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2-02-05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学习英雄 继续革命——赞《海港》中当代工人阶级的英雄典型方海珍

第3版()
专栏:

学习英雄 继续革命
——赞《海港》中当代工人阶级的英雄典型方海珍
复旦大学“五·七”文科试点班 斯兵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了我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典型——方海珍的高大形象。这个工人出身的装卸队党支部书记,立足码头,放眼世界,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她的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她对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学说的深刻理解和正确实践,她高度自觉的党的观念和群众观点,对于我们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
“全世界闹革命风起云涌,觉醒的人民心连着心。”
《海港》塑造方海珍的英雄形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她置于支援世界革命的广阔而深刻的历史背景中,生动地展示了她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和做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阶级本质。
这出戏一开始,便提出一个尖锐的矛盾,并赋予这矛盾以丰富的思想意义:正当海港工人满怀豪情装运援非稻种的时候,暗藏的阶级敌人钱守维怂恿装卸队长赵震山打乱原来的计划,去抢运北欧船的玻璃纤维。究竟是为了追求利润指标去抢运北欧船,还是为了帮助非洲人民自力更生而去装运援非稻种?这两种意见,反映了两条路线的斗争。方海珍一出场,就置身在这一矛盾斗争的漩涡里。任凭阶级敌人诡计多端,方海珍在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深深懂得,装运援非稻种和抢运出国小麦,这“每一包都与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紧密相连;他们的斗争对我们也是有力的支援。”因而,她毫不含糊地指出:抢运援非稻种,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能提前,决不能拖后。方海珍的这种思想,这种精神,是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是体现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在这场斗争中,表现了她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方海珍把自己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与支援世界革命紧密联系起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她英雄性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贯串在她的一切行动中,鼓舞和激励着她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严格地对待工作。在抢运稻种和小麦的紧张战斗中,由于阶级敌人的捣乱,发生了“散包”事故。在受资产阶级世界观腐蚀的人看来,散了个包,不过是一件小事。但是方海珍却毫不马虎,一丝不苟。因为在她看来,码头工人装卸的“一包一件,紧连着世界风云”;在她看来,查清
“散包”事故,就是“狠狠打击帝修反”。为了查清事故的原因,她深入现场,详细调查,周密分析,发动群众,连夜翻仓,忘我地工作。列宁曾经指出:“真正的国际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毫无例外地支持(用宣传、同情和物质来支持)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同样的路线”。方海珍是实践了列宁这一教导的。《海港》围绕贯串追查“散包”这一中心事件,展现了方海珍“献身于世界革命”的伟大胸怀,并使革命的理想和革命的实践在她身上达到了有机的结合。
方海珍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海港》从世界观上作了回答。方海珍深刻理解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世界革命人民充满着“心连着心”的深厚阶级感情。她自觉地把中国无产阶级解放前遭受的苦难与今天世界上被压迫人民过着的牛马不如的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同时把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看成对我们的有力支援。她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完全地、彻底地为全中国人民服务,为全世界人民服务,当做毕生的事业,把支援亚、非、拉看成光荣的责任。这种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她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思想基础,也是她在工作中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动力。在究竟是为全中国、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服务,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利的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修正主义者历来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就要象方海珍那样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把支援世界革命人民的斗争当做我们应尽的义务。
“胜利中须保持头脑清醒,征途上处处有阶级斗争!”
《海港》在塑造方海珍的英雄形象时,把她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同码头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演出本中,由于把同钱守维的矛盾改成了敌我矛盾,这样,不仅使全剧更深刻、更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特点,为方海珍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典型的环境;同时也更准确、更有力地揭示了方海珍这一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本质,表现了她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的革命坚定性和主动进攻精神,她高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
方海珍战斗在繁荣喧腾的码头上,周围一片日新月异、生气勃勃的跃进景象。码头上这种热气腾腾的面貌,反映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但是,方海珍从来没有忘记共产党人的斗争哲学。《海港》在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背景上,突出地表现了方海珍在胜利中保持着头脑的清醒,看到征途上处处有阶级斗争。她牢记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指导一切。她深深懂得:国际上的阶级斗争与国内的阶级斗争,总是紧密联系、遥相呼应的;支持世界革命,打击帝、修、反,就必须对国内的阶级敌人保持高度的革命警觉。她透过散包麦、请调信等一系列现象,看到了这里存在着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她勇敢地站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象穿过浓云翱翔的海燕,划破迷雾航行的征帆,顽强地向前昂首迈进。《海港》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以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去分析矛盾,把矛盾斗争典型化,使英雄人物的性格在矛盾斗争中迸发出夺目的光辉。
为了突出方海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海港》为她设置了三个性质不同的对立面加以陪衬和烘托,从而加深刻划了方海珍性格中的不同侧面。
首先是对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钱守维的斗争。钱守维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这种人对无产阶级专政怀有刻骨的仇恨,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兴风作浪。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一发表,他凭着反革命的嗅觉,感到政治气候不大对劲,他的末日来临,因此垂死挣扎,妄图跟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再较量一番,阴谋不能得逞就逃往外国。这种人又很善于伪装,用阴一套、阳一套的手法无孔不入地进行反革命活动。他明里喊着“对援外任务负责”,暗里却想方设法破坏援外任务;他装模作样批评韩小强不安心码头工作“思想可不对”,但在“不过”后面大做文章,散布资产阶级思想毒素,腐蚀毒害青年一代。他表面伪装积极,好话说尽;背地里却大耍阴谋,坏事做绝。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革命两面派,十足的资产阶级阴谋家。方海珍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就得同钱守维之流进行坚决的斗争。方海珍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坚决地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心红眼亮,高瞻远瞩,从容镇定,无所畏惧,带领群众向敌人主动进攻。在第二场,新加了一段〔西皮慢二六〕—〔快二六〕—〔散板〕的唱段,写她对钱守维怂恿抢运北欧船、雷雨前把小麦放露天、搅乱运输线等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看到“桩桩件件非偶然”,表现出她“行船时须提防暗礁险滩”的高度革命警惕性。在第四场,通过新增加的一段激情澎湃的〔西皮宽板〕—〔二六〕唱段:“怎容妖魔舞翩跹!任凭他诡计多瞬息万变,我这里早已经壁垒森严!”进一步刻划了她的战斗豪情和在激烈斗争面前的必胜信念。在第七场,钱守维被捕以后,又通过方海珍的一段高瞻远瞩的念白:“钱守维虽然抓起来了,可是还会有新的钱守维。太平洋上不太平,上海港也不是避风港”,表现了她继续革命的觉悟。《海港》在处理方海珍与钱守维的关系上,始终把方海珍置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围绕着方海珍有层次地展开矛盾冲突,以钱守维来陪衬方海珍,使方海珍的形象显得更高大、更光彩。
其次是对受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青年韩小强的教育。韩小强是码头工人的后代,在红旗下长大,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但是他单纯幼稚,沾染了一些资产阶级坏思想;而这思想上的缺口,正好被阶级敌人乘隙而入。《海港》在处理方海珍与韩小强的关系上,一方面通过韩小强看不起装卸工作的错误思想,衬托了方海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高贵品质;一方面着力描绘了方海珍坚持原则,以“火热的心肠”对韩小强的批评教育,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这一侧面,进一步深化了方海珍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刻划了她在反腐蚀斗争中同资产阶级争夺下一代的强烈革命责任感。方海珍严格地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抓住韩小强错误思想的本质和来源,对症下药,耐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针对韩小强缺少敌情观念,方海珍对他进行了阶级斗争教育。她看到“分明是有人解缆你荡桨”,韩小强的错误思想正是钱守维之流进行腐蚀的结果。第六场中四个“不一样”这段铿锵有力、义正词严、鞭辟入里的对话,向韩小强揭露了钱守维这类反革命两面派的反动本质,撕下了他借以迷惑人的画皮。针对韩小强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观念淡薄,方海珍对他进行了回忆对比教育,与老工人马洪亮一起,向韩小强讲述码头工人的血泪史和斗争史,使他认识到无产阶级政权的来之不易,懂得了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激发起他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责任感。针对韩小强对理想缺乏正确的认识,方海珍对他进行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用全世界闹革命风起云涌的大好形势,用黄继光、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献身世界革命的伟大胸怀,鼓励韩小强立足本职,胸怀世界,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几方面最后都归结到世界观上,就是要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贡献一切。韩小强在方海珍批评教育下幡然醒悟,正烘托了方海珍按照党的路线和方针,教育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强烈的阶级责任感。
方海珍对装卸队队长赵震山的帮助,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方海珍的政治觉悟。赵震山是一个工人出身的基层干部,勤勤恳恳,埋头工作,但是阶级斗争观念淡薄。方海珍怀着对战友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对他进行了同志式的帮助,用过去的苦难激发他的阶级感情,用革命的责任来鼓舞他的斗志,用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教导,提高他的觉悟。她尖锐地指出“不能麻痹大意,只听见机器声,听不见阶级敌人霍霍的磨刀声啊!”这种革命队伍内的思想交锋,表现了方海珍锐敏的政治眼光和高度的原则性,以及对同志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爱护和负责精神。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戏剧中的矛盾冲突,都是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反映。《海港》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既反对了“写真实论”、“中间人物论”,坚持突出以方海珍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也反对了以“阶级斗争熄灭论”为基础的“无冲突论”,让英雄人物始终站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
“想起党眼明心亮顿时振奋,解疑难需依靠码头工人。”
《海港》在塑造方海珍的英雄形象时,始终把她放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之下,置于广大工人群众之中,正确处理了英雄人物与党、与群众的关系,揭示出方海珍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方海珍是一个基层的党支部书记,通过她,体现了党对装卸队的领导。同时,她本人又是在党的领导之下,是由党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第二场方海珍回答马洪亮时说:“要是没有毛主席的教导,同志们的帮助,我这副肩膀早就压塌呷!”这句朴素的话,说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海港》在修改加工中,特别加强了对方海珍接受党的教育和党组织的领导的描写。方海珍过去是一个普通的锹煤女工,解放前和广大工人群众一样,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她对新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她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并没有停留在朴素的阶级感情上,而是进一步上升成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而这正是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最本质的特点。她的这种觉悟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党教育的结果,是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在第四场“暴风雨更增添战斗豪情”这一唱段中,有一句修改过的唱词:“回头看,历史的行程,全凭着红旗指引”。这“红旗”,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红旗”,就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就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象征。这一场开始,还新增加了方海珍阅读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的场面和“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激情无限”这样一段展现她内心世界的优美唱腔,生动地揭示出是毛主席所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使她在斗争中眼明心亮,勇气倍增。在整个戏里,始终贯串着党领导一切的思想。从开始区党委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突击装运援非稻种,到出了事故先开支委会研究、向党委汇报,以及钱守维面目暴露后向党委汇报,都突出了方海珍的党的观念和对党的忠诚,有力地体现了党的领导、党的思想、党的力量。党,犹如“行船的风,领航的灯,长风送我们冲破千顷浪,明灯给我们照亮了万里航程!”突出了党的领导,就使方海珍这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更加高大。
方海珍在斗争中,紧紧地依靠群众,踏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她掌握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遇到困难,遇到问题,都与群众商量,集中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的力量。在同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钱守维的斗争中,她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带领群众同阶级敌人进行战斗。在追查散包事故的斗争中,她依靠群众的帮助,掌握了钱守维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的大量线索,从而抓住了钱守维的狐狸尾巴。为了查清散包,她发动群众连夜翻仓,并且以身作则,肩扛麦包,参加了紧张的战斗。在教育韩小强时,她也依靠退休工人马洪亮的紧密配合,促进了韩小强的觉悟。方海珍是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员,她与自己的阶级兄弟心心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群众,也就没有方海珍。在这一原则问题上,《海港》同那些假马克思主义骗子鼓吹的什么才能“受之于天”、“英雄创造历史”的反动的唯心史观,同剥削阶级文艺中以“先知”和“救世主”身份出现而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英雄”,彻底划清了界限。
在当前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高潮中,《海港》是一份极其生动的教材。我们应当向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英雄典型方海珍学习,立足本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努力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雨猛青松挺——学习《海港》艺术处理的一点启示

第3版()
专栏:

雨猛青松挺
——学习《海港》艺术处理的一点启示
金华文
舞台艺术是通过舞台上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生动的戏剧情节达到其教育效果的。因此,如何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正确处理幕前与幕后的关系,做到虚实结合,把那些最能揭示矛盾冲突的本质、最能展示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动情节,推到幕前来,去直接感染人、教育人,这是戏剧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处理,诸如哪些该实写,哪些该虚写,哪些要推到幕前,哪些要放到幕后,哪些要着重渲染,哪些要省俭笔墨……,所有这一些,都要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海港》在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上,紧紧把握了这个原则。它把海港码头日常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细节,或则作为气氛的烘托精炼地勾画几笔,或则作为背景材料放到幕后,而将那些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冲突,最能展示方海珍这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动情节,一幕紧扣一幕地展现在舞台上。雨猛青松挺,这样,使方海珍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充分展示了她的英雄本色。特别是方海珍与钱守维三次面对面的交锋,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第一次是围绕仓库钥匙的斗争。方海珍为了查清散包,决定封仓查库;而老奸巨猾的钱守维,则以“清点数字”为名,妄图开仓进库,混水摸鱼,达到其破坏的目的。这里,把钱守维与工人们为了争夺钥匙的争吵过程放到了幕后,而将矛盾直接摆到方海珍的面前,让方海珍和钱守维在舞台上展开正面交锋,在斗争中突出了方海珍心明眼亮、沉着果断的英雄性格。第二次是围绕争夺韩小强的斗争。这次交锋,双方一言未发,钱守维一闪而过,方海珍侧目注视。然而这一“闪”一“视”,却是无声的战斗,突出了方海珍敏锐、机警的英雄性格和钱守维的反动虚弱本质。第三次交锋更为尖锐激烈。钱守维以参加翻仓为名,偷偷运出稻种包,妄图瞒天过海逃脱罪责。这是个关键时刻。在这里,钱守维进仓寻找散包的过程放到了幕后,作为暗场交代,而让方海珍与钱守维在幕前的稻种包旁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方海珍旁敲侧击,步步进逼;钱守维惊惶失措,破绽百出。最后,当钱守维计穷力竭、狼狈不堪地推车欲走时,方海珍笑着说:“回家去休息吧!”这几个字,一语双关,着力千斤,表明了无产阶级的胜利,宣告了钱守维反革命阴谋活动的彻底破产。
这三次交锋,环环紧扣,步步深化,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示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通过这些斗争,使方海珍的英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格外光彩照人。
鲁迅先生说得好:“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海港》正具有这种画人点“睛”的笔力。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戏剧作品却与此相反,抓住了“全发”,丢掉了“眼睛”,把许多最生动、最能展示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斗争场面和尖锐曲折的动人情节放在幕后,留在幕前的却是一般具体的生产过程、技术细节的描写和英雄人物口头上的“豪言壮语”。这就使矛盾冲突平淡,英雄人物干瘪无力,只有骨架而无血肉,只有抽象概念而无生动形象,大大减弱了戏剧的感染力。
让我们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在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上创造更多的好戏!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