楷书,也有笔力遒劲、墨走龙蛇的草书,有古朴的金石书法,也有妩媚的汉隶。真可以称得上是仪态万千、墨色生辉。展览会开幕之后,在大戟门门楼下又进行了书法比赛,200多位职工书法爱好者当场挥毫创作,比赛结果将由文化宫书法组特邀的书法家、市工会代表等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议。优胜者还给予奖励。
在劳动剧场中,今天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应邀前来演出音乐、舞蹈节目;下午,有中国音乐学院的师生员工、京棉三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市民政局、北京铁路分局和文化宫工人业余演出队的同志们为市劳动模范及工人群众专场演出节目;入夜之后,市工人业余京剧队的同志们则继续在这里为人们演出传统戏曲《龙凤呈祥》。人们在这里倾听着美妙悦耳的音乐,观看着色彩缤纷的舞蹈,愉快地欣赏着工人自编自演的曲艺节目,不断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下午两点之后,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活动进入高潮。平时安安静静的市职工业余大学的教室,大半敞开了大门。中国象棋表演,国际象棋、围棋的擂台赛正在进行,高手们一个个大显神通,咫尺棋盘上风云变幻,似有铁马金戈搏击之声。在宽敞的体育场上,市工人队和北师大校队的一场篮球赛打得难解难分,而随之进行的武术表演,则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在大戟门门楼下,许多群众在饶有兴趣地猜灯谜。这批灯谜,是由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同志为了欢庆“五一”,特地送来的。而在静悄悄的科技馆大厅里,一部分市劳动模范和工会活动积极分子则在观看影片《少林寺》,这些平日里辛辛苦苦为大家奔忙的“老黄牛”们,今天稍得宽余,沉浸在艺术的领域里……。
与此同时,文化宫中央的大殿里,还在进行着一项重要的活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的朝鲜、巴勒斯坦、印度、西班牙、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会代表团,以及北京市总工会邀请的两个港澳工会参观团正在与来京参加全国劳模座谈会的代表们进行联欢。联欢会上,劳动人民文化宫组织训练的工人业余演出队演出了歌舞节目。第一个节目,便是大合唱。好大的阵容!80人的合唱队,70人的管弦乐队,全是业余音乐爱好者。在今天这个劳动群众自己的节日里,他们显得分外的精神。一声“咱们工人有力量……”,如同沉雷、海潮滚滚而来,震动得大殿屋顶微微颤动!为了对外国朋友们表示欢迎,业余演出队还分别演唱、演奏了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歌曲。最后,联欢会在花鼓灯舞热烈、欢快的锣声中结束。那嘡嘡的锣声,带着人们节日的欢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飞出了大殿,响彻在整个文化宫的上空。
直到深夜,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仍然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中。
本报记者 丁宏新

艺苑新葩龙江剧

第5版()
专栏:

艺苑新葩龙江剧
龙江剧,是五十年代末涌现出来的黑龙江地方戏曲新剧种。在周恩来总理“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倡导下,龙江剧得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植,在二人转、拉场戏基础上,吸收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借鉴其它兄弟戏曲剧种经验而逐步完善,日臻成熟。
龙江剧的音乐是以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的二人转曲牌为基础,吸收东北民间音乐,加以改造、融合和创造,这种音乐形式,优美动听,受到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在表演上,它从二人转、东北大秧歌、东北民间舞蹈中提炼、创造出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尤重手绢、扇子的运用,载歌载舞,具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最近,由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进京演出的《皇亲国戚》、《双锁山》、《张飞审瓜》,是近三年来龙江剧实验剧目中的代表剧目。这三出戏,风貌不同,但都体现了龙江剧的特色,标志着这个新兴剧种正向着成熟阶段发展。(沈忠文)

从“月牙告状”说起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从“月牙告状”说起
张梦亭
偶然一个机会,观看某剧团演出河北梆子《蝴蝶杯》。当渔家姑娘胡凤莲来到卢府时,有这样一句念白:“州官县衙管他不了,因此越衙告状。”扮演胡凤莲的青年演员念这句台词时,双手高举,比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儿形。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她越级上诉与那天上的月亮有何联系呢?我想可能是那位青年演员不懂得“越衙告状”的正确含义,把它理解为“月牙儿告状”了。这件事听来可笑,但细想起来,类似情况却屡见不鲜。有的演员把“浣纱”读作“完纱”,把“祷告”读成“祝告”,把“绽新蕾”念为“定新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我想到了提高青年演员文化修养的迫切性。现在,青年演员已成为戏剧舞台上的一支生力军。但是,这些青年同志,大都是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文化修养浅,又缺乏历史知识。加之有些青年急于求成,希望多学戏,早演戏,而忽视了扎扎实实的学习,于是就出现了上述那种只学皮毛,不求甚解的笑话。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看来,应当在青年演员中提倡一下读书。不但要读历史,还要多钻研些古今的诗文,能动笔写诗作文章更好。老演员,老前辈,对青年演员也要严格要求。在传艺当中,不仅传形,更要授之以神;不但要教会,还要教懂,使之融会贯通。只要新老演员共同努力,我们的青年一代就会很快成熟起来,戏剧的演出质量也会迅速提高的。

开封豫剧团在京演出

第5版()
专栏:

开封豫剧团在京演出
最近,开封市豫剧团来京演出了新改编的《梨花归唐》。该剧以喜剧形式把樊梨花和薛丁山联姻中的曲折冲突,赋予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如:薛丁山矜持多疑,程咬金朴挚诙谐,铁珍烂漫戏谑,樊洪犹豫彷徨,樊虎利令智昏。特别是心怀故国的巾帼英雄樊梨花,英武、妩媚、刚强、温柔、弃私怨、顾大局,识大体。樊梨花由青年演员孙映雪饰演,她具有刀马旦的深厚功底和闺门旦的娴熟演唱技巧。该团在京期间还将演出豫剧现代戏《爱情的审判》和传统戏《三上轿》、《抬花轿》。 (余闻)(附图片)《梨花归唐》剧照

春日访英雄部队有感

第5版()
专栏:

春日访英雄部队有感
陈沂
新情旧情两相结
军衣便衣一根丝
今日得遂还乡愿
喜看柳营春满枝

银幕上的阿Q——访阿Q饰演者严顺开

第5版()
专栏:

银幕上的阿Q
——访阿Q饰演者严顺开
刘润
最近,彩色宽银幕故事影片《阿Q》上映了,由上海曲艺团演员严顺开饰演的阿Q这个形象,引起了大家的瞩目。阿Q这个人物,究竟是一种什么形象呢?如何塑造好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人物?我带着这些问题,拜访了初上银幕的严顺开同志。他说: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比较难,也比较复杂。但他讲了拍摄中的三个小故事,以表达他的点滴体会。
这一脚踢得好
阿Q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给观众的第一个印象很重要。为了这个问题,导演岑范和严顺开反复地设计过阿Q在银幕上的第一个“亮相”动作。最初,严顺开提出让阿Q叼着个烟杆出场。导演说不行,阿Q是个农民,不能一上场,就给人一种“流气”的感觉。严顺开又提出让阿Q唱着“手执钢鞭将你打”出场,导演又说这个动作后面要用。后来,还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特征启发了严顺开。当他看到那几个在绍兴水乡石桥头玩耍的小孩,以及在石板路上觅食的鸡时,他想:如果这时阿Q走过来会怎样呢?唔,孩子,阿Q是不怕他们的;鸡,那也是决然不会对阿Q怎么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阿Q肯定会认为自己英雄得很。对,不妨无缘无故地在孩子的头上拍打一下,将几只挡道的鸡再一脚踢开。严顺开把这个意图告诉了导演,导演思忖了一会儿说:“行!”
开拍以后,严顺开按照既定的方案入戏。桥头那几个孩子玩得正在兴头,突然被阿Q无缘无故地打了头,先是莫名其妙地回望着阿Q,接着是投以憎恨的眼光,继而又惧怕地一下子跑开了。至于那几只鸡,被阿Q重重地踢了一脚,当然是惊吓得四下窜飞了。样片出来后,电影界一个老前辈看到这个镜头时,连声说:“好,阿Q踢鸡踢得好!这是生活的真实,又踢出了个阿Q!”
假戏真做
在拍阿Q到尼姑庵里偷萝卜吃的那一场戏时,为了求得真实的效果,导演决定假戏真做,让老尼姑真的把一条又高又大的黄狗放了出来,没有想到这条黄狗又凶又猛,它一见穿着破烂衣服、鬼头鬼脑的阿Q,就扑上前来,汪汪大叫,吓得严顺开赶紧翻墙逃走。黄狗紧追不放,严顺开心里一慌,从围墙上跌了下来,直滚到外面的水沟里。镜头拍完了,严顺开却疼痛得爬不起来。严顺开虽然吃了一点苦头,但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憎的阿Q形象却展现在银幕上。
划最后一个句号
阿Q被押上刑场,这是影片中最后一场戏,也是给阿Q这个人物一生的历史划上最后一个句号。这场戏的成败,颇为重要。导演对这场戏的要求是:“要让观众同情阿Q,引起观众的深思。”这场戏,从阿Q被绑赴刑场时起,一路上,穿街过桥,在长长的一段路途中,在囚车上的阿Q看到了围观他的人山人海的人群,也看到了他熟悉的吴妈,一直到古轩亭口被押跪杀头止,又是远景,又是近景,又是特写,阿Q除了一些面部的表情和动作外,能表达感情的语言只有一句台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怎样把这句短短的台词说好?严顺开在心里琢磨开了。他认为:阿Q不是绿林好汉,不应当把这句话喊得铿锵有力;阿Q不是视死如归的革命家,也不会慷慨陈词;阿Q也不是胆小鬼,胆小鬼在这种时刻是喊不出来什么的。阿Q只能是阿Q,他有些害怕,但还要面子!他感到冤屈,但又愚昧,死到临头,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砍头。这是一个灵魂在颤抖和抽泣中的呐喊。所以,影片中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句台词,严顺开是从喉咙深处里喊出来的。当时,阿Q虽然想犟头倔颈,装做好汉,但是他喊的这句话却又是嘶哑无力,苍白低沉。直到临死前,他似乎想对谁说,但又不知该跟谁说;想说,又不知说什么。这就是阿Q的悲剧啊!
正如导演在选阿Q演员时所说的:我想找一个能饰阿Q不同色彩的演员,他能正起来,也能喜起来,又能悲起来”。现在看来,擅长演滑稽戏而又经过话剧舞台实践的严顺开是达到了导演这一要求的,他塑造的阿Q形象是成功的。(附图片)

邹韬奋遗墨

第5版()
专栏:

邹韬奋遗墨
谢国宝
邹韬奋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因号召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政策被迫流亡海外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逮捕,是著名的“救国会案件”的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仍积极参与抗战工作和争取民主的斗争。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继续从事救亡运动。1941年日军攻陷香港,敌人在报上登启事四处查访他,终无所获,经我党救援进入广东东江抗日民主根据地。
韬奋同志在广东东江抗日民主根据地宝安居住时,《东江民报》社(社长谭天度同志)开茶会招待文化界人士,并请韬奋同志题写报头。会后由韬奋同志等题词,赠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曾生同志作为纪念。图为韬奋同志当时笔迹照片。题词对我党的东江根据地领导人曾生同志有很高评价。题词中的附注为:“曾生大队长以文士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守东江。韬从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卫获,不胜感奋,敬书此奉赠藉志谢忱。
韬奋
1942年1月20日白石龙”(附图片)

一批老摄影家到苏南农村进行创作

第5版()
专栏:

一批老摄影家到苏南农村进行创作
最近,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广东、上海、天津、安徽、云南、北京、新疆等地区的12名老摄影家到苏南农村进行了创作活动。
这批老摄影家大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当年,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们曾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拍下了我国人民浴血奋斗、争取解放的许多战斗场面。这次,他们又下到工厂和公社,采摄工厂和农村新面貌的镜头。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出版

第5版()
专栏: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出版
反映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生活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已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这部著作以原国民党战犯邱行湘的被俘和改造经历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杜聿明、宋希濂、黄维、康泽、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这场比军事战场上更为复杂、漫长的决战中,以改造走向新生的详情。全书二十四万多字,是作者黄济人在走访这些国民党将领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历史材料写成的。 (吴振录)

军内外作家参观部队

第5版()
专栏:

军内外作家参观部队
四月二十四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的军内外作家,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北京部队某部参观、访问。
作家们访问的是一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诞生的英雄部队。指战员们听说作家们要来,十分高兴。大家穿起崭新的军装,敲锣打鼓,列队热烈欢迎这些早已知名而又未曾见过面的“生活老师”和可敬的亲人们。
作家们参观了训练场上的各种武器和指战员们的操纵表演之后,著名作家陈沂、朱子奇、刘白羽、马识途、菡子、刘知侠等都急不可待地纷纷钻进装甲车,看这问那,个个象久离战场的老兵又回到了战位上。女作家茹志鹃被现代化火箭炮的雄姿所吸引,她在火炮周围转来转去,仔细地向指挥员询问,并把所见所闻记在本子上。她多年未到部队,一切都感到新鲜而动人。作家王蒙从来未到过部队。前两天他在小组会上说,正象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新中国一样,不了解人民解放军就不了解中国革命。今天,他到部队参观访问,觉得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另一处军营里,作家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一场动人心弦的军事表演。杨子荣生前所在侦察排的战士们戴着防护帽,个个精神抖擞,象一群猛虎。他们擒拿格斗,枪刀并举,手打脚踢,武艺高超。许多作家看到激烈处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赞声掌声不断。
刺杀、格斗、枪炮实弹射击表演结束后,作家们被技术高超、作风勇猛的战士们感动了。几位老作家们拉着战士的手一块合影留念。一些作家当场赋诗题字,向指战员们表达自己的心意。年逾七十的老诗人魏传统挥笔写道:“挥刀斩恶竹,拔剑对寇敌!昔去慰英雄,今来致新意。”
老作家吴强代表大家向部队致谢时说,我们全体作家们一定不辜负党的希望,一定努力写出好作品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军队服务!
新华社记者 李秀清

图片

第5版()
专栏:

《皇亲国戚》剧照:窦太后和失散十年的弟弟憨郎终于团聚。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

图片

第5版()
专栏: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工人们正在下围棋。
卢汝意摄

图片

第5版()
专栏:

节日期间,北京热电总厂的工人在厂里表演车技。 本报记者 沈进摄

图片

第5版()
专栏: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工人武术队正在表演。 卢汝意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