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0-06-16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丛林月夜——民主柬埔寨战地抒情

第7版()
专栏:

丛林月夜
——民主柬埔寨战地抒情
穆俊
美丽的月夜,曾触发过多少人的情愫诗思。我也曾多次翘首望月,但深深镌入记忆之中并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今年“五一”节前夕在民主柬埔寨战地度过的一个丛林月夜。
如同能工巧匠精心琢磨的水晶盘,一轮明月高挂天际,向茫茫的热带山林倾泻着它的银辉。透过色栳树茂密的枝叶,点点月光,筛落到地面上。我坐在竹子和茅草搭成的凉棚式的招待所里,凝视着密林深处。清幽的月色,使我心潮起伏。你看,那枯藤缠绕着的高大的色栳树,在月光下显得多么奇伟,一棵棵,好似一根根拔地矗立的雕龙木柱,直冲云天;又象一员员英武的战士,顶天立地……
这是一个备受越南侵略铁蹄践踏的国度,可又是一个面对血火,异常坚韧、沉着的英雄国度。面对这丛林月色,正当我陷入沉思时,突然,数十米外的竹林下,一个人影在悄然移动。借着月光,我看出,那是一名民主柬埔寨国民军哨兵换岗后,正朝着兵营方向走去。他左侧,有条通向一个居民新村的小径。这矫健的身影、幽静的小径,使我更深切地感到,他们——民主柬埔寨的战士和群众,是那样牢固地扎根于自己的土地,并始终是自己国家的真正主人!
踏上柬埔寨英雄的土地,这些天,在我们采访过的战地连队和后方居民点中,可以说,几乎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被越南侵略军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描述动乱年代亲人离散的心境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月光皎洁的夜晚,居民新村的姑娘们,兵营中的战士们,被收养的孤儿们,又有几个望月而不思乡呢!他们的家,有的在首都金边周围,有的在洞里萨湖畔的鱼米之乡,有的在静静的湄公河两岸……如今,他们的家都被越南侵略军摧毁了。此刻,他们已没有眼泪,他们在过去渺无人烟的西部山林搭起窝棚,在荒野上艰难地种植粮食瓜果。他们在心头憋足了随时会象火山一般喷发的仇恨,为重返故乡、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劳动着,战斗着。英雄的柬埔寨人民遭受着外来侵略的空前浩劫,正在进行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战争。
我们采访过的居民新村里,在六百名村民中,只有木匠吉昂全家团圆。据说,在方圆数十里地,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家庭了。其他人家呢?随便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辛酸、仇恨的控诉。在一条小河边,我们曾看到十七名妇女,在刚烧过荒的黑土上边锄地,边点种玉米。我问二十五岁的矛萍:“你全家都在这里吗?”
她摇摇头:“丈夫是国民军战士,在抗越战场上牺牲了;公公婆婆和两个孩子都失散了!”说完,她紧咬嘴唇,没有眼泪。但可以看出,她的眼睛闪射出仇恨的火光。
在后方医院当外科主治医生的孔同志,越军侵入柬埔寨后,他的父母、弟妹、妻儿十几人,在家乡茶胶被敌军打散,估计已是九死一生!讲到这里,他的声调低沉。但当谈到他抢救了许多战士并使他们重返前线时,他又是那样充满自豪和必胜的信念。
我兀立在这战地的月色下,吮吸着这块沃土的芳香气息。然而,在这幽静的月夜里,我却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英雄的柬埔寨民族有力地跳动着的脉搏……
这一夜,我久久难以入睡。
时近拂晓,一阵沉重的炮声传来。不久,民主柬埔寨国民军和游击队的战士们夜袭归来了,而龟缩在据点里的越南侵略军,还在盲目开炮哩!
月色渐渐朦胧,随着熹微晨光而来的,是初升的旭日。
红霞,以灿烂的光辉,映照着柬埔寨的山林。这不正是柬埔寨爱国军民抗越斗争必将胜利的象征吗!

罗马街头

第7版()
专栏:

罗马街头
刘儒廷
罗马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初到这里的人,自然很想领略一下它的风光。草木争荣
站在罗马街头,很难看到样式或色彩相同的楼房。罗马人爱花草。几乎每栋楼房周围都栽花种草,种植树木,甚至阳台、楼顶也利用起来。有座楼房,二层的一个阳台上摆着一个大木桶,里面种了一棵柏树。第三层阳台地板上留了一个圆洞,下面的柏树树冠正好从圆洞伸出,这样,两层住房的房客,可以共享这棵柏树的绿色,真可谓别出心裁。看来,这是建筑楼房时就考虑到的。房屋四周的绿化恐怕也是包括在最初的设计之中。我们随便选了个方向漫步,走不到二十分钟,建筑物渐渐稀疏,路边出现一片茂密的树林。沿树林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它的边沿,建筑物又渐渐多起来。这种绿带与建筑相间的做法有它的好处。
在冬季,罗马仍是一片绿色,虽然有时也刮风,但没有尘土飞扬。城市空地如果全铺上柏油或水泥板,不但浪费,而且无益,因为到了夏季会使人感到更加干热。我们在罗马五六天里几乎天天步行,皮鞋却一直没有擦过,真有点“一尘不染”的味道。我国有句古话叫作“不可居无树”,意大利不知有无这种说法,但这里的实际做法却象是这样的。行人优先
据说,罗马是世界上拥有广场最多的城市。这里的许多广场,实际上仅是很小很小的一片空地,街道由广场作放射状通向各方。在这样的交叉路口,交通指挥自然比较复杂。但我们在访问罗马的几天里,难得见到交通警察。不管交叉多复杂的路口,一律都是自动化的信号灯,车辆多而不乱。据司机说,交通指挥中心可随时通过电视看到任何街区的情况。
这里的汽车开起来飞快,我们起初横过马路真有点提心吊胆,后来发现,只要你按人行横道的标志行止,可以保证绝对安全。我们看到汽车开得飞快,就想等它过去后再穿行,但驾车人总是来个急刹车,探出头来客气地请我们先过去。就是在没有行人横过马路的信号灯或没有人行横道线的小街道上,驾车人也是这样急刹车后客气地请行人先过。据说这里的规矩是大车让小车,车辆让行人;人人自觉,互相礼让。
当然,罗马的交通也有它的问题。街道比较窄,车辆却非常多。平时,几乎所有的街道边上都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车辆,有的车把人行道也占了一大半,行人只好侧身而过。有的街道边因长期停放车辆而无法清扫。由于车多,速度快,再加上不少人使用摩托车,所以仍然有交通噪音。我们住的旅馆附近并不算太繁华,但仍吵得难以入睡。卫生短长
罗马的大街上有一样东西很显眼:很多电线杆、路标杆、汽车站牌的杆子上,都装有一个铁筒,这就是罗马街头的垃圾筒。筒的下面是一个轴,固定在杆上,筒的上沿扣在杆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要一扳开上面的扣,筒即自动依轴翻倒,垃圾就倒入垃圾车内。因为处处都有各种杆子,垃圾筒就可以设得多一些,每个筒也就不大。因此,即使出了故障翻不过来,清除时也不会费很大力气。这种设施既方便了清洁工人,也方便了一般人。
然而,罗马尽管有了这种方便的装置,但仍不能说是一个十分清洁的城市。有的地方树叶落了厚厚一层,也没有人清扫。有的地方长期停放车辆,落叶无法扫除,已经腐烂,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这里的人特别爱养狗养猫。因为猫多狗多,人行道和马路边上就难免散落着猫粪狗屎,走路时需要留神。有的居民似乎也养鸡。我们到罗马的头一天,夜里睡觉就被鸡鸣狗吠吵醒了好几次。这种养鸡养狗的习俗,不是也带来了噪音,影响卫生吗?看来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切实的解决办法。

克莱默夫妇为何分手——从一部“最佳影片”看美国的家庭悲剧

第7版()
专栏:

克莱默夫妇为何分手
——从一部“最佳影片”看美国的家庭悲剧
胡思升
今年四月十五日夜晚,几百万美国观众坐在电视屏幕前,观看第五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美国影坛一系列冠以
“最佳”称号的影片和电影艺术家获奖。众望所归,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克莱默夫妇之争》夺得五个第一: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改编、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配角。这部风靡美国的影片所以获得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最高褒奖,看来是因为它触及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家庭危机,用独特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千百万美国夫妻、父母和儿女们的共鸣、同情、叹息,甚至眼泪。
《克莱默夫妇之争》没有用暴力和色情刺激人们的感官,没有用歌舞和噱头来制造廉价的欢乐,而是朴实无华地勾画了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妇的离异,以及为了争夺孩子抚养权而上法庭诉讼的故事。
克莱默先生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广告员,结婚七年,从不关心妻儿,成天为得到老板赏识、招揽客户而奔波。他的妻子乔安娜不愿被当作家庭里的一部机器而多次要求丈夫理解,但得不到反应。因而,正当有一天克莱默为一笔即将到手的钱款而兴高采烈回到家里之时,乔安娜下了横心弃家出走,寻求自尊和自立。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才使得克莱默发现,他并不了解妻子的思绪,只好坐在六岁儿子比利的床边喃喃自语:“妈妈走了,因为她不能忍受我对她的态度。她想和我谈谈,我却心里想着别的事,压根儿听不进去”。影片通过夫妻分居十八个月后在法庭上为争夺儿子的插叙,使观众看到乔安娜本是一个有抱负的姑娘,出嫁后在她丈夫心中不占位置,虽无物质生活匮乏的艰辛,却忍受了七年的精神苦闷。这不能不扣动美国大多数在家庭里充当“活的工具”角色的妇女的心弦,也不能不使人思索美国社会中妇女解放问题的现实状况。美国《时代》周刊的影评说:“《克莱默夫妇之争》比一九七九年任何一部影片都能赢得更多的同情之泪,但更重要的,它也必然会成为最大的话题。”影片未点明的话题就是,美国的千百万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应该追求什么生活目标,应该享有什么权利?
克莱默尝到了离婚的痛苦。他既要应付老板的种种应急差事,又要负担抚养儿子的琐事。种种烦恼和不如意事接踵而来。老板因为克莱默过多关注儿子、经常分心而把他辞退,儿子因为失去母爱而在饭桌上同父亲打架、在入睡时哭喊妈妈而吵闹不休。这种妻离家散的不幸画面,在离婚率极高的美国,天天出现,比比皆是。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因扮演此片男主角而获得最佳男演员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在拍片时正值与结婚多年的妻子反目离异。他感叹地说:“我从未拍过一部同我的生活遭遇如此吻合的影片。我高兴自己有第一手的感受,并把它融于角色中。由于《克莱默夫妇之争》使我有切身之感,有几场感情戏使我流下真泪。”霍夫曼在影片中戏假情真的表演固然使他获奖,但这个巧合能说是偶然的吗?美国一家杂志写道:“《克莱默夫妇之争》涉及到当代一个一触即发的社会问题,上一代人的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的伦理标准早被时代的刀子切割得支离破碎了。”美国世风日下,日益严重的家庭崩溃的危机使这部影片达到了撼人心弦的地步。
在影片中扮演克莱默夫妇之子的八岁童星杰斯汀·亨利,是从二百名候选儿童中挑选出来的。他把一个因父母分离,始而脾气暴躁、继而感情早熟的孩子演得维妙维肖。这位小演员从未登过戏台,但把一个在没有妻子、母亲和主妇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心理表演得恰到好处。片中,当克莱默心绪不佳不想吃早餐时,儿子强作笑颜,逗父亲发笑,想使他高兴而吞下面包,这恰恰是影片开始时妈妈出走、爸爸想让儿子高兴起来的表情动作的重现。这个具有苦涩人情味的画面,据说使不少美国观众泪下。要知道,在美国,离婚家庭的孩子起码有一千二百万。
影片的结尾饶有余味。克莱默在法庭上败诉,回到家里沉重地告诉相依为命的儿子比利,为何要把他送回母亲那里。乔安娜来接儿子,发觉经过十八个月,父子已经心心相印,生硬地拆散父子必将刺伤儿子的心灵,于是决定放弃原意。当克莱默突然得知他前妻的新决定后,让乔安娜单独上楼同儿子告别,就在电梯门关闭前的一瞬间,乔安娜的一个更显忧伤、迷惘的特写镜头占据了整个银幕。影片的这一结尾,给不同的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虽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银幕内外的克莱默夫妇的家庭的不幸,是不是到此就终止了呢?(附图片)
影片中乔安娜同分离十八个月的儿子会面。

大塔,科威特的标志

第7版()
专栏:

大塔,科威特的标志
王根宝
在科威特最受欢迎的图案是两个:一个是帆船图案,象征历史上的科威特;另一个就是现代科威特的标志——大塔。每个初到科威特的人,都会被这矗立在科威特阿拉伯湾岸边的奇特新颖的建筑物——大塔所吸引。
大塔是为庆祝科威特国庆十周年于一九七七年落成的。它由三个大小不等的尖塔组成。直刺天际的尖塔的外形,宛如三枚安装在发射架上的火箭。大塔的顶部象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宣礼塔。最高的一个塔尖离地面一百八十米,塔的中间稍上的地方建造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球。球的下半部是水塔。科威特全国没有河流,终年也很少下雨。近年来国家用巨资建立了海水淡化厂,经常有四千五百立方米经过净化的淡水储存于此;球的上半部建有一间餐厅和一座室内花园。室内花园轩敞明亮,除游玩外可同时供四百人进餐。餐厅上面是观赏球。当你走进这个观赏球饱览风光时,即使它沐浴在强烈的阳光下,但因它的外表是用带颜色的有机玻璃装配的,所以并无刺眼的感觉。
另一座锥形塔高一百四十米。塔的中央部分建造了一个容量也为四千五百立方米的淡化水塔。第三根柱子是照明塔,整个大塔的照明设备安装于此。每当夜幕降临,数不尽的华灯把大塔照得五彩缤纷。
人们购一张参观券,乘坐二十秒钟电梯就来到了这个一百二十米高的观赏球。游客凭栏远眺,科威特市容尽收眼帘。当你看得兴致正浓时,会蓦然感到视线转向。原来观赏球是转动的,每三十分钟转动一圈。你只要站在一处静观,球转动一圈就会让你把整个科威特风光领略一遍。刚才你还在远眺市区,不一会却面对着海湾,碧波连天,波光粼粼……
环顾这些景致,使人遐想联翩。科威特于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获得独立,至今只有十九年,然而变化却是很大的。由于在这一望无垠的沙漠底下开采出丰富的“黑金”——石油,使这个原来极为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算,一九七五年为一万一千五百一十美元,一九七六年曾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八十美元,超过美国、日本、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科威特发展着。当然,它的发展速度,是同它那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的开采紧密相连的。(附图片)

送新郎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送新郎
周国勇
男方到女家落户,这是我国出现的婚姻新风尚之一。殊不知在非洲肯尼亚的蒙巴萨一带,那里的婚姻习俗正是女家招婿。为此,人们还隆重举行别致的“送新郎”仪式呢!
“送新郎”通常在夜晚进行。仪式开始时,鼓手们挥臂击鼓,歌声四起。在椰林的沙道上,喧闹的人群踏着月光,簇拥着有点腼腆的新郎向新娘家走去。最前面的是两个小姑娘,身穿浓艳的长裙,似彩蝶在前引路。她俩手捧铜盘,盘底铺着棕榈绿叶,上面盛放椭圆的槟榔。按当地的风俗,槟榔能祛邪避祸,可使婚后的生活平安美满。端铜盘的姑娘后面,是新郎的父母。此间有句民谚:“离不开老鹰的小鹰不会自由飞翔”。现在小鹰要展翅高翔了,做父母的,喜气洋洋,陪送儿子上女家。
队伍里最活跃的,要数脚上系着铃铛的男孩子了。他们象机灵调皮的小羚羊在新郎前后叮铃当啷地蹦跳、奔跑。妇女们则施展其独特的技能:灵巧的舌头在口中急速地伸缩翻卷,不时地发出有节奏的“?罗罗”的欢声。非洲人善舞,在这送新郎的路上更是舞兴大发,就连大爷、大娘们也不示弱,张开臂膀,全身剧烈地摆动。而新郎呢?在这狂喜的气氛中却只知咧嘴憨笑,脚下好象绊着绳索,一步快,两步慢,三步踉跄。
当人们载歌载舞到达新娘家时,鼓乐大作,欢声喧天。女方父母喜盈盈地在门口迎候。新郎的父母躬身将槟榔铜盘递交亲家,对方谢礼后,便请新郎登堂入室。这时,“送新郎”的仪式又异峰突起。新房里竟不见新娘,但见床前垂挂着一道幔帘,新娘由女伴们陪坐在幔帘后面。新郎要见新娘,还得过一“握手关”。他须端坐在幔帘前,从帘下去握新娘的纤手。由于新娘和女伴们都伸着双手,新郎往往会一连几次握错,引得宾客们开怀大笑。正当新郎急得冒汗之时,新娘的女伴自会成人之美,指引一下。两位新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了。与此同时,幔帘拉开,欢呼声中,新娘显得丰采动人。至此,“送新郎”才算是送到了“家”。(附图片)
金秋 插图

“倒翼机”展望

第7版()
专栏:

“倒翼机”展望
有人认为,八十年代的喷气战斗机可能在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即把传统的后掠翼倒置过来,以改进飞机的性能。
据称,同后掠翼机相比,倒翼机性能更灵活,飞行更平稳,当飞机达到音速时,不致因受震波影响而减低速度。倘若飞行中发生故障,飞机也不会骤然减速。倒翼机的几何线条为更多地利用机舱空间提供了条件;它的机翼小而轻,不需过大动力,可节省燃料;起飞和降落都比较方便。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有人试制了一架倒翼轰炸机,机翼向前的倾角为十五度。当时设计倒翼机只是为了增加机舱内的空间,并未考虑性能的改进。这架飞机被盟军炸毁后,便无人从事倒翼机的研究。直到六十年代,德国人再次获得成功,制造了商用倒翼机,并投入使用。但倒翼机至今仍未能普及推广。因为它虽有许多优点,但还不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飞机。(光)(附图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