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4-02-09第6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在所谓“能源危机”的背后

第6版()
专栏:国际述评

在所谓“能源危机”的背后
常谦
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石油供应的短缺,使它们从生产到生活都受到了“石油震荡”的冲击。工厂因电力不足而关闭,汽车因缺少燃料而停开,室温降低,灯光不亮,物价随着油价迎风飞涨,股票行市则因经济前景不妙普遍下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也受到了“能源危机”的影响。“能源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实经历着一个“最寒冷的冬天”。《红楼梦》中有“昏惨惨似灯将尽”之句,借用来刻画混乱黑暗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及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阴暗心情,是非常逼真的。
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国外的资产阶级报刊,有的把它说成是自然资源的原因,是什么“能源的枯竭”,有的则荒唐地把它归罪于阿拉伯人民使用了石油武器。这些说法或者回避要害,或者嫁祸于人,无非是故布迷阵,用以混淆视听而已。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前的“能源危机”主要表现为石油的供应不足。从现象上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资源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是。世界上包括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能源充裕得很,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可以用上千年。何况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正在发现并必将继续发现新的能源。资本主义世界的“能源危机”,从本质上看,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反映,是资本帝国主义制度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是垄断资本对国内外人民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造成的,在当前,又是美帝和苏修两个超级大国疯狂对外扩张和争霸世界的直接结果。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资本论》)追逐高额的垄断利润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本性。对能源的开发,资本家考虑的不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而是如何能攫取更多的利润。各种能源的消长变化,常常取决于利润的大小。以前,煤炭曾经是主要的动力来源,是“工业的粮食”。至今煤炭的蕴藏量仍然丰富得很。但是,煤炭工业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普遍衰落了。即使在煤炭蕴藏量最大的美国,它在能源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现在也仅占五分之一。原因是从获取利润的角度来看,采煤远不如采油划算,因而得不到资本家的青睐。从油页岩、油砂中也可提炼石油。目前世界已知油页岩和油砂的含油量,要比石油的蕴藏量高出好几倍。但也由于不如直接开采石油的利润高,满足不了资本家的贪欲,同样受到了资本家的冷遇,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资本主义就是浪费。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上的无政府状态,生活上的穷奢极侈,都浪费着大量的石油。石油矿脉由于胡乱钻井而被破坏,油井由于拚命放油造成压力降低而开采不出来,如此等等,致使大量宝贵的石油白白弃之于地下。据估计,美国现在的石油回采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说,每采出一吨石油,就废弃了两吨。至于使用上的挥霍浪费那就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了。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非生产用电已占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美国报刊也承认,美国的能源消耗有一半是浪费的。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疯狂扩军备战,到处发动侵略战争,更是消耗和浪费石油的无底洞。这就是为什么当世界上的能源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丰富而多样的时候,在号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竟会发生“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正象有的美国人所说:“这不能怪大自然母亲,而是怪山姆大叔。”
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掠夺。由于石油在经济上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由于到国外掠夺石油可以比在国内赚更多的钱,垄断资本家放着国内的石油不去开采,而蜂拥到第三世界去抢地劫油。他们特别看中了拥有丰富的石油宝藏和在政治上、地理上占着重要战略地位的中东。在已探明的世界石油蕴藏量中,中东占三分之二。那里油层浅,钻井成功率高,出油量大,加上廉价的劳动力,开采的成本极低。如在科威特开采一吨石油的成本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这样,中东石油就成了外国垄断资本掠取暴利的摇钱树,中东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长期争夺的焦点。二次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中东石油资源的最大掠夺者。目前,有一半以上的中东石油生产被控制在美国垄断资本手中。一九七二年底美国在中东石油的私人直接投资累计为十八亿美元,而当年获取的利润竟达二十四亿美元,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三十,是其海外全部投资平均利润率的十倍。战后帝国主义一时的虚假繁荣,就是建立在掠夺第三世界人民资源和血汗的基础上。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同样受着帝国主义规律的支配,也以很大的野心参加到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行列。它自己的石油资源有的尚且无力开采,要到西方国家去招徕和叩求投资,但对中东石油却早已垂涎三尺,拚命向中东渗透,与美国争夺中东石油霸权。又是“军援”,又是“经援”,不惜工本,大下赌注。它大搞“军火换石油”、“机器换石油”的掠夺性买卖,并从投机倒把中,攫取高额利润。仅倒卖一个国家的天然气,苏修就赚到了百分之三百的惊人利润。苏修掠夺中东石油的奸诈手段,比起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长期以来石油问题上的真正受害者,是阿拉伯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产油国。拥有和提供大量石油资源的中小国家是不发达的穷国,而消耗它们提供的大量石油的国家却成了发达的富国。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状况,迫使第三世界产油国起来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资源而斗争。阿拉伯国家这次同仇敌忾,拿起石油武器,通过削减生产,提高油价,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支持者。这是美苏两霸在中东又勾结又争夺的直接结果。由于中东所处的战略地位和拥有的石油资源,两霸都必欲夺得中东。中东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石油问题,而石油问题又是和争夺世界霸权紧密联系着的。正如一家西方报刊所说:“谁占有石油,谁就控制世界,特别是控制靠东方提供石油的欧洲”。正由于此,两霸完全不顾阿拉伯人民的利益,长期在中东搞不战不和,支持和怂恿以色列的侵略。这种状况,逼得阿拉伯国家起来反抗。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两霸再也不能完全控制中东局势和为所欲为地掠夺别国了,石油危机不过是反映了它们的霸权危机。
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的震动,更加清楚地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现在世界上究竟谁养活谁?过去,帝国主义者一直宣扬是它们养活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如果离开它们的“援助”,这些国家的人民连一天也活不下去。现在,石油斗争再次告诉人们,原来,离开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奴役和剥削,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才真是连一天也活不下去,它们完全是叮在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的寄生虫。它们的富,是掠夺来的富,而第三世界的穷,完全是被它们剥削和掠夺造成的。石油斗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民的觉悟,加强了人民的团结,这一点将会对各国人民的斗争产生深远的影响。
“能源危机”是当前天下大乱的一种表现。它又必然会使世界形势继续朝着动乱的方向变化。现在,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都在激化,特别是美苏两霸与各国人民的矛盾以及两霸之间的矛盾发展得更尖锐了。美苏在中东的争夺,剑拔弩张,愈演愈烈。它们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的。现在美国垄断资本的代言人所以大肆渲染“能源危机”,其目的除了在国内向人民开刀以转嫁危机牟取暴利之外,主要是对第三世界施加压力,加强与苏修的争夺,以维护在中东的既得利益。苏修为了与美国争霸中东,在对阿拉伯人民搞假支持真出卖的同时,则竭力散布所谓中东石油“国际财产论”。它声称:“尽管阿拉伯石油在形式上是阿拉伯财产,但是实际上是国际财产”。显然,这一谬论的矛头针对着阿拉伯世界,宣扬帝国主义的“掠夺有理”。同时,它也指向另一个超级大国的石油霸权,你不能独占,要“利益均沾”。这种帝国主义的论调,既说明了它是阿拉伯人民的凶恶敌人,又暴露了它继承老沙皇的衣钵,向中东和波斯湾地区扩张的狂妄野心。但是,时代不同了,阿拉伯人民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已经拿起了石油武器和其他武器,为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生存权利而斗争。
至于西方所谓世界能源即将枯竭之说,则完全是没落阶级的杞人忧天。它们总是把自己的危机和灭亡,说成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物质不灭,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能源是无穷的,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是无限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从钻木燧石的萤萤之火,到今天的煤炭、石油、原子能和太阳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但能源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就是各种能源的用途也在发展扩大。因此,在能源问题上的一切悲观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问题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能源的开发利用就和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先进的社会制度,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则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前进。就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吧。我国地大物博,蕴藏丰富,各种自然能源都有。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不仅掠夺走我国的大量宝贵能源,还给我国戴上“贫油国”的帽子。解放后的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能源不断涌现,不断开发。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过去完全依靠“洋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我国的石油不仅已能自给,而且还有出口。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中国人民正谱写着崭新的篇章。
“能源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世界上决不会有什么“能源枯竭”,而只是资本主义“这个反革命制度已经枯竭了,它的社会力量已经枯竭了”。(列宁:《今日俄国和工人运动》)它是帝国主义进一步走向没落的鲜明标志。不管资本主义世界的能源供求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则是确定无疑、改变不了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世界正在动乱中前进。人民是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最伟大的动力。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终将埋葬万恶的造成各种危机的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人类一定会沿着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大道迅跑,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创造出今天甚至难以想象的奇迹来。
(原载《红旗》杂志
一九七四年第二期)(附图片)
由于“能源危机”,荷兰政府禁止在星期日驾驶汽车。图为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青年在星期日拉着汽车上街。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西方世界的“能源危机”,引起严重影响。图为英国伦敦居民排队领取石油配给证。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西方七大石油公司

第6版()
专栏:

西方七大石油公司
亚非拉地区蕴藏着的丰富石油资源,长期以来是帝国主义掠夺的对象。为了掠夺石油,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的石油垄断资本开设了许多石油公司。最大的西方石油公司有七家:埃克森(原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纽约美孚石油公司(飞马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前五家都是美国垄断资本。这七家公司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控制了大部分石油生产、提炼和销售,获取了惊人的利润。
这些石油公司首先通过各种手段在一些国家取得石油勘探权,在发现石油资源后,就同这些国家签订所谓租借协定,占有大片石油租借地,租借期限长达三十年、五十年,有的甚至长达七十五年。在租借地内,石油公司享有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权利。它们甚至在一些国家的产油地区设有一整套自己的行政、司法、军事、经济、交通运输等机构。
西方石油公司从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由它们决定的高昂的出售价格之间的巨大差额中,攫取高额利润。据伊朗《消息报》一九七○年十二月九日发表文章揭露,在市场上每出售一桶石油所得到的价款中,伊朗只能从税收得到百分之七点九,消费国政府则从税收得到百分之四十七点五,其余通过生产、提炼、运输各个环节,都落入石油公司手中。截至一九七二年年底,美国在中东的私人石油投资总额为十八亿零七百万美元,而一九七二年一年的纯利润就达二十四亿一千九百万美元,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三十三。因此,石油投资对垄断资本来说是一本万利的摇钱树。
埃克森石油公司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家石油垄断公司,它在中东、非洲一些产油国,以及委内瑞拉和加拿大的一些石油公司中,都拥有多少不等的股份权益。它在这些产油国提炼石油,然后在世界市场上出售石油产品,仅在欧洲十四个国家中就设立了三万六千多家汽油零售站。
石油输出国组织为维护其成员国的民族利益,同西方石油公司进行谈判,于一九七一年二月在德黑兰签订了协议,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意提高原油标价并增付石油税,但是,石油的市场价格上涨更快。石油公司的利润仍然急剧上升。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以前,七大石油公司从每桶石油所赚取的利润,比一九七○年提高了两倍多。
近年来,随着第三世界的中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日益兴起,不少产油国家纷纷展开了反对石油垄断财团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的一些石油公司也极力进行扩张。形势的变化,已使七大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遭到削弱。但是,七大公司在石油的生产、提炼、运输和销售各个方面,还有相当的力量。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和曲折的。

委内瑞拉的“石油湖”

第6版()
专栏:

委内瑞拉的“石油湖”
委内瑞拉有拉丁美洲的“石油之国”之称。它的石油资源很丰富,许多地区都有油田,其中以马拉开波湖区最著名。这里开采的石油占委内瑞拉全国石油开采量的百分之八十,因此马拉开波湖又有“石油湖”之称。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面积一万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这个湖看起来很象一个海湾,因为它的北部经马拉开波海峡与委内瑞拉湾连接,直通加勒比海,但湖水是淡的,只有北部的湖水由于潮水的关系略带咸味。
马拉开波湖的油层约在湖底下一千五百米深处,有人把整个湖区比作一个巨大的地下油库。因为石油藏量很大,黑色原油常常从湖畔的沥青裂缝中溢出来,浮在水面上。据说,早在欧洲殖民者侵入拉丁美洲以前,当地的居民就在那里发现了被称为“大地的汁水”的石油。委内瑞拉成为“石油之国”的第一桶石油就是从马拉开波湖开采的。
长期以来,马拉开波湖区一直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争夺的场所。在马拉开波湖,现在可以看到西方石油公司数以百计的尖塔状油井架,在宽阔的湖面上排列成行,这些油井夜以继日地吸取石油,委内瑞拉人民的财富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家的腰包。
为了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委内瑞拉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一九六○年,委内瑞拉成立了国营石油公司。十多年来,委内瑞拉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方石油公司对“石油湖”的掠夺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油船

第6版()
专栏:

油船
国际间的石油运输,主要是靠油船。据统计,一九七二年初世界上约有三千六百艘超过六千净吨的油船,总吨数约为一亿九千多万吨,每年运输石油约为十五亿吨。
这些油船的大小不同,平均吨数约五万三千净吨;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控制在各大石油公司手中。
就西方世界海上货物运输量而言,油船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虽然油船数目只占世界五万五千艘船舶的百分之七。这是因为油船的吨位比较大,石油的运输也比较频繁。

石油和石油产品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石油和石油产品
问:在有关“能源危机”的新闻中,经常看到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名称,如原油、轻原油、重油、柴油等等,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答:原油 是从地下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石油。原油因产地不同,性质也有差别,一般用比重将原油划分为轻中和重三种。如阿拉伯轻原油比重是零点八五五零,中原油是零点八七零八,重原油是零点八九二七。
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此外,还含有硫、氧、氮、无机盐和微量金属。一般来说含硫在千分之五以下称低硫原油,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二称含硫原油,含硫大于百分之二称高硫原油。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原油为低硫原油,中东原油多为高硫原油。
原油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石蜡、石油焦及沥青等产品。
车用汽油 是由原油中沸点范围为摄氏三十五度至二百零五度的碳氢化合物组成,是载重汽车、小汽车、摩托车等的燃料。
航空汽油 由沸点范围为摄氏四十度至一百八十度的碳氢化合物组成,是螺旋桨飞机的燃料。
灯用煤油 由沸点范围为摄氏一百八十度至摄氏三百度的碳氢化合物组成,比重一般不大于零点八四,用作煤油灯或煤油炉的燃料。
柴油 是比煤油重的石油馏分,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种。轻柴油用在每分钟一千转以上的高速柴油机上,如载重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及快艇等。重柴油用在每分钟一千转以下、五百转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上,如大型船舰及某些排灌设备等。
重油 是商品重油又称燃料油。从原油中把汽油、煤油、柴油蒸馏出之后余下的较重的油品,或者是几种较重油品的掺合物。用作电厂锅炉、冶金和船舶等的燃料。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