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1-03-24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好干部是党和人民的支柱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好干部是党和人民的支柱
干部的品德和作风如何,是关系极大的政治问题
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有一批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干部。没有一批党的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忠心耿耿地对待社会主义的事业,决心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干部,我们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出来。无论革命和建设都要依靠干部。干部是党的领导的体现者,党的领导实际上是通过党的干部去实现的。干部又是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群众是根据干部的领导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因此,干部的品德如何,作风如何,他们是否忠于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关系极大的决定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命运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的中心关键,就是在群众中,由谁来领导,领导权在谁手里的问题。好干部之所以会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支柱,理由就在这里。党的路线、政策,通过干部,再通过党员,达到广大群众中去,才能得到实现。如果遇到坏干部,比如是反革命分子,钻入到革命队伍里来的,或者原来是革命队伍里头的人被敌人拉出去的,那末,可以想见,在他们占据领导地位的地方,党的政策一定就不能贯彻,群众不仅不能得到党的政策的好处,甚至还可能连个人的利益也受到了侵害;生产不仅不能上升,反而会下降。其结果就不免要严重地破坏党、政府和人民的联系。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我们要牢牢地记住并且认真地执行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公报中的指示:在整风运动中,要“纯洁组织,把经过认真考查确属混入党内和政府机关内的极少数坏分子清除出去,同时防止和制止坏分子的破坏活动。”当然,我们还必须积极地培养和训练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干部。要使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建设的基本知识,懂得党的路线和政策,学会进行工作的正确方法,以便于通过他们更好地领导群众,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下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有了更多的水平高的好干部,我们的事业就将是无往不胜的。(摘自北京《前线》第五期)要有干部进行恰当的组织领导
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变成具体行动
党的方针政策,如果没有人在群众中作宣传解释,群众搞革命搞建设就没有明确的斗争方向;群众的积极性,如果没有人去进行恰当的组织和领导,就不能变成具体的行动。毛泽东同志说:“……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现在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关于进一步健全巩固人民公社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发动和组织群众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鼓足干劲争取今年农业生产丰收。完成这一伟大任务,没有积极的领导哪能行。要积极领导,又不能瞎指挥,这就需要把二者的界限划清楚。第一,我们所进行的一切领导活动,动员和组织群众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合乎党的方针政策的就积极去办,决不消极拖延;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就坚决不办,决不在党的方针政策所许可的范围之外,乱出新花样。第二,我们提出的每项计划,确定的每条措施,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切经过调查研究。决不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就组织群众盲目去干。第三,遇事同群众商量。自己没把握的事,要同群众商量;自己认为有把握的事,也要同群众商量,取得了群众的同意以后再办。同时,应该让群众讨论决定的事情,就放手让群众去讨论决定,不要事无巨细都揽到自己身上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进行领导,就绝不是瞎指挥。这样的领导越积极,就越能为人民服务得好。
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是要为群众多做工作和做好工作
树立起人民勤务员的优良作风,尽到人民勤务员的光荣职责(就是努力工作,积极领导群众前进),这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有了好作风,必须为群众多服务,使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这种好作风才有用,也才真正是好作风。如果不积极为群众服务,不努力多做工作,还谈得上什么好作风呢!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主观上也在积极工作,想为群众多服务,但效果却不好,甚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这是不是因为他做的工作太多太积极了呢?不是。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主观上要为群众服务,而实际上他做的工作并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二是虽然是群众的需要,但服务的方法不对头,比如简单生硬等。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但这不是工作做的多少的问题,而是看做的什么工作,用什么方法做工作的问题。工作的内容不对,方法不好,就是少做一点也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不能认为少做点工作,就可以不发生作风上的问题。而要检查我们所做的某项工作,是否真正符合群众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真正是群众路线。这里还应特别提出的是,我们所以强调树立人民勤务员的作风,正是为了更好地尽到勤务员的职责,多做工作,多为群众服务,更好地服务。如果为了避免作风上的错误,就少做工作,不去积极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那末,改进作风就成为无目的无内容无意义的了,而且这样做的本身就不是人民勤务员的作风,就是最大的错误。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工作,积极地领导群众前进,在积极领导群众前进中树立好作风。(摘自《东风》月刊第三期)
  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也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和作风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由于阶级不同,立场不同,利益不同,情感不同,以及其它等等不同,在处理的方法和所表现的作风上,也必然有所不同:奴隶主不同于农奴,封建地主不同于农民,资本家不同于工人,国民党不同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所谓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同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根本是两回事,具有本质的不同。他们所依靠的,是专制独裁、命令主义、唯我主义,他们把群众看作奴隶,把自己当作老爷。我们共产党人实行的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充分民主的工作作风。我们把群众看作主人,把自己当作长工,诚诚恳恳地为群众办事。所以,我们要尊重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我们的这些,是国民党反动派所根本办不到的,而是我们所能够也应当办到的。仅就这一点,可以看到,方法问题和作风问题,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我们每一个革命干部和共产党员,无论如何也不能以为自己的动机不错,愿望良好,以及所谓能“完成”任务,就不再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这是不对的。至于如果谁要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的方法和作风去对待我们革命的人民群众,那更是错误的和不能允许的行为。
(摘自3月9日南方日报:《同志,此言差矣!》)

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第7版()
专栏:

  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高翔
人民公社化以来,吉林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农业机械有了迅速的增加。在推广半机械化(新式畜力农具)“以犁为主”和机械化(拖拉机)“以耕为主”的使用方针下,全省机耕面积已达二十五万公顷,新式农具耕地一百二十多万公顷,机械化半机械化翻地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随着农业机械的日益增多和机耕面积的扩大,如何管好和用好现有机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根据吉林省各个试点公社的经验,要管好和用好现有农业机械,除应加强党的领导,做好人的工作以外,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抓紧保养检修,保证机车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从各个县、社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来看,故障停车是机车不能充分发挥效能的重要原因。农业机械在运行中发生自然磨损和人为损坏以后,能不能及时检修,对机车出勤率影响很大。由于保养检修水平不同,往往同类型的机车,效能相差悬殊。1958年以来,怀德县黑林子公社的十八台尤特兹2型拖拉机,由于注意保养,有十三台达到三年不大修,一般都使用了四千小时以上(按规定,每台机车作业三千至三千五百小时即应大修),而机车的技术状态仍然良好。秦屯公社的二十三台同类型的拖拉机,则由于保养不良,有十六台提前进入大修。这就说明,一部农业机械只要保养得好,及时检修,就可以多用几年。
为了保证机车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减少故障停车,必须建立严格的检修保养制度,贯彻防重于治,养重于修,以养为主,养修并举的方针。片面地强调“忙抓使、闲抓修”,借口农忙带病出车,是不许可的违犯制度的行为。而目前为了切实地做好机车的保养检修工作,除了必须解决类似这种不重视保养检修的思想问题以外,还必须认真地解决修理设备和配件生产同拖拉机的迅速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三年来,全省的拖拉机增长了八倍,而修理设备则增加不多,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机修任务的要求。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重点使用拖拉机的县、社,应该把现有的机械厂加以扩充改建,补充设备,争取在短期内建立起修配网。县、社机械工业应该以服务农业机械化为主,把修配当作光荣任务,坚决克服那种愿搞大宗产品制造,嫌农业机械修配麻烦、零星、产值低,而不愿担负修配任务的错误思想。国营商业部门应配合农业有关部门,根据拖拉机的分布情况,逐步建立起配件、油料供应网,保证物资供应。
二、大搞工具改革,用土洋并举的办法为农机具配套。拖拉机是农业机械化的核心。但是有了拖拉机,还只解决了动力问题;必须给拖拉机加上前后左右的其他机械,才能保证其效能的发挥。目前,迫切的问题是机引农具严重不足。1960年,吉林省农业生产使用的拖拉机,每台平均只有机引农具二点七件,而且分布不平衡,有的机车连犁也没有配齐,影响了部分机车效能的发挥。在目前条件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依靠群众,实行土洋并举,用“洋头土尾”办法来为拖拉机配套。吉林省已有不少公社通过以新旧畜力农具连接起来作为机引农具,或在现有土洋农具的基础上创制铁木石相结合的土制机引农具,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农作项目机引农具的配套问题。用这种办法解决机引农具的最大优点是:用料较易解决,能把农村原有旧农具充分利用起来;技术不困难,可以就地改革和制造,而效率也还不低。如范家屯公社土制的铁木结构三角耙,只用零点三立米木材、二十公斤钢、六十公斤铁、造价三十元,可以代替全部钢铁结构的钉齿耙使用,工效基本相同。
三、合理调整地块,消除田间障碍物,为机械作业提供有利条件。耕作条件好坏,对充分发挥机车效能有很大关系。现在农村的土地布局,是在与旧式农具相适应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土地零星分散,槎口零乱,垅向不一,田间障碍物多,插花地多,道路桥梁狭窄。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推行新式畜力农具,几年来虽然地块不断并大,但土地布局尚未基本改变。据大洼公社调查,同样类型的机车(东方红)一台,在德昌管理区零星地块(垅长二百米左右)上耕作,一个班次只能翻地四点二公顷,而在垅长一千米左右的土地上耕作,一个班次就能翻地八公顷,效率相差将近一倍。而且由于地块零星分散,造成机车空运行多,漏耕地头多,耗费油料多,不但不能充分发挥机车效能,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耕作质量。因此,各个机械化程度高的公社都在努力调整地块,并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经验。他们的办法叫做“横垅通,顺垅连,串段调整”。这就是实行机车越道作业,中间如经过插花地,就通过协商,相互串换,把机车作业线尽量延伸。如大洼公社的联合管理区的三千多公顷耕地,原来分割为八百五十二块,采取以上方法,已合并为四百零七块,计划1961年再并成三百零九块。看来,把土地逐渐由小块并成大块,消除田间障碍物,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但是,也必须看到,这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根据党的政策和农作技术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下,调整地块的工作,应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越过小队特别是越过基本核算单位进行插花地的调整,必须通过认真的协商,互相同意以后,才进行串换,并且要做到互不吃亏。如果经过协商,一时达不成协议,就不要勉强进行。但为发挥机车效能,可越垅越道作业,土地仍归原主所有,机耕费用则按面积分摊。
四、确定农业机械的经营方式,要适应公社三级所有制和有利生产。正确地解决农业机械的经营方式问题,即管理体制问题,必须符合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现行政策,有利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机械效能的充分发挥。用这些原则来衡量,可以看出,“社有社营”和“社有区营”是各有利弊的。拖拉机和其他大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实行社有社营,便于公社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调度,也符合于壮大社有经济和人民公社管理形式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但是,在目前条件下,实行社有社营也有不利于调动区、队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制不明确等缺点。实行社有区营,虽然可以避免这些缺点,便于支部领导和群众监督,有利于责任制的建立,但又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根据各地经验,机车编队一般以三台至四台为一组,才便于配备干部、加强领导、机具配套、备品管理和调剂,建立责任制和组织竞赛等。目前,吉林省的拖拉机型号主要是东方红五十四型和铁牛四十型等中型机车,在“以耕为主”的条件下,按每标准台负担二千五百亩计算,三台东方红折七点二标准台,应负担耕地一万八千亩。这样,最少必须有一千二百公顷耕地以上的管理区,才能单独组织机耕队。如果考虑到目前机车少,必须实行三年轮翻一次,管理区的规模应当更大,需要有三千六百公顷耕地,才能单独组织机耕队。而目前吉林省的管理区,平均只有七百四十五公顷耕地,一千公顷以下的占绝大多数。这样,势必要以几个基本核算单位,共同固定一个机耕队。在一个机耕队为几个管理区服务的时候,实行“社有区营”是困难的,如果不顾条件地全面推行就会造成混乱,反而不利于机械效能的发挥。
根据以上情况,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机械一般应该实行社有社营,特别是没有管理机车经验和机车数量太少(五台以下的)的公社,必须这样办。不过现行的社有社营方法应作改进,要建立起分级核算、财务包干、定额管理、超额奖励等责任制度,以克服现行社有社营工作中的缺点。至于社有区营,有条件的管理区也可以积极试行,创造多方面的经验。但是不论采取哪种经营方式,都必须实行机车固定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调动,以减少空运转,提高效能。
五、加强经营管理,是保证机械效能充分发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增产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拖拉机的配置使用进行统一规划,全面安排。“以农为主,以粮为主,以耕为主”,这是我们当前配置使用拖拉机的原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拖拉机的分配应该首先用于增产粮食上面,而且应该重点投放在地多人少,劳畜力不足,有荒可开,增产潜力大,商品量高,交通条件好的地区。这样,机械效能发挥得就快。同时,在目前拖拉机和油料暂时还不能充分满足实际需要的时候,为了最经济最合理地使用机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还必须将农业机械用到增产最显著的关键性作业项目中去。根据农作情况,深翻地是农活最集中、占用劳力和畜力最多,也是增产效果最大的项目。机器耕得深,耕作质量好。因此,机械化的第一步,应该实行“以耕为主”,迅速普及机耕化,以后再进一步解决多种作业和综合利用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必须加强对机耕队和包车组的领导,实行灵活调度,开展双班作业和复式作业。包车组是基层作战单位。在农忙时必须按队按车逐日抓进度,抓班次,抓时间,抓质量。队长和包车组长要跟车到田,逐班查出勤,逐块安排农活。要根据人员、农活情况,实行双班制或三班制,歇人不歇车,换班、保养在田。复式作业的作用也很大。复式作业就是连翻带耙,带压,两道或几道工序一次完成。刘房子公社去年秋翻地有65.4%实行复式作业,等于增加五台拖拉机的作业量(全社共有拖拉机三十三台)。
农业机械的经营管理,要求做到既增产,又增收,扩大机械化的经济效益,作到成本低,耗油少,质量好,经营有利。这就必须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制度,提倡勤俭办机械,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机耕成本中,主要是油耗和修理费,两者占到70%左右,因此,节约物资消耗非常重要。对各种物资器材要精心保管,做到机车有库,油有桶,机具有棚,工具有箱,专人负责,避免任何损失浪费。必须实行定额管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凡是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质量又好,机车并未过分损耗的,就给以超额奖。同时还应把机务人员工作的好坏,同生产小队的“三包一奖”制度联系起来,如果机耕质量好,包产单位获得超产奖励时,驾驶员也应有份,以促使驾驶员精心保养机车和关心作业质量。

人工控制小气候

第7版()
专栏:

  人工控制小气候
  吕炯
小气候就是小范围内的气候。至于小范围应该是多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一般所指的小气候应该包括城市、森林、工厂、疗养地、畜舍、孵卵房、谷仓、温室、温床、阳畦、菜窖等。
各种植物或庄稼都需要一定的有利的气候条件。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顺利迅速;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则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我们可以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避免或减少不利的气候条件。例如,在西藏拉萨地区,夏季平均温度虽然较低,但太阳辐射甚强,因此种植行间与果实成熟迟早及霜前果实成熟百分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如在拉萨播种的番茄,虽同一天播种,种植地点和管理方法也完全相同,只是行间的方向不同,霜(早霜)前果实成熟的百分率就相差很大。南北行的霜前成熟的果实占总产量56.4%,东西行的仅占38.9%,前者较后者成熟的果实高出17.5%。
本文所谈的人工控制小气候,以农业方面为限。植物对于热量、光照、水分以及风速等的要求,都有一定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不相宜。所谓控制小气候,应该包括控制和利用两方面。先谈利用方面。
地形对于太阳热的影响是很大的,纬度愈高,影响愈大。譬如在北纬55度的地方,在春分的晴天,如果以平坦地上所获得的太阳热的数量作为一百,那么,倾斜10度的小丘的北坡(阴坡)获得77,南坡(阳坡)获得117;而倾斜20度的小丘的北坡获得52,南坡获得132。坡度愈陡,南北差别愈大。在这里,南坡的倾斜度只须增加1度,就好像气候向南迁移100公里!
到了夏季,情况就完全不同,在夏至这一天当太阳高升天空的时候,阳光比较均匀地照射到南坡和北坡,土壤到处获得大致相同的热量。在夏季,过于倾斜的南坡上,阳光在坡上的投射角度反而不大,好像沿地面滑过去的一样,南面的斜坡上获得的热量反而比平地上要少。在夏季南北坡的热量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东坡西坡的情况也不一样。东坡由于朝晨早见阳光,温度上升较西坡为快,其时西坡上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到了下午,情形完全相反,西坡上的气温自然很高,东坡上温度相形较低。到了夜里不分东南西北,各坡上同高度的最低温度几乎无甚差别。
可是在夜晚最低温度一样的情形下,东、西坡在霜害方面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在东坡,朝晨温度急剧上升,引起了已受霜冻的植物迅速解冻,这样暴冷骤热,就很容易使植物组织遭受破坏。所以霜冻最重的是东坡地与东南坡地。
在北方较冷的地区种植蔬菜,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南北两侧不对称的垅形,避免或减轻北来的冷风,同时可以使植物享受南坡的阳光。根据这一地形,垅的排列是东西向的,垅的南北两坡是不对称的,南坡较平缓,北坡较陡峻。植物是种在南坡较上的部位。这样就使植株位于北来寒流的背风面,在白天可以充分享受南坡上的阳光,在夜晚由于向天空辐射而冷却的冷空气下沉在深沟里,植株就不致因冷空气侵袭而遭受冻害。
我国华南种植热带作物,常常利用所谓东、北、西三面被山脉包围而缺口向南的马蹄形盆地。由于北来的寒潮不易侵入这样的盆地,所以可使热带作物免受冻害。在遭受寒流袭击的夜晚,在马蹄形盆地里面的百叶箱里的最低温度就比在它南边二、三百华里的平原地区的最低温度高出三度之多。
下面我们想就热量、光照、水分和风速等项略述关于控制小气候的一般的和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增高近地面气层的温度是防御作物遭受霜冻的重要措施。方法是很多的,这里只介绍几种最通用的。
熏烟法。这是目前群众中应用最广的方法。熏烟所产生的烟幕,愈浓愈好。浓厚的烟幕弥漫在接近地层的空气中,可以减低地面的有效辐射,使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失。此外,当烟堆焚烧时,使接近地面的气层直接从烟堆得到一部分热量。还有,在熏烟时,有很多吸湿性的微粒产生,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微粒上凝结,因而放出一些潜热,提高了烟幕中的温度。
根据我国各地防霜试验的结果,熏烟一般能提高温度一、二度,最多不超过三度。最高温度的出现大约在生火一小时半之后。此法被普遍用来防止晚春小麦霜冻,对水稻及棉花防止初秋早霜亦可应用。
烟幕法。一般用燃烧生烟的化学物质来造成烟幕。烟幕防止霜冻的原理与熏烟大致相同,只是烟幕达到的高度比熏烟的要高得多,可以到达十米以上,这样对果树、树苗、幼树就能起保护作用。不过,有些可以发生烟幕的化学物质对植物与动物是有害的。根据苏联的研究,对植物无害的发烟物质有:氯化铵、萘、蒽等物。1954年4月河南郑州曾进行了三次烧萘防霜试验,在离地一点五米高度处,增温约二度。在华南曾用赤磷燃烧生烟,在半米高度处,约增温一度左右。
灌溉法。这是我国农民应用较广的方法。灌溉能够防霜,主要由于早秋或晚春期间,水温常在十度以上。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气温虽然迅速降低,但水温由于水的热容量大(水的热容量与空气热容量之比约为3000:1),降低较慢。当土壤与植物表面出现霜冻时,水温常常高于霜冻温度好几度,而且灌溉后,地面和叶面增温效应可保持五天光景。据开封气象台试验,在霜冻到来前四天以至当天灌水后,地面和小麦叶面温度比未灌水的要高出零点二至三度。灌水时间越接近霜冻来临日期,效果越好。在霜冻到来的当天下午二至三时灌水,效果最好,大约可以增温三度,一般可提高叶面温度二至三度。此法可用之于防御早秋水稻和晚春小麦的霜冻,但对棉花早秋的霜冻,此法就不大相宜,因为经灌水后,可使棉株贪青,棉桃开裂和吐絮延迟。
灌水法如果与熏烟法联合应用,效果就更大。
覆盖法。覆盖也是一种有效的防霜方法。用不同的覆盖物,如芦苇、麦秸、稻草、杂草等复在需要防冻的作物上面,以减少地面热辐射的散失。对幼苗或树苗,还可搭盖霜棚,但在大田里盖棚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覆盖法的热效应比熏烟灌水要高。一般可增温三度以上。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揭去。
风障。风障一般可用高粱秆或芦苇等物编成,插入田间,向南倾斜,与地面约成六十度的交角。据观察到的结果表明,在晴朗白昼中午,在风障向阳面(背风面)离地二十厘米处的气温比背阴面(向风面)同高度处的气温高出八度以上,在有寒潮大风侵袭而有阳光的时候,风障背风面处贴近地层的气温可以高出向风面处的气温十度以上。
防护林。防护林对于温度的效应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说来,防护林对平流霜冻的效果较好,而对辐射霜冻的效果则较差,有时可以无效,甚至加重霜冻。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林带中平均气温通常是低于空旷的草原。这些不良效果直接与辐射冷却(辐射霜冻)有关,并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下,充分表现出来。但在平流霜冻情况下,在空旷草原中比在林带中,作物受霜冻的损害要大些。用林带阻止冷空气沿山坡下流,对山下作物有保护作用。
在我国南方由于夏季午后温度过高,妨碍作物生长,应设法使温度降低。1960年6月15日十三时测得海南岛华南某林场每亩种树苗三十三株的五厘米土壤温度比每亩七十五株同深度的土壤温度高出十点四度,十厘米深度的高七点六度。地温过高,妨碍作物根系的活动。因此对于过高的地温(包括贴近地层的气温),可以采用覆盖、遮荫或灌水等办法,以降低温度。
关于光照问题,除夜间可以采用日光灯补充人工照射(只限于小范围使用)以外,白天一般不用人工照射。但从太阳辐射能利用的角度出发,可以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增加作物受光面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1959年在陕西烽火人民公社王保京同志领导的试验研究中,创造了有显著效果的套作制度。以棉麦套作为例:冬小麦畦宽三尺,中间留三尺或四尺五寸,来年插入棉花(每畦三行,株距约七寸)。在一切农业技术措施与大田相同的情况下,麦棉套作得到的产量平均每亩小麦为五百一十四斤,大田每亩才二百三十点七斤;棉花亩产五百七十六点六斤,比大田增产36%。
从太阳能利用率的观点出发,套作形式以带状套作较好,带与带间距离最好稍大于植株最需要光照时期的高度。这样的套作方式大大改善了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对小麦来说,接受太阳直接照射的面积可以增加50%以上,而且所增加的受光面积为麦行的两侧。由于小麦叶子多与地面近乎垂直,侧光就能使植株受光面积增加,所受光量自然比只从上部投射来的大。而在一般麦田中,除四周边缘外,植株受到的侧光是很少的。
这种光照情况的改善,就使套作的小麦茎粗、秆矮,有效分蘖多,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抗倒伏性强。有的植物不需要很多的阳光,如热带作物的胡椒和咖啡等。对这些作物就要适当遮荫,也可采用间作(与套作相仿)的方式。如在橡胶树中间,种植咖啡,这样因树木高大,对咖啡就起了遮光作用。

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

第7版()
专栏:

  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
  哈尔滨新风加工厂工人 许明怡
古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不仅说明了木匠师傅做工离不开“规”和“矩”,同时,也道破了办一切事情都需要有个规矩的普遍真理。
我们工业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就是组织生产的规矩。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要求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每一项产品,从原料,材料到制成成品,要经过许多车间、工段、小组和工人们共同协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要有一个工序没有或者不遵守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就会使整个生产秩序混乱,上下左右脱节,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拿工业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来说,它包括了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工艺规程、产品规格、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等。这些都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所必不可少的规矩。不严格地遵守甚至违反制度,就会影响各工序的生产节奏,增加产品中的次品和废品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和浪费。
认真建立和贯彻执行生产责任制,是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因为一个企业生产搞得好坏,首先就看是否充分发挥了每个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从上至下、又从下至上地有了责任制,就可以更好地加强每个职工的责任感,进一步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生产计划。从我们工人本身来说,要把模范地遵守规章制度看作光荣的义务。既要拿出冲天的革命干劲,又要认真地按照合理的规章制度办事,扎扎实实地进行生产和工作。我们车间,过去在生产产品质量检验中,问题最多。不是把合格的产品错检为不合格的产品,就是把废品当成成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与健全了层层负责的责任制。在检验产品质量工作中,工人认真检查,生产组长认真复查,工段长认真抽查。这样,就严格地守住了质量关口,使生产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可见,认真建立和贯彻执行生产责任制,对于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生产出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是何等的重要!
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真是千真万确。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办事,自觉地遵守合理的规章制度,就一定能够使生产活动井然有序地节节上升。

要敢于向困难斗争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要敢于向困难斗争
  上海同兴实业社工人 陶有之
在生产斗争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问题在于怎样对待它。有些人一碰到困难,不是开动脑筋想办法,而是单纯依靠原料、机器、设备……,认为要解决困难,就要有好原料、新机器。这是一种逃避困难、不敢斗争的态度,不是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态度。
原料、机器、设备对生产是有重大影响的。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决不否认物质条件的作用。但是,机器是人掌握的,决定的因素还在于人。如果不开动脑筋,不发挥革命干劲,没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就是有好原料、现代化的机器,也不一定能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上海针织行业中有这样一家大厂,为了提高产品的漂染质量,花了几千元向外国买了一台洋染色机,原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可是,事与愿违,质量还是很差;而一家小厂用土机器生产,质量倒很稳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洋机器不及土机器?也不是。原因就在于小厂的工人同志有敢于斗争、不断斗争的精神。他们每次都把进厂的棉纱进行分析、研究、试验,按各种级别进行不同染色。土机器有缺点,工人们就边摸索、边改进,哪里有毛病,就向哪里开刀。一旦出了问题,就及时进行讨论、研究、反复试验,不得出结论决不罢休、不找出病根决不收兵。由于有了这种斗争精神,就迫使困难低了头。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指什么?指勇于斗争的信心、决心和恒心。特别是在目前,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变一材为多用,变劣材为优用,变废材为有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经常具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向各种困难进行斗争。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