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4-16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收入·物价·生活

第5版()
专栏:

收入·物价·生活
杨圣明
居民货币收入、商品零售价格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若商品零售价格不变,居民货币收入愈多,生活水平也就愈高。这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而当居民货币收入为一定时,物价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则成反比。这时,物价水平的上升,意味着生活的下降;物价水平的下降,则反映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些复杂的关系往往缺乏全面观察与正确认识,容易产生片面性。或者忽视收入增加使生活提高,而仅仅根据物价的上升断言生活下降;或者忽视物价上升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而仅仅根据收入增加断言人民生活提高。这两种片面性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不过,前一种片面性目前较多,所以对它要做些剖析。
人民生活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发展为一定的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主要取决于居民货币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这两个因素。物价水平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除物价因素外,还有居民货币收入增减的因素。因此,判断一定时期内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不能仅仅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动,必须联系着居民货币收入增减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居民货币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这两个因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从而对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收入增加,物价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二、收入减少,物价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三、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物价上升的幅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四、物价上升的幅度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一般说来,第三种情况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几十年来在不少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我国近几年来的情况就是如此,物价水平有些上升,但居民货币收入增长更多,超过物价上升的幅度。
我国居民货币收入自1979年以来大大加快了增长速度。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轻部分地区农村税收负担,使农民增加收入520亿元。预计1981年平均每个农民的全部收入约215元,比1978年增长80多元,增加近60%,这比“文化大革命”十年农民收入增加的总和还多一倍。三年来,城镇安排就业2,600多万人,加上提高职工工资和实行奖励制度,使职工增加收入405亿元。全国工资总额1981年预计达到820多亿元,比1978年的569亿元增加251亿元,增长44%左右。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1981年预计达到820多元,比1978年的644元增加176元以上,增长27%强。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我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在商品零售价格方面,国家总是力求基本稳定,以保障人民生活随着居民货币收入增加而提高。1979年以来,国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但为了保持市场零售价格稳定,国家拿出大批资金用于两个方面的补贴。一方面,由于肉、禽、蛋等副食品销售价格提高,每月给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5元,三年累计约160亿元;另一方面,由于粮油销售价格不动,出现销售价格低于收购价格的“倒挂”问题,给粮油经营单位价格补贴,三年累计约300多亿元。近三年中,国家向城市居民每供应一斤粮食,就要补贴约一角钱;每供应一斤食油,要补贴八角钱左右。由于国家采取价格补贴及其他有力措施,三年来零售物价上升的幅度不是很大的。1979年上升5.8%,1980年上升6%,1981年上升2%。当然,城乡各类商品价格上升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比如,1980年包括国营牌价、议价、集市贸易价格在内的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全年平均比上年上升6%,其中城市上升8.1%,农村上升4.4%;在消费品价格变动中,食品价格上升10.5%,而国营商业经营的副食品牌价上升13.8%。由于食品支出在生活费中占有相当大的部分,而它的价格上升又比较多,所以人们的感受更深切。
上述材料表明,1979年以来,商品零售价格上升不少,而居民货币收入增加更多。将这两方面的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价的上升加重了人民生活的经济负担,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说来,由于居民货币收入增加更多,大大超过物价上升幅度,所以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因物价上升而下降,仍然有显著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对京沪津等46个城市调查,1981年职工家庭每人每月可用作生活费的货币收入为38.64元,比1978年的26.33元增加12.31元,提高46.8%,剔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收入提高31.3%。可见,忽视居民货币收入增加,仅仅根据物价上升而断言人民生活下降,无疑是一种片面性。
值得注意的是,的确有少数职工的工资级别从1956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物价上升对他们的生活当然有较大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今后调整工资时,应予以适当照顾。同时也要看到,在考察人们的生活水平时,除个人消费外,还应估计到社会集体消费。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用于文教卫生、城市公共事业、职工住宅等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设投资共达470亿元,比过去有大幅度的增加。三年中建成居民住宅2.2亿平方米,相当于1966年至1977年十二年的总和。许多职工,包括一部分工资级别长期未曾调整的职工,都享受到了这方面的福利,这对他们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今后我国物价变动的总趋势将是稳中有升。在这种条件下,如何保证人民生活在稳定中逐步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避免物价上升影响人民生活,必须保证居民货币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物价上升幅度。这一点是能够做到的。“一五”时期,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农民收入增长27.9%,而商品零售价格仅上升8.6%。近三年来我们也做到了这一点。然而,自1958年至1976年的近二十年中,物价上升的幅度却大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只要我们汲取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确处理居民货币收入增长速度与物价上升幅度的关系,即使物价有所上升,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一般说来,居民货币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物价上升幅度是好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提高。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居民货币收入增长速度越快越好。在一定时期内,居民货币收入不能过分增长,它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要受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限制。居民平均货币收入增长速度原则上只能低于而不能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国家除了改善人民生活外,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科研、文教、卫生、国防等事业。还应当看到,居民平均货币收入增长速度长期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必然形成货币过多,有钱买不到东西,或者引起物价上升,这样又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一五”时期,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2%,高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这是比较正常的。可是,近几年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却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提高生活,也不利于生产发展,应当尽快改变过来。办法之一是适当抑制居民平均货币收入增长速度,如严格控制农副产品价格和奖金的发放;二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它的增长速度一定要超过居民平均货币收入增长速度。发展生产是改善生活的基础。归根到底,只有搞好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有关机械工业技术改造的几个问题

第5版()
专栏:

有关机械工业技术改造的几个问题
丁长青
技术改造要从提高产品水平入手
一个时期以来,对技术改造往往是单纯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搞专用流水线、自动线,或者填平补齐,扩大生产能力,而忽视提高产品的水平。这种片面性已经带来不少的问题。有个重机厂,前些年搞技术改造,花了100多万元,搞成了4条流水线,专用程度很高,可调性却很差,不能适应多品种发展的需要,后来产品一变,4条线都不能用,造成很大浪费。
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要从提高产品水平入手,这不仅是根据机械工业特点提出的,也是从机械工业现状出发的。我国机械工业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已有相当基础。现在的问题主要不是在“量”的方面,而是在技术经济水平。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都要以产品的先进适用、品种齐全、质优价廉、安全可靠为前提。围绕提高产品水平搞技术改造,既可适应社会多种需要,提高社会经济效果,又可改变生产落后状态,提高企业内部的经济效果。
当然,讲技术改造要从产品入手,并不否认改进工艺和更新设备的重要性,而是要把工艺设备的先进性与产品的先进性紧密联系起来,围绕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水平,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更新。
技术改造要成套地进行
从提高产品水平入手进行技术改造,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单打一是不行的,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抓住薄弱环节,成套地进行。
所谓成套,一是厂内成套。就是从产品的研究设计到工艺、设备、测试手段、人员技术素质、经营管理等,都要根据产品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高。过去,人们对技术改造往往作狭隘理解,只重视“硬件”方面(劳动手段)的改造,而忽视“软件”方面(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的提高,结果是有些企业虽经改造,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把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有关管理工作的改进,都归于技术改造的内容,是不是把技术改造的面说得太宽了呢?其实不然。技术,实际是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和劳动手段、方法的总和。技术改造理所当然地应该包含提高人的技能,改进劳动手段、劳动方法和有关的管理工作。这样认识和理解技术改造的内容,才比较全面,比较符合实际。
二是厂外成套。就是在确定主机厂改造的同时,对有关主要零部件元器件配套厂、工艺协作厂、设计研究院所,也要根据产品发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造。过去一讲技术改造,往往只去改造大型工厂或主机厂,忽视基础件、元器件、工艺协作厂的改造,设计研究院所的改造更排不上号。这种状况应当改变。
除了厂内成套、厂外成套外,也还有个行业协作配合问题,如机械工业产品水平的提高,对钢材、炉料、油漆、橡胶等原材料,对石油化工产品,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部门也应根据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从产品入手,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为尽快提高机械工业产品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
这里要指出的是,强调技术改造要成套地进行,与那种不加区别、不分先后、缺乏明确目标的全面改造不能混为一谈。成套进行技术改造的前提是,根据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产品来确定改造的项目和单位,使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千万不能借成套改造之名来个一哄而上,全面铺开,给国家资财造成新的浪费。
积极运用国内外两方面的技术资源
技术改造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目前技术基础较弱的情况下,更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提高机电产品水平的一条捷径。值得提倡的是,要多搞一些灵活多样、小型单项的技术引进。这样做花钱不多,解决问题不小。这种技术经济效果好的小型单项、灵活多样的技术引进,应放手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去搞。但对一些大的引进项目,一定要慎重,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一定要统一规划,加强计划指导,避免重复;已确定的项目,要选择基础好的企业承接,并为其组织落实好协作配套;引进单位要建立严格明确的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切实保证引进项目如期如质完成,尽快发挥效益。
在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努力推广国内已有的科研技术成果。凡是国内有的成熟先进技术,就不要再从国外引进;有些产品虽然还未达到国外最先进标准,但比较适合我国当前情况,又有较好经济效果,要积极加以采用;有的产品,经过多年研制,已有很好基础,虽然还有某些缺陷,只要为其创造一些条件(如进口一些关键零件、元器件或花些钱再作些研究试验等),就可尽快出成果的,要积极扶持,使其完善提高,满足用户要求。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采用聚宝的办法,集中应用国内已有的技术成果搞技术改造,不仅在技术上可保持较先进的水平,在经济上也合算得多。我们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辅以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把两者结合起来,洋为我用,以我为主,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水平,使各部门所需的一些重大高精设备逐步做到国产化。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召开首届年会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召开首届年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经济科学体系中建立专门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生产力经济学。这是出席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首届年会的代表们的一致看法。
与会代表指出,长期以来,在经济学领域里,只重视对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片面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对生产力自身运动规律的研究。建国三十多年来,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就是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需要建立一门生产力经济学。
有的同志指出,生产力经济学应和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前者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两者紧密联系,但不能互相取代。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头等重要任务的今天,更需要加强对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
在讨论中,代表们还就生产力经济学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十条方针,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生产力经济学首先就要为贯彻执行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服务,把生产力的诸要素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劳动力)、技术(包括物化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和资源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趋势,为合理组织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生产力经济学还要为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结构合理化服务,为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在这方面,生产力经济学大有用武之地。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生产力布局)、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等都直接是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这次会议上,许多同志在原有“生产力要素论”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从生产力的运动中广泛运用“系统论”、“层次论”、“动态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分析了社会生产力诸种结构的组成。有的同志认为生产力系统是由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这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而承担管理和科研职能的“智力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是决定生产力系统中信息变换、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能否实现以较小的劳动和资源耗费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的关键。
会议还就生产力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规模经济学和布局经济学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代表们探讨了经济规模这个范畴的内涵,经济规模的制约因素、经济规模与经济效果、经济规模的衡量指标,规模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经济规模的变迁史,规模学说的发展史,等等;分析了我国工业布局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认真地总结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国防原则和民族因素问题,以及生产力布局中的国防原则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关系,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系统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地区结构的理论与方法。
与会同志认为,生产力经济学毕竟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还有不同的意见,有待今后继续探索。会议提出,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加强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并就一些重大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陈栋生)

介绍《新时期人口论》

第5版()
专栏:

介绍《新时期人口论》
予吉 一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田雪原著《新时期人口论》,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建国以来的各种人口思想做了系统的评介,对马寅初先生建国以来的新人口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高度评价,对其他各种人口观点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作者概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口研究的进步,人口研究队伍空前壮大,研究活动广泛开展,对一些人口基本理论有了比较全面的深入的认识。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同一定社会形态相联系的具体的人口规律;现在很多同志认为,不仅存在着同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历史的人口规律,也存在着同一切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一般人口规律。过去,人们把人口的不断增长看成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现在更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要求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并不要求人口数量一定不断增长。过去,人口和物质资料“两种生产”理论,被非难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现在普遍认为,承认人口和物质“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同时承认物质生产一般起决定的支配作用,不但没有背离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是在人口和物质资料“两种生产”理论上,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而且着重探讨了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具体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比例和关系:总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比例,包括人口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人口和消费基金、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生产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之间的比例;劳动适龄人口和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包括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和生产资料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增加劳动就业人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例,劳动就业和经济技术结构之间的比例;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人口质量和经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建国以来,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基本比例关系上有过不少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使人口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作者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十亿人口出发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积累和消费、所有制结构和经济技术结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计划时,都要充分估量十亿人口这一基本因素,从十亿人口出发建立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战略思想。

中国人口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第5版()
专栏:

中国人口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三月二十二日,中国人口学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回顾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一九八二年学会的主要任务。
在一九八一年,除召开第三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外,还召开了四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讨论人口与经济、在业人口划分标准、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妇女生育率四个问题。这些会议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会议强调,人口问题的研究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别要为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常务理事会号召我国人口学者积极参加今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参加人口普查的具体实践,研究人口普查中提出的新问题。会议决定在今年的理事会上围绕人口与经济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此外,分别召开一次人口学理论座谈会和少数民族人口调研会,今冬或明春召开一次人口与资源专题讨论会。
(蒋映光)

对“四二一”论的一点看法

第5版()
专栏:

对“四二一”论的一点看法
杨子慧
“四二一”问题,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许多人顾虑的一个问题。所谓“四二一”,指的是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将来出现一对青年夫妇抚养一个孩子、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讲了不少道理。这里只算一笔简单的帐,谈一点我的看法。
假定青年夫妇结婚后男方在二十五岁、女方在二十三岁生孩子,下一代同样是男二十五岁、女二十三岁生孩子,“四二一”构成的情况为,四位老人中一位五十岁、两位四十八岁、一位四十六岁。这时,两个家庭是六个人工作,抚养一个小孩。七年以后,一个人(女)退出劳动,两个家庭是五人工作,负担两人生活。九年以后,是二人(女)退出劳动,四人工作,负担三人生活。十年以后,是三人退出劳动,三人工作,负担四人生活。十二年以后,才可能是二人工作,负担五人的生活。这种情况从青年夫妇现在生孩子算起,至少要三十七年以后才有可能出现。根据有些人口学家的测算,如果从现在起,坚持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四十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有可能稳定下来,那时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将随着情况的变化相应改变。因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方案,是由现在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被迫采取的,并不是人口有计划发展的理想方案。
所谓“四二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这个问题在城市并不是很大,因为城市职工年老有退休金,生活基本有保证,而且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养儿防老”的观点和状况实际上已在改变,现在许多人实际上是老子帮儿子,爷爷奶奶帮孙子,不过有些人是处在这个变化中而没有认识到这个变化罢了。在农村,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个问题的解决越来越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困难是一天比一天更小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