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11-13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红安县各农业社热烈讨论农业发展纲要 争取粮食花生明年亩产千斤

第2版()
专栏:

红安县各农业社热烈讨论农业发展纲要
争取粮食花生明年亩产千斤
本报讯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后,湖北红安县八十一个农业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克服保守思想,发掘生产潜力,修订了生产规划,要求在明年实现粮食、花生双千斤县。
中共红安县委在学习农业发展纲要时,一致认为贯彻和实现纲要的关键,首先在于从上到下的克服右倾保守思想,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修订生产规划。
县委分析了近两年的情况:在去年四十条纲要(草案)公布的鼓舞下,全县迅速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粮食增产八千四百二十六万斤(占1955年产量的37.65%),油料增产了九百五十万斤(占1955年产量的46.51%),生猪增加了九万一千头(占1955年的90%)。这两年增产的速度超过前四年增产速度的总和。尤其显著的是1957年,全县七百三十二个社,社社增产,样样作物得到了丰收。粮食全年平均亩产已达八百三十四斤多,超过湖北省委规定的1962年生产水平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1967年白龙江以南地区的水平(八百斤)三十四斤多。全县八个区四十八个乡,已有三个区十七个乡的粮食平均亩产一千斤以上,全县四万七千余亩花生,在严重干旱下,亩产仍达到了六百斤,创造了全国大面积丰产的最高纪录。
县委根据以上情况,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红安县获得连年增产丰收的花生,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决定由原来1958年亩产八百斤的计划修改为亩产千斤,全县在1958年实现双千斤县(粮食亩产千斤,花生亩产千斤)。为了实现这个规划,县委检查和修订了原来制订的今冬明春大兴水利的计划:兴修水库由原计划的三十九座修改为九十五座,兴修塘由二百四十口增至九百八十五口,兴修堰、坝由七十六处增至一百二十九处,补修和扩建的塘、堰、坝也由原计划的三千三百三十三处增加到九千五百多处。完成这个水利计划后,原来全县到1961年才能消灭旱灾的计划,可提前在1959年实现。
各地农业社热烈讨论了农业纲要,干部和社员们一致反映:“眼界扩大了,心中有底了”。赵河乡民主社社干刘友贯在学习纲要时说:“我们过去是坐井观天,老鼠眼睛一寸光。这回想远了,心中更有底。”这个社在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后,把1958年生产规划作了修订:粮食亩产由原计划的八百斤修改为一千斤,还因地制宜地扩大了当前冬播面积,提高了冬播作物的单位产量要求。最近又研究出改旱地为水田,改小田小地为大田大地,改坡地为梯地,改良土壤,改水田为麦田,改两季收为三季,改荒地为耕地,改良种子等等具体增产措施。据估计,仅将一季晚粳由1957年的九十三点八亩扩大到二百二十五亩,即可增产粮食十四万余斤。目前,这些社正在进一步掀起生产高潮。冬播即将结束的红华社,为了提早完成今冬明春四十一处水利工程的修建计划,社员们都在积极准备管子、挖锄等工具,迎接大兴水利运动。

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 做好冬灌 蓄水保水

第2版()
专栏:

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
做好冬灌 蓄水保水
新华社11日讯 水利部和农业部在10日联合发出了关于积极开展冬灌及储水保水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冬灌是保证小麦增产和明春适时播种的有效措施。今年秋季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稀少,普遍出现干旱现象,受旱的面积很大。经过抗旱播种的小麦,一般底墒不足,需要进行冬春灌溉,以争取明年小麦的高额增产。许多地区河流水量亦受干旱影响,较往年为少,势必形成明年春灌的用水紧张状态,影响明春适时下种。南方有些地区也往往因疏于蓄水保水,影响早稻栽插。根据以上情况,今冬明春的农田灌溉及蓄水保水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大力开展。
通知要求各级水利、农业部门应该把冬灌及蓄水保水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及早安排。北方各省冬小麦底墒不足的,要普遍进行冬灌,对冬闲地的储水灌溉,要争取在小麦春灌用水以前一律浇完;南方各省应该修沟培土,做好田间排水工程,使麦田免受积水为害。
通知说,在抗旱种麦的基础上,要继续把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都利用起来,争取多浇。在进行冬灌时还要做到日夜轮浇,以提高用水效率。
通知要求所有灌区的管理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应该把冬灌工作的技术指导列为重要任务,根据各地气温及土壤含水情况,加强对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具体指导,防止由于灌溉不当而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冬灌必须与农业耕作技术密切结合。
通知还要求南方地区的塘坝、小水库等蓄水工程,应该结合冬春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修补漏,健全养护制度,专人负责,及时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以保证稻田用水。

实现农业合作 改进耕作技术 贵州从缺粮省变成余粮省

第2版()
专栏:

实现农业合作 改进耕作技术
贵州从缺粮省变成余粮省
据新华社贵阳11日电 贵州省已经从缺粮省变成了余粮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不仅不要国家供应粮食,而且每年都有余粮调出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到1957年10月,由贵州运往广西等省的大米、小麦、玉米共二十一亿多斤。今年7月至10月外调余粮就超过1953年外调余粮的总和。
贵州省山多土瘦,解放前粮食一向不能自给,1949年,每人平均只占有粮食三百斤,历来的缺粮需要从四川省运进。在解放后的头三年,贵州省基本上达到自给自足。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稳步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兴修农田水利、改进耕作技术,1953年空前丰收,使贵州由历史上的缺粮省一跃而为余粮省。从此以后,粮食总产量直线上升,1955年就提前超额完成贵州省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粮食生产任务,达到八十五亿二千四百万斤。全省实现农业合作化后的1956年,虽然有三百六十万亩耕地遭受严重旱灾,全省粮食仍增产十二亿斤,农民用粮水平由1954年每人平均四百六十六斤增加到五百四十二斤。今年全省粮食又比去年增产八亿五千万斤,总产量达到一百零五亿八千万斤。和1949年相比,今年净增粮食四十六亿五千万斤,每人占有粮食将近增加一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县,今年每一农民分得粮食超过七百斤。
由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农民用粮水平虽然逐年提高,贵州省各族农民外调支援国家建设事业的余粮仍愈来愈多,1954年外调三亿八千五百万斤,1956年上升为四亿八千四百万斤,而今年前十个月外运余粮就超过五亿斤。(附图片)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农业社的侗族农民在学习使用双轮双铧犁。 
         南沙 摄(新华社稿)

河南陕西农民战胜干旱威胁 小麦播种计划胜利完成

第2版()
专栏:

河南陕西农民战胜干旱威胁
小麦播种计划胜利完成
据新华社郑州12日电 河南省已经播种小麦七千一百四十七万亩,超额完成全省小麦播种计划。据检查,小麦播种质量良好,麦苗生长旺盛。
河南省的小麦播种计划是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完成的。从7月中旬到10月下旬,三个多月没有下雨,干旱程度为十几年来所未有。为了战胜这个困难,全省在麦播紧张时期,每日出动一千五百万人,投入抗旱战线。广大干部、工人、学生、解放军官兵等近百万人,带着工具,背着行李,日日夜夜的和农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沟架桥,用挑水、车水等办法,抗旱种麦二千多万亩。再加上有水利条件的地方,浇地播种,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播种的小麦,占小麦播种计划80%。10月下旬全省降雨,各地农民除积极抢种尚未下种的麦田外,还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查苗补苗。现在,麦苗一片葱绿,70%以上的麦田施了底肥。
结合抗旱种麦,全省农民以移山倒海的气概,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在一个月内,打新井、修旧井三十三万眼,挖山泉一万一千多处,扩大浇地面积六百一十多万亩,完成了全年的水利建设计划。
据新华社西安电 陕西省已经胜利完成了今年播种二千四百多万亩冬小麦的任务。播种较早的小麦已经一片嫩绿,最近播种的也正在发芽出苗。
今年秋天正当小麦播种时,陕西省许多地方干旱不雨。全省三万多个农业社在抗旱种麦中发挥了巨大优越性。许多农业社提出“战胜干旱,保证不少种一亩麦”的口号,掀起抗旱种麦的热潮。在东起韩城、郃阳西至陇县、洴阳整个渭北高原区十九个县的农业社社员,采用从原下担水泼浇,反复碾耱,或先将地粗略挖开,然后再深耕的方法,使许多干硬得犁不进去的麦田,能够适时下种。关中的泾惠、渭惠和洛惠等二十多个大型灌溉地区的农民夜以继日地灌溉种麦。延安、商雒专区和蒲城、大荔、渭南等十七县,用发动群众打井、修渠,扩大浇地面积,保证了小麦播种任务的完成。现在,各地农民正在查苗补苗和给麦田加工加肥,争取明年小麦丰收。

广东农村转入大争 驳倒富裕中农的各种谬论

第2版()
专栏:

广东农村转入大争
驳倒富裕中农的各种谬论
本报讯 记者林里报道:广东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已由大鸣大放转到了大争大辩。来自各地的材料表明,这次鸣放出来的问题“成千成万”,方面相当广,争辩也异常激烈,参加辩论的人数,许多地方都超过了土地改革以来的历次运动。通过鸣放和争辩,农民认清了资本主义的危害,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信念,机关干部和农村工作者,也澄清了许多糊涂观念,纠正了许多错误认识。
“黄金时代”的真象
长期以来,广东地方流传着所谓“两个黄金时代”的说法。这两个时代,一个是指1935年前后,陈济棠当省主席的时候,也有人叫“陈济棠时代”;另一个是指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以前的1953年,说那时有“四大自由”,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时期。这种议论,流行在农村,也流行在城市;普通群众这样乱嚷嚷,某些干部也跟着瞎吵吵。在经济作物占优势的顺德县,这种论调尤其普遍。许多地方,不把这些问题弄清,辩论就无法进行。
为了弄清“黄金时代”的真象,顺德县沙?乡曾经进行了好几天的大辩论。以富裕中农为代表的人们,说在“陈济棠时代”是“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归”。沙?乡有七个丝织厂,五个茶楼,六家酒肉铺,还有电灯电话。说那时是“银元当当响,钞票大把抓”。以贫农为代表的人们,承认上述事实,但这只是事实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酒馆门前站着乞丐,茶楼旁边开着妓院,丝厂门口是失业的人群……资本集中和土地集中的结果,是大批中农变成了贫农,贫农变成了一无所有的雇农。就在那个黄金时代的最盛时期,沙?乡的一个自然村,就有四、五十个人饥饿而死。另有二十三户人家卖了儿女,还有四个人自杀。所谓“钞票大把抓”的,在全乡一千五百户中,只不过二十五户,全是地主、富农兼资本家。因此,贫农们说,“陈济棠时代”是阴森可怕的黑暗时代。这个黑暗时代不光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而且不顾国防建设。因而招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招致了1943年的大灾荒。在那时候天灾人祸双重袭击,顺德县的人口减少了一半。原有八万人口的大良镇,灾荒过后只剩下了二万。拥有一千五百户人家的沙?乡,一下减少了五百户。说起这些,人们认识了“黄金时代”的真象,也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富裕中农认输了,但他们提出了1953年,说那时候是共产党领导的天下,比现在好。有一位叫陈锡培的说:“合作化再迟二年,我就发了大财”。另一位叫何明的贫农,立刻起来反驳说:“合作化再迟二年,我就破产啦!”两个针锋相对的意见,引起了一场争论。因为谁都说不服谁,便又算了一笔账。富裕中农根据那时的情况,把类似陈锡培,又可能“发财”的人加在一起;贫农方面把类似何明,又可能破产的人凑在一堆,最后结果是:可能上升的三十七户,占总户数3%强;可能破产的多达四百七十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这就说明:如果不把“四大自由”取消,如果不把个体农民迅速组织起来,就在工人阶级政权下,也会发生两极分化。
新会县双水农业社在驳斥了上述说法以后,还进一步查现在。这一查,人们的眼睛亮了,觉悟提高了。人们说:“合作化好比矮子上高楼,步步升高,一年好似一年。”并且找出了合作化后的“十大变化”和“二十多”。这十大变化是:贫农变富裕,缺粮变余粮,瘦田变肥田,河沟变鱼塘,沙滩变藕池,单造变双造,间作变连作,空地变禾场,懒汉变勤劳,文盲变识字。二十多是:增产粮食多,增加收入多,果园多,藕池多,鱼塘多,牛多,鸭多,猪多,副业多,水利建设多,积肥多,存款多,吃多,穿多,看戏多,读书识字的人多,公共积累多等等。人们把这些综合起来,说只是合作化以后,才是农民的黄金时代,这种大家富裕的道路,才是社会主义的道路。
绝大部分富裕中农的收入没有减少
在大放大鸣当中,富裕中农暴露了对合作化的不满,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分社、散社和退社的“理由”。不把这些“理由”驳倒,就不可能把辩论引向大是大非。就现有材料来看,富裕中农的主要“理由”是说入社后减少了收入,说贫农揩了中农的油。
说起富裕中农减少收入,广东不少农村工作者,甚至一些相当负责的干部,也承认这是“事实”。但是新会县委算了一笔账就否定了这个事实。新会县土改前有一万零八百六十五户富裕中农,入社后,富裕中农增收的占70%,保收的占20%。睦州区九百二十八户富裕中农,平均每户增加收入一百五十元。这个区最典型的例子是张卓豪,他家二十九口人,八个劳动力,许多人都说他家入社后减少收入。但经过算账以后,张卓豪家也增加收入33%。南海县的?岗乡,鸣放开始吵吵得很厉害,减少收入的叫嚣,甚至弄昏了许多干部的头脑。但是算账结果,全乡二百八十一户中,增加收入的二百六十户,保收的三户,占93%。顺德县的金门乡,辩论开始就挑选了一户叫嚷最凶、全乡最富的老上中农李伯流家算收入账,结果,这家比入社前增加了二百元的收入。账目算清后,其他富裕中农就说:“李伯流家都没有减少收入,我们的账就不用算了,我们承认合作化优越就是了。”各地材料证明,减少收入的富裕中农,一般不超过10%。而且多是因为闺女出嫁,儿子上学,劳动力外迁,再就是做商业投机赔了钱。因为合作社经营管理不好,影响富裕中农减少收入的现象是存在的,但为数极少。
谁揩谁的油?
富裕中农们说:“我们是带着耕牛、土地和农具入社的,贫农是光着屁股入社的。”又说:“合作社的优越性,第一年是靠中农的土地,第二年是靠中农的耕牛和农具,第三年就再也没有什么优越性了。”他们的结论是说,“贫农揩了中农的油,中农吃了亏”,因此要退社,散社。农村工作者当然不同意中农退社,但说到“揩油”,也说:“揩是要揩一点的。”但在这次辩论中,广大贫农就不认这笔账。他们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没有耕牛、农具,但我们是带着银行的耕牛贷款、农具贷款入社的。”为了这件事,番禺县的龙岗社,也专门算了一笔账。这个社有富裕中农一百二十一户,他们入社时带来的耕牛、农具和投资加在一起,平均每户合一百六十一元。贫农七百十二户,上述三项加在一起,每户平均是一百八十八元,比上中农还多二十七元。原来入社当初,富裕中农并没有拿出全部农具,有的是卖了耕牛入社的。花县贫农不但不承认揩了中农的油,而且说中农沾了贫农的光。他们一连列举了十多条证据,其中有一条是,贫农替中农交了公粮。他们说,入社前,贫农交公粮不超过产量的13%,富裕中农是20%。合作化后,公粮由社统一交纳,就无形中替中农承担了义务。同时,贫农出勤率一般比富裕中农高,这就更增加了贫农的负担。
争辩并没有完结
经过争论和辩驳,富裕中农的退社、散社要求,一般不再提了。但这绝不是说,资本主义思想已经彻底克服了。事实证明,大辩论以后,以富裕中农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思想,还是存在的,有些地方是相当严重的。根据广东省委的规定,大辩论后是改进工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制定生产规划,要讨论包工包产和劳动纪律。有些进度较快的乡和社,已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了。这些乡、社发现,就是有些心服口服、在大辩论中承认思想通了的人,一碰到具体问题,还会起来对抗的。比如讨论包工包产的时候,很多人就提出“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口号,假如答应他们“可以考虑”、或者“可以讨论”,他们就会进一步提出:“完璧归赵,原地跟原人”,或者是“自由组合,包产到组”……。这,实际上还是想“社内单干”,走所谓集体资本主义的道路。又比如,在讨论劳动纪律的时候,因为很多富裕中农出勤少,不积极,所以贫农们一致主张规定一个每年出工的数目,超过者奖,不足者罚。但是富裕中农就不同意。他们说:“既然合作社是按劳取酬,又何必规定工数呢?反正谁出工少,谁取的报酬就少呀!”乍一听,这话也满有理由,但经过锻炼的贫农,立刻揭露说:“你还想自发呀,不规定不成。”
改进工作的阶段,绝不是辩论的结束,更不是思想改造的全部完成。因此,中共广东省委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指出:改进工作的阶段,是大争大辩的继续。有些没有解决了的思想问题,要继续解决,在改进工作上遇到的思想问题,同样不能放过,要用一切办法,把社会主义教育贯彻到底。

“一垦三改”扭转了贫困的局面

第2版()
专栏:

“一垦三改”扭转了贫困的局面
中共河北省沧县地委第一书记 王路明
缺粮区变成余粮区
今年沧县专区出现了粮食增产的空前纪录:全区的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二十五亿斤,比近八年的平均年产量增加39%,比丰收的1955年(产量最高的一年)增产14%。若不是受了旱灾的话,今年的收成还要更好。
沧县专区历史上就是一个贫困的地区,土地碱荒,旱涝多灾,低产作物多,肥料不足,耕作粗放。全区十八个县(市)二千一百多万亩土地中,荒地有三百多万亩,常年积水的港淀洼泊有一百万亩左右,耕地只有一千七百多万亩。在耕地中又有盐碱地五百万亩、低洼易涝地四百多万亩(两项合计占耕地总数53%)。旱田多,水田少。春季多风、沙、雨,土地盐碱上升,播种保苗困难;夏末秋初雨量集中,易于遭受沥涝和洪水灾害,从1949年到现在,九年中就有四年遭到较严重的水涝灾害,有两年因为干旱歉收。这种情况,造成了大量减产,而且引起了耕地的日益碱化,使荒地增多,年年粮食不足,给国家增加很大负担:自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至今,四年来国家共调入十亿多斤粮食。广大农民在生产上、生活上都有很多困难。因此,大力兴修水利,改变农田旱涝、土地碱荒的状况,已经成为沧县专区发展农业生产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的重要任务。
两年多以来,我们在中央、河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针对我区的特点,依靠农业社,充分发动群众,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针,大力开展了“一垦三改”运动。(“一垦”是:开垦荒地;“三改”是:改造盐碱地,改造低洼地,农作物种植改革)。两年共计开垦荒地八十四万亩,改造盐碱地一百八十万亩,改造低洼地一百三十万亩,农作物种植改革五百多万亩。这几项累计增产粮食六亿多斤、皮棉八十万斤,其他收入三百多万元。沧县地区的贫困落后的状况开始改变了:过去每年缺粮二亿多斤,今年却可有一亿斤左右的余粮,解除了国家的粮食供应负担,也使许多农民开始走向富裕的新生活(全区已有25.37%的农业社的生产水平赶上了富裕中农)。垦改地区的社员们唱着:“社会主义好,合作化强,共产党领导有力量,大片荒野建村庄,盐碱荒地变粮仓”。
渤海边上的黄骅县上古林村的群众,过去以打柴、治渔、打雁为生,生活极为贫困。去年这个村垦荒种水稻三千一百亩,平均亩产六百四十五斤,每人平均收入一千四百斤,今年播种三千二百亩,预计平均每亩产八百五十斤,每人平均收入一千九百斤。这个社社员们兴奋地说:去年是“耕一余二”,今年是“耕一余三”。全村盖房五百多间,购买了不少农副业生产工具和日用家具等。有三十多名穷单身汉娶了媳妇,他们欢喜地说:“过去姑娘们结婚奔远方,现在是远方的姑娘到北大港。”沙井子村农业社,今年开荒种水稻九千多亩,预计平均亩产一千斤,每户平均收入一万多斤,社员们高兴地说:“垦荒改种‘一步登天’,过去是一年收入半年光,黄菜盘子(生长在盐碱地里的一种野菜)充饥肠,现在是一年收入吃五年,家家户户有余粮。”全体社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报喜信,并随信寄去了一小包黄水菜,一小包大米,报告他们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变化。在接到毛主席的回信以后,社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八十二岁的老贫农社员元子云说:“把毛主席的信要好好保存起来,叫后代子孙知道咱村过去是多么苦,现在的甜是怎么来的,永远不要忘了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沧县许官屯全村土地均是盐碱地,过去农民们劳动一年闹个秋饱,合作化后三年时间把盐碱地全部改造了过来,全村变成了余粮社,去年卖给国家四万斤余粮。许多农业社由于增了产,社员生活逐步提高,爱国、爱社的思想增强了,劳动更加积极了,社本身也进一步巩固了。
海边荒地变粮仓
全区荒地约有三百万亩,多数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沧县、黄骅、盐山、南皮、孟村等县,片大集中,比较肥沃,经过开垦改造,就可变为良田。1955年开始测量荒地、化验土壤、试行垦荒,并制定了垦种规划。对于大片荒地采用拖拉机开垦,小片荒地发动农业社用人畜力开垦。开垦出来的大片荒地采用两种方法耕种:一是建立了三个国营与劳改农场(约耕种二十万亩),这种办法国家投资大、成本高,但是工作好作。一是发动农业社移民办分社。1956年春季在各个农业社中发动组织了一万六千多名青年男女志愿垦荒队员,在沧县、黄骅、南皮、孟村等县新建和扩建了二十六个村庄,建立了二十九个垦荒农业社。牲畜、农具、财力、物力等主要由出垦荒队员所在的农业社筹备,不足部分,国家予以补助。垦荒社和老社统一分配收益。这种办法国家投资少,成本小,收益快,但是在初办时困难较多,工作艰巨。不过,实践证明,只要依靠合作社,发动起群众来,走群众路线,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两年来,垦荒社已经巩固下来了,大部未婚的青年男女垦荒队员结了婚,不少队员将家属搬来了,给今后大量移民开荒打下了基础。黄骅县北大港互助农业社的社员们说,垦荒是“头年苦,二年甜,三年生活大改善。”
让盐碱地、低洼地翻身
全区盐碱地约有五百多万亩,每亩只产粮几十斤。从1955年开始,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经验,组织农业社进行改造盐碱地的试验。1956年全面开展了改造盐碱地的工作。到今年,全区共改造盐碱地一百八十万亩,其中改造较好的有八十万亩。两年累计共增产粮食六千多万斤。改造的办法是:利用河水、蓄水、雨水、井水、坑水进行洗碱、放淤,压碱、改种。全区在盐碱地中改种水稻二十五万多亩,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这是改造盐碱地最彻底的方法。沧县刘表庄子农业社有五百五十一亩重盐碱地改种水稻后,平均每亩产六百斤,较过去增产十倍多。全区利用汛期水多含沙量大的时机,放淤十多万亩,能保两、三年的收成。两年来全区修作沟洫围田三十万亩,台田七千亩。沧县仁和村农业社有历年来没有收入的盐碱地一万二千亩,去年春季利用河水对盐碱地洗碱后,平均每亩产粮食一百二十斤或籽棉八十斤。薛官屯农业社利用河水洗碱后小麦亩产平均一百一十一斤。许官屯利用井水、坑水洗碱压碱,粮食亩产由改造前的七、八十斤增到二百四十斤。孟村县刘舍乡三千二百亩盐碱地修作沟洫围田利用雨水压碱,平均每亩产量比过去增加二十九斤。加工加肥,改进耕作方法,对改造盐碱地也有良好作用。平整土地,修筑畦埂,保持水土,细耕粗耙,增施有机质肥料,可以中和碱性。又一个办法是改种耐碱作物。沧县赵官屯、黄骅胡庄子等农业社用筑畦蓄水、种草养青,第二年即大量增产。起土、换土,是群众采用最广泛的方法,这种办法只在当年有效,不能从根本上改造盐碱地。
全区约有低洼易涝地四百万亩,根据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的方针两年来共修土埂畦田二百八十万亩,沟洫畦田十八万亩,开挖和修整排水沟渠一百多条,大量种植了耐涝保收作物。这类地区在去年严重水灾的情况下,还增产粮食八千多万斤。
实行种植改革
沧县专区粮食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低产作物多,高产作物少,土地利用率低。合作化后,根据国家计划和农民需要,因地制宜地实行种植改革,合理地配植各种作物,结果大量增产。
合作化前全区种玉米一般年头在四百五十万亩左右,而且多数的是夏玉米和低产品种。去年靠了大力打井和积肥,种春玉米和夏玉米六百六十万亩。绝大部分种的是马牙、金皇后等高产品种。除去三百万亩遭受水灾外,其余三百六十万亩,比从前平均每亩增产三十多斤。共增产一亿多斤粮食。今年因为麦田多、春白地少,又加上天气干旱,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些(共种四百八十三万亩)。改为高产品种的二百多万亩,每亩平均增产二十五斤,共增产五千万斤。两年累计共增产一亿五千万斤。去年全区薯类栽培面积由四十万亩扩大到八十万亩,今年又扩大到八十三万亩,90%以上种的是胜利百号高产品种,比改种前,每亩增产折粮二百斤。两年累计共增产粮食一亿四千万斤。扩大复种面积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就是一作改两作,有条件的两作改三作,实行套种、间作等,两年累计,每亩平均增产二十多斤,共增产粮食四千多万斤。以上各项改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三亿三千多万斤。
兴水利除水害
搞好“一垦三改”的关键之一,是兴修水利,防除水害。在小农经济时代,不仅汛期、雨季有大量河水、沥水在成灾后白白流入大海,而且平时河水、地下水也没能充分利用起来。合作化后实行一垦三改以来,在平时将全区的河水和可能挖掘的地下水源加以充分利用;在汛期雨季大量蓄水以备来春灌溉。这样作,不仅积极的兴办了水利,也防除了水害。两年来全区完成了水利工程量二千多万公方,建立了扬水站八座、涵闸一百五十个、其他大小建筑物一千八百多个,打砖井二十二万多眼;去年改造、利用一千多个港、泊、淀、洼、废河、大坑,蓄水五亿多公方,全区扩大水田和水浇地一百六十多万亩,不仅保证了农业大量增产,还发展了水产作物,栽植苇、蒲、藕十余万亩,发展了养鱼事业。
三点体会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垦三改”是沧县地区农业生产上的重大改革,是大量增产的有效措施。两年来在领导这个增产运动中,我们体会最深刻的是下面三个经验: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经常和落后保守思想作斗争,防止急躁情绪,是一垦三改运动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合作化以后,我们分析了沧县专区自然特点和合作化后的新情况,确定了“一垦三改”是全党领导大生产运动的中心环节。各级党政负责干部亲自挂帅,组织了垦改指挥部,专门领导这项工作。这项工作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落后保守思想的抵抗。不少同志对本地区的特点了解不够,对合作化后的新条件估计不足,这种思想以农业、水利部门的某些工程技术人员为最严重。在某些地区的领导上,畏惧困难,对生产改革迟疑不前。今春毛主席提出了“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争取农业大丰收”的号召后,我们专区召开了一千五百多人的干部大会,总结了去年垦改经验,组织了展览参观,把全党思想统一了起来,从而使垦改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经验,作好典型示范,“一垦三改”的办法在初级社时期就被广大农民创造出来了。1954年上古林、沙井子两个村的农业社,开垦一百多亩荒地种植水稻的成功,胡庄子、赵官屯等农业社对盐碱地的改造,南皮年涝洼、沧县肖官屯等农业社对大浪淀的洼地改造,献县南河头、河间君子馆、沧县许官屯等农业社种植改革,都获得了大量增产。我们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于1955年在全区作了重点示范,从而增强了领导上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1956年全面推广,形成了群众性的“垦改”运动。
第三,依靠合作社,充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垦改运动,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物料、技术力量,光靠国家是不行的,只有依靠合作社,劳力各社出,资金、物料大家凑,技术人员不足找土专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简便易行、收益快、和群众的当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办事,就把困难克服了。全区两年来“垦改”的费用,80%以上是农业社自行筹措的。
在“垦改”运动中,也有不少缺点和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加以克服和解决。
经过对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稿)的讨论,我们搞好“垦改”运动的信心更增强了。初步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把二百多万亩荒地全部开垦完,彻底改造盐碱地二百万亩,改造低洼地二百五十万亩,修筑田间工程一千多万亩,灌溉面积扩大到五百万亩,积极进行种植改革,合理配植各种作物,发展高产作物,扩大复种指数。196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将达到四十亿斤,可交给国家十亿斤粮食。棉田将由今年的一百七十多万亩扩大到二百五十万亩。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