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2-02-20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换了人间——献县四十八村新貌

第2版()
专栏:

换了人间
——献县四十八村新貌
在海河流域,滏阳河和滹沱河汇合流入子牙河的三角地带,座落着献县三个人民公社的四十八个自然村。这里,解放前由于年年遭灾、穷人辈辈讨饭,人们把它看成是昔日海河流域灾难的象征:“滹沱河、滏阳河,洪水如猛兽,浪涛如恶魔,旧社会流的是穷人血和泪,唱的是倾家荡产催命歌。”正是这样一个受尽了无穷无尽灾难的地方,今天却成了根治海河以来变化最迅速、最显著的地方。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地放声歌唱党的英明领导,歌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他们唱道:“毛主席挥笔改山河,阳光万里照海河。滹沱河、滏阳河,流尽千年苦,流来万年乐。”
历史的回顾
历史上,滏阳河和滹沱河都以“泛滥勤”而著名于海河流域。每遇汛期,两河洪水咆哮而下,涌向这四十八个自然村的三角地带,争夺子牙河入海。可是,子牙河河床窄浅,容纳不下,于是,洪水倒溢,“四十八村”一片汪洋。
历代的反动统治阶级,对这两条河“治理”了几千年。可是,除了借口修河,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外,谁也没有治服过这里的洪水。据献县的县志记载,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间,对滹沱河是“连年治之,死者不可胜算”;元代一百多年间“举者不下十数次”,都因为费用花光而没有修成;明代,这里经常“积水盈野,几十里许皆河身”,贪官污吏,借口修堤,征丁征粮以后,“却因河道一岁数迁,又止”。到了清朝,干脆把四十八村这一带划为“钦定泛区”。从此以后,治河的事再也没有人提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四十八村”连年遭灾,粮食颗粒无收,地主富农趁机打劫,占田霸产,逼得贫下中农逃荒讨饭,不知有多少人的尸骨抛在他乡。那时候,富庄有一个名叫刘珠的贫农,夫妻拖着五个孩子去讨饭。孩子饿得皮包骨头,沿途到处是灾区,那里能讨到救活一家七口人命的残羹剩饭呵!他走投无路,不得不含着眼泪,忍着悲痛,把自己亲生的闺女卖掉。可是,那年头,人比牲口贱,他一连卖掉四个闺女,不仅没有救活全家人,而且连刘珠自己也饿死了。剩下妻子拖着孤儿继续讨饭,最后,也落得卖儿改嫁,骨肉分离。
在旧社会,象这样悲惨的遭遇,岂止刘珠一家?那时候,在“四十八村”的土地上,到处长遍了芦苇柴、稗子草、水蓬棵,成了野雁栖息,蛤蟆乱叫的荒凉境地。
鲜明的对比
“一唱雄鸡天下白”。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四十八村”。从此,人民翻身得解放,特别是根治海河的伟大斗争,治服了这历史上凶猛的洪水,使这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人们站在滹沱河高耸的北大堤上南望,“四十八村”历历在目,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大地平展如画,畦田相连,麦苗茁壮。“铁牛”隆隆地响着,在田野里来回奔驰;抽水机突突地叫着,把水引向田间。劳动的人群,在温暖的阳光下,打井、开渠、平整土地,到处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欢腾景象。由于粮食连年增产,这里不仅结束了吃国家供销粮的历史,而且开始对国家有了贡献。一九七一年,这里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三千多万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三百四十五万多斤。农业丰收,使这里的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了。近几年来,光是拖拉机就添置了十四台,许多生产队的磨面、铡草等农副产品加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大章村不算是今日“四十八村”的富队。可是这个只有四百二十户人家的村庄,盖学校,盖作坊,盖仓库,盖饲养室,一共盖了二百多间集体公房。集体积累达到五十多万元。集体储备粮十万多斤。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员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现在,户户有余粮。全村社员近年来买了一百七十多辆自行车,六十多台缝纫机,四十多台收音机。当年逃荒讨饭死了爹娘的胡州,现在儿女成群,新盖了三间大砖房。他说:这一切的变化,只有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艰巨的斗争
“四十八村”的变化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和洪水灾害进行斗争得来的。听过介绍这艰巨斗争历程的人,都会感到这真是一部英雄的史诗!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的时候,“四十八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开始了。从那时起,党和人民政府时刻关怀着“四十八村”人民的生活,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每一个创举。“四十八村”人民坚信,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阶级敌人能够打倒,天灾也一定能够战胜。开始,他们用了巨大的努力,在河滩里用人工垫起一块块高岗地,把房舍建筑在高过洪峰的土台上。这样,纵使洪水一时把“四十八村”变成一个个孤岛;但是,村在,人在,洪水退走以后,这里的土地又长出了庄稼。
解放初期的十年间,“四十八村”人民和洪水斗争了十年。尽管这些措施还属于防御性的,但这些措施保证了一年可以收一季麦子,加上开展副业生产,使人民积蓄了力量。“四十八村”人民在这块遍布灾难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人民公社成立后,“四十八村”的组织规模扩大了,战胜灾害的能力更强了。在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凯歌声中,这里的人民公社显示了自己的力量。那是一九五九年秋后的事情。当时,国家在滹沱河的上游修建了两个大水库,可以拦蓄洪水二十多亿方。这消息鼓舞了“四十八村”的群众,他们向党表示决心说:
“上游,有了水库,俺们也要把这下游治好!”他们一反几千年的历史,要把前人认为无法治服的滹沱河水,驱之归槽,送入子牙河。这年秋天,他们在全县人民支援下,组成万人修河大军,在“四十八村”的中间,开挖了一条长达六十多里,宽两里的滹沱河人工行洪河道。这项工程,一直修到当年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季节,才告完工。有了这项工程,滹沱河下游河无定道的历史结束了。过去,洪水来了走一片,在这以后,洪水来了走一线。过去这里只种一季庄稼,现在变成了种两季。就在我国国民经济三年暂时困难时期,这里夺得了连续三年丰收。
但是,斗争的实践使“四十八村”人民认识到,这种局部的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洪水灾害。一九六三年八月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把他们花了十几年心血的建设,一下子化为乌有。
这次毁灭性的灾害丝毫没有动摇“四十八村”人民的信心,相反,更增强了人们抗灾斗争的勇气。他们深深懂得,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贫下中农在,有社员群众在,就没有治不服的洪水。这次灾害,使他们认识到,要降服这样大的洪水单有一条人工行洪河道远远不够,必须给子牙河重新打开一条直通渤海的通途,才能够把洪水灾害连根拔掉。
就在这个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这号召,反映了“四十八村”在内的河北省千千万万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喜讯传到“四十八村”,人们含着热泪奔走相告。他们发下誓言:有毛主席为我们贫下中农撑腰,即使吃再大的苦,出再大的力,也一定要把海河修好!
“四十八村”人民怀着这么一股子决心和毅力,迎接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根治海河的伟大斗争。动工的消息传来,“四十八村”沸腾了,从那时以来,每期报名参加治河斗争的,常常超过预定人数的几倍。每一期工程开始,他们带着饱满的斗志上工,期期工程结束,扛回来的是一面又一面的鲜艳红旗。
一九六八年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高潮中,
“四十八村”人民和河北省各地治河民工一起,胜利地完成了海河流域有史以来洪水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子牙河系骨干工程。在“四十八村”东边,一条直通渤海的可通过九千到一万个流量的子牙新河竣工了。从此,不仅结束了这里千百年来遭受水灾的历史,而且为农业稳定增产创造了可靠的条件。
大踏步前进
正当海河骨干工程顺利开展的时候,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也在“四十八村”打响了。当时,洪水灾害给这里留下的是一条一条沟,一片一片沙,一块一块的胶泥土。“四十八村”的广大贫下中农面对着这支离破碎的土地,发出了豪迈的誓言。他们说:英雄的大寨贫下中农,一颗红心两只手,能把七沟八梁一面坡建设成高产稳产田,俺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一定能把历史上的泛区变成米粮仓。
“四十八村”人民根据毛主席关于“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等有关教导,层层制订规划,修筑道路,植树造林,平整土地,修渠打井,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几年时间,他们开拓和疏浚了总长二百多里的十四条干渠和支渠,建起九座引水闸,使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九万四千多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在这里,工程量最大的是平整土地。可是,水渠修到那里,土地平整工作就跟到那里。真是水到渠成,渠成地平。大章村大队苦战三年,平整出三千五百多亩能排能灌、又适合机械耕作的农田。
这里风大沙多,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是一件大事。各大队自己采种,自己育苗,加快了植树造林的速度。几年间,已种树二百二十多万株。位于西边风口上的路庄大队,人口不足两千,几年来植树二十八万多棵。如今,五千三百多亩土地,已被林网交织起来,开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滹沱河行洪道以南的小平王公社各大队,土地低洼,盐碱大。这里,排水渠修好后,就开始建设台田、条田,使水位逐渐下降,盐碱逐渐消失,农业生产也起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创造高产稳产田的斗争,在各个村庄、各个生产队,都在因地制宜地、连年不断地进行着。
一九六九年初,在一些耕地是红胶泥土壤的大队,进行了改良土壤的试验。这种土壤,“天旱梆梆硬,下雨一包脓”,粮食不能迅速增产。永合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在修和几个社员为了改良土壤,给二亩试验田蒙上了三寸厚的沙土。改土与不改土比较,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差二百多斤。这次试验,打开了“四十八村”建设高产稳产田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要推广这条经验,需要大量沙土。这对于离沙滩很远的永合大队却成了难题。议论中,人们把目标盯在村边的十亩地大的沙岗上。听说要搬沙岗,老年人也自动报名,要和青年人一起参加战斗。“人心齐,泰山移!”一冬一春,他们就铲平了十亩大的沙岗七千多方沙土,把千车万担沙土,覆盖在田野上,掺和进胶泥板地里,夺取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如今,永合大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七百零二斤,成为献县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单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为了彻底改变面貌,河北省人民继续根治海河。这是他们使用碾压机碾压河堤。 新华社稿

上政治夜校去

第2版()
专栏:

北京一条街
北京市东直门大街的南北,纵横交错着一百多条小胡同,这就是由三十个居民委员会组成的北新桥街道。这里,虽然不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也不是新兴的工业区,但和全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一样,到处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革命景象。住在这里的广大居民,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进一步组织起来,办起了许多过去不敢想象的事业。
上政治夜校去
一走进北新桥街道,人们就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政治空气。参加街道生产的居民们都在生产组里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一些不能参加生产的老头、老太太,有时拄着拐杖也到居民小组学习,谈论国家大事。晚上,家庭妇女们安排好家务,又互相招呼着:“走,上政治夜校去!”整个街道,除去在职的工人、干部,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能够出来活动的居民百分之八十都参加了学习。
这个街道,解放前就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那时候,在古老的建筑物雍和宫附近,北城根一带住着许多拉洋车的,做小工的,提篮叫卖的,拣破烂的,他们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毛主席、共产党来了,他们才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居民们不忘旧社会的苦,牢记新社会的甜。他们深深懂得,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才有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有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当毛主席发出“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伟大号召时,他们立即响应,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复辟资本主义的各种谬论。
住在雍和宫大街的商秀珍大娘,六岁就被卖给了人,一连被转卖了几次,受尽了人间地狱的苦。她怀着强烈的阶级感情,决心学习革命理论,把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动谬论批深批透。五十岁的商大娘虽然不识字,但她特地买了一副老花眼镜,参加了街道组织的学哲学小组。学习时,她跟着大家数着字念,逐句逐段地领会;回到家里,左手抱着小外孙女儿,右手还学写字,不懂就问女儿。就这样,一年功夫,商大娘跟大家一起坚持读完了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工工整整地写出了九百多字的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她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狠批唯心论的先验论。她说,哪有什么天生的“天才”,简直是胡说八道!就拿我念书写字来说吧,不经过反复学习、实践能会吗?旧社会他们骂我笨,说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难道我小时候真比他们笨?这都是诬蔑。刘少奇一类骗子一方面诬蔑我们劳动人民,一方面吹他自己是“天才”,大耍阴谋诡计,梦想复辟资本主义。商大娘说:“这些地主、资产阶级和帝修反的代理人,阴谋叫我们吃二遍苦,那是痴心妄想,永远办不到!”
居民们通过学习和批判,懂得了许多国家大事,提高了路线觉悟,人变聪明了,勇气更大了。街道的积极分子队伍越来越壮大,形成了一支生气勃勃的革命力量。他们当中有几十个先进分子,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妇女,经过锻炼已经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有的担任了街道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有的还被选为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委员。

组织起来力量大

第2版()
专栏:

组织起来力量大
这个街道的居民自动组织起来,自觉地团结战斗,为街道创办了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三十个居民委员会,都办起了防治救护站,每个站设有四个到十个不脱产卫生员。担任卫生员的街道妇女们,过去根本不敢想象能给人治病,如今却学会了针灸、注射和防治一般常见病,还办起了土药房,自制出二三十种成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开展起群防群治工作。预防感冒时,熬上一锅药,端到“五·七”工人面前,每人喝一碗。在家养病的职工,一拐弯,就可以在防治站打针、换药。长期病号起不来的,还有人送医送药上门。街道居民委员会把爱国卫生运动,预防注射,样样都管了起来。老住户们回忆起解放前,连吃喝都顾不上,还讲什么卫生?穷人家死了多少孩子!现在生活好了,打开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冬天储存大白菜四五百斤。家家户户都讲卫生,自己想不到的,防治站都想到了,孩子长得都很健壮。真是天上地下没法比!
这里的学龄儿童全部入了学。居民委员会派代表参加了学校管理,又担负起校外辅导工作。育树胡同居民委员会副主任韩自荣,参加了北小街小学革命委员会,经常给学生讲街道上的阶级斗争,忆苦思甜。
为了减轻母亲们的家务负担,街道办起了十个托儿所。孩子们在托儿所,受到细心的照顾,长得又健康又活泼。炮局胡同的齐奶奶是托儿所的保育员,她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也都上了中学和小学,家庭生活月月有富余。她说,我身体还硬朗,就要为人民服务。每天一大早,她就到托儿所生火,为孩子们热饭,样样工作干在前头。这位老人表示,要把自己晚年的全部精力,贡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好红色接班人。 新华社记者

走“五·七”道路

第2版()
专栏:

走“五·七”道路
白天,上班的走了,上学的走了,这个街道的胡同里却另是一番景象。这儿一个生产组,那儿一个服务站,都属于街道居民自己办的“五·七”工厂。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居民,有的在挑花绣花,金漆镶嵌,完成国家任务;有的在裱纸裱布,缝纫服装、手套、书包,为大厂加工来料;有的在打毛衣,拆洗缝补,修车修鞋,弹棉花,为群众生活服务;有的在收集泔水、菜帮,支援郊区农村养猪……。
这番热气腾腾的情景,使人回想起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那时候,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大批家庭妇女走上了生产岗位。她们艰苦创业,办起了许多街道小厂。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街道小厂早已成长为工业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当年的家庭妇女也已成为工厂的老工人,有的成了领导骨干。现在留在街道上的家庭妇女,大都四、五十岁以上了。正是她们,在毛主席指引的“五·七”大道上,又自力更生地办起了许多小工厂,那奋发图强的劲头丝毫不减当年。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厂房自己盖。她们自豪地说:“我们也有一双手,要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都是街道妇女,谁盖过房?可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敢想,敢干,敢闯。后永康胡同有一个裱纸组,组长高凤如四十多岁了,带领十多个妇女,首先盖起了三间小房。接着又帮助其他小组盖房子。她还和大家共同努力,不到两个月,盖成了一座能容纳四十六台缝纫机的简易厂房。
整个北新桥街道,分片办了六个“五·七”工厂,下设九十四个生产点和服务点。这些生产点和服务点,就在家门口附近,能参加生产的都可以参加,能干什么干什么。现在,“五·七”工厂已有近两千人。他们既是居民,又是街道工人。生产的产品远销到全国许多地方。去年的收入,除去发工资和用于福利事业以外,集体还积累了十八万元。
“五·七”工厂第一次发工资那天,许多居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旧社会的苦。那时候,连年轻小伙子都找不到职业,如今上了年纪的普通居民还能当上“五·七”工厂的工人。大家说:“这都是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啊!”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