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0-06-27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越苏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7版()
专栏:述评

越苏之间是什么关系?
越南同苏联是什么关系?是地区霸权主义者和全球霸权主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还是暂时的相互依赖关系?能不能用承认越南在印度支那的霸权的办法,使越南脱离苏联?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有好处的。
越南当局为了掩盖它同苏联关系的性质,一再说它在面临中国威胁和西方普遍敌视的情况下,除了依靠苏联以外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别人逼出来的,只是权宜之计。
人们只要观察越南当局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干了些什么,就可以明白事情的真相。
战争结束,越南全国统一后,越南当局自以为成了“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野心急剧膨胀。他们把和平建设丢在一边,选择了“大炮先于大米”的政策,妄图建立它的势力范围“印支联邦”,然后进一步向东南亚伸手,组成以“印支联邦”为核心的“东南亚联邦”。这也就是越南报纸一再强调的:越南要为“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局面发生深刻变化作出贡献”。
几年来,越南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派兵占领老挝,对不愿加入“印支联邦”的柬埔寨一再发动军事进攻。一心想称霸全球的苏联,则极力鼓励和支持越南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把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变成它向东南亚渗透扩张的基地。苏越正是出于大、小霸权主义的战略考虑,越来越紧密地勾结起来。一位越南人士隐晦地说:“我们需要他们(苏联),而他们也需要我们。”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以来的事实,更是清楚地证实了它们之间谋求霸权的联盟关系。苏联以每天三百万美元的各种援助,向越南提供了在越南战争期间都没有提供过的各种现代化的新型军事装备,以支持越南当局的侵略行动。苏联获得了越南的金兰湾、岘港、海防、新山一、边和等海空军基地以及柬埔寨的磅逊港。这以后,包括潜艇在内的苏联海军舰只频频进入了南海,以越南为基地的苏联飞机在东南亚地区进行频繁的侦察活动,曾两次侵犯菲律宾的领空。而设置在柬埔寨领土上的苏制萨姆Ⅱ导弹,更直指泰国领土。这样,苏联就大大地加强了它在印度支那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对马六甲海峡的威胁。
越南当局把苏联的势力引进了东南亚地区,使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东南亚国家和人民也希望越南脱离苏联。但是,已经背叛了越南人民,一心想当东南亚霸主的越南当局,却把这种联盟当作它的命根子。它们宣称,苏联“正在对加强东南亚和平与安全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同苏联紧密团结,同苏联全面合作”。因此,只要越南当局坚持侵略扩张政策,它就不会放弃投靠苏联的政策。当越南巩固了它对印度支那的全面控制之后,它就会在苏联的支持下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越南当局既要侵略扩张,就必然要进一步投靠苏联。
因此,只有通过采取联合行动,坚决谴责越南当局和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抵抗斗争,迫使越南当局放弃地区霸权主义和侵略扩张政策,才能促使越南脱离苏联的全球战略的轨道。
新华社记者

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干什么?

第7版()
专栏:

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干什么?
方荣萱
六月二十三日,苏共中央召开了入侵阿富汗以后第一次全会。会议的决议一面竭力鼓吹“缓和”,一面又强调苏联要“大力加强防御能力”。这表明莫斯科在今后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时,仍将玩弄武力扩张和“和平攻势”交替使用的两面手法。
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在国际上受到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处境空前孤立;在阿富汗面临着穆斯林爱国武装力量的有力抵抗,难以控制局势。莫斯科企图一举征服阿富汗而迫使世界承认这个既成事实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因此,这次会议对国际问题的讨论情况,将为阿富汗事件后苏联外交活动的动向提供某些线索。
全会关于国际形势的决议,似乎是把“缓和”作为基调的。决议声称:“缓和已在当前国际生活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子”,而现在世界上“存在着保持缓和这股世界政治中的主流的真正前提”。莫斯科为什么对“缓和”这样感兴趣呢?勃列日涅夫在全会所作的报告中说:“我们今后仍将不遗余力地努力维护缓和以及七十年代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好东西。”人们知道,在七十年代,苏联一面鼓吹“裁军”,一面却逐步建立了对西方的军事优势;一面大谈“欧洲安全”,一面向非洲、中东、南亚和东南亚大肆扩张,对西欧进行迂回包抄……。在“缓和”的烟幕下,苏联霸权主义者在七十年代的扩张活动中确实捞到了不少好处。今后,莫斯科也必将继续推行它的全球扩张政策。
在阿富汗问题上,决议又一次提出所谓“政治解决”的主张。而关于“政治解决”意味着什么,世界舆论早已作了揭露。在这次苏共中央全会上,勃列日涅夫公然宣称,在阿富汗,
“除了出兵之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而在谈到苏联将把在阿富汗的军队“撤走一部分”之后,又宣称今后仍将维护所谓“四月革命的成果”。这又一次表明,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出”部分军队,不过是一个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全会在重弹“缓和”旧调的同时,又杀气腾腾地声称要“大力加强”苏联的“防御能力”。这更加证明,苏联为了称霸全球,就要继续扩军备战,加强它的军事优势,以便进一步对外进行武力扩张。

在调整经济中前进

第7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在调整经济中前进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张启常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根据去年举行的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决定,于本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专门研究国家的经济方针问题。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讨论并通过了一九八○——一九八四年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
新的五年计划草案肯定了阿尔及利亚独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自从阿尔及利亚于一九六二年实现民族独立以后,先后制定了三个经济发展计划,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先进的石油化工生产体系,发展了钢铁、电力、采矿、机器制造、有色冶金等重工业,也发展了纺织和其它民用工业。此外,在降低税收、实行公费医疗、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阿尔及利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一九六三年为一百一十亿第纳尔,一九七九年达到了一千二百亿第纳尔。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也从一九六九年的四○一美元上升到一九七九年的一千一百四十美元。所有这些,对于巩固国家主权,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阿尔及利亚在经济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正如阿尔及利亚官方指出的,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和不平衡,重工业发展过快,而农业和轻工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这就造成了农产品大量进口,消费品供应紧张,农村人口不断外流等现象。根据阿尔及利亚农业和土改部提供的材料,阿尔及利亚一九七九年粮食消费的三分之一,食油的百分之八十,食糖的百分之百都依靠进口,而为了进口这些食品,不得不花掉石油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
这种比例失调的现象,使得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到人民的生活。阿尔及利亚是个石油输出国,财政收入的很大部分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而石油和天然气总有一天要开采完的,这就很自然的成为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阿尔及利亚经济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对记者说,“我们的石油还能开采二十年,在这期间,一定要把工业搞上去,否则,我们的经济就没有了支柱,自然资源是要枯竭的,应利用它来发展民族经济,首先是农业,土地才是应该保护的永恒的财富。”
正是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新的五年计划草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把重点放在农业水利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上。在上一个四年计划中,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五,而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只占百分之三十八点六。据政府官员透露,在工业投资中,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增加,而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有所降低,这样,不仅可以生产更多日用消费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可节约外汇支出,以便用外汇进口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考虑到独立以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各大城市房荒日趋严重,计划规定,除将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外,还把住房的投资提高到百分之十五,今后,平均每年计划建十二万套住宅。在农业发展上,政府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国家给以物质援助,加强培训技术人员,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化肥和机械零件的供应,保护私人经营等。国家今年将供给农民五千台拖拉机,相当于过去十年供应量的总和。此外,还将建立农业银行,向农村建设投资,给农民以贷款。在水利方面,新的五年计划则强调要大力发展小型水利,因为大型水库投资过多,收效慢。经过一系列调整后,尽管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会适当放慢,但却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创造了条件。
阿尔及利亚是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正在探索着自己的经验,正如一位政府负责人所指出的:“我们做了不少工作,需要停顿下来回顾一下过去,然后再昂首阔步地向前进。”

苏联攻击伊朗外长原因何在?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苏联攻击伊朗外长原因何在?
何立
苏联《真理报》最近发表长篇文章,攻击伊朗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说他在最近的讲话中“无所不谈”,“既企图揭露苏联反对伊朗革命的‘诡计’”,又“诽谤苏联对阿富汗的政策”,“在中伤苏联方面打破了自己的纪录”。
《真理报》为何如此气急败坏,大放厥词?这只是因为戈特布扎德作为伊朗外长,在许多问题上持有现实的、有远见的看法。他在许多场合毫不含糊地揭露了苏联对伊朗的威胁和侵略野心,旗帜鲜明地谴责和抨击苏联霸权主义的侵略行径,使莫斯科十分恼火。
对于阿富汗事件,戈特布扎德从一开始就指出,苏联侵占阿富汗是“针对伊朗的”,“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不能对此保持沉默”。他一再谴责苏联的侵略行动,要求苏联从阿富汗尽早撤走它的全部军队,并主张给予阿富汗人民以切实有力的支援。上月召开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时,他邀请了阿富汗抵抗组织的五位代表作为伊朗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会议,反对喀布尔傀儡政权的代表与会。莫斯科因此怀恨在心,塔斯社当时在题为《及时警告》的评论中别有用心地影射说,这一事实表明,“是谁和出于什么目的企图保护民主阿富汗的敌人”。
戈特布扎德一贯反对超级大国干涉伊朗和海湾国家的事务。他曾明确地说:“我们同美国对抗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俄国或其他的利益”。他还指出,不论美国还是苏联,与伊朗原订的条约合同都带有“强加性和剥削性”,譬如苏联同伊朗签订的伊朗出口天然气的条约,是“世界上最具剥削性的一个条约”。关于海湾地区的安全,他主张排除苏美在这里的争夺,使海湾远离超级大国的角逐,成为一个和平区。今年四、五月,他在访问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等国时,不许超级大国呆在海湾曾是他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会谈的重要内容,并就此取得一致的意见。这一切对苏联来说,无异是当头一瓢冷水。
伊朗同美国的关系因人质问题而进一步恶化,一直被苏联视为插手伊朗事务的良机,莫斯科极力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企图使事态扩大。但是与莫斯科的愿望相反,戈特布扎德不同意在人质问题上采取极端手段,而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必须是和平的和体面的”。他还认为审讯美国人质是不明智的,因为“重要的是对美国而不是对个人的审判”。最近伊朗官方透露,如果美国不再采取进一步的挑衅行动,人质问题“不久将得到解决”。这当然也使莫斯科大为不快。
应当指出,《真理报》的咆哮决不仅对着戈特布扎德外长一个人的,而是莫斯科杀鸡儆猴故伎的重演。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世界舆论一致指出,苏联南下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伊朗和巴基斯坦。为了遮掩世人耳目和麻痹伊朗,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苏联对伊朗开展微笑外交,大谈苏伊“真诚友好”和“睦邻关系”。但伊朗却并不买账,依然采取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和坚决支持阿富汗人民斗争的鲜明立场。对伊朗欺骗笼络一手的失败,使恼羞成怒的莫斯科转而对伊朗威胁恫吓,露出本来的凶残面目。这就是为什么莫斯科“在默默地忍受伊朗几个月的攻击以后”,“第一次公开地”攻击戈特布扎德外长的真正原因。

非洲的饥荒与粮食问题

第7版()
专栏:

非洲的饥荒与粮食问题
丹林
严重干旱威胁着数以百万计的非洲居民的生命。最近,一些非洲国家相继发出紧急呼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等国际机构也发出向非洲提供粮食援助的号召。据报道,从佛得角群岛到非洲之角,沿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带以及东南非高原的部分地区的二十多个非洲国家,正不同程度地遭到比七十年代还更为严重的旱灾的袭击。
非洲土地辽阔,日照长,多数地区高温而湿润,宜于发展农业。在古代,非洲曾经输出谷物,被称为罗马帝国的“谷仓”。然而,近十多年来,非洲粮食生产的发展日趋缓慢,自给率下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一九七八年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十点三,非洲谷物种植面积占世界的百分之九点七,但谷物产量只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百分之四点五。同年,世界谷物总产量较七十年代初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而非洲只增长了百分之十八,也低于世界增长率。
就非洲内部看,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七年间,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三,仅为六十年代的一半,而非洲的人口增长率却为百分之二点七。因此,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逐年减少,谷物自给率不断下降。据统计,一九六一年非洲有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占全非的百分之四十六)谷物自给或基本自给,到一九七五年只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占全非的百分之二十四)保持着自给或基本自给的水平。象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一大批国家目前都要进口大批粮食来供应居民。据统计,非洲的谷物进口量,从六十年代的平均每年四百三十多万吨,增加到一九七五年的一千二百六十八万吨,估计到一九八五年将超过二千一百万吨。近年来,一些非洲国家发生的骚乱、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都和粮价、粮食供应有关。
非洲粮食生产增长为什么缓慢呢?自然灾害是一个原因。农业技术落后、耕作制度原始,部分地区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以及少数国家或因政策不当或因内战、动乱使生产遭到破坏等都是一些不可忽视的原因。然而,“有了美元就有了一切”的想法使很多政府的决策人强调发展赚取外汇的生产部门,或致力于石油、采矿部门,或致力于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结果使粮食生产在投资和政策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注意,这已被认为是妨碍非洲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七十年代,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把大量投资用于开发石油,促进了经济繁荣,但农业生产却由于投资微薄、劳动力减少而大幅度下降,这只不过是突出的例子。目前,阿尔及利亚需要以石油收入的四分之一进口食品,扎伊尔、赞比亚、几内亚等也因重点发展矿业,日益依赖进口粮食。随着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上涨,非洲国家进口粮食的困难也与日俱增。
有少数国家,注意农业的发展,粮食增产的幅度较大,自给率不断提高,甚至有谷物可以出口,如突尼斯、象牙海岸、肯尼亚、马拉维等。不过,它们的出口量对全非的需要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国家开始努力扭转这一状况。如强调农业为基础,提出各种促进粮食生产的口号,拟定各种发展计划。但是,实施发展计划也面临不少困难,首先是用于投资的资金来自何处。目前,由于工业国转嫁经济危机,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十分窘迫,一些国家靠借债维持预算平衡,筹集资金十分困难。其次,一些国家把外援的农业投资用于粮食的储存、加工,而不直接用于发展生产。因此,非洲的粮食问题在短期内恐怕仍然难以解决。

桑贾伊·甘地

第7版()
专栏:新闻人物

桑贾伊·甘地
桑贾伊·甘地被任命为印度执政的国大党四名总书记之一后只有十天,六月二十三日在新德里驾驶滑翔机时坠机身亡。
桑贾伊·甘地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最小的儿子,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德里,现年三十三岁。
一九七五年桑贾伊登上了印度政坛,成为他母亲的政治顾问。桑贾伊主张发展私营经济,减少对私人企业的征税和控制,反对国有化,因而得到国内一些大财团的支持。同年十二月,桑贾伊当选为青年国大党执行委员。他在印度政坛崭露头角后,地位虽扶摇直上,但遇到不少人的反对,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一九七七年英·甘地大选失败后,桑贾伊宣布退出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并表示“不打算参加政治活动”。
在今年一月印度大选中,桑贾伊当选为人民院(下议院)议员。青年国大党曾在今年五月二十三日要求让他接任执政的国大党的主席。他的遇难身亡,被认为是英迪拉·甘地和国大党的一个损失。
·周修庆·

南朝鲜法西斯政权的血腥暴行(图片)

第7版()
专栏:

南朝鲜法西斯政权的血腥暴行
南朝鲜法西斯当局不久前对光州的起义者进行血腥镇压,伪军警公然在街头用脚狠踢被捕者。
光州起义者的无名尸体正在等待亲属来认领。
光州街头躺着起义者的尸体。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