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3-05-13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芍药乡

第4版()
专栏:

芍药乡
佘树森
我的老家淮北亳县,一向被誉为芍药之乡。远在五百多年之前,芍药,这个年代长远的花族,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大量繁育而形成蔚然大族了。清代以来,它一直是我国白芍的主要产区。出亳县南关,方圆二三十里,大都从事药芍的生产。清代诗人刘开曾经写道:“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①真实而优美地描绘出这里芍药种植的盛景。
家乡的芍药有看芍与药芍两种。看芍,花朵绰约、丰丽,花色较多,有红白紫和红中透黄者,姿容可与牡丹媲美。所以有诗赞曰:“若将此花作倾城,更比牡丹多丰情。”看芍供人观赏,医用价值不大。药芍,即普通呼之为白芍者,一般只有红白紫三色。姿容逊于看芍,但其根入药,具有养血活肝的功能,是中医常用的四物汤②里的主要药物,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因此,诗人又赞曰:“若将此花作良药,儿女春容免萧索。”
家乡是以生产药芍为主的。每当春末夏初,药芍灿然怒放。这时出得南门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红波雪浪,一直起伏到天边。在工余之暇,赏花人从城里走来,沿着田埂,在花团锦簇中流连徜徉。遇上心爱的花枝你可以随心折取,因为花开得过繁,便会妨碍根中药粉的生长,所以每当开花时节,农民们有的还特意将一些蓓蕾打去呢。傍晚,拿着花束的人们,带着花香与美意,三三两两地流向城里。于是,家家的桌案或窗台上,不久便开出了红色、白色和紫色的芍药花。整个城市,到处弥散着隐隐的、素淡的香气……
白芍的种植,是一项十分艰辛而细致的劳动。秋天,将留好的花根,用刀破成四片,大小如蒜瓣。然后,一步三棵,一瓣一瓣地埋入地里,竖直成垅,每垅保有尺把差距。次年春天,便从地里钻出来一拃来高的花芽子。冬天,还得用土封好,防御严寒侵袭。一到开春,再将封土扒开,让年幼的白芍,在春风夏露秋阳中成长。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中耕、锄草、防治病虫害。就这样辛勤劳动,细心护理,年复一年,茎叶日益高大茂盛,花根不断增粗加长,银白色的药粉在根中默默积累。直到第三年的夏初,白芍长到二尺多高了,并且第一次开出娇美的红白紫色的花朵,报道这些白芍已从幼女长到了及笄的年华。但是,农民们并不急着把她们嫁出。为了让她们更加成熟、健美,具有更充实的积累,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们医治病苦,农民们仍然不倦不怠、不辞辛苦地对她们辛勤培养,精心护理。直到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甚至待到第七个年头的秋天,他们才怀着欢悦、激动的心情去收获。
收获白芍的秋天,那是个紧张、欢乐而又美丽的季节。早晨的阳光,在葱茏无边的白芍地上笼起一层薄薄的金色雾霭。人们用镰刀一垅一垅地将花茎刈去。待到早饭后露稀地干了,紧接着一场壮美动人的劳动战斗,便在这空阔的田野上展开了。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挥舞着一尺来长的大镢,每一下都必须十分有力而准确,不能让一尺多深、四处蔓延的花根断在土里。妇女和孩子,跟在后面把刨出的白芍聚拢起来,一筐筐运回家去。经过洗削加工,等候着出售。有的,还要把它加工成圆钱形的薄片儿。加工白芍,简直是一幅轻快、优美而饶有诗意的画面。晚上,月亮出来了,妇女和老年人围坐在平滑、净亮的场地上,面前放着箩筐,怀里兜满待切的白芍根。左手拿根,右手操刀,一边拉着家常,说着笑话,一边切削。态度从容而舒展,动作熟巧而准确。那摧毛裁云的刀片来回闪动,迅捷得几乎凝成了一片不动的寒光;那被削切下来的白芍片,犹似无数的小银钱,闪着银光,四处纷飞……。
像打扮女儿出嫁一样,社员们把加工好的、玉质雪肌的白芍,一篓篓地包装收藏,等待药材收购站的同志们来“迎娶”。不几天,“迎娶”的同志们来了,还是赶着马车来的呢!“看它们多有福气哟!”每当此时,一些老年人总禁不住爱这么说,他们望着那即将上车的白芍,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想想在解放前,辛辛苦苦刨下几棵白芍,然后忍饥挨冻,用一副小挑,把它们送进城里,还得给人家药材商人跪门求情,任人家白眼冷落,挑三拣四呢!”可不是,如今不要动步,大车来到了家门口。不必打听,不必细审,收购站的同志都是常来常往的“老亲家”。这些个白芍的体质和脾性,他们一清二楚。主人放心,客人信任。
一篓篓的白芍上了车,一辆辆大车排成了队。在欢乐的气氛中,车儿驶出了村口。社员们欣慰地望着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成果,走上了征途。它们将散往祖国各地,去为广大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
紧张而欢乐的收获,似乎是刚刚过去,紧跟着辛勤而忙碌的劳动又开始了:社员们又在翻耕土地,培选花种,开始去培养又一批白芍的幼苗了。就这样,他们数年如一日地精心操劳,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医药硕果。
①见《亳州志·艺文志》刘开诗《偕陈丈晚香任砚香至城东观芍药》。诗中小黄城,乃晋时对亳县的称谓。诗中说去城东观芍药,后来,芍药种植区便转移至城南了。
②中药常用之四物汤,即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合成之。

战斗的歌声——听阿尔巴尼亚歌唱家演出

第4版()
专栏:

  战斗的歌声
  ——听阿尔巴尼亚歌唱家演出
李凌
阿尔巴尼亚歌唱家小组,在首都举行了第一个音乐会,这个独唱、重唱音乐会的最大特色,是所有的歌唱家,都以最高的热情,认真而深刻地介绍了全世界人民所热爱的革命歌曲。像四重唱《歌唱党》、
《霍查领导我们战斗》、《游击队进行曲》、《红色友谊之歌》;和独唱《朋友们,手挽手》、《工人之歌》。他们唱得豪迈、乐观,充满了热情;而在艺术雕刻上,又异常细致、完美,生动地表现出英勇的战士的革命豪情。人们从这些充满力量的歌声中,能感受到那颠扑不灭的革命种子,正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断地战斗、成长,他们不怕任何挫折,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相反,越来越顽强地壮大起来。这些毫不犹疑的、果敢的音响,代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心声,它使人们深信,英勇的无产阶级战士,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的保卫者,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将以无畏的精神,“坚决地把革命进行到底”。
歌唱家们说:“要处理好群众革命歌曲,并不比一首艰深的咏叹调容易,甚至比它吃力得多。这些歌曲,质朴、简洁、需要热情,又需要雄伟的音量。我们的重唱人数不多,就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和工夫,才能使这些歌曲的深远思想、精神和磅礴的气概完美地体现出来。但是,为了战斗,为了和广大的革命群众的脉搏一起跳动,为了更高地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红旗,我们愿意付出更大的劳动”。
这些歌唱家中,有的是久经风霜的老游击队员,有的是劳动工人,他们对革命的艺术,对于广大群众的歌声,是非常珍视的。捷马里还在自己的独唱节目中,特地介绍了一首阿尔巴尼亚工人维拉伊所作的《地拉那,我为你歌唱》。他对自己能为工人们的创作做一个宣传员而自豪。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的艺术家,最高的荣誉,不是别的,而是能够以自己的歌喉,歌唱革命,歌唱战斗,使自己的歌声,真正成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团结在斗争的红旗下,勇敢前进的号角。阿尔巴尼亚歌唱家们这种为革命而歌唱的艺术实践,是我国音乐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歌唱家们除了出色地演唱这些革命歌曲之外,还花了很大的力量,介绍阿尔巴尼亚的民间歌曲,像四重唱的《巴库莎之歌》,和我们人民所熟悉的《含苞欲放的花》,独唱曲《哎,我的艾尔巴桑》、《揭开你的面纱》等,这些充满了阿尔巴尼亚民族生活乐趣和民族特色的艺术,经过歌唱家们的精工细刻,特别感人。听了这些亲切的音调,正像看到了我们亲密的朋友的笑容。
歌唱家们还演唱了世界各国的歌剧选曲。男高音马里奇·海利的《杜克叙事曲》(歌剧《弄臣》选曲),男低音门德尔·捷马里的《梅菲斯特小夜曲》(歌剧《浮士德》选曲),男中音拉米兹·科瓦奇的《费加罗咏叹调》(歌剧《塞维尔理发师》选曲),和男低音许森·贝林古的《西利奥的咏叹调》(歌剧《塞维尔理发师》选曲),都唱得很成功,处处体现出歌者对剧中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创造。这几位歌唱家是属于南欧型的声乐流派的,但又保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声音充实、嘹亮、优美、达远,在声乐技巧上是没有什么牵挂的。男低音捷马里和贝林古,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前者热情、真挚,后者偏于风趣、泼辣。科瓦奇情、声俱佳,技巧熟练,语法异常讲究。海利的音质秀丽,他的《杜克叙事曲》要比《连斯基的咏叹调》紧凑、完整一些。
祝贺阿尔巴尼亚歌唱家在我国演出的成功。他们的访问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

赵师傅的口袋

第4版()
专栏:

  赵师傅的口袋
  张新厂里谁不知道,赵师傅工作服上的口袋!这老电工的口袋,大得古怪!像一间布做的房子,里面有个童话世界。当初他缝这口袋,引起多少笑话!
“赵师傅,你常说,工厂就是你的家,你的口袋做得这样大,可是要把工厂装下?”赵师傅,不作声,从他的口袋里,今朝掏出几个纡纱管,明天掏出一捧螺丝钉,日日发出叮当响,这就是他的回音。有次检修电气间,单单缺铜线。赵师傅掏出一把铜线头,伙伴笑开颜。忽然间,张张笑颜飞红
云,——这铜线头原是他们
甩!……厂里谁不知道,赵师傅工作服上的口袋!口袋里掏出了多少故事,在厂里传开!多少人想起这只口袋,把丢落的东西拾起来!

把字写清楚点

第4版()
专栏:大家谈

  把字写清楚点
  陈少磋
每日每夜,有多少新鲜的事物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有些人,当着使用文字的时候,大笔直挥,龙蛇飞舞,很少想过自己是否给别人制造无法辨认的“天书”。
一个排字工人对我说:谈起手稿字迹,当然,绝大多数作者的字写得整洁清楚,看起来一目了然。但是,也有这么一些作者,写字不依规矩,离行离格,且不必说,有些字模棱两可,实在难以猜测。有位作者写了“????”这几个字,乍看上去,以为阿拉伯数目字,我们排成121227”。头校校为“1212工厂”,我们依此改排,等到二校校样来时,原来是“汉江工厂”,当初作者把字写清爽点,不就省掉这许多麻烦了吗?
听着排字工人的话,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二十多年日记手稿上的字迹,但凡看过这些日记的人,无不惊叹鲁迅先生在写字上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有人赞叹说:“日记上的字好像鲁迅先生一连花了好些日子重新认真抄写一遍似的。”多不容易啊!二十多年,一天一天地写,字迹却从始至终都是那么工整和清晰,看起来真令人赏心悦目,难怪我们的古人把文字比作“文章之衣冠”了。
今天,出版物很多,如果作者都把字写清楚点,将可以给编辑、工人、校对带来多大的方便啊!

简化字和书法

第4版()
专栏:

  简化字和书法
  林曦
  论语说文
简化字可以入书法吗?这个问题好像不值得一问。真、草、隶、篆都可以入书法,甲骨、钟鼎上的古文,石鼓、墓志上的奇字,都有书法家在那里大写特写;经过国务院公布,群众广泛学习使用,已经成为现行汉字规范的简化字,为什么偏偏不可以入书法呢?
作书法可用简化字,在理论上无可反对。简化字本来是楷书的简缩体,有些简化字且来自草书。其笔画、结构基本上和不简化的字没什么根本差别,笔画简了反而更容易写美。
可是在目前的实践中,用简化字于书法的,却不多见。请回忆一下在北京举行的书法展览会,到底有几幅展品中采用了简化字?到目前为止,有几位书法家在运用简化字入书法上特别努力,写出了既合规范又有新风格的书法来?而且情况恰好相反,在文字的社会实用中,“书法”,差不多已经成为不用简化字的一种借口,或者说是汉字简化工作所难以达到的一个死角。不信请看街头新制作的招牌。如果用美术字来写,大半倒是肯采用简化字的。如果是请一位书法家来写,却大半不肯用简化字而宁写繁体字以至于所谓“碑体”的怪字。
在这种情况下,能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作为北京电视台举办“少年书法比赛”的评选结果发表的一幅大字书法,竟然采用了简化字,心中就不禁十分高兴。一位十四岁的中学生能写出这样有劲耐看的大字来,说明近几年来的提倡培育之功没有白费。特别值得赞扬的是,这次少年书法比赛注意到书法也应当以简化字为规范。拿这张大字来说(见附图),并没有墨守碑帖上的老字样儿去照写繁体字,而基本上把应当简化的字写对了,也写美了。单说这点勇于尝试创新的劲头儿,就十分可贵。何况此中还有一番变化之功呢。就我所见的流行的字帖来说,就像《柳体玄秘塔标准习字帖》等,因为是集古之作,不仅一个合规定的简体字也没有,而且好些未简化的字跟现行楷体也不全同。如果这位少年临的是旧帖,写出来的竟是新字,这里面就可能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作了刻苦的练习和探索。一个人搞书法,如果敢于从自小练习、平时写惯的繁体字、碑体字的字式中钻出来,也写写群众能懂爱看的简化字,而且认真把它写好,这种创新的勇气就很令人敬佩。我恳切地希望,这点创新之气不只是少年儿童才有。
说这张大字“基本上”把应当简化的字写对了而不是全对,那是因为有一个半字应简化还没有简化(按照《汉字简化方案》的《汉字偏旁简化表》,“綫”应当作“线”,“紅”应当作“红”)。但这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对手写时可以全用简化偏旁一点,可能还不太清楚。由此可见,还很需要有用颜体、柳体等多种字体写得正确的供少年儿童临摹的字帖。有若干来自草书的简化字(像“讠”旁、“饣”旁,“书”“为”等字)如何才能写得很好看,也还需要有经验的书法家来钻研、尝试。
但是,简化字入书法,只应当提倡,不必去限定。这里决不是说一切种类的书法,任何赠诗题词都非全部采用简化字不可。这是办不到的,也不应强求。个人只是建议:不要把简化字排斥于书法之外。应用书法于招牌、匾额、标语等供广大群众观览的地方,尤其应当注意遵守简化汉字的规范。从正确中求美。(附图片)
  北京八中初一学生陆京生(十四岁)写的大字。

选种(图片)

第4版()
专栏:

  选种(油画) 彭文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