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4-22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国营农场要努力提高经营水平

第2版()
专栏:

国营农场要努力提高经营水平
本报评论员
国营农场的调整改革已收到效果。去年不少地方严重受灾,国营农场系统盈亏相抵后仍然盈利二亿多元。为了巩固扭亏增盈的成果,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积累更多的建设资金,需要每一个国营农场都扎扎实实地提高经营水平。
各地农场的经营水平很不平衡,去年继续亏损的农场仍有35%,有些原已转为盈利的农场再度亏损。亏损的单位,除了一些条件过差的高寒和边远地区的农场以外,大多数是由于经营单一,经济基础薄弱。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由前年高盈利转为去年大亏损,主要是由于农田基本建设较差,抗灾能力低,遭受了特大的洪涝灾害;经济收入门路不多,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江苏省国营农场去年同样受灾,但场场盈利,就是因为近年发展了70多项多种经营,增加了收益,加强了农田建设,减轻和补偿了受灾损失。造成亏损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国营农场生产成本过高。据对229个亏损农场进行调查,平均每生产价值100元的产品,就要亏损17.6元。其中89个农场,每斤水稻和小麦的生产成本,高达2至3角。因此,改变单一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国营农场提高经营水平的重点。
国营农场经营潜力较大,具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机械和动力装备较多的好条件。只要因地因场制宜,实行以一业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开展多种经营的门路是广阔的。或者搞集约经营,或者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都发展起来,就能够多路进财,多方聚财,逐步增强农场的经济实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既要看到开辟多种经营门路的广度,又要注意到综合利用发展的深度。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经营,就可以取得投资少、收入大的经济效益。河北省芦台农场实行农牧工商综合经营,效益就很显著。现在,国营农场大都实行了财务包干,只要严格按国家计划经济办事,在完成农副产品上调任务和财务包干任务后,可以充分行使自主权,利用多余产品和资财,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路子,为稳定地扭亏增盈打下扎实的经济基础。当然,国营农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不能不顾国家计划要求,片面追求市场价格,盲目发展多种经营。同时,兴办多种经营项目要注意原料可靠,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生产确实是社会需要的产品。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据上述229个亏损农场调查分析,国营农场生产成本过高,主要由于非生产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财务物资管理混乱,营业外开支大(主要为政策性、社会性开支)等因素造成的。其中营业外开支问题要由国家统筹解决,农场内部则要彻底克服吃“大锅饭”的思想,加强经济核算,严格管理制度,改善经营方法,尽量减少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从近年许多盈利农场的实践来看,在切实制订生产指标、成本指标、劳动定额和财务物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各个岗位的经济责任制,把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职工的劳动报酬紧密联系起来,责任分明,奖罚有度,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不但可以使职工执行指标和定额心中有数,而且能够调动职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国营农场内部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各个承包单位在生产规划、主要产品处理、主要物资供应、劳力调配、奖赔办法等方面,都要执行农场的统一领导和规定。这有利于发挥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发挥机械作业的效能。要合理兼顾国家积累、农场收入和职工个人所得的利益,防止任意压低指标定额,扩大利润分成比例,滥发奖金的现象;更不能实行实物包产包干,违背国营农业统一经营的原则和制度。
最近,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业生产应和其他各部门一样,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原则,强调发掘内涵性潜力。”国营农场从开展多种经营和降低生产成本入手,认真改善经营管理,目的就是发挥农场内部各种资源的潜力,节约消耗,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国营农场整顿企业的中心任务。

农忙换工要注意节约

第2版()
专栏:来信

农忙换工要注意节约
在农村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特别是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社队,农忙时节,队与队、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不违农时地搞好备耕、播种、收割,这是值得提倡的好事情。但是,在相互帮忙换工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有些专业组和社员户,对帮忙换工的人招待一次,光买烟、酒、肉、茶,少则花费10多元,多则几十元。我县南星公社有户社员,去年一年请人帮忙换工7次,花招待费140多元,而全年共收粮食2,500多斤,招待费一项就占粮食总收入的40%多。
对农村当前出现的这种不良风气,有的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不大吃大喝国家和集体的,不必过问和干涉。因而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使这种风气越来越盛行。目前,正是春播大忙时节,社员之间互相帮忙换工的越来越多,建议各地教育社员群众在换工时不要互相请吃,铺张浪费,提倡发扬风格,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的精神。
陕西凤县 云献科 傅桂琴

春耕大忙要少唱戏

第2版()
专栏:来信

春耕大忙要少唱戏
三月二十八日上午,我回安徽省怀远县燕集公社东刘大队探亲,大爷、叔叔、弟弟、妹妹都不在家。奶奶说:都听戏去了。直等到下午两点,他们才陆续回来。他们说:丁集大队从外地请来的业余剧团,准备唱一个星期。弟弟还向我描绘了一番看戏的情况,说:因为看戏人多秩序乱,淝河、丁集两个大队的社员打起了群架,互相谩骂,甚至有的拿棍棒,持家伙,害得大家都没看好戏。可是吃过饭后,他们又径直奔向戏场。二十九日上午,我路过陈集公社,宿(县)怀(远)路东侧也是人声鼎沸,锣鼓声声,热闹非常。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春播春种、麦田管理、运肥等农活都要抓紧进行。因此,建议各地认真抓一抓这件事,使人心归田,保证春耕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力,以不违农时。
宿县地区农业局 刘诗万

赶快解决我们的水利纠纷

第2版()
专栏:来信

赶快解决我们的水利纠纷
我们两个大队在曹娥江上游下夹溪本大队范围内,合办了一个400千瓦的牛头山水电站。于1979年元旦施工,1980年元旦竣工。
电站建成投产后,与我们毗邻的东阳县友谊公社,在同一水源上也筹建电站,并在我站拦水坝上游200米处筑坝截流,挖渠把溪水引到他们电站一边,使我站水源干涸。如果他们电站建成(目前仍在施工),我们的电站就将报废,20万元投资和10万多个人工将白白损失,每年还少收几万元电费,等于置我电站于死地。我们多次主动与他们协商,他们都置之不理。多次向上级反映,也未解决问题。其实,两县先后建站的水利纠纷,只要省水利厅领导重视,亲自过问,双方很好协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前不久,东阳电站在施工中多次用炸药爆破,飞石炸到我站机房,影响机器设备运转。我们两县历史上曾为水利纠纷发生过多次群众械斗,实在不愿历史的悲剧重演。春耕大忙了,我们迫切要求浙江省领导及时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浙江省新昌县四山区安丁公社植林大队、下西岭大队

公私并举 发展母猪 朱坝公社猪多肥多粮多

第2版()
专栏:

公私并举 发展母猪
朱坝公社猪多肥多粮多
本报讯 江苏洪泽县朱坝公社,针对实行责任制以后的新情况,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集体和社员多养母猪,发展了养猪生产。
去年春天,这个公社有些社员认为,集体养母猪蚀本,不如到市场买苗猪上算;光种责任田就够忙的了,养母猪费事烦神。结果乱卖乱阉母猪的现象越来越多,母猪减少,苗猪紧张,生猪饲养量逐月下降。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在干部和社员中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算帐对比,看母猪下降的严重后果。去年春天,全社母猪比上年同期减少300多头,按照这种下降趋势,全年生猪饲养量至少要减少5,200头,肥猪上市量也要相应减少3,000头,国家收购计划难以完成。母猪减少,苗猪缺乏,苗猪市价势必昂贵,靠市场买苗猪不仅靠不住,而且易于传染疾病。同时,猪少肥少,商品肥用得多,农业成本就要大大增加。一算一比,使大家认识到大养母猪,势在必行。
二是通过典型引路,看多养母猪的好处。这个公社的马棚六队,1980年社员饲养母猪户均1.1头,全年产仔326头,除留养31头外,仅出售仔猪就户均收入233元。全队常年圈存生猪130多头,每户平均7头多。袁集八队1980年将集体的10头能繁母猪包给一户社员饲养,由队里拨给饲料粮草和饲料地,结果每头母猪年产仔平均达到17.2头,促进了全队生猪发展,每户平均养猪4.5头。通过宣传典型,使大家认识到大养母猪,有利可图。
三是通过分析有利条件,坚定发展养母猪的决心。首先,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提高了劳动效率,有时间有剩余劳力来发展养猪。其次,连年粮食丰收,养猪饲料比较充裕。这样,干部社员消除了顾虑,原来想卖母猪的不卖了,想阉的不阉了,很快扭转了去年初母猪逐月下降的情况。到去年底和上年相比,不仅母猪饲养量增长16.8%,而且生猪饲养量也增长了9.4%,猪多肥多粮多,全社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了20%。今年以来,集体和社员养母猪又有新的发展。
(布新 张雄 志鹤)

按照机械化大生产特点实行生产责任制 查哈阳农场大幅度增产增收

第2版()
专栏:

按照机械化大生产特点实行生产责任制
查哈阳农场大幅度增产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丁履枢报道: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国营农场,如何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在这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
查哈阳农场是一个有耕地75万亩的大型谷物农场,主要作业项目实现了机械化。过去这个场实行等级计时工资制,生产经营成果与职工的劳动报酬没有联系,连续多年严重亏损。近几年,他们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包、定、奖”,但因生产经营成果是以队为单位核算,没有和农场每个职工的经济利益具体地联系起来,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
去年初,经过群众广泛讨论,制定了一套符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并使经营成果与每个职工的具体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即:“统一经营,承包到组,联产计酬”。他们根据各项生产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承包办法:对生产过程全部机械化的小麦、大豆两种主要作物,按地块承包给各个机械化包车组,实行专项承包;对田间管理费工多的玉米、甜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按地块分别承包给各个农业生产组;其他工副业等多种经营项目,也按组专业承包。各承包组之间互相支援的用工,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开给工票或付给场内自制的流通券,年终结算。各组对承包的任务实行“三定一奖”:定产量(包括收入)、定费用、定利润、超额奖励。他们在确定承包指标时,首先发动群众落实种植计划,明确规定每个地块种植的作物和产量(包括收入)、技术措施、各项费用以及盈利;然后将各个地块承包给各生产小组。各生产小组内按每个职工完成的劳动定额情况,分别逐日记工分,用工分计算每个职工的报酬。
查哈阳农场实行上述办法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很高。1981年虽然受灾,全场总收入比上一年多1,575万元,增收36.1%,生产总成本降低216万元,盈利600多万元。

东山农场调整工业 努力为城市服务

第2版()
专栏:

东山农场调整工业
努力为城市服务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武汉市国营东山农场,三年来在粮食和多种经营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办好为农场服务的机器修理、粮油加工业的同时,逐步把农场原有的工业调整到为城市服务的轨道上来,主要生产中成药、晴雨伞、服装、糖果糕点、篷垫、家具等适销对路产品。近三年全场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九点三。他们着重抓了以下两个方面:
——搞好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挖潜,面对市场,以销定产,发展材料有来源、产品有销路的适销对路产品。生产铁木小农具的农具厂,过去因原料不足常常停产;而生产沙发、篷垫的篷垫厂,却因缺乏铁木技工,产品质量不好,销路不广。一九八○年这两个厂合并后,既生产铁木小农具,又生产沙发、篷垫、家具等,一年的产值比未合并前增长四倍以上。
——抓好骨干工厂和重点产品的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农场着重抓了水果罐头厂、服装加工厂和晴雨伞加工厂。罐头厂由过去单一生产梨罐头,发展到生产雪梨膏、益母草膏、银耳补汁以及糖浆、片剂、冲剂、针剂等四十二个中成药品种。去年,全厂总产值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九十五点二。
三年来,东山农场的工业获得利润三百二十万元,大部分用于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

“绿色的种子”——记山西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

第2版()
专栏:

“绿色的种子”
——记山西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
本报记者 金嘉声
今年农历正月初三上午,山西省交城县义望公社覃村大队,鞭炮声声,锣鼓阵阵,社员们穿红戴绿,正欢度春节。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老干部,冒着严寒,流连在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里。他对闻讯前来的大队干部说:“我今天来,一是给乡亲们拜个年;二是看看我的这些‘老朋友’——树木长得怎么样;三是研究一下咱们覃村的义务植树怎么搞?”
这位老干部,就是三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到林业建设上的山西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
绿色种子播四方
刘清泉1938年参加革命。他和林业结下不解之缘,是从1951年开始的。
当时,他担任夏县县委宣传部长兼管农业生产。他看到翻身农民迫切需要木材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国家又拿不出木材来,心里很是不安。不久,党中央发出植树造林的号召,正对了他的心思:“林业能造福人民,就要一抓到底!”
春天,刘清泉为了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树种,到处奔波。他听说解放前郭道村有个农民栽的两棵钻天杨长得很好,就专门去调查。可到郭道一看,那两棵钻天杨早就不在了。只是树桩周围还长着许多嫩枝条。于是,他和同行的人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精心地剪下60多根枝条,扦插到了渠边。没过几年,这里的钻天杨就发展到1万多株,一下子变成了山西省和全国林业建设的先进单位。
为了绿化全县,已经担任县委书记的刘清泉带头育苗。春节到了,机关干部都回家过年了,唯独他和爱人领着小孩,在县委机关院里刨地育苗。数九寒天,地冻得象铁,一镐下去一个白印。他找来了玉茭秆,燃起堆火,把冻土烧化。就这样,两天挖开了席子大的四片地,打好畦子,上足底肥,为育苗作好了准备。他一带头,机关、农村干部都干了起来。不到一个月,县、乡、村、户四级育苗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
1958年“大炼钢铁”时,他不说假话,不图虚名,带着干部、群众到山上采回了10万多斤作树种用的橡子,因此招来一顶“甘居下游”的帽子。但是,就在这一年,夏县成了全国第一个“四旁”绿化先进县。从夏县起,刘清泉先后担任过四个县的县委书记,他象一个绿色的天使,走到哪里,那里的大地就披上绿装。
刘清泉为什么能够这样持之以恒地抓植树造林?他回答说:“林业是党的事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伟大事业,我每到一地,抱定决心非把那里的绿化搞起来不可。不这样,我就觉得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刘清泉热爱林业,重视林业的模范事迹,受到了山西省委的肯定。1965年秋天,《山西日报》发表长篇报道和《县委书记头脑里要有“树”》的社论,号召全省县委书记向他学习。不久,调他任晋南行署副专员,分管农林水利工作。正当他满怀豪情,决心为林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十年内乱开始了。刘清泉被打成“走资派”,有人还把他揪到过去工作过的地方,轮番批斗。但是,刘清泉被揪到哪里,那里的群众就为他鸣不平。在夏县,批斗会一散,社员们就嚷嚷说,咱不是来参加批斗会的,咱是来看看刘书记的身子骨结实不?刘清泉身处逆境,酷爱林业,矢志不渝。他说:“绿化祖国,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农民需要树,国家需要树,人人需要树,自古以来,哪朝哪代不栽树?活了半辈子,还没听说过栽树犯罪哩!”
省委的林业参谋
1970年,刘清泉被调到山西省农林水利局工作。十多年来,他跑遍了全省100多个县(区),调查研究,寻找办法,献计献策,发展林业建设。
长期贫困落后的晋西北,为什么一直翻不了身?1976年,他到五寨、岢岚、宁武等10个县作了历时近一个月的调查。他看到这里到处是光秃秃的“馒头山”,一条条的“刀刃田”,风沙蔓延,侵吞农田,心里痛感不安。他想,象这样大面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只有大力植树造林,才能改良农田,促进粮食增产。他回到太原以后,立即向省委提出了在西山28个县,建立1,000万亩水土保持林的建议,引起了省委的重视。不久,省西山防护林领导组成立了,造林工作迅速展开。
1979年夏天,他在吕梁山区南部的10个县,专题调查了20多天,并把临汾地区西部7个县的县委书记,邀请来开了两天座谈会,写出了《西山农业建设的路子应该怎么走》的调查报告。后来,这个调查报告被印发给参加西北黄土高原学术讨论会和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参阅,他阐述的方针和建议,受到了林业部和有关专家的重视。
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回到了农村,农民兄弟一封封要求“还我树木”和希望上级支持他们植树造林的信件,象雪片似的飞向省林业厅。刘清泉拆阅着,思考着,脑子里浮现出前些年在乡下听到看到的一桩桩破坏、阻碍社员个人植树的事件。他想,山区和丘陵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0%,植树造林任务很重。不把全省两千万农民这个造林大军动员起来,山西林业建设的步伐就快不了。他和大家经过多次酝酿、研究,制订了鼓励农民个人植树的八条具体办法。1980年,这八条办法一公布,农民植树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到去年底,全省社员个人植树累计保存数一亿七千多万株,其中有一亿株是近两年栽的。
十多年来,刘清泉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有关国营和社队林场如何建设得更好,平原地区的绿化怎么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农村如何建立小片速生丰产林,雁北地区的“小老树”如何改造,全省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设想和奋斗目标等十多条建议,都被采纳了。
三句话离不开树
在林业战线上,刘清泉又是一个热情的宣传员。见了干部,他讲植树造林的意义;见到农民,他说:“栽杨树,养母猪,三年就能成大户(富裕户)。”
他特别注意把各级领导同志当作重点宣传对象。春节到了,他和几名副厅长联名给全省二十多个造林重点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写信,建议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把本县的林业工作搞得更好。县委书记来太原开会,他又邀请部分同志座谈,交流抓林业工作的体会和打算。下乡调查林业生产,他更是抓住机会向县委宣传林业。为了扩大宣传面,农民出身的刘清泉,还克服种种困难,著书立说写文章。他的著作《全国四旁绿化模范县——夏县全境绿化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林业造福人民》,已先后于1959年和1981年出版。他还经常为《人民日报》、《中国林业》、《山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写文章,介绍林业建设的经验。

图片

第2版()
专栏:

江苏省海安农场五连果园队负责人刘兴宽(左)和工人一道疏梨花,争取今年多结果。
杨一秋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