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1-03-07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发展养猪事业的途径—安徽霍丘县周集人民公社养猪调查

第7版()
专栏:

发展养猪事业的途径
—安徽霍丘县周集人民公社养猪调查
本报记者 于明 盛影俊 韩国珍
中共霍丘县委、周集公社编写组
周集公社1960年共养猪四万七千二百五十六头,出售给国家一万一千零四十一头,支援外地外社三千九百头。除自食外,现在还存栏一万七千多头。1960年积攒的猪肥(包括猪粪尿和猪踩泥),由1959年的八百零五万担增加到一千一百五十万担,施肥面积和施肥量都大大增加,这是这个公社1960年比1959年粮食增产11.6%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公社发展生猪的办法是对头的。只要认真地按照这些办法办事,踏实地、积极地贯彻党的政策,这个公社的养猪生产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必须公养私养并举,大力扶助社员私人养猪
周集公社在公社化以前的高级农业社时期,饲养猪比较少。1958年公社化以后,养猪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到1959年春季,全社共养猪三万九千七百二十头,其中集体养猪一万零六百七十七头,社员私人养猪二万九千零四十三头。从1959年春季到1960年3月的一段时间内,因为片面强调了集体养猪,忽视了公养私养并举,放松了帮助私人养猪的工作,公社、大队和小队虽然办了许多猪场,集体饲养的数量大大增加了,但是社员私人养猪却没有很好发展,因而公社党委制订的发展生猪计划未能完成。1960年4月到6月,公社党委采取调查研究、全面算账的办法,召开了三次公社党委扩大会议讨论,才正确地掌握了养猪方针。
1960年4月,公社党委为检查养猪发展情况,召开了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在会议上采取全面算账、重点调查的办法,找问题、摸情况。经检查发现,在1959年春季到1960年3月以前这段时间,虽然集体养猪由1959年春季以前的一万零六百七十七头增加到二万五千九百七十头,而私人养猪则由二万九千零四十三头下降到一万一千一百三十头。因为私人养猪下降,集体养猪尽管增长了一点四三倍,但总头数却下降了6.7%。有些生产大队由于集体养猪的计划偏高,忽视私人养猪,虽然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仍然不能实现计划数字。如戴店生产大队,计划办一个千头猪场,用了七百多根木料,二万多斤柴草,七百多个人工,花了二千多元,建立了八十四间猪舍,但只养猪二百八十头。公社党委发现这些问题以后,便决定在全公社广泛征求社员意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5月中旬召开了第二次党委扩大会议。通过反复对比,进一步证实了在领导思想上只重视集体养猪,忽视社员私人养猪,是养猪生产不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个公社的迎水寺大队由于正确执行了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不但积极发展公养,而且大力帮助社员私人养猪,使社员私人养猪户数由原来的六百多户增加到一千五百多户,因而在一年之内就使公私饲养的头数由一千三百多头增加到二千五百多头,每户达一点七头。根据两次调查,公社党委确认,除了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生产外,必须大力扶助社员私人养猪。公社党委算了一笔账:全社二万四千多户社员,如果每户平均养两头多猪(春季养一头、秋季养一头),全公社就可以养五万头猪。这么多猪如果完全靠集体饲养,按一个猪场养五百头计算,需要办一百个猪场;如果实行一猪一圈,需要五万间猪舍,按每间三根木料、二百斤柴草需要十五万根木料、一千万斤柴草;每间按三个人工计算需要十五万人工;每间以二十元造价计,就要一百万元投资;每头猪每年需五十斤精饲料,共需二百五十万斤精饲料;而养猪劳力至少在一千人以上。如果完全实行集体养猪,上述各项都不是一下能够解决的。但是从全公社许多典型养猪户的调查情况来看,让社员以养猪为副业,利用工余时间和辅助劳动力,每年一户养两头猪却不是十分困难的。根据这种情况,在第三次有大队党总支书记、小队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公社党委扩大会议上,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坚决贯彻公养私养并举,大力扶助社员私人养猪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面积极发展集体养猪,一面采取有钱买、无钱贷、以肥料抵猪本的各种办法,帮助社员发展养猪生产。从1960年6月份公社党委作出这一项决定以后,集体养猪和私人养猪都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全社从1960年6月到年底的生猪饲养量,比1959年冬天到1960年以前,增长了44%。
实事求是的养猪办法发挥了集体和个人养猪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够做到公养私养并举,并扶助社员私人迅速发展生猪?周集公社认真实行了四级办场、五级养猪。首先根据公社、大队、小队、食堂等各级组织的职权范围和具体条件,来发展集体养猪,而每一级的养猪场又都积极扶助社员私人养猪。由于公社和大队范围大,便于调剂、便于和粮食加工场挂钩、便于办综合利用的场坊(如粉房、酒坊等)以解决精饲料问题,对培养良种、进行科学实验、防止猪瘟等方面,也有较好的条件,而这两级劳动力较缺,不宜养太多的肥猪,所以确定公社、大队的集体猪场,以饲养母猪、繁殖仔猪和总结养猪经验为主。因为生产小队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单位,每当收获季节,都有大量的作物秸秆、糠渣,粗饲料较多,并有开荒扩种饲料的条件,劳力也比较容易解决,所以生产小队以繁殖仔猪和饲养肥猪并重。食堂因有蔬菜地,并有大量的残剩食物可资利用,就以大量饲养肥猪为主。为适应一家一户的饲养条件,社员私人也以养肥猪为主。食堂和社员大量饲养肥猪,既适合本身条件,又可优先优价买到肉和油吃,这就大大鼓舞了他们养猪的积极性。
养猪办法确定以后,公社党委就决定首先消灭大队、小队和食堂集体养猪的空白点,先扶助这些集体单位把猪养起来。经过摸底排队,发现全社有四个大队、一百七十个食堂还没有集体养猪,另有八个大队喂猪很少。公社党委便从公社一级养猪场抽出一百二十头、从养猪较多的张岭大队调剂五十头,全部卖给没有喂猪的大队集体饲养。对一百七十多个没喂猪的食堂和养猪很少的八个大队,也都给予了帮助。仅只去年一年,公社猪场就贷给这些队和食堂一千三百三十头猪和一万三千三百元,扶助各级集体养猪。大队猪场发展起来以后,又积极地扶助小队、食堂和社员养猪。全社各生产大队去年卖给或贷给小队、食堂和社员喂养的猪达一万零五百九十八头。到去年年底,全社二十六个大队,二百多个小队和六百二十八个食堂,便全部集体养了猪,消灭了集体养猪的空白点,并为大力扶助私人养猪创造了条件。
在消灭集体养猪空白点后,公社党委便强调大力扶助社员私人养猪,要求各级集体养猪单位,把支持社员私人养猪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这个公社创造了许多扶助私人养猪的有效办法。
首先是帮助社员解决猪源。公社、大队所属猪场繁殖的仔猪,采取卖给和贷给社员的办法,使只要愿意喂猪的社员,不管手中有无现钱,都可以从公社或大队买到猪喂。老楼大队在1960年就贷给和卖给社员九百六十头猪,其中有二百四十头,是社员把猪育肥卖了以后,才归还猪本的。
生产小队除采取以上办法帮助社员私人养猪外,还根据生产小队是包产单位需要肥料的特点,实行以肥料兑换小猪,帮助社员养猪。如老楼大队老楼小队社员李老三老两口,由于缺少劳动力,经济比较困难,队干部在了解他们有养猪的愿望后,便主动地捉了一头小猪给他喂。李老三当晚就把积攒的肥料交给队里,折价抵还了部分猪款,以后他的积肥劲头更大,不到半个月就把猪本还清了。
公社和大队收购供应站还建立了生猪调剂门市部,组织社员互相调剂,从多方面来开辟猪源。老楼大队去年一年经过收购供应站调剂了一百九十六头肥猪和八十六头仔猪,使每户社员都能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饲料情况,买回适宜自己喂养的生猪。因此,社员私人养猪非常普遍,这个大队去年已成为全公社养猪最多的大队之一。
公社、大队、小队和食堂,在部分社员因冬季饲料较少不愿喂半大肥猪时,便从方便社员养猪出发,按市价买回社员的半大肥猪由集体饲养,并且及时卖一头仔猪给社员,使社员在卖过猪后仍然继续有猪喂。闸口生产小队还采取和社员合养母猪的办法,帮助社员养猪。生产小队在冬季因猪场条件差,便把母猪和社员共养,利用社员冬闲的劳力加意保护母猪和仔猪,既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又帮助社员私人养了猪。生产小队给养猪户一定的饲料,并给养猪户每天记两分工,繁殖的仔猪出售后,还分给社员三分之一的售价。社员程文赐去年和生产小队合养一头母猪,2月里一窝生了八头仔猪,仔猪出售时他分得十二元,加上饲养工分收入的二十四元,共得三十六元,等于喂了一头大肥猪。因此,他对和小队合养母猪特别积极、细心,今年1月合养的母猪又生一窝仔猪,由于天冷,他的妻子半夜里起床耐心保护母猪生产,用自己的棉袄盖在用席子围起来的席圈上,保护刚刚生下来的仔猪,又把母猪放卧在事先预备好的麦秸上,因而保住了大、小猪的安全。
闸口生产小队支部书记孙鸿勋说,养猪有了饲料,就等于解决了60%的问题。周集公社养猪生产能够迅速发展,是和这个公社、大队和生产小队采取各种办法,帮助社员有效地解决饲料问题分不开的。公社根据各个生产小队耕地的具体情况,确定留给每个养猪户一分至一分三厘的饲料地,以保证每头猪一年四季都有足够的饲料。在周集公社,我们访问了好几户社员,他们都认为只要有一分左右的饲料地,再抽出早晚空隙时间捞捞杂草,一户常年喂一、二头肥猪是完全可以办到的。社员张国彦一家五口人,蔬菜自留地加上饲料地共五分二厘地,去年他除安排一分地种其它蔬菜外,余下的四分二厘种了一季南瓜和一季胡萝卜,一年就收南瓜、胡萝卜近三千斤,加上夏、秋两季打捞的杂草,使家里经常喂养的一头猪没有一天断过精、粗饲料。去年他一家已出售了两头肥猪给国家,现在家里还有一头八十多斤重的肥猪。公社的各个生产小队还把收了粮食剩下的豆禾秸秆等粗糠留作粗饲料,在留足了本队集体养猪所需的饲料后,把剩下的粗糠全部分给喂猪的社员。在帮助社员解决猪饲料的同时,公社党委并帮助大队、小队、食堂等集体养猪单位发展水浮莲。全社去年生产水浮莲的面积,已从原来一百亩水面发展到六千多亩。公社、大队养猪场还用肥料同生产小队换粗饲料,以解决粗饲料的不足。这样,就保证了全公社各级养的猪,都有足够的饲料。
周集公社在千方百计扶助社员私人养猪的工作中,认真地实行了政策兑现。首先在大集体和小集体之间、集体和私人之间,都执行了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去年夏天决定公社以饲养母猪,繁殖仔猪为主时,公社母猪不足,他们就用两头仔猪调换社员一头母猪,母猪价格一律按肥猪价格计算,两头仔猪不足一头母猪价格时,都补了现金。实行政策兑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坚决保证社员养猪户都有规定数量的饲料地,不使社员因为饲料困难而不能养猪。在去年一度偏重集体养猪、忽视私人养猪时,有的队曾收回了社员的饲料地,影响了社员养猪的积极性,公社党委发现后立即进行了纠正。现在绝大多数生产小队都执行了这一规定,闸口生产小队仅社员私人开荒的饲料地就有四十六亩,使社员私人养猪能够保持正常的发展。政策兑现的第三个方面,是食堂和私人养猪以后,能优先优价吃到猪肉和猪油。公社规定食堂养猪可以自食一半,这就大大激发了食堂养猪的积极性。如闸口小队三个食堂,每个食堂经常养猪二十至三十头,社员除经常有肉吃外,每逢节日,每人能平均吃到一斤肉。今年,社员在完成国家收购计划后,除自己买、杀的猪肉不算,全队又集体杀了六头猪,全部分给社员过春节。对于私人养猪的社员,公社商业部门规定,他们出售肥猪以后,可以享受以下三种优待:一、称肉、称油优先。二、优价购买猪肉。三、买仔猪优先。社员张振友一家四口人,去年卖了三头猪,共得一百零二元,并且拿到二十二斤肉票、六斤油票,除平时已买食十八斤肉、四斤油外,其余四斤肉、二斤油都在春节买回,使全家不断吃到了猪肉和猪油。
为了使公养私养的生猪,都能够迅速发展,公社各级集体猪场还对社员进行饲养技术的帮助,尤其注意帮助社员做好生猪的防疫工作。全公社每一个大队都成立有防疫站,每一季对社员私人喂的猪都进行免费防疫。有许多大队的收购员又是义务防疫员,边下乡收购,边背着药箱治疗,对提高社员饲养技术和降低生猪死亡率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集体富裕,社员私人也富裕
周集公社认真实行公私并举、大力扶助社员私人养猪的结果,使养猪生产发展得又多又快,总饲养量迅速增加,给农业提供的肥料大大增多,对增产粮食有很大作用,使集体和社员个人都比较富裕起来。
这个公社1960年有上万亩土地受了旱、涝灾害,但是粮食产量比1959年还增长11.6%。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猪养得多,增加了肥料。如闸口生产小队,公社化以前养猪很少,每年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公社化以后,这个小队的养猪生产逐年发展,再加上其它农业措施,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1958年这个小队养猪一百五十头,总施肥面积是70%,其中猪肥占20%,收获的粮食平均每亩单产三百零四斤;1959年养猪四百一十头,总施肥面积是80%,其中猪肥占30%,单产三百二十三斤;1960年发展到五百四十六头猪,总施肥面积达到95%,其中猪肥占35%—40%,单产四百二十七斤。和闸口小队相邻的西坝、刘祠两个小队,与闸口小队的人口、田亩、水利等条件都大致相同,但是这两个小队由于没有重视社员私人养猪,总饲养量不多,因此1960年的施肥和粮食产量情况也都各异:西坝小队1960年共养猪二百九十五头,只有闸口小队的54%,总施肥面积是67%,其中猪肥占30%,单产仅三百五十斤;刘祠小队1960年共养猪三百二十头,只有闸口小队的58.6%,总施肥面积是70%,其中猪肥占12%,单产只三百一十斤。
周集公社由于集体养的猪多,增加了集体的收入,购置的生产资料也较多。1960年全公社集体养猪的收入,除一部分分配给社员外;另一部分用来购买了化肥、农药六十八万五千多斤,马车、胶轮车、双铧犁等大型农具一千三百五十多件,小型农具六万六千九百多件。这对促进农业生产有很大作用。老楼大队高塘屋生产小队原来是个穷队,1959年大队贷给这个小队五头母猪,当年就发展到一百三十头,除小队留一部分种猪繁殖外,采取有钱买、无钱贷、肥料抵的办法,将仔猪下放给食堂和社员私人饲养,1960年全生产队就发展到三百二十头猪。这不仅增加了社员收入,而且还利用集体养猪收入购买了八辆水车、十七张犁铧、一百多个犁尖、二十张小网子(收麦用),并买麻二百三十斤编织蓑衣一百领。全公社八百四十六个食堂发展集体养猪后,不仅供给了社员肉食,改善了生活;而且还能出售一部分给国家,用所得收益解决了食堂油盐等零星开支和添置炊具的费用。
实行公私并举、大力帮助私人养猪以后,很多社员也富裕起来。现在全公社私人养猪户占总户数的90%以上,对增加社员收入有很大补益。如老楼大队老楼小队社员张振友,夫妻两人带两个小孩,有四分自留菜地和一分二厘饲料地。他们用巧喂猪的办法,每年都是喂四头卖三头,头年冬天买一头克郎猪喂,到开春青饲料多起来的时候,就卖掉肥猪买两头小猪,到秋后又卖去这两头肥猪再买一头克郎猪。去年这户社员出售给国家三头肥猪,收入一百零二元,加上农业收入一百七十多元,以及养鸡养兔其它副业收入,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好。去年全家四口人新添了棉被一床、棉袄两件、棉裤三条、卫生衣一套、大人小孩布衣褂裤十二件、力士鞋一双、绒帽子三顶、袜子五双、围巾两条,还添置了锄头一把、大锹两把、扬扠三把、粪筐两担、扁担三根,社员个人自备的小农具样样补全。这户社员不但有穿的有用的,而且吃得好,去年一年就优先优价购买猪肉二十二斤、猪油六斤。社员陈文振是个困难户,一家七口人只有一个整劳力,全年工分收入还不够支付一家人的伙食费。但是,由于他家发挥了辅助劳力的作用,经常养着一大一小两头猪,去年一年就卖了四头肥猪,收入一百七十多元,除付还食堂伙食费二十多元,全家大人小孩都添了新衣,生活得很宽裕。

学术动态

第7版()
专栏:

学术动态
辽宁大学历史系
讨论世界现代史分期问题
辽宁大学历史系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对世界现代史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是: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分期,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范围及其理论基础,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在世界现代史中的地位,关于世界现代史体例和纵横关系,以及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等。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分期问题,讨论中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逻辑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三个时期。因此,应该以资本主义总危机学说作为分期的理论依据,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两个阶段将世界现代史分为两个时期。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资本主义总危机包括从资本主义崩溃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内容就是世界现代史的内容。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不仅包括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瓦解和崩溃,而且包括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和崩溃,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主张这种意见的同志在世界现代史的具体断限上有两种看法。一种主张把从资本主义总危机开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一段时期(从1917至1939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现在(1939至1960年)作为第二个时期。另一种则主张第一个时期从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至1945年),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到现在(1945至1960年)。
第二种意见认为:不应该以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两个阶段作为世界现代史分期的依据,而应该以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作为分期的依据。他们把世界现代史分成三个时期,即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形成之前(1917至1948年),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形成到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出现之前(1949至1956年),从1957年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出现之后到现在(1960年11月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持这种意见的同志的主要理由是: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主要内容的我们的时代,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斗争的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崩溃、殖民体系消灭的时代,是越来越多的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胜利的时代。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该以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壮大、发展的过程来划分世界现代史的分期。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是包括不了这些历史内容的。
第三种意见是折衷性的意见,持这种意见的同志主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1945年)作为世界现代史两个时期的分界线。他们认为,这样既考虑到社会主义力量的变化,补充了第一种意见的不足之处,也考虑到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补充了第二种意见的不足之处。上海经济学会统计学组讨论统计学的特点等问题
最近,上海经济学会统计学组结合学会年会活动,举行了学术讨论会。讨论中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关于统计学的特点问题。有些同志认为:数量方面的研究是统计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虽然研究事物的数量方面也要注意质的方面,质与量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是研究事物的数量方面,研究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以为统计学的特点是一般地研究实际事物,而不是研究事物的数量方面,那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就会没法区别。
有些同志基本上同意上述意见,但认为还应该补充两个特点:(1)统计学比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不仅研究经济基础,还研究上层建筑;(2)也有人认为:在方法上,统计学是根据事实资料,加以归纳分析,不像其他社会科学要应用逻辑推论。
另有一些同志基本上不同意把数量方面的研究作为统计学的特点,认为这不能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统计工作应该既要有数字又要有情况,既要见物又要见人。也有同志认为:统计学的特点是一回事,对统计工作在一定时期着重要求干什么又是一回事。还有同志认为:事物虽有其质和量两个方面,但有些问题却不能用数量来反映,例如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政治思想面貌,觉悟程度等等,都不是数量能说明的。
在讨论统计学的特点时,联系到它与调查研究的关系问题。有些同志认为:统计虽然是调查研究,但是并非一切调查研究都是统计,统计的特点就是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数量方面,因此调查研究与统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有的同志认为:调查研究是处理和对待一切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各门科学共同的方法,因此调查研究不等于统计方法,两者是一般方法与个别方法的关系。
也有些同志认为:各门科学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统计是用统计的方法做调查研究。但是,统计方面也可能有一部分不是调查研究所能包括的,例如当前统计工作中提出以调查研究为主、全面统计为辅,就是一个说明。因此,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交叉的关系。

冬小麦的抗旱经验

第7版()
专栏:

冬小麦的抗旱经验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李振声
目前,北方有些地区旱象已经露头。抓紧行动,及早抗旱,是争取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去春,陕西地区出现了百日大旱。陕西省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全民性的抗旱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共陕西省委组织了支援抗旱技术工作组,与群众一起总结了这次抗旱斗争的经验,其中有些对其他地方也是适用的。现在介绍如下。
(一)冬小麦的需水情况与耐旱特性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分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许多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冬小麦的需水与耐旱能力也是不同的。
冬小麦各发育时期的需水量,一般是从出苗到分蘖后随小麦植株的逐渐长大而相应增加,越冬时期,气温下降,麦苗的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需水量随之降低;到返青拔节时,麦苗迅速生长,需水量又急剧增加,直到抽穗开花达到最高点;成熟前茎叶衰老,需水量又逐渐下降。总的趋势大致如此。不过经试验证明,在小麦全部生育期中最需要水的是“拔节—孕穗”阶段。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发育变化最多,也最复杂;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穗的发育和形成以及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两极分化,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如果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时期缺水,则会使穗子变小。其次,在小麦“开花—灌浆”时期,也很怕缺水。缺水会降低结实粒数,影响灌浆,使籽粒不饱满。
春旱的威胁,主要在小麦的“拔节—孕穗”阶段。这是春季防旱抗旱的关键时刻。为了预防小麦在“拔节—孕穗”时期遭受春旱,必须做好两个准备:一是预防,即抓紧冬季和早春的灌水保墒,使土壤中储蓄下足够的水分;二是抢救,即当干旱严重时,采取抢灌等急救措施。可以说这是陕西去年小麦抗旱管理中的两条主要经验。
为了树立长期抗旱的思想,了解冬小麦的耐旱特性和耐旱能力是必要的。去春陕西旱情是严重的,就关中地区来说,从1959年7月至1960年2月,共计八个月的时间,总降雨量仅为常年的37.8%;土壤底墒不足而且春季蒸发量大,到3月初即呈现了较严重的旱象。3月6日,抗旱技术工作组在兴平县三韩公社旱地麦田调查,土壤含水量已下降到小麦的雕萎湿度;小麦部分植株老叶枯黄,个别小蘖死亡。但是除部分早播的“2419”麦田外,其他品种的小麦如碧玛一号等,仍表现了顽强的抗旱力。小麦对干旱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自动调节”的能力上,即当受旱的初期,它可死去部分叶片,以保持水分的吸收与蒸发的平衡;干旱严重则死去分蘖,保留主茎;直到最后水分枯竭才全株死亡。如上所述兴平等地,部分麦田一直干旱到3月13日,但小雪之后麦苗又恢复了生机,没有出现全部旱死、颗粒无收的现象。受旱比较严重的是乾县旱塬未灌水麦田的小麦,只保存了主茎,分蘖全部死亡,但只要主茎保存即仍可有一定收成。
(二)如何进行“抗旱灌溉”
所谓“抗旱灌溉”,是在小麦受旱严重或受旱面积较大而又水源不足的情况下的灌溉。它的基本要求,是利用较少的水灌溉较大的面积,并充分发挥灌水的最大效用。灌溉技术是根据小麦受旱情况和具体灌溉条件决定的。
从小麦受旱情况来说,应根据各类麦田实际的与可能的受旱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像一般正茬麦地,底墒较好,麦苗较壮,根系较深,抗旱能力也比较强;因为根系深,一可利用深层土壤的地下水,二可利用向上移动的土壤毛细管水,三可利用各层土壤中不能移动的吸着水,可以抵抗较长时期的干旱。而一般回茬麦地就差一些,底墒不足,麦苗较弱,根系较浅,不能充分利用深层土壤中储蓄的水分。因此,春旱时期的灌溉,应当首先抓回茬麦田,一方面补充底墒,另一方面可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增强抗旱能力。
现将几种比较重要的抗旱灌溉的具体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引水小畦灌溉与“长藤结瓜”泼浇:小畦灌溉可以节约用水,每亩约需三十方水,即可收到良好效果。如果把四十五米左右的长畦改为十五米左右的短畦,每亩可节约用水十方以上;将二点五米的宽畦改为二米以下的窄畦可节约用水五至十方。如果用“长藤结瓜”式的引水泼浇,工效可以提高十倍以上,特别是在水源不足、地面不平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效益。
(2)提水泼浇与开沟顺行溜浇:泼浇是在麦田严重干旱情况下的一项抢救措施。这样做可以在短期内对大面积麦田的抗旱发生很大作用。据去年经验,每亩泼浇水量十方左右,泼浇后立即松土保墒,可维持小麦七至十天的水分需要。开沟顺行溜浇,因为渗水较深,可以复土保墒,延长灌水的有效时间。如果再与人粪尿结合施用,可以收到更大的效益。
(3)小雨小雪后趁墒抢灌:在干旱期间如果下一场小雨或小雪,必须及时趁墒抢灌。趁墒抢灌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浅墒(小雨小雪润湿了土壤表层)的基础上使灌水迅速向土壤深层渗透。据乾县试验,13日小雪前灌水十方,只下渗七厘米,而小雪后趁墒抢灌,十方水就可以下渗到十三厘米。灌水下渗愈深,蒸发就愈慢,愈容易保墒。
(三)如何进行抗旱保墒
保墒对旱地来说,是抗旱的根本措施,对水地来说是充分发挥灌水效益的基本保证。在保墒抗旱中,我们认为应该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关于灌区水地保墒问题:工作组曾在兴平等地进行调查,发现新灌区的部分麦田,灌后不能及时保墒,造成的龟裂现象及不良后果很严重。在一平方米的麦地里,宽一点五厘米,深五厘米的裂缝总长度竟达到五点六米,增加土壤水分的直接蒸发面达60%;结果灌水在六天之内就跑掉了三分之一以上。保墒不及时的原因,除劳力不足外,主要是在保墒工具和方法上。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群众曾创造了一些经验,如在改革保墒工具方面,兴平群众曾创造了手持钉齿耙顺行耙麦,比锄麦提高工效三至四倍。在改进保墒方法方面,群众曾采取了“耙锄结合”的办法,即先耙地,在地面不平耙不到的地方再用锄补,也大大提高了保墒效率。
在旱地麦田的保墒工作中,必须注意抓紧早春的有利时机。
据去年工作组在大荔永丰公社进行的调查:冬季和早春耱地三次的麦田,比到3月9日还未保墒的麦田,50厘米土层内的平均含水量高2.07%,折合每亩有效水量10.38方。据去年在兴平杨陵公社调查,早春保墒的(1月29日,保墒质量较好)比晚半个月后保墒的(保墒质量较差)麦苗平均增加了将近一个分蘖和三条次生根。由于冬季土壤冻结的时候,下层常有大量的有效水上升,累积在土壤冻层中,但是它最容易在土壤解冻时丢失,所以必须在早春“顶凌锄地”(耙地或耱地),才能把这一部分墒保住,失了时机,效果就不大了。
关于保墒的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关中地区的农民有五种保墒方法:即“锄”、“耱”、“碾”、“耙”、“打”。根据当地农民长期实践的经验,应该是:“合墒”锄地,皮干要耱,再干要压,过实过虚要耙,土块多了要打。所谓“合墒”是指土壤适耕湿度,即当灌水或雨后,土壤水分从饱和状态逐渐下降到毛细管运动的时候,采用锄地切断表层土壤毛细管,则可减少蒸发,保持底墒;而当土壤水分继续下降,毛细管破裂,水汽扩散的时候,采用耱地使地面细密,则可防止透风,保持水汽;如果土壤继续变干,则采用碾地,一可保持水汽,二可提墒;而在地面板结或耕层过虚的情况下,耙地可以发挥最大效益;破坏土块的最好办法是打。这是群众“看土”保墒的经验,是十分科学而有普遍意义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