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4-06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记留学回来的浙江大学讲师路甬祥

第4版()
专栏: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记留学回来的浙江大学讲师路甬祥
本报记者 周祖佑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从西德留学回来的浙江大学讲师路甬祥向学生作报告的题目。他在报告中说:“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科技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把祖国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用最快的速度把最需要的东西学来
在西德亚琛工业大学液压和气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路甬祥连续做出了被评价为“崭新的八十年代液压技术”的五项发明,并在西德登记了五项专利。与此同时,他获得了通常要用五、六年时间才能获得的西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什么力量推动着他取得这样大的成绩?
他时常想起1979年初出国前夕一位领导同志说的话:“你们象一批种子,是国家挑选出来的,去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回来要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他离开祖国的那天起,他就默默地下定决心:“我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最需要的东西学回来。”
他到这个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按规定只有一年时间。时间这么短,按通常外来学者的惯例,要先听基础课,再选科研项目。他确认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决心打破这个惯例。进所第7天,就向他的导师、研究所所长巴克教授提交了研究计划,并且说,我的祖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已经白白损失了10年时间,现在的每时每刻都太珍贵了!
教授理解他的急迫的心情,支持他选定了“电液比例技术”这一课题。这是一个把电子技术同大功率液压传动、控制结合起来的研究项目,具有重大意义。经过两个多月的理论分析,他向教授提出了大胆设想:改革沿用了一百多年的英国工程师弗利门发明的流量控制原理。教授回答:“这完全是新的思想!”“很可能取得成功,值得尝试。”
从此,路甬祥广泛收集各种文献资料,紧张地思索着、分析着。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参观、游览和文娱活动。西德同事每周只工作5天,他连半天的休息时间也很难保证。每天夜晚,他所在的实验室的灯光,总是闪烁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中午,几片面包;晚上,一碗面条。巴克教授十分赞赏他的勤奋和刻苦,把所有实验室的钥匙交给了他。这样,在周末大家休息的时候,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条件。
在艰苦探索的日子里,每当夜晚,时钟指向九点,路甬祥总要静静地坐下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欧洲的定向广播。很少写诗的路甬祥,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莫道在德一孤雁,背后自有十亿人!”
他的大胆设想终于被证实。他提出的“电液比例节流装置”和“电液比例调速装置”两项新原理,被誉为“出色的创造”。后来,他运用这些新原理,又接连作出了三项发明(其中一项是同巴克合作的)。去年5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西德流体动力研究应用促进会接纳他为第一位亚洲会员。
他是祖国大地上萌发的一颗种子
亚琛工业大学巴克教授和同事们的真诚帮助,是路甬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是很感谢他们的。但是路甬祥认为,不能把这两年多的工作,和他的过去完全分开。他把自己比作祖国大地上萌发的一颗种子,靠的是祖国阳光和雨露的滋养。
当他还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的时候,是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教导他立下学好本领为人民的美好志愿。从小学到中学,他各门功课几乎都是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在课外,他又醉心于航空模型活动,曾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正是这些条件,锻炼了他的头脑和体魄,为他打下了从事科学实验的良好基础。
他更忘不了五年大学生活中,浙江大学“求是”校风对他的熏陶。他们的毕业设计就是真刀真枪,在工厂里完成的。这以后,他一直从事着电液比例控制方面的工作,整整十五年,从未停顿过。他和同志们一起,为工厂开办进修班、短训班,和进修工人一起到许多工厂维修各种机床。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他逐步积累了关于磨床液压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和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先后完成了5个科研项目,还参加了液压实验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他才能在远离祖国的异邦做出了令人注目的成果。“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
路甬祥出国原定一年,后来,延长到两年零七个月。眼看归期快到了,路甬祥也更加忙碌起来。一些学术讨论会邀请他出席,有的工业博览会邀请他参观,美、英、西德等国几家世界最大的液压公司也争相认购他研究成功的技术特许权。美国一家液压公司的经理,一再邀请路甬祥到该公司长期工作,愿意给他8万马克年薪,还声称可以把他的妻子、儿女接去。亚琛工大研究所的巴克教授和同事们更是热情挽留他,向他说,
“你将会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研究所总工程师还提出给他5,000马克月薪,希望他长期工作下去。
面对着在国外优裕的生活和较好的工作条件,路甬祥丝毫没有动心。他有礼貌地答复说:“感谢你们的盛情。但是,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应该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自己的祖国!”
1981年9月,路甬祥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国家拨出专款,支持他和同事们一起建设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室。他在西德取得的研究成果,正在开始推广应用。他说: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现在需要的是要看到将来!

科学家献计献策 徐淮地区高产有望

第4版()
专栏:

科学家献计献策
徐淮地区高产有望
本报讯 记者蔡名照报道:百余名科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正在改变穷困面貌的徐淮地区,有条件建成发达的商品粮基地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富裕之乡。
徐淮地区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区,包括26个县、市,土地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自从十二世纪黄河夺淮,原有水系遭到破坏后,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去年开始,江苏省科协组织农、林、水、气象等8个学会的科学家在徐淮地区进行为时半年的科学考察。不久前,考察归来的科学家在南京举行了“徐淮地区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
科学家们认为,水旱灾害频繁,是造成徐淮地区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根本原因。但是,徐淮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等条件都比较优越,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和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协调发展。只要趋利避害,科学地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徐淮地区就有可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粮,并成为棉、油、林、牧、渔、蚕桑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富裕之乡。
科学家们指出,近几年,徐淮地区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今后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科学家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加强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二、扬长避短,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三、加快建立农副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四、实行以适用技术为基础的集约经营,努力提高单产水平。这些建议受到了江苏省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黑龙江省轻工研究所讲求经济效益 立足本省资源 面向生产开展科研

第4版()
专栏:

黑龙江省轻工研究所讲求经济效益
立足本省资源 面向生产开展科研
本报讯 记者巴根报道:黑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立足本省资源,面向生产开展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全所应用到生产上的31项科研成果为国家创造财富1,600多万元。
黑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过去没能很好地从本省资源出发进行研究,研究的项目在生产上未能全部推广应用。如脱离实际地搞发酵制味精、利用微生物方法制纸浆、人纤浆等研究,都因技术、经济不“过关”而停下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近几年,这个研究所从立足本省资源出发,紧密结合生产开展科研工作,使科研进展顺利,成果应用也有了广阔的前景。黑龙江省是全国甜菜糖业基地,有丰富的制糖剩余糖蜜资源。过去,大部分糖蜜用于制酒精和生产少量溶剂,经济效益低,糖蜜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这个研究所研究利用糖蜜代替淀粉生产味素,取得了成功,降低成本90%,节约了大量粮食。他们还根据本省石油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石油综合利用研究,利用大庆烷烃氧化制洗涤剂原料仲醇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家空白。
黑龙江省啤酒销售量占全国第一。为了解决啤酒生产的原料问题,省轻工业研究所与哈尔滨啤酒厂、玉泉啤酒厂协作,开展了利用黑龙江盛产的玉米作辅料生产啤酒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弥补了省内大米和大麦资源的不足。

访“灰喜鹊”

第4版()
专栏:

访“灰喜鹊”
本报记者 高 粮
一位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些年虽然年年植树造林,但每年造林的数字几乎与虫害毁坏树木的数字相等。我惊讶地问:“什么虫这么厉害?”他回答:
“针叶林主要是松毛虫和避债蛾。而杨、槐、榆等阔叶林则主要是青杨枝天牛和天牛星虫,不仅咱们国家,世界上科学发达的国家也是这样”。“难道就没办法了吗?”“有!”他肯定地说:“过去靠喷洒药物,表面杀死一部分虫子,但留下来的部分增强了抗药力,繁殖出来的幼虫更厉害,而且喷药带来许多副作用,土壤被污染,林中的飞禽走兽被毒死,池塘里的鱼、吃桑叶的蚕都遭杀害,实在是得不偿失。”“那该咋办?”“通过观察,人们发现啄木鸟专吃天牛星虫,灰喜鹊专吃松毛虫。”
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到山东日照县专门采访了用灰喜鹊吃松毛虫保护针叶林的新鲜事。
3月初的一天早晨,冒着蒙蒙春雨,我们来到林区。七十七岁的林业劳动模范、老护林员丁录全和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延岭,领着我们走进挂满珍珠般水滴的松林,松油的清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这时远远听到一片鸟鸣声,李延岭说:“前面就是灰喜鹊饲养场。”
这真是奇观:密林深处,三间住房的旁边架着一座10米大小的网帐,网帐内有30只灰喜鹊正在跳跃嘻戏。我们一面休息,一面请教饲养、孵化、驯练情况。恰在这时,雨停了,阳光照耀着绿色的山林,十分迷人。饲养员宋全夫、陈湘军把帐门打开,几声异样的哨音,就见灰喜鹊结队飞出。到了山坡,又听见饲养员吹了一个三短两长的哨音,灰喜鹊立即迅速飞散,各自寻找虫子吃。两个钟头后,三声哨子长鸣,灰喜鹊又飞回来,栖在饲养员的头上、背上、手上,叽叽喳喳亲热地叫着,好象在向指挥员报告自己除虫的战果。
宋全夫告诉我:“发现灰喜鹊吃松毛虫是有六十年护林经验的老劳模丁录全提出来的,县林业局的张天印工程师总结和研究了灰喜鹊的饲养经验。据我们观察,每只灰喜鹊一天要吃30—50条松毛虫,一年能吃一万多条。”
我赞叹这些可爱的灰喜鹊。县林业局的张天印工程师说:“研究使用灰喜鹊除虫护林,才刚刚开始,还有待完善。大约一对灰喜鹊可以管50到200亩松林。你们看,这片松林绿油油的,没有虫害。去年距华山大队九十里的丝山林场发生虫害,几天的时间1,500亩松林从绿变黄,又从黄变红,象遭了火灾一样,眼看二十年的心血完了。林场找到华山大队要求支援,小宋他们引上灰喜鹊到了丝山放牧半月,吃掉害虫,保住了松林。从此丝山也开始了人工招引灰喜鹊”。(附图片)
这是工作人员在饲养灰喜鹊 高 粮摄

《中国自然保护展览》在京开幕

第4版()
专栏:

《中国自然保护展览》在京开幕
本报讯 普及大自然保护知识的《中国自然保护展览》,4月5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
这个展览共分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基本知识、保护动植物物种资源和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等四大部分。举办这样的大型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这个展览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动物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4月5日至6月6日在京展出两个月。

希望科技杂志开辟评论专栏

第4版()
专栏:来信

希望科技杂志开辟评论专栏
科技杂志开辟评论专栏,对所发表的科学论文进行讨论,对于交流经验,发展科学事业是很有益处的。学术上的公开讨论,实际上是一种严肃的审查。目前,在我国的科学刊物上,百家争鸣的空气不够活跃。因此,我们建议,一些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开辟评论专栏,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李昌华

人类的益友——燕子

第4版()
专栏:小资料

人类的益友——燕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燕子,学名叫?,属鸟纲,燕科。因为它喜欢在室内栋梁间或房檐下筑巢,人们又习惯叫家燕。燕子有好多种,叫法也不同,什么玄鸟、越燕、拙燕等等。在我国分布较多的是家燕和金腰燕。燕子身子纤细,体型小,飞行异常敏捷,时速大约八十公里,燕喙扁而短,口裂很深,嘴里有沾液,擅在飞行中捉害虫。俗语说:“燕子不吃落地的,家雀不吃喘气的”,就是说燕子专吃飞虫。科学家计算:一只燕子,一天可吃掉各种害虫一千只以上,它在我国北方大约每年栖息七个月。这期间吃掉各种害虫五十万到一百万只。燕子在育雏期间捉虫子最勤快,每天喂小燕雏达二、三百次。白居易写过一首赞美母燕喂子的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有位科学工作者计算了一下,一只燕子一年吃掉的害虫排成一条线,长度可达一千米以上。燕子不仅是害虫的天敌,还是相当出色的气象预报员。(申维礼)

教育部部属高校科研和生产成果喜人 在京展出科研成果(产品)600多项

第4版()
专栏:

教育部部属高校科研和生产成果喜人
在京展出科研成果(产品)600多项
本报讯 王锦鹄报道:最近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产品展览会,展出了全国32所部属高校和西安、沈阳2所教学仪器工厂研制生产的600多项成果(产品)。其中一些产品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稀缺项目的空白。这是部属高校利用比较落后的设备条件,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经过艰苦努力取得的可喜成果。它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有着一支不可忽视的科学技术力量。
东北师大研制成功的“静电高压发生装置”,可作20多种演示实验,比感应起电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这一装置已被全国各地大、中学校实验室普遍采用。华东师大生产的普通光具座、气垫导轨等实验设备,已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吉林大学研制成功的大屏幕超声光栅已成为全国综合性大学普通物理必不可少的光学实验仪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设计生产的实验学习机,被中央电视大学定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实验设备。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大学、职工大学都使用这种实验学习机。
这些部属高等院校还为工业、农业、能源、环保、食品、医疗等部门提供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北京大学十多年来研制成功的新成果(产品)达140多种,正式转入生产的45种。四川大学研制成功的“红外林火探测仪”,比普通探测仪的测距扩大一倍,对森林防火有很大作用。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的42种树脂,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医药、化工、食品等方面。华北制药厂用他们生产的D396树脂代替苯甲胺提取链霉素,提高了药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污染,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元。

图片

第4版()
专栏:

山东海洋学院制作的有机玻璃聚合标本用于高等或中等学校生物教学效果很好。
华南工学院设计生产的华工LLS—2型语言实验室设备是学习外语的有力工具。
成都科技大学结合教学及科研实验,研制成功的多功能实验综合控制仪,已在十多个省、市的二十几所大专院校投入使用。
华中师范学院专门设计的KD—1型可控硅电路演示仪器,可供教师做演示和学生做实验。
(本栏照片为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松林卫士——灰喜鹊

第4版()
专栏:小资料

松林卫士——灰喜鹊
灰喜鹊,河北叫“麻鸢鹊”,山东叫“山喜鹊”、“喳喳子”、“长尾巴郎”,陕西叫“灰鹊”,是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大有益处的留鸟。
灰喜鹊对森林虫害,特别是针叶林中的松毛虫,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严重的松毛虫害可以使成林的松树从绿到黄,从黄到红,象被大火烤过的一样,成片枯干,因此,人们称松毛虫害为“不冒烟的火灾”。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松毛虫一万五千条以上。在灰喜鹊成群的松林里,松毛虫是不易为害的。此外,避债蛾、金龟子、蚱蜢等三十多种害虫,也都是灰喜鹊的食物。
人们在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时,十分重视以鸟治虫。一些地方正在研究人工孵化、饲养灰喜鹊,以防治松毛虫,现已掌握了灰喜鹊的繁殖特点、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山东省日照县涛雒公社华山大队人工繁殖驯养的灰喜鹊,可以由饲养者有意识地放到松林里捕捉害虫,哨音一响即归窝休息。当地的群众都称灰喜鹊是松林的卫士。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