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0-12-06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把措施加够

第5版()
专栏:

把措施加够
陈之衍
今天这块版上发表的重庆钢铁公司转炉一厂的领导方法,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神妙的地方,但却是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指挥生产的可靠方法。
一个领导有方的先进企业,它的优点和特点,往往并不表现在一个短时期内生产上升很快,而是表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都能连续稳定地上升。做到这一点并没有不可克服的难处。问题是要切切实实地把一切应当做的工作都做到家。
工作怎么才叫做到家?定一个公式是困难的,但是有几条,是一定要做到的。
第一条叫做信心足够,充满着蓬蓬勃勃无产阶级事业家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这一条至关紧要,它好比一个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我们奋勇前进。
但是,任何革命事业的发展,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矛盾、困难、不利因素等等)。你要想让生产连续稳定上升,就可能有一系列的问题来找你。一个有经验的企业领导者,不是等问题来找人,而是事先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可能统统想到。(想到想不到,又决定于你是不是熟悉生产实际,是不是经过了周密的调查研究)
干劲十足,又把问题想够,这就主动了。这是第二条。
但是,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自动解决的。吃一口饭要张一次嘴,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一个措施。措施不仅要具体,而且要加够。为什么?因为人总归不是神仙,不能预见到生产过程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不到一定时候,是不会暴露出来的。因此,就要采取万全之计。这就是把措施加够,加到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这样,不管出现什么新问题,都不会措手不及,都有对付的办法。这是第三条。重庆钢铁公司转炉一厂的领导方法,最突出的一点就在这里。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有关解放战争的各篇中,我们得到什么有益的教诲呢?要藐视鄙视一切反动派。不管反动派如何貌似强大,都是可以打败的。但是,在和敌人作斗争时,却要看到一个一个的具体困难。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要作切实的准备,绝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必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我们就是在毛主席这种光辉的战略思想指引下,赢得了革命战争胜利的。
生产是另一种战斗。生产中的“敌人”,就是那些矛盾,困难和不利因素。对于这些“敌人”,在整体上,也要藐视它们,抱必胜的信念。但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不仅不可轻视它们,而且要对它们有足够的估计。并且也要不打无把握的仗,采取足够的措施去战胜它们。
重钢转炉一厂的同志们,就是运用了这种稳扎稳打的工作方法,取得生产连续稳定上升的成果的。他们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想够,一一采取了措施。不但在生产关键和主要工种上采取了比较充分的措施,而且对那些不大引人注意的“小地方”(次要工种、辅助部门、小的环节),也采取了周密的措施。对一些重要环节,不但设下一道防线,而且设下几道防线。这样就造成优势力量,打有把握的仗,保证取得全胜。
在战争中,占领城市,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在生产中,生产连续稳定上升,是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结果。
这种领导方法的特点是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的结合。
现在离年底只有二十多天了,我们要把措施加得足足的,特别是安全生产,防寒防冻防火,设备维修,安排好工人生活等等,都设下一道道防线。造成几倍优于“敌人”的力量。每一样事情都要深入检查,是否办得切切实实,比如安全生产,是不是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检查了;防寒防冻的物资是不是准备齐全了;工人生活特别是那些井下工人、炉前工和火车司机等的生活是不是安排得妥妥贴贴了。在加措施的时候,对于那些“小问题”也丝毫不能忽视。比如,矿工用的矿灯,是不是够用,这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到采煤和掘进效率。这些问题,都一个一个地妥善解决了,功夫到了家,提前和超额完成今年以钢为纲的工业生产计划就更有把握了。

要闻快报

第5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贵州提早为小麦追肥
贵州省各地人民公社抓紧“小阳春”季节,普遍为小麦追肥,力争冬前增加有效分蘖数,促使麦苗整齐茁壮生长。目前,全省近百分之六十的麦田已追施了第一道肥,追过肥的三类苗,大部分开始转青。
江苏开展冬季积肥运动
江苏各地人民公社广泛展开冬季积肥活动。各地都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组织积肥专业队,实行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报酬、定奖励的“五定”责任制度,并坚持记工评分,多劳多得。盐城县郭猛公社孙庄大队以小队为单位,按照各种积肥方法所费劳动力的多少,规定了不同的劳动定额,社员积肥的积极性很高,?河泥,积聚人、畜粪,全大队已积肥七万多担。
内蒙古加紧冬灌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合理安排劳力,加快冬灌进度。到十一月底,全区浇灌的面积已占需要冬灌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四。动手早,水利条件又好的黄河河套灌区,已超额百分之三完成了今年的冬灌任务。为了扩大灌溉面积,水源比较缺乏的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提出了向井、塘、河、泉、山、沟“六水”进军的口号,一面修渠打堰、平整土地,一面冬灌,并且采取先远地、后近地,先浇难浇地、后浇易浇地,先浇平地、后浇洼地的措施,充分利用水源,节约水量,使日浇地进度从二千多亩提高到三千多亩。
河北棉区开展复收活动
河北省产棉区很多人民公社的生产队,组织半劳力和辅助劳力,在已经摘清的棉田里开展了找拾落地棉、僵瓣棉、眼睫毛棉的“三找”活动。曲周县肥乡公社铺上生产队在普遍开展“三找”活动前,由第一小队先行试找。这个小队三十六名社员,在二百八十亩棉田里,找了三天,找回的籽棉平均每亩有八斤多。
广东澄海县大种冬菜
地少人多的广东澄海县,今年利用田头地角、房前屋后、土坡沟坡、甘薯垅沟内、沙田的废堤等大种冬菜,目前已种下三万多亩。
在大种冬菜中,各级党组织都广泛发动群众挖掘土地潜力。上华公社冠山大队经过同群众商量以后,利用食堂空地、开荒扩种和间种套种等方法,一共挤出一千二百多亩地来种菜,平均每人有一分多菜地。
龙岩县冬种烤烟生长好
福建龙岩县在大办粮食的同时,扩种冬烤烟,到目前止,全县已移栽一千六百三十八亩,超额完成了种植任务。龙岩今年冬烟种植质量很好,平均每亩下十担火土粪便混合肥做基肥,并且有一千余亩追过二、三次肥,一百六十多亩培了土。由于管理细致,烟苗生长良好,绝大部分已长出新叶。
松花江上半冰半水捕鱼
目前松花江正值闹江期,历年这个时候渔业生产都是停船扣网,休兵养将。今年富锦县组织了一个水产试验队,试验半冰半水捕鱼。试验三天,创造一趟网捕鱼三千五百斤的高产纪录,为半冰半水时期大捕大捞创造了生产经验。目前全县已有二千三百多人,一千五百四十多趟各种网具进行封冻前的捕捞,平均日产量达四万多斤。

重钢转炉一厂经常按照“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的精神安排工作 措施周密具体 钢产量稳定上升

第5版()
专栏:

重钢转炉一厂经常按照“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的精神安排工作
措施周密具体 钢产量稳定上升
本报重庆5日电 重庆钢铁公司转炉一厂领导干部经常根据“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的精神指挥生产,工作稳扎稳打,生产节节上升。现在这个厂钢的日产水平,已经比两个多月以前提高一半以上。
这个厂每次发动群众制定保证完成计划的措施,总是在充分估计有利因素的同时,足够地估计生产中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从而把措施多加几分。他们经常按照比生产计划更高的指标来制定措施。这样,在生产遇到困难时,能确保完成计划;生产顺利时,便能大大超额完成任务。例如,为了保证化铁炉和转炉正常生产,他们一方面积极维护保养正在生产的炉子,一方面预备好一批炉子,当正在生产的炉子遇到特殊的困难需要停炉时,备用的炉子就立即接上去参加生产。11月27日,正在生产的一号化铁炉忽然发生了炉缸发黑,风眼堵死的故障,停下来检修,需要好几天时间;因为早有准备,当一号化铁炉停炉时,备用的二号炉便开炉生产,保证了铁水源源供给转炉。为了保证原料、燃料源源入炉,他们除了实行精心维护行车、严格原料燃料的供应管理等措施外,还扩建了料场,增建了从料场到化铁炉的地上运输循环线,增加了破碎大块铁的设备。这样,有时行车出了故障,原料、燃料仍可经地上循环运输线运送入炉;有时小块生铁供应不上,便及时用破碎机破碎大块钢铁来供应。这便保证了化铁炉不空料线,正常生产。在“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的思想指导下,这个厂不但在生产关键和主要工种上安排了比较充分的措施,还对各次要工种、辅助部门以及小的生产环节,安排了比较全面周密的措施。这就减少了因小的地方疏忽而造成生产损失的现象,更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稳定上升。
为了很好地实现各项措施,这个厂在下达生产指标时,都把措施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并且发动群众围绕实现措施开展各种竞赛。如操作行车、鼓风机、卷扬机等机器设备的工人,围绕着实现维护设备的十大措施,开展了安全无事故日的对手赛;制炉衬工人和冶炼工人围绕着实现提高炉龄的措施,开展了炉子长寿满堂红竞赛等。
这个厂的领导干部从生产实践中体会到:尽管在制定措施时经过全面周密的考虑,定出了十二分措施,但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和周折。因此,他们特别注意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的薄弱环节、新的困难,及时补充新的措施。例如,厂长余忠国和代理值班主任刘胜文10月份有一次值班,前几小时生产情况很好,化铁炉供应铁水正常,料线饱满,转炉冶炼也很顺利。这时候,他们一面给工人们鼓干劲,一面注意查生产薄弱环节。他们发现有一个转炉可能穿肚子,浇注工作比较紧张,脱模进度跟不上出钢的进度,便在转炉上增加了高温补炉、高温快补等补炉措施,坚持炉炉补、炉子一出钢水就抓紧补;同时,增添了一部分钢锭模,组织脱模工人进行快速脱模。这样,就使生产情况越来越好,全班创造了生产新纪录。

太钢高炉、焦化、运输等单位统一组织党工委和生产指挥部 高炉前后左右紧密配合多炼铁

第5版()
专栏:

太钢高炉、焦化、运输等单位统一组织党工委和生产指挥部
高炉前后左右紧密配合多炼铁
据新华社太原5日电 太原钢铁公司以高炉为中心,把焦化、运输、动力、机修等各个辅助单位,组成炼铁系统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生产指挥部,使这几个单位,由一般的协作关系变成了一个生产整体,进一步符合了炼铁生产的需要。
高炉生产牵连着炼焦、矿山、运输、动力、机械修配等辅助生产部门和综合服务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实际是以高炉为中心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过去在生产管理上,它们都是独立的单位,对炼铁生产中有些关键问题,有时就不容易解决,或不能迅速解决。8月份他们在公司党委领导下组成炼铁党工委和生产指挥部以后,针对生产关键,连续组织了设备维修和解决原料问题的战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攻克设备维修关当中,机修厂除为高炉“三口”(风口、铁口、渣口)供应足够的备品备件外,还检修好天车、电泡、堵口机、开口机等四大辅助设备,使高炉基本上消除了因设备问题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备品备件和辅助设备的维修问题解决以后,渣罐、铁罐周转不开又成了主要矛盾。炼铁系统党工委书记段集锐就组织炉前工、清渣工、铸铁机工、机修工等各工种职工,开展联合技术表演赛,保证了清渣工段快速清渣,加快了铁水罐的周转。
在党工委和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焦、铁、矿、运等各个辅助部门职工同炼铁厂职工结成了统一的整体,更便于按生产体系,开展
“一条龙”竞赛。为了让高炉顺利地贯彻精料、高温、大风等技术方针,焦化厂、运输部等单位的党委书记、厂长都带领工人到高炉前访问,征求炼铁工人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焦化厂职工根据高炉工人改进焦炭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大搞技术表演,改进配煤、出焦方法,加强炉体维护,使焦炭强度大大提高,焦炭灰分、硫分也大大降低,为高炉高产优质创造了条件。
以党工委、生产指挥部形式来实现公司党委对炼铁系统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也加强了炼铁系统日常的生产调度工作。发现问题,就能立即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迅速解决。最近参加抢修大型高炉的职工有三千多名,其中有生产工人、基本建设工人和机修工。虽然工种繁多,但是由于有了统一领导,整个抢修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高炉竟提前修好。(附图片)
炉前攻关键(木刻) 宋广训

节约原料 增产食糖 广东各糖厂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出糖率

第5版()
专栏:

节约原料 增产食糖
广东各糖厂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出糖率
本报广州5日电 我国食糖的主要产区广东省,经过制糖工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几个月的努力,已经作好开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今年在节约劳动力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食糖供应全国。目前,已经开榨的有中山、顺德、紫坭、市头、华侨、龙塘和江门甘蔗化工厂等糖厂,其他各糖厂也将陆续开榨。
中共广东省委对食糖生产非常重视。为了准备更多的制糖原料,今年的甘蔗种植面积约比去年增加了30%以上。经过精心管理,蔗茎高大粗壮。各级党委为了在榨季能够多出糖,出好糖,7月份以来就狠抓开榨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解决开榨后每天所需的巨大运输能力,省委除调拨一批木材、钢铁材料专供制糖工业部门用来赶制和修配车船外,佛山、湛江、江门等专区,都根据省委指示先后召开甘蔗运输会议进行安排。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费用,广东各地糖厂在开榨准备工作中,普遍开展甘蔗原料、蔗渣、煤和食糖成品四条厂内运输线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据统计,全省各地糖厂已建立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运输作业线二十一条,和实现锤打、机器起重等的单机自动化六十七台,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绩,仅据珠江三角洲的九大糖厂的不完全统计,就制成新机具九千多件。其中中山糖厂在采用新工艺后,经过最近的试验,证明仅在蒸发和煮糖效能方面就分别比过去提高20%和28%。
千方百计合理利用原料,大搞砍、运、榨一条龙大协作,保证以同样数量的原料蔗为国家榨出更多、更好的食糖,是广东今年新的榨糖季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多榨糖,各地一方面合理安排榨季,以提高原料蔗的食糖分,提高出糖率;另方面,全面组织推广各地过去行之有效的先进压榨经验和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糖分回收率。例如,去年出席全国群英大会的先进集体单位、最近曾向全国兄弟厂倡议开展少用甘蔗原料,多增产糖的竞赛的中山糖厂,18日开榨后,适当采取“均匀和慢车压榨”办法和采取各种措施,注意抓好产品质量后,头八天的榨得糖分指标就平均达到97.11%,超过了这个厂的设计水平,比去年第四季的平均实绩提高1.28%,白砂糖产品质量达到蔗糖分的99.77%,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品标准。(附图片)
广东省中山县中山糖厂职工热烈开展提高出糖率的劳动竞赛,积极把技术革新成果运用到榨糖生产中去,保证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增产更多优质食糖。这是新榨季的新劳动成果 新华社记者 黄炽和摄

加强生产准备既要抓掘进也要抓“搬家” 岭东煤矿一井转移工作面专人负责准备 转移前不减产,转移时不停产,转移后高产

第5版()
专栏:

加强生产准备既要抓掘进也要抓“搬家”
岭东煤矿一井转移工作面专人负责准备
转移前不减产,转移时不停产,转移后高产
新华社双鸭山5日电 双鸭山岭东煤矿一井在高产竞赛中组织专门队伍进行掌子面“搬家”(转移工作面)的准备工作,作到了“搬家”又增产。11月份以来,这个井有六个掌子面“搬家”,如果仍像过去一样由采煤工人自己来做搬家准备工作,至少要减产煤炭两千吨;现在由专门的生产准备队事先把新掌子准备妥当,就使这六个掌子面在“搬家”过程中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增产了一千二百多吨煤炭,创造了“搬家”前不减产,搬家时不停产,搬家后高产的新成就。
岭东煤矿一井组织掌子面“搬家”准备工作队的作法,是这个井的领导逐步摸索出来的。过去他们也同其他井一样,掌子面搬家的准备工作是由采煤工人自己来做的,每次搬家都要减产。这种情况使一井领导逐渐认识到加强生产准备不仅要大抓掘进工作,而且要大抓“搬家”。因此,他们下定决心由采煤、掘进、运输、机电等工种中抽调出六十多人,组成了固定的生产准备队,专门负责进行“搬家”准备工作。
掌子面搬家准备工作队既是准备新掌子面的尖兵,又是清理旧掌子面的“后勤部”。这种做法的好处正如采煤工人刘国顺所说:“有了搬家准备队给我们打前站和清理老底,我们就能安心夺高产”。例如,第四采煤队11月5日搬家时,准备队4日就把新掌子面的巷道作好,电线架好,电溜子和运输轨道铺好,请采煤队长、组长、老工人一起到新掌子面去验收试生产,5日搬家后,第一天的原煤产量就比上月平均日产量提高了21.5%。

杜有兴青年采煤队精心钻研采煤规律 三个多月增产一万八千吨煤

第5版()
专栏:

杜有兴青年采煤队精心钻研采煤规律
三个多月增产一万八千吨煤
新华社天津5日电 开滦煤矿唐家庄矿杜有兴青年采煤队,精心研究和掌握采煤规律,取得持续高产。这个队建队两年来全面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在今年的增产节约运动中,队员们的斗志更加昂扬,8月至11月份的三个多月中采煤效率比计划提高一倍,为国家增产了一万八千多吨原煤。
杜有兴青年采煤队在生产中,通过认真研究生产规律,分析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困难,经常准备几种对策,以便随机应变,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例如,开采二五九○掌子的时候,因为顶板压力太大,有冒顶影响出煤的可能。他们就研究出三种对策:一是事先打托梁,争取不冒顶;二是备有充足木料,一旦发生小的坍塌,马上打木垛,防止事故扩大;三是备有临时出煤的工作地点,以备万一出现事故,也不影响生产。结果有效地保持了生产正常进行。
杜有兴采煤队还有一套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好办法。他们很注意找出高产日里出现的先进因素及时总结全队和个人的高产经验,交流推广,帮助后进达到先进水平。在生产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又组织新的高产日,促使生产节节上升。
始终保持队内以及同其他队的团结协作,也是杜有兴青年队取得持续高产的原因。这个队在分配任务时,总是按照体力强弱、技术高低、条件好坏合理搭配劳力,互帮互赛,不使一个伙伴掉队。别的单位有问题,他们也主动协助解决。有时夜班准备工作来不及做好,这个队就主动派人提早下井帮助夜班干活。电溜子容易出毛病,杜有兴队的队员们就人人学机电,主动帮助电溜子司机加强维护。由于他们热心和有关工序的工人们协作,别人也很热心帮助他们。

“小老侯”——记青年王仲山学赶侯廷仁的故事

第5版()
专栏:湖北通讯

“小老侯”
——记青年王仲山学赶侯廷仁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金锴
听湖北竹溪综合农场的工人们谈起来,被人叫做“小侯廷仁”的王仲山简直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就是他,将牛群训练得那么有纪律,他只要吹声哨子,喊一句:“母牛在前,犍子在后!”几十头牛就循规蹈矩地按命令走了过来。就是他,前不久听说豹子骚扰羊群来了,他立时提了枝步枪赶上前去,直赶到离豹子只两三丈远,一枪,就将这只八尺大斑豹掀倒了。剥下来的豹皮至今还保存在农场场部里。也就是他,今年才十九岁,便坚持在邻近陕西的深山老林里,使大花园生产队由三人发展到九十六人,并且种了一千八百亩粮食、五百亩甜菜、二百多亩药材,办起了畜牧场、养猪场和酿酒厂等等,为国家积累了十五六万元的财富。一提起他,全国著名的治山英雄侯廷仁便眼笑眉开地说:“仲山这娃子,做起事来真是靠得住! 有了他,我对大花园这个队就放心了。”
但是,四年前,王仲山听了侯廷仁勤俭办场的故事,挂个小衣包来投农场,向侯廷仁学习的时候,侯廷仁见他小小的年纪只长得跟扁担一般高,就摇头说:“你年纪小,场里的活路重,不是挑就是驮,你干不了。快回去,长大了再来。”无论他怎样表示自己的决心,都不收他。谁知他回家转了一趟,又来场里了,说什么也不肯走。侯廷仁只好分配他去畜牧队看一只羊和一头牛。临上山时,老侯一再嘱咐:“我们这个农场,搞什么都讲勤俭。放牛,不光要把牛喂好,还要学会给牛治病。不花钱,用土法治。畜牧队的兽医刘任瑞同志,是个党员,要多向他学习。”小王乐呼呼地回答说:“侯场长,你放心,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过些日子,小王要求多放几头牛。牛增多,可就麻烦多了:赶了母牛,跑了公牛;不是这头牛吃了苞谷,就是那头牛踩了庄稼。为了撵一头牛,有时一跑就是几架山。几个月,两条新裤子就被树枒、荆棘挂得稀烂。他自己急得哭了几回,怎么才能叫这些野性的牛听话呀?他吹口哨,打号子,敲梆子,都不行。侯廷仁跟他讲:“牛跟人一样,你要细心了解它的脾气,体贴它,关心它,它才听你的话。”对呀,他从此细心观察,对哪条牛性子烈,哪条牛爱吃“上山草”,都弄的一清二楚,牛也就好放牧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牛不是爱吃有咸味的东西吗?他马上弄些盐水用喷雾器喷在草上,牛都围拢来吃,并且跟着他的喷雾器转。以后,只要喷雾器“嘶嘶”响,哪怕是空响呢,牛群都跟了过来,很听指挥。接着,他又用哨音训练牛,一吹哨子,牛群就集拢来。这样,他一人放牧三十来头牛,指挥自如。
在学习放牧的同时,小王每次上山都要扯些药草回来,向兽医刘任瑞同志请教:这是什么药,能治什么病?一点一滴地写到本子上,记在心里。在给牛治病的时候,小王更不放松机会,一面给老刘帮忙,一面不住的问这问那。老刘见小王的学习心切,就毫无保留地把牛的病症种类、预防和治疗方法,全部传给小王,并亲手教他实际操作。不到一年时间,有关牛的气喘、臌肚子、血灌肠等病症的扎针、灌药等治法,小王都能一手拿下来。秋天,畜牧队的牛闹病,小王向队里提了个“好牛、病牛分开喂养”的建议,表示自己愿意负责喂养病牛。当小王把铺盖搬到牛棚,和十二头病牛住在一起时,每天天朦朦亮,他就把牛赶上山吃露水草,同时抽空挖药、扯牛草。晚上,他把铡碎的草,煮烂掺些饲料,一头一头的服侍着。为治病牛,小王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看护牛,没有一点怨言。不到两、三个月的工夫,这十二头病牛都恢复了健康,长得膘壮肉肥。小王被评为全场的甲等工作模范。
最使小王焦急的事,是在农场提出了“三人一小队,五人一大队”向大高山发展的号召之后,尹绪刚他们都带着三两人,挑一担桶、一口锅,带几把锄头、弯刀进山去了,先后开辟出了方家坪、漆树坪、云雾山……好些基地,他怎么办呢?他想:“自己赶二十头牛出去,开辟一个新的牧场。”这个意见经领导批准后,他就独自赶着牛出去了。临行时,侯廷仁紧握着小王的手,一再嘱咐道:“你这个年轻轻的娃子,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在外面,比不得在农场里,光凭干劲不行,还得要有计划。切记着,到那里只要紧紧依靠党、依靠群众,有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小王心里激动得不知怎样回答,好大一会才说:“侯场长,你说的话我全都记住了,保证按你的话办事……。”
在这人迹稀罕的深山老林里,到哪儿去安身呢?小王自己也没个准。头一天的晚上,他和二十头牛在山中的露天地熬过了一夜。第二天,他找到了在附近大办钢铁的农场党支部书记徐子扬,向他作了汇报,徐书记当时派了个小伙子李长武给他作帮手,并向小王细细地作了一番交代。他们两人把牛群赶进了一个叫堰沟的大山里。这里水草多、放场好,但就只一户人家。他同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接洽好,借了两间草房,在这里过了三个多月。这时,已是叶落草枯的十月天气,寒冷的冬天一天天的逼近着。遇到吼风落雪的天气,这群牛可怎么办?小王同小李商量,得赶紧想法子找草去。偏偏这时李长武因为受不得苦溜走了。不过,这并没有动摇小王的决心,他想:“侯场长一个人能办起农场,我为啥不能学侯场长办好畜牧场?一定要坚持到底”!
小王一人赶着牛群,翻山越岭的边走边放,过了几天游牧生活。后来,他听到在一个大山冲里的五爱生产队稻草很多,他马上来到五爱,同这个队商量,由队里供给他两万多斤稻草,但是得付出三百元钱。小王连忙赶回农场取钱,侯廷仁笑着说:“傻娃子!你忘了进场时我咋对你讲的?社会主义是人建的,不是钱买的。你有二十头牛,比谁的本钱都大,还要钱?你不能想个办法以牛养牛吗?”小王顿时羞的耳红面赤,又连忙赶回五爱去。一路上,他不住地思索着“以牛养牛”的办法。他想起五爱队地多牛少,畜牧场的牛都是闲着的,用牛给五爱队耕田犁地,折抵草钱不行吗?还有二十头牛的粪也值钱啊!他同五爱队商量,这样用牛工、牛粪折抵了草价,没花一个钱便使群牛饱饱地过了一冬。
留在五爱队的时候,小王和新招来的伙伴李祥慈还利用空闲时间,上山刈葛藤、野麻,用牛粪漂白,试制成了十几斤野生纤维,换回一头小猪娃来喂养。
开春后,五爱队种上了庄稼,不适合放牧,小王又踏遍了百多里地的深山老林找到和陕西省交界的一座大山——大花园。这里山梁上地势宽敞,周围一片黑压压的老树林,山上的土质一脚能踩出油来,山沟里一年四季流着白澕澕的清水。他情不自禁地连声说:“这地方太好了!太好了!可找住‘万宝山’了。”
3月,山下已春满大地,山上还下着大雪。小王带领了两个青年,赶着牛群,抱着猪娃,沿着又陡又窄的羊肠小道,攀上了大花园。他们就在这里扒开了尺多深的积雪,开出了肥沃的土地,种上了苞谷,栽上了党参、玄参、栽上了黄连秧子……。在这里,他们一面突击开荒建场,一面还抽出劳力帮助山下新华生产队搞抢收抢种。小王过去跟兽医刘仁瑞学治病时,还学会了医治头痛、感冒等普通病症,社员有了病,他也赶去帮助治疗,有时还摸上几十里的夜路去给社员治病,社员们很受感动。这样,有时小王他们在生产上缺种籽、少农具,新华队的干部就帮他们解决,双方之间亲如一家。王仲山他们这个队便在同当地群众协作下,艰苦奋斗了上十个月,便把一个拔海二千多米的大花园,建成了一个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万宝山”。现在,全队共九十六人(五十八个劳力),种了苞谷、甜菜和党参、玄参、当归等贵重药材,栽了八棚黄连,建立了酿酒、药材等加工厂,同时由一个猪娃发展七十多头,俨然是一个小型的综合农场。前不久,他们为了发展甜菜生产,要建个制糖厂,副场长许培喜作了个设计,购买机器的三千元在外,还得一万二千元建筑费。小王想了半天,说:“连机器在内,最多只能花八千元。”副场长不以为然,去找场长侯廷仁,侯廷仁搬着指头算了算,说:“八千元办两个。”副场长说:“我办不了。”小王立时说:“我去办。”他回队里发动群众上山自砍木材,又找两人就地学烧砖瓦,没花什么钱,就把各项材料准备停当,结果一千元建筑费只用了九百四十五元就盖起了九间厂房和五间工人宿舍。他还请求侯廷仁批准,将剩余的五十五元用来再盖两间工人宿舍。直喜得侯廷仁见人就讲:“这‘小老侯’要超过我大老侯了。”
但是,小王并不满足。他又带领一伙青年男女,去到离大花园二十多里的东标湖,开辟了一个新的基地。现在,东标湖除粮食自给有余外,还砍了三个黄连棚、栽了五十多亩药材,正在争取建成第二个“大花园”。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