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11-13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重视保护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召开会议并提出保护办法草案

第8版()
专栏:

重视保护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召开会议并提出保护办法草案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于1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关于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的保护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科学院、文化部、地质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有关方面代表。
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它是地质工作者鉴定和对比地层、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根据;是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历史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的珍贵材料,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大价值。我国地下蕴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相当丰富,过去发现的中国猿人、卞氏兽、禄丰恐龙、恐龙蛋等以及最近发现的森林古猿、华南巨猿等化石,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
在解放以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法、日等国的科学机构,都曾派遣考察队或科学家竞相前来我国,抢劫古生物材料进行研究。解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视,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化石不重视和破坏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中国科学院设置了专门机构从事这方面材料的收集、保管和研究。国务院并在1953年和1956年分别发布了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文物和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指示。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都能根据国家法令的精神,注意保护化石;但也有部分地区破坏化石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我国人民向以化石牙齿和骨骼(龙齿和龙骨)作为药材治病,药材公司每年布置相当数量的收购任务。最近几年来,山西、安徽、内蒙古等省区经常有成千农民荒废了正当的农业生产,争相挖掘化石。
到会的代表们研究了上述情况,认为我国古脊椎动物和人类化石虽然相当丰富,如果不加保护,任意采掘,则不久以后,我国有关科学机构和博物馆将无可供研究或陈列的材料,而供给医疗应用的“龙骨”和“龙齿”也将断绝来源。
为了保护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不致受到破坏,会议就中国科学院提出的“保护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办法”草案进行了讨论,一致同意这个草案的基本内容,并指定由有关部、院组成专门小组,具体研究后呈请国务院审查、批准后公布施行。草案体现了既能保护科学材料又能满足医药需要的精神,认为未经有关文化科学部门参加指导而私行发掘“龙骨”是违法的行为,必须加以制止。会议指出,关于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意义,应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宣传,使人民重视化石的保护工作。

银幕上的四十年——介绍苏联电影艺术图片展览

第8版()
专栏:

银幕上的四十年
——介绍苏联电影艺术图片展览
苏方
文化部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联合举办的苏联电影艺术四十年图片展览,展出了一百七十九部影片的六百多幅剧照。这些图片概括地介绍了苏联电影所经过的途径,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苏联电影艺术园地里盛开着多么美丽和绚烂的花朵!
自从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了关于照像电影事业国有化的法令以后,苏维埃共和国一切电影企业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从那时起,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的便不再是以处理“性问题”——俄国资产阶级电影的主要主题——为主的影片,而是苏联人民历史的新的篇章了。展览会上的文字材料和图表告诉我们:四十年来,在苏联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电影事业有了飞跃的发展。目前苏联已拥有三十四个电影制片厂,制片厂大量生产各种民族语言的影片。这些影片不仅为苏联人民所热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同苏联人民亲如兄弟的中国人民,是衷心喜爱苏联电影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苏联影片长时期来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无尽的鼓舞力量。但是我们对早期的苏联电影接触得并不多。那么,让我们通过展出的剧照,看看早期苏联电影的一些代表作吧。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1919至1930年默片时期的一些佳作:“红小儿”里的红军小战士的形象,是那么机灵而又英勇;“战舰波将金号”里,起义的水兵们群集的场面是如此雄伟;“母亲”中,充满了忧伤的含泪的母亲的面孔,也深深地扣动了我们的心弦;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已逝的电影大师杜甫仁科的“工地”,以及一批列宁格勒的青年电影工作者创办的滑稽电影制片厂出的“新巴比伦”等影片的片断,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我们对默片时期的苏联电影的了解。
1931年以后,有声电影的出现,开辟了苏联电影艺术的新时代,使得苏联电影更加富于表现力了。苏联早期的有声片如“生路”、“金山”、“我们来自喀琅斯塔得”等,二十年前就曾在我国放映过,鼓舞了我国人民的斗志,并且给予我国电影工作者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在展出的有声片这一部分中,我们又看到了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影片的片断和我们非常熟悉的“夏伯阳”、“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等影片中的一些镜头。这些珍奇的片断,勾起了我们对于影片内容的全部的回忆,一下子想起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形象。
展出的图片充分表明:苏联电影是有着严肃的主题,着力于反映当代重大政治事件和人民生活的艺术。1941年至1945年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时期,电影艺术便着重在描写人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爱国英雄的不朽业绩。“区委书记”、“我城一少年”等影片,便是这个时期的出品。而在卫国战争胜利以后,则出现了更多的歌颂普通人,歌颂和平劳动的如“大家庭”、“生活的一课”、“没有说完的故事”等影片。
展出的图片也充分表明了苏联电影的题材的广泛性和样式的多样性:有描写革命英雄的,有描写青年的命运的,有以家庭、婚姻问题为题材的……;有喜剧片,音乐片,传记片,儿童片,体育片……。各种题材各种样式的影片闪射着自己特有的光芒,构成了苏联电影艺术的奇观!
展览会陈列出的最后一部分图片,大都是苏联新出的影片如“两姊妹”、“不同的命运”等的剧照,从那些美丽精巧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想见作品本身的优美动人,也使我们瞻望到苏联电影艺术的更加辉煌的未来。

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战争与和平”的插图画册

第8版()
专栏:出版消息

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战争与和平”的插图画册
 苏联著名画家施马里诺夫,在近年完成了一套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的插图,共七十余幅。这套插图成功地表达了原著的精神,在构思和人物的刻画上达到了插图艺术的高度水平。因此,作品发表后得到普遍的赞赏和好评。为了便于美术家和爱好文艺的读者欣赏,朝花美术出版社已将全套插图单独印成画册,于10月底出版。书后附有插图作者写的文章“我为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所作的插图”以及“战争与和平”小说的内容提要,帮助读者了解插图的创作意图和故事内容。  (志)

两本有关评剧的书将出版

第8版()
专栏:出版消息

两本有关评剧的书将出版
成兆才先生是我国评剧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杰出的农民剧作家和戏剧艺术教育家。他的剧作,直到现在还做为保留剧目,在各地经常演出。中国评剧院从成先生的上百个剧本中,选出“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王少安赶船”、“孝感天”、“刘成杀婿”、“爱女嫌媳”等剧,编成“成兆才评剧选集”。选集约二十五万字,书前有序文,对作者的生平、艺术生活和创作,做了较全面的介绍。这本书即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通俗文艺出版社也将出版一本“中国评剧简史”。全书共分为三卷,叙述评剧这个剧种从1900年起至1949年止,五十年来的发展和演变情况。书中并附有珍贵的照片七十余幅。    (彬)

“中国民间玩具”将出版

第8版()
专栏:出版消息

“中国民间玩具”将出版
我国民间玩具非常丰富多采,各地民间艺人在这方面有很多可贵的创造。逢年过节,民间玩具最受群众和儿童们的喜爱和欢迎。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玩具”,收集了北方民间优秀的玩具六十种,全部用彩色版精印。内有泥塑、烧料、绒花和面塑等类。题材方面也是丰富多样,有故事和神话人物、戏剧人物、胖娃娃、家畜、飞禽和走兽等,绘形绘色活泼生动,逗人喜爱。
这本集子装成一函,精致美观,爱好者们可以从这里欣赏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同仁)

高等学校动态

第8版()
专栏:

高等学校动态
西北农学院
编制明年科学研究计划
西北农学院经各系主任、农场场长及直属教研组主任讨论后,决定编制1958年科学研究计划应贯彻生产、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并加强与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联系合作。在编制过程中,应首先将1957年所进行的研究题目加以复查,决定继续进行与否。其中可以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的应尽量争取纳入国家主要研究项目计划之内,提出新的研究项目,要尽量选择符合国家规划要求的题目。并应争取选择业务部门所提出需要解决的科学研究项目。为了与农业科学研究所取得密切连系,各系、教研组在讨论计划时,将主动邀请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
四川农学院教师
在二郎山进行综合调查
为开展山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在暑期中,动员了各系三十多位教师组成二郎山综合调查队,到二郎山东西两面进行了一次调查。采集了大批农作物品种,野生动植物标本,和有关山区耕作制度、高级农业社经营管理等资料回到了学校,它将大大丰富今后研究发展山区生产的材料和教学内容。
二郎山区的资源很丰富,是温带,热带动植物南北交汇之地。教师们见到资源丰富,采集劲头都很大。他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如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的地区有亩产一千斤以上的水稻;海拔二千四百公尺的地区有亩产一千斤以上的玉米;沿康藏公路有仙人掌群落,榛子群落等许多植物群落和一望无垠的森林。这次单是植物就采集了四百多号不同品种的标本,单是梨就发现了三十多种品种,其中的蜂蜜梨比有名的雪梨还好。家畜真是马、牛、羊、鸡、犬、豕都产得很多,饲料种类也多。这次还发现了含胶植物和与曾在宝兴发现的不同的两种野生山红苕。
现在,教师们正在整理这一大批资料。
南京大学新开
“索绪耳的一般语言学”课程
南京大学中文系方光焘教授新开了“索绪耳的一般语言学”课程。
索绪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瑞士语言学派的领袖。他的语言学说影响了法国、美国、英国、瑞士、捷克……以至于苏联和中国,所以对于索绪尔语言学说的探讨是具有国际意义的。苏联“语言学问题”杂志最近一年来展开了关于结构主义问题的讨论,结构主义分析语言的方法已经在机器翻译这一重大问题上作出了某些贡献,因此我们要研究机器翻译,那一定要认识结构主义,要认识结构主义的功过,评定它的成绩和缺点,那首先要从了解索绪耳的学说开始。
方光焘教授年青时在留学日本和法国时就研究索绪耳的语言学著作,所以这门专门化课程也就是他三十多年来研究索绪耳学说的一个小结。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目前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在科学院委托方光焘教授翻译索绪耳代表作“一般语言学教程”一书的同时,他还将准备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           (文涛)
南京工学院
政治教师参加农村工作
根据江苏省委文教部关于抽调学校政治理论教师到农村参加实际锻炼的计划,南京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组教师五人到扬州专区的农村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实际工作。他们此次下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农村工作的实际锻炼以加强自我改造。
他们到达农村后,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积极参加农村各项工作,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大辩论活动。

台风警报

第8版()
专栏:气象台

台风警报
本报讯 12日下午7时,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发布台风消息:太平洋上的台风,今天下午两点钟中心位置在吕宋岛的中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是十二级以上。目前台风已转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预计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十五—二十浬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南海中部和东部、台湾海峡、东海南部将继续有六—八级的大风,风向东北。

祝中苏“文字之交”

第8版()
专栏:

祝中苏“文字之交”
罗稷南
在这“道阻且长”的路上,文学曾经尽过“带路”的任务。正如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文学曾经为十月革命作过先驱一样,苏联文学的输入我国也曾为中国革命起过前哨的作用。自五四以来,大约三十八年间,苏俄文学的翻译和出版一直是中国文学界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广大读者的要求和支持之下,这工作不但不曾因为“复交”“绝交”而动摇,或因为“白色恐怖”的迫害而间断,而且继续发展,使苏俄文学成为世界现代文学输入中国的主流:那影响的巨大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任何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从托尔斯泰知道“为人生的文学”:“美”不过是一种社会价值,并无所谓“超善恶”的艺术。我们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知道“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善良的灵魂;知道人类社会中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阶层。我们从高尔基知道暴风雨中的海燕,勇敢,斗争,确信将来的胜利;知道“敌人不投降就消灭他”。
苏联文学,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以马列主义为主导思想,更具有一定的社会目的,更注重表现现实生活,更亲近群众。作家的任务不但要说明世界,也要改造世界;文学作品已经不再是供少数人欣赏的稀奇事物,或茶余酒后的消遣品,而是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粮食。
由于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中苏两国是同一命运的;两国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发展都有着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所以,两国文学也在同一道路上完成同一历史课题,虽然两国各有自己的传统和具体情况。
四十年来,在中苏“文字之交”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能给与的远不如我们所已接受的那么多。甚至有人说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不过是苏俄文学的模仿和翻译而已。这近于夸张,但也离事实不远。倘若这句话的意旨是要鼓励我们自己繁荣创作,那就可以减少语病。
在学术上严格划分“你的我的”是愚蠢的。发明地心引力是英国人,发明马克思主义的是德国人,发明人造卫星的是苏联人,难道我们因为我们自己是中国人就不承认,不学习这些真理吗?况且我们还太年轻,才八岁,向四十岁的老大哥学习正是当然的事。
在兄弟般的真忱愉快的友情中,教学相长,而且年轻确是一大优点,我们可以断言:在富有生命力的博大的马列主义指导之下,我们两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越发繁荣,我们两国的各自的本质的特殊性也就越发分明和完整。

林中篝火

第8版()
专栏:十月颂歌

林中篝火
严辰
一夜这样温柔这样安静,紧紧地包围着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针叶树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你能听到落叶堕地的声音。一堆熊熊的篝火,燃烧在林中空地上,仿佛一簇鲜艳的玫瑰,在五月之夜忽然开放。桦木毕毕剥剥爆裂,篝火更加旺盛地燃起,它照红了森林调查队员的脸,照亮了中苏两国人民不渝的友谊。这时候夜已经很深,可是谁也不想去睡觉,许多战斗的故事,把同样赤诚的心拥抱。
二黑龙江,你绿色的地毯,在友谊的路上轻轻铺展,你滋润着广阔的西伯利亚,也灌溉了富庶的北满草原。西伯利亚的土地上,曾有多少中国战士埋葬,为了保卫年青的苏维埃,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在北满的草原、山林,留下了苏联红军英勇的脚印,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摆动,巍峨的纪念塔缭绕着白云。篝火轻轻跳跃,如同先烈们的热血在流淌,年青的调查队员们,永远记得那些光辉的榜样。
三曾当过抗日联军的森调队长呵,是什么在你眼睛里燃烧?篝火旺盛地升起,就像克里姆林的红星在闪耀。是的,就在这林中空地上,驻扎过抗日联军的野营,山脚下那清清的溪流上还响彻着当年雄壮的歌声。我们的苏联专家,讲述他敌后斗争的事迹,篝火旺盛地升起,就像那面赛过朝阳的红旗。没胫的雪,狂暴的风,更紧地握住手中的枪,乌克兰森林的喧哗,乐曲一样在他心里激荡。
四今夜,在红场和天安门前,天空里开放起绚烂的花朵,篝火呵,也兴奋地舞蹈,呼应着首都的焰火。为了庆祝伟大的节日,要把沉睡的森林唤醒,年幼的赶快成长,年长的快去参加建设大军。桦木毕毕剥剥爆裂,篝火更加旺盛地燃起,它照红了森林调查队员的脸,照亮了中苏两国人民不渝的友谊。这时候夜已经很深,可是谁也不想去睡觉,许多美丽的希望,把同样赤诚的心拥抱。

毛根先生要“护照”

第8版()
专栏:

毛根先生要“护照”
燕凌
在世界上,居然有被私有的欲望弄得如此神魂颠倒、鬼迷心窍的人。
据11月3日芝加哥传来的消息,住在那个地方的一个姓毛根名为杰姆斯的人又在说胡话了。消息说:“杰姆斯·毛根这个自称为对外层空间一切拥有所有权的人今天说,俄国载有狗的第二颗卫星比自第一枚原子弹以来的任何东西更有理由引起恐慌。”为什么使他如此“恐慌”呢?毛根说,“发射两颗卫星这件事表明俄国人有一项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终于会把火箭送到月亮上去的,而以后可能发射火箭船把俄国人载送到月亮上去。”更妙的话还在后边:“但是如果俄国搞到月亮上,他们的所有权要求肯定是模糊的,因为他们没有通过天体空间的护照。”据说,这位毛根先生早些时候还曾“控诉俄国人”以第一颗卫星“侵入”天空呢!
我想起来了,的确有过这么一回事,发生在1949年和1950年间。
1950年3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个声明:不许世界拥护和平大会代表团到美国去向美国国会呼吁和平。美国众院议员、民主党党魁之一考米克还哑着嗓子叫嚣:要美国国会接受和平呼吁的想法,真是“狂妄极了”。当时,我曾为此写了一则读报随笔,里面谈到过这位毛根先生干的那件“有名”的事:
“这里有一个‘狂妄极了’的典型——美国芝加哥城有一位叫做杰姆斯·毛根的先生,他向伊里诺州的检察长申请备案,要求作为整个天空,包括行星、彗星的所有人;而且,检察官毫不迟疑地给他备了案。因为美国法律承认:凡是第一个发现任何土地的人,这地方就可以属于他。他还写信给联合国秘书处,要求准许他以‘主权太空国家’代表的身份到联合国大会讲话。自然,联合国秘书处没有能够给他以满意的答复,于是他就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今后地球上不论何人如未得毛根同意,绝对不许到月球或任何星球上去!特别是俄罗斯人。’——狂妄的国度中,狂妄的法律下、狂妄的空气里,才孳生出了如此狂妄的‘狂妄家’!奴役全世界的梦做得还不够过瘾,还梦想把铁锁链套上每一个星球!”
“美国官员们‘狂妄极了’的例子是太多了,他们除了发疯,就是狂妄。去年(1949年),姓福莱斯特的那位杰姆斯因为害怕和平力量而发疯以至跳楼自杀;而今,这位姓毛根的杰姆斯则狂妄到想要及早阻止和平思想传到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去。而他们的伙伴却反说要求和平的人‘狂妄’。——自然,在疯人院里的人的眼睛里,疯人院以外的人都是疯子。”(见195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而今,两颗人造卫星正在太空遨游,向全人类散布着民主和平的福音,发射着社会主义的光芒。它们也在毛根先生头顶的天空飞过,既不屑于向毛根先生打招呼,也不向毛根先生要一张“护照”。毛根先生和他的伙伴们,一点也没办法把通向月球的路上安置一道铁幕。
为什么大叫大嚷着自己的“科学技术最先进”的美国人,却连最小的人造卫星也放不出去,而又为已经飞上天去的两颗人造卫星而惊慌?从这里也可以寻出一个重要的答案来:在那里,人们把心思都用在怎样扩大私欲上边;在那里,社会制度只是为了保护极少数人的私有权和鼓励人们追逐个人的利益。而在已有两颗人造卫星从那里升起的地方,人们已经习惯于把集体的公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们的劳动和智慧谐调地组织成了一个整体,无数的人变成了一个巨人。
当这个巨人跨着豪迈的步伐走向星际的时候,杰姆斯·毛根在扮演着一个多么尴尬的小丑的角色!毛根先生也许能得到这样一份“光荣”,他的这件“事迹”,可能会成为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盛行的一个颇能助消化的小笑话,流传在人间,不久之后,再流传到星际。

风入松 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第8版()
专栏:

风入松
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邓散木
红旗一举扫长鲸,十月庆功成,卌年业绩飚轮迅,奇谋使欧美心惊。地面送将导弹,遥空添个行星。中华黎庶拜先声,岂只弟和兄?无穷技术无私助,恩情比潭水还深。携手如飞迈进,和平火炬高擎。

不适当的宣传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不适当的宣传
“上影画报”已出版了三期,受到许多读者欢迎,因为它告诉了读者祖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情况,电影拍摄动态以及电影工作者的活动等。这对密切电影工作者与观众的联系是有好处的。
但,“上影画报”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点,其中少量篇幅宣传的东西,是与党的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方针相违背的。例如:不适当地介绍了演员在家庭用饭时的阔绰场面,演员家中的豪华摆设,以及演员在玩弄热带鱼等个人娱乐的内容。由于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特点,生活比一般劳动人民优裕些,这是事实。但编者不必如此有兴趣地宣扬这些个人远离人民生活水平的私生活。而应该着重去宣传他们如何认真、严肃地从事艺术创作,以及他们深入生活、向劳动群众学习的作风,也只有这样才使观众更加热爱和尊敬他们。
(天津驻军 徐勤生)

本报版面的变动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本报版面的变动
为适应目前整风运动和各项工作的新情况,从十一月十二日开始,本报版面作如下调整:一版,要闻。二版农业生产、农业合作化、农村整风运动和农村中的商业工作。三版,工矿企业整风运动、工业建设和城市中的商业工作。四版,机关和文化教育界的整风运动,政法工作和外事活动。五、六、七、八版也将要有相应的调整。

很想知道下放干部的情况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很想知道下放干部的情况
现在,许多机关、学校的人员开始了有计划地参加体力劳动,有不少干部已下放到农村到基层去参加生产。
最先下去的同志,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可以相信他们已经开始学会了劳动,并且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他们在实际劳动中,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怎样解决的,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希望组织一些这方面的报道,以教育还未参加体力劳动的人。而且,也可以使已经参加劳动的人互相得到启发。
四川大学 何雄远

新闻标题要更通俗些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新闻标题要更通俗些
我觉得人民日报有时个别新闻的标题很不通俗。如10月23日第五版上有这样一个标题:“叙利亚买苏联武器干卿底事”。看了这则新闻的内容,意思是知道了,但“干卿底事”作何解释,不懂。我问了几个同志,他们亦说不懂。人民日报读者的文化程度是高低不一的,希望尽可能把新闻标题作得通俗一些。         白芸秋

“黑板报编辑”是一篇好作品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黑板报编辑”是一篇好作品
读了你报10月20日刊登的一篇题为“黑板报编辑”的小说后,深受感动。
这是一篇以工厂中新老两代工人关心和爱护国家财产为题材的小说。作者康铁山同志写出了我们这一时代里看来极为平凡的人的优秀品质,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意义。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确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品。建议你报今后多刊登些描写工农兵优秀品质的小说或特写。
中共上海邑庙区委 杨少白

对“一本账”的意见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对“一本账”的意见
10月17日八版上“来自农村的诗”中杨大矛的“一本账”一首,读后使我一惊,我总想在这首诗的上上下下再找点什么补充的语句出来,可是没有。
也许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农村中地主阶级还在顽抗,阶级斗争仍是尖锐的,可惜这种意图,实在难以看出。为什么作者把一个阶级敌人对我们咬牙切齿的仇恨,作这样纯客观主义的描写呢?
尹一之

在木筏上(图片)

第8版()
专栏:

在木筏上(石版画)
苏联 诺维考夫斯基

唐代古迹——古经略台(图片)

第8版()
专栏:

唐代古迹——古经略台
广西省容县古经略台上的真武阁,是一座古代的大型木结构建筑。它是运用杠杆原理建成的,三层楼不用一颗钉子,阁顶四周重量平衡,第二层楼上通阁顶的四条中央大柱悬空吊起,约离楼面五、六分,全座建筑只用二十根木柱支撑,都没有落墙脚和打地基。
据史料记载,经略台为唐乾元时所建,至明万历年间扩大基址并修筑了现存的真武阁。为唐宋以来,我国稀有的民族古典建筑。图为古经略台外景。 新华社记者 谭志强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