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0-01-30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千方百计打好今年农业丰收第一仗 河南湖北抓紧抗旱管好越冬作物

第2版()
专栏:

千方百计打好今年农业丰收第一仗
河南湖北抓紧抗旱管好越冬作物
本报讯 记者刘霄报道:河南农村抓紧进行小麦冬灌。据统计,冬灌已达三千二百四十四万亩,是全省历年来冬灌面积最多的一年。
河南今年的六千二百万亩小麦,由于播种以后连续八十天缺少雨雪,加上有的地方底肥不足,出现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几十万亩麦苗死亡。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为此曾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全省集中领导精力,集中劳力,抓住时机,抗旱浇麦,保壮苗,促弱苗,补死苗,力夺夏粮丰收。会后,省、地、县、社六万多名干部奔赴抗旱第一线。各地在抗旱浇麦中,认真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新乡、许昌、驻马店等八个地区百分之六十三的生产队实行了“五定一奖”麦田管理责任制,有力地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
目前,全省半数以上的冬田已冬灌浇水一到二遍;小麦高产地区新乡、许昌冬灌面积占麦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全省因干旱缺肥少苗断垄的一千三百五十四万亩麦田,及时进行了补苗补栽和中耕施肥,苗情好转。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农村广大干部社员狠抓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千方百计为夺取一九八○年农业的丰收打好第一仗。到一月上旬,全省的二千七百万亩小春作物,有百分之四十已松土除草,有一半以上清了沟,追了肥。
去年,湖北秋冬连续干旱,延误了小春作物的播种季节,一些干部社员对于夺取今年夏熟作物丰收信心不足。针对这个情况,各地展开了讨论。通过具体分析,大家看到今年的有利条件还是很多的,无论是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还是农田水利建设、化肥等物质条件都比较好,黄冈、孝感等地区,还专门召开了农业书记会议,加强了对越冬作物田间管理的领导。荆州地区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每个社员管理的田块,从种到收,一管到底。不少地方还采取生产队与作业组签订合同的办法,管理越冬作物田块。由于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越冬作物的苗情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原来严重缺苗的地块,有五百二十万亩补上了苗,余下的八十万亩也正在移苗补栽或改种土豆。
湖北省委对夺取今年夏熟作物丰收十分重视,最近专门召开了电话会议,并且给农村调拨了十万吨化肥,以备开春后及时给越冬的小麦、油菜等作物施用。

图片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玉溪县北城公社小麦长势良好,社员们喷药治虫,力夺丰收。
新华社记者 兰 芳摄

西藏举办农机领导干部训练班

第2版()
专栏:

西藏举办农机领导干部训练班
新华社拉萨一月二十七日电 西藏自治区农机厅为了改变农机主管干部不懂业务的现状,去年举办了地、市、县农机领导干部训练班,拉萨、日喀则、山南等五个地区、三十五个县和区的四十多名农机负责人参加学习。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学习,学员们出色地完成了农机管理、农业机械、拖拉机构造、拖拉机驾驶和农牧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等课程的学习。拉孜县革委会副主任次仁拉嘎文化水平比较低,但他虚心向别人请教,刻苦钻研,终于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三门课平均九十九分的好成绩。训练班内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考试获得满分。在结业典礼上,大家都领到了毕业证书。

搞好草原建设 发展牧业生产 青海退耕还牧三十多万亩

第2版()
专栏:

搞好草原建设 发展牧业生产
青海退耕还牧三十多万亩
据新华社西宁一月二十六日电 青海省采取措施发展畜牧业生产,在牧业集中的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将过去种植粮食作物的三十多万亩耕地退耕还牧。
解放以来,青海省为了把粮食生产抓上去,曾两次在牧区的天然草场上打主意。第一次是一九五八年,在牧区六个州共开垦草原五百七十三万亩。由于多数垦区地势高寒,无霜期短,粮食不保收,结果造成农牧业两败俱伤。后来,实行调整方针,将四百多万亩新开垦的草原退耕还牧,畜牧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省对一些牧区州、县提出了牧民口粮自给的要求,并逐年加大了粮食征购任务,使一些地区又大量开起荒来。
去年年初,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中共青海省委认真总结了以往牧区毁草种粮、以农挤牧的教训,作出决定,凡是粮食不保收的牧区耕地,全部退耕还牧,逐步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免去粮食征购任务,牧民口粮由国家供应。一些粮食可以保收的地方,也要区别情况,将所开垦的耕地或者免除征购任务,生产的粮食除作为社员口粮外,其余留作牲畜饲料,或者全部退耕还牧。根据省委的决定,各州、县组织农牧、粮食、计划等部门的干部深入基层社队,逐个地进行调查摸底,将退耕还牧的耕地面积落实到各个基本核算单位。目前经过逐队核实,全省牧区六个州实行退耕还牧的有九百八十二个生产队,退耕还牧的耕地面积达三十多万亩。这些生产队还免掉粮食征购任务,其中全部退耕还牧的五百八十个生产队,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国家供应商品粮。牧区耕地退耕还牧后,集中精力搞好草原建设,发展牧业生产。去年,全省牧区贮备牲畜过冬饲料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

图片

第2版()
专栏:

图为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大队的楠竹林。 新华社记者 宁光前摄

驻马店等地百分之九十的灾民住进新房

第2版()
专栏:

驻马店等地百分之九十的灾民住进新房
据新华社郑州一月二十六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开印报道:曾在一九七五年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以及许昌、周口、南阳地区的部分县和公社,现在已建成房屋二百八十八万九千多间,三百六十多万人搬进新房,平均每人住房零点八间。
驻马店等地区在一九七五年八月遭到特大洪水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极为关怀,调拨大量救灾款和物资,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其中先后拨来建房专款达二亿元,木材三十九万立方。但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驻马店地区原主要负责人不关心灾区人民群众生活,违犯国家财经纪律,擅自挪用救灾专款,致使建房速度缓慢,大批灾民仍住在临时搭盖的棚子里。一九七八年,在党中央、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驻马店等地区开展财经纪律检查,纠正了错误,灾区建房进度大大加快。目前,灾区百分之九十的灾民欢欢喜喜搬进新居。

要吃一看二想着三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要吃一看二想着三
去年,我县西花园大队的农业和工副业均获大增产。丰收的喜悦使一些人的手脚扎撒起来,花钱的“谱”打得很宽。怎样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大队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使大家明白,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把集体积累先用来扩大再生产和解决群众急需的福利事业。他们拉了八里高压电线,买了两台拖拉机,扩建了学校,还帮助部分社员修建了新房。
西花园大队的做法是对的。农村形势越来越好,但是这个好形势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国家的底子还很薄,集体经济并不厚实,社员个人生活也不算富裕,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以“聚沙成塔”的精神去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精打细算,瞻前顾后,吃一看二想着三,做到生产性开支不超越实力,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审批制度。这才是致富之道。可不能有柴一灶,有米一锅,过了今天不管明天啊!
河北省沧县 朱宝辰

再搞平调不得人心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再搞平调不得人心
最近,我县北闸公社有关部门为修建一座排灌闸,向一些富裕生产队摊派筹款时,受到新利大队三队的坚决抵制。三队的队长说:“四年前,县里建化肥厂,让我们筹款一千五百元,至今没还。这次又找我们,我们干部、群众都不同意!”新利三队拒绝交款的行动,得到埠河信用社的支持。这个信用社的同志坚持原则,做到谁的钱进谁的帐,由谁支配,不代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从生产队的存款里扣收款项。
搞跨社、跨队的水利工程,需要从受益单位筹集或摊派一部分资金,这是完全应该的,但必须和有关社队协商,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合理负担。专门找富队筹款,而且借了不还,这不是又在搞平调吗?那样将会挫伤一部分富队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是与允许一部分社队先富起来的政策精神相违背的。
湖北省公安县 郭先杰

社员李永业和蒋立成自荐当队长 带领社员一年改变生产队面貌

第2版()
专栏:

社员李永业和蒋立成自荐当队长
带领社员一年改变生产队面貌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日报》一月十八日报道了青年社员李永业和蒋立成自荐当生产队长,带领社员苦干一年,改变了生产队面貌的事迹,并发表编者按,赞扬这两位社员敢作敢为的革命精神。编者按说,“象这样有胆识、有才干的干部,真是越多越好。”
据报道,李永业原来是凤台县古店公社李庙大队前李庙生产队青年社员,这个生产队在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达《纲要》后,八年来生产一直停滞不前,换了几任队长也没改变这种状况。去年春天在选举队长时,青年社员李永业对大伙说:“只要老少爷们信得过我,我领着大伙干,非叫咱队变个样不可!”他的要求得到社员的拥护和大队、公社的支持。
李永业当队长后,第一个主张就是改变“单打一”抓粮食的做法。他听取群众意见,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在完成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种了四十多亩油菜、棉花,又发动群众开荒种了十二亩白菜、萝卜、大葱等。秋天,又在二十亩玉米地里套种了药梅豆子。
李永业第二个主张是大力发展集体工副业。他合理组织队里整半劳力,因人分工,各尽所能,能下田的下田,不能下田的搞工副业生产。一年里全队先后办起木业组、面坊、粉坊、副食品加工坊、集体养猪场。并且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定额管理,超产奖励,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李永业当队长一年,全队面貌大变。去年总收入超过前年一倍多。粮食总产四十三万多斤,平均亩产九百斤,对国家贡献比前年翻三番。集体添置了两台手扶拖拉机、四十部大小板车,新盖公房二十八间,还买了几十吨化肥和农药,留今年生产用。社员分配的口粮和现金收入都大大增加。去年全队社员盖了三十七间新瓦房,还有不少人家买了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等。
蒋立成原是嘉山县卞庄公社徐岗大队徐西生产队青年社员,去年自荐当队长后,向社员认真宣传了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了多劳多得政策,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他虚心向老农和群众请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种庄稼,积极支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大搞养猪积肥,增加耕地施肥量。全队干部社员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一年,夺得了从未有的大丰收。全队粮食总产达到十一万五千多斤,比前年增产三万四千多斤。对国家贡献粮食四万七千多斤,超过国家征购任务七倍。社员分配收入平均每人一百九十六元,比前年增加七十八元。集体生产和社员收入在全公社冒了“尖”。

报单产要实事求是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报单产要实事求是
有一个生产大队,过去上报的粮田播种面积是五千亩、亩产量是八百斤,一直得到“高产队”的“荣誉”。去年,这个大队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恢复。他们上报粮田面积增到九千亩,亩产减到四百斤。
这种求实精神,值得大声叫好!虚报单产水平,虽然可以“金榜题名”、“大会受奖”……但是,成绩是虚假的,光荣也是虚假的,瞒不住周围社队的眼睛,也得不到本队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甚至会务虚名而招实祸。   黑龙江 张万选

社会财富不是“一碗水”

第2版()
专栏:农业问题讨论

社会财富不是“一碗水”
“社会财富好比一碗水”(见本报一月十日第二版),还是好比“从井里提上的水”?这两种比喻,反映了关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的不同认识。今天摘登的三件来稿,对此作了生动通俗的解释和讨论,并且借以说明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道理。 编 者
什么是社会财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得很清楚:“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08页)例如土地可以生长粮食,只要人们去作务,就会有收获,并且一般地讲,花费的劳动越多,产量也就越多。再如河流,也是自然资源,如果不加利用,就成不了社会财富,甚至会造成灾害。当人们利用它来发电、灌溉时,它就变成了社会财富。因此,社会财富的多少,主要看人们花费劳动的多少。那种认为“社会财富好比一碗水”、“总是那么多”的看法,实际上是对社会财富如何创造出来的道理没有弄明白。
  李耀虎
有同志说:“社会财富好比一碗水,他喝得多了,别人不就喝得少了吗?”我说,社会财富好比从井里提水,谁多提水,谁就能多喝,并不影响谁少喝。如果你自己想多喝,可以勤快一点,多提几桶嘛!你自己不打水,等别人打上了再跑来喝,那就该受批评。如果井里的水供不应求,就应该组织大家把井淘一下,使泉眼畅通,增加流量;或者多掘几口水井,扩大水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好比鼓励人们多提水、勤淘井、多打井,把没被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掘出来,使大家和个人都受益。   李久旺
不能光看人家多“喝”了一口水,更应该看到人家多“挑”了一担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别,是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的,谁劳动得多,劳动得好,创造的物质财富多,谁就应当多得。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正是贯彻按劳分配这一原则的具体表现。如果不问劳动情况如何,不问是否“挑”了水,“挑”得多还是少,而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必然使一部分人劳动应得的报酬为另外一些人所不劳而获了,或者少劳多获了。这样,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李天汉

人材就在面前——从高仕良种植秋番茄的波折谈起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人材就在面前
——从高仕良种植秋番茄的波折谈起
四川省郫县前进公社五大队回乡知识青年高仕良,经过多年刻苦钻研,第一个在川西平原上种植秋番茄成功。方圆几十里都有人跑来购买他在自留地上种的番茄秧子,学习他的栽培技术。但是,象这样难得的人材,却被一些人看成是“煽动资本主义”的罪人,曾经遭到批斗。他的番茄秧,不是被铲掉,就是被没收。
可是,一九七七年春天,正当高仕良在公社学习班受审查的时候,远在四十多里外的合作公社红卫大队却请他去指导种植秋番茄。
高仕良到了合作公社则成了“宝贝”。他们十分尊重他的技术,给他较高的工分报酬,还为他修建了三间住房,奖励了一辆自行车。高仕良精心指导种植番茄。第一年这个大队就增加了四千元收入;第二年利用两季作物之间的空隙时间扩大种植秋番茄八十多亩,增加收入七万多元;第三年增加到十万元。这些秋番茄除供应成都市外,还远销香港,为国家换回了外汇。
合作公社敢于把高仕良请去落户,是他们冲破极左思潮枷锁的结果。当初也有人担心:“高仕良还在受批斗,把他请来不合适吧?”可是,合作公社的干部坚信,农业生产必须全面发展,才能加快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于那些有专业才能的人,只要他们愿把一技之长贡献出来,为集体生产效劳,就要大胆用其所长。
其实,前进公社也是一个穷社,更需要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材,全面发展生产,使集体和社员尽快富裕起来。当高仕良在合作公社作出成绩时,他们开始后悔了。一九七八年底,高仕良原来所在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特意带着几个生产队长,赶到合作公社看望他。他们请他分出一些时间和力量回来帮助五大队发展秋番茄生产。高仕良答应了。一九七九年,这个大队也从种植秋番茄中增加了一万多元收入。
前进公社对高仕良的态度的前后变化,表明他们在看待“人材”这个问题上有了转折。许多干部已从中认识到:要物尽其用,地尽其利,首先要人尽其材。如今,他们也象合作公社那样,满腔热情地用心发掘各方面的人材。只要能增加社会财富,对加快农业建设有利,就破格录用。除农业上的技术专长外,诸如养蜂的,放鸭的,喂鳝鱼的,种花草的,编鸟笼的,以及其他各种能工巧匠,一概欢迎。现在这个公社多种经营蓬勃发展起来。
一个干部说得好:人过一百出“韩信”。当你去掉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制造的障眼物之后,将会看到,众多的人材就在面前。
新华社通讯员 陈绍均
新华社记者 刘宗棠
(本报有删节)

一部分人先富会使其他人受穷吗?

第2版()
专栏:

一部分人先富会使其他人受穷吗?
河北省获鹿县 史武学
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是不是会使另一部分农民穷下去,不断扩大差别,形成两极分化?这个问题很需要弄清楚。
首先,要弄清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这是鼓励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和社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努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使集体经济快点兴旺发达起来;同时允许那些有条件的社员(如家庭劳动力多、劳动技能强的)先富裕一步。一句话,在地区与地区、社队与社队、社员与社员之间承认差别,不限富、卡富,不搞平均主义。这是一项从物质利益上鼓励先进的政策,丝毫不包含使另一部分人穷下去的意思。
第二,要弄清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依靠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分配水平,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其次是靠社员自己经营好家庭副业,增加收入。这两方面既要有主次之分,又要结合起来,不能本末倒置,不可偏废一方。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把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批来割,当前强调一下发展家庭副业,使它更好地发挥补充作用,是非常必要的。这绝不意味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不顾集体生产,不服从生产队的统一安排,一味只搞自己的小自由,甚至去走坑集体、害别人、挖社会主义墙脚的邪门歪道。
第三,要弄清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通过认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保证那些能力高、劳动好的社员得到应有的、较多的报酬,激励他们为发展集体经济出力,同时促进那些收入少的社员好好劳动、学习技术,迎头赶上来。这样,一时的收入虽然有多有少的差别,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就会更发展,总的物质财富就会增多,每一个社员从集体所分得的东西就会相应增加。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个人之间富裕程度上的差别也会逐步缩小。
总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克服平均主义,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项重大政策,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经过程。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