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12-06第6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在兴无灭资的阵地上——记坚持革命文艺活动的张明兴和禹先梅

第6版()
专栏:

在兴无灭资的阵地上
——记坚持革命文艺活动的张明兴和禹先梅
本报记者 姜德明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代表,张明兴和禹先梅同志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开幕那天,曾经作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合发言。他俩一边说着,一边唱起了富有乡土气息的“数花”来:“……党的政策掌握紧,文化革命干一场,革命花儿开,花开最鲜艳……”纯朴的歌声,一下子便把人们带到那枸?红丹丹的塞上江南的宁夏川去了。
在开幕会上,他俩来不及详细地向人们汇报在家乡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的情况,也不可能详细地介绍一下社会主义的文艺是怎么冲破了各种阻碍,在回民群众中生根开花的;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家乡的活动吧。
“演戏是为斗争!”
先从固原县张易公社盐官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张明兴同志谈起吧。他今年二十五岁,从小就学会了唱“花儿”,也能唱“郿鄠子”、“秦腔”;但是,真正懂得了文艺的战斗作用,还是在一九五八年。那时他担任团支部委员,村里连他一共有五个团员,其中只有一个女团员。为了配合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张明兴他们向大队建议,想根据村里反动地主分子吕福祥破坏集体经济的事实,编写一个小戏,揭露敌人,教育群众。大队支持了他们的建议,年轻人便连夜凑起剧本来。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好在编的是本村本地的事,生活比较熟悉。剧本里写了这个反动地主怎么造谣破坏,怎么雇工剥削,怎么假借给清真寺交学粮的名目勒索群众。……演出之后,打击了敌人,教育了群众,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政治运动。
这个戏从编写到演出,成了村里一件大事。当剧本刚刚编好,有些人出自阶级本能觉得这不是一件对他们有利的事,便散布流言,说什么回民演戏,就要失去“依玛尼”,“胡达(真主)要降下罪来,再也进不了天堂了!”就连张明兴那贫农成份的妈妈也中了计,坚决不让儿子去演戏。可是张明兴回答:“天堂留着他们进吧。就是入火坑,我也要演戏!”
妇女们受了宗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演戏更难了。张明兴先和自己的妻子高秀兰商量:“秀兰,明天开青年积极分子会,谈演戏的事,你带个头咋样?”“我又不识字,咋演?”“你先在会上报个名,要是报名的人多,还轮不上你咧!”没想到第二天就秀兰一个人报名,剧中的女主角就只好由秀兰来演了。夜里夫妻俩悄悄地背词儿;白天秀兰在地里挖洋芋,心里也默默地背戏词儿。有些人怕得罪人,不愿演;张明兴就请土改时担任农会委员的四叔,以及自己的弟弟参加演出。戏里一共八个角色,他一家就担任了四个。他跟弟弟说:“咱演戏不是玩咧,是为斗争!”
张明兴还和支部的唯一的女团员马玉芳合演了一个小戏《双喜临门》,剧本写的是本村农业、水利双跃进的事儿。反动分子又到处煽动群众,说张明兴作风不正派,闹得马玉芳的公公打自己的儿子,说他没有能耐管住自己的未婚妻,还吵嚷着马玉芳演戏败坏了他家的门风,要退婚。
围绕着演戏所发生的这许多事,不能不促使张明兴想一想:为啥过去唱秦腔老戏、唱旧的“花儿”没有人反对?为啥现在一演新戏,宣传社会主义,便有这么多风言风语和破坏打击呢?他去找大队,大队支持他;他去找团员开会,马玉芳表现得很坚决,说只要咱行得正,不管他们说啥,咱们还是要演下去!马玉芳的父亲是一位共产党员,他也鼓励女儿和张明兴继续演下去,就连马玉芳的未婚夫也是相信他们的。这样,张明兴的信心加强了。他顶住了歪风邪气,争取了广大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文艺站住脚了!
今年年初,村里在原清真寺闲空着的道堂里建立了固定的俱乐部。在这以前,由于种种限制,俱乐部一直不能坚持、固定下来,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影响,现在大家可高兴了。然而,反动分子却不高兴,他们又出来破坏,造谣说妇女们进道堂,真主要降灾。当时村里有位姑娘恰好病了,阶级敌人便说她是进道堂得的灾。张明兴他们针对敌人的造谣破坏,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并且发动群众进行自我教育。他们请了村里的一位叫马生花的老奶奶来现身说法。她诉了旧社会的苦,说她家在旧社会有好几辈人都是饿死的,新社会给她家带来幸福的生活,她就是拥护共产党,还表示她家的媳妇可以自由地进道堂,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张明兴的妈妈也被儿子说服了。现在张明兴的妻子秀兰,以及弟弟、两个妹妹都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原来参加俱乐部的妇女只有八个人,现已经增加到三十八个人了。
社会主义的革命文艺,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掌握。而张明兴同志,作为一个党的基层干部,担子也加重了。当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他手执一根带红穗穗的鞭杆儿,边唱边舞地演《送粮路上》的时候,看到他掌稳着舵边唱边舞《黄河船夫号子》的时候,我们既为他那浑厚而有力的表演所吸引,同时也热忱地预祝他在未来的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革命歌声挡不住
泾源县黄花人民公社平凉庄大队有个年轻的媳妇爱唱歌,她唱的是革命的红色歌曲。有人听她唱歌欢喜得不行,有的人却仇恨她,还有人打她,骂她,限制她,但是,她还是唱。她勇敢坚强,她百屈不挠,她的歌声不歇,她的革命的歌声一直唱到了北京城。她,就是十八岁的共青团员禹先梅同志。
反动的阿訇不喜欢听她唱歌颂共产党的歌,对她公公说:“按照咱们的教义,结了婚的女子,应该戴上盖头,青丝不见天嘛!你家媳妇梳两条辫子象两条蛇,天不管,地不收,自己进不了天堂,还连累了全家人!”公公拿定主意,不让她和男人说话,要她见了人就回避。婆婆不让她去队里参加集体生产,让她在家里推磨垫圈,而且不给吃饱,让她没有力气跳舞唱歌。
但是,村里的贫下中农爱听先梅的歌,村里的年轻人也想跟先梅学歌。有一天大家在山坡上劳动,青年人要她教歌,她答应了。从此山坡上便扬起了《社会主义好》、《人民公社就是好》的歌声。然而,年轻的媳妇让公婆折磨得病倒了。父亲和姐姐跑来给她送饭,又同她公婆讲理,周围的社员也纷纷来质问。于是,先梅又站起来了,先梅的歌声又唱起来了!先梅心里知道,这歌声是谁给她的。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妈妈年轻时的一段悲惨的往事:那时候妈妈也象自己一样的年轻,有一次,妈妈怀着新奇和恐惧的心理看了一次戏,不幸终于临到妈妈的头上,反动的阿訇把妈妈绑在柱子上打了二百四十皮鞭子,打得妈妈半死不活,最后还罚了十斤油、七元钱,把爸爸关在牢里二十多天。在妈妈的记忆里,看戏简直就是罪过。解放以后,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一天天长大了,但是女儿的经历却和她大不一样呵!女儿不仅可以自由地看戏,而且还能演戏,作妈妈的怎么不珍惜女儿的这种幸福呢!她鼓励女儿歌唱给她们母女带来幸福生活的共产党。母亲的往事给女儿的歌声增添了力量,每当先梅唱歌的时候,她便想起了妈妈,她唱的是母女两代人对党的感情啊!先梅的歌声是党给的,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这歌声飞扬呢!
今年,先梅的家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先梅领导青年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她在运动中大公无私,站稳了阶级立场,揭发了家里人的一些错误行为。公公骂她失了教门,她就回答:“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条心,不分回民汉民都可以搞革命文化宣传工作,这犯了啥错了?我不要你的依玛尼,我要社会主义的文化,看你怎么样?”先梅的公公还想用棍子征服儿媳妇,但是先梅有党的支持,有贫下中农的支持,有广大青年的支持,棍子怎能打掉回民群众歌颂党的声音!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歌声战胜了歪风邪气,群众选举这个带头高唱革命歌曲的积极分子当了俱乐部的委员。她还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大队妇联副主任、民兵排长。整个大队的文艺活动就这样积极地开展起来了。
在从银川到北京的火车上,张明兴和禹先梅两人谈到了各自在家乡的活动和到北京来的兴奋心情,张明兴赞扬了禹先梅的勇于斗争的精神,还问到她这次到北京来家乡人咋样。禹先梅告诉他,群众热情地送她,丈夫还送她到县里,告诉她不要再顾虑家里反对她。禹先梅笑着说:“我怕啥咧!有党支持我,有群众支持我,我早把自己交给党了!”(附图片)
回族民歌齐唱:《数花》
〔演出者:宁夏代表团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教导员张明兴(前排左),四好青年王翠花(前排右),共青团支部书记、大队妇联副主任、民兵排长禹先梅(中排左一)〕 本报记者 陈志摄
藏族“折尕”:《翻身农奴说家史》〔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新寨人民公社社长扎朋措自编自演〕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当兴无灭资的尖兵

第6版()
专栏:文艺短评

当兴无灭资的尖兵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群众业余文艺活动,有没有阶级斗争呢?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张明兴、禹先梅同志用生动的事实作了肯定的回答。
当群众业余文艺活动还没有摆脱旧内容,还没有表现当前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阶级敌人不会出来反对,相反地他们还十分乐意让群众多唱一些旧“花儿”、老“秦腔”,这样不仅对他们没有妨碍,而且有利于他们霸占着农村文艺阵地,毒害群众的思想,阻挡社会主义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放射光芒。然而,等到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懂得了要把业余文艺当成阶级斗争的武器,拿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阶级敌人便不心甘情愿了。他们采取种种手段来限制和诋毁革命的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一直到对业余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进行造谣诬蔑,甚至利用宗教来进行破坏。
禹先梅唱的是红色的革命歌曲,是歌颂党、歌颂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的声音,阶级敌人怕的正是这种革命的声音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传播。张明兴同志自编自演揭露阶级敌人的小戏,更是阶级敌人恨之入骨的事,因此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想破坏这些活动。
在严重的阶级斗争形势面前,革命的业余文艺工作者应该怎么办?宁夏的这两位同志回答得好:敌人越是反对的事,我们越是要干!革命的文艺事业,从来就是在同各种敌人的斗争中发展和前进的,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也决不例外。这就需要我们从事业余文艺活动的同志,能象张明兴和禹先梅同志那样,勇于当兴无灭资的尖兵,在各种困难和障碍面前不是退缩不前,而是更加坚决、更加积极地把社会主义的革命文艺带给广大的工农兵群众。这当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阻碍和困难。但是,正象宁夏的同志所做的,革命的文艺活动,是真正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因此也必然会受到最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文艺既是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业余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就同样是阶级的战士,应该在从事业余文艺活动当中,既教育别人,也锻炼自己。我们有不少这样的文艺战士,他们在同敌视社会主义文艺的反动势力和落后思想的斗争中,表现得不妥协,不摇摆,坚持真理,勇敢斗争,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活动当中,正需要这种敢于兴无灭资,敢于移风易俗,敢于打击歪风邪气,敢于同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影响作斗争的文艺战士!

重听巴塘弦子

第6版()
专栏:

重听巴塘弦子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 范廉洁
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四川省的演出中,我又看到了熟悉的藏族歌舞巴塘弦子——《拉起弦子上北京》。幕启时,在那熟悉的悦耳的音乐声中,十数名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藏族青年男女翩翩起舞。看着这些既是劳动战线上的尖兵,又是舞台上的能手的优美舞蹈,我不由自主地沉入一段难忘的回忆里。
十二年前,我随从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来到了当时的西康巴塘县。在这个县里,我们进行了三四个月的巡回医疗,和当地藏族同胞结下了深情厚谊。记得那时正碰上巴塘流行麻疹,藏族同胞非常恐惧。根据他们的经验,麻疹这种病在当地,大概每五年要大流行一次,每次大流行时,在只有几千人的县城内就会死去几百个孩子。我们同当地卫生院全力以赴,扑灭了麻疹的流行,全县只死了几个小孩。群众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非常感激。许多藏族妇女抱着她们痊愈了的儿孙,流着眼泪,伸着大拇指对我们说:“卡出卡出(谢谢的意思)共产党毛主席!”当卫生工作队离开巴塘转移到义敦县去的时候,全县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在会上,几十个青年男女为我们表演了这著名的巴塘弦子。跳弦子是康藏地区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歌舞,几乎老老小小人人都会。在田野中劳动时,晚上跳“锅庄”时,青年男女就会有问有答地唱起来,跳起来,有时甚至会跳个通宵。我们在那儿工作时,遇到休息,也和老乡们一块学习跳弦子,他们非常高兴,这样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今天在北京重听巴塘弦子,我发现我们的舞蹈有了许多改变,比十二年前看到的增加了较多的穿插和变化,仍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歌词的变化更大,旧的歌词中内容多半是吉祥如意和男女爱情,新的歌词中却充满了藏族劳动人民热爱新社会、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激情。这些都是藏族翻身农奴内心深处的话啊!巴塘,这个苹果满园,荞麦满野,被藏族人民认为“内有苏杭,外有巴塘”的美丽的地方,过去,他们却只有被奴隶主随便挖眼、砍断脚筋,甚至处死的权利呵!是共产党和毛主席,使他们推翻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做了高原上的主人;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他们办起了合作社,走上了合作化的康庄大道,使这几年农业生产年年丰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叫他们又怎能不热情地载歌载舞,来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呢?新的弦子歌词一定千千万万,这次到北京参加会演的不过是其中千万分之一而已。这些新的弦子歌词也一定会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起教育作用,使他们认清应该走什么道路。正是这些看来简单的民间艺术在群众中有着很深的根,所以它成为了教育群众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今晚,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这些艺术家的出色表演,心里忽然涌出一个念头:这些欢乐的年轻人中间,会不会就有那年我们在巴塘时还是身染麻疹的孩子呢?幸福的年青一代,祝你们今后劳动得更加出色,祝你们把赞美新社会、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儿唱得更加响亮!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