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04-12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路遥知马力”

第8版()
专栏:

“路遥知马力”
南山
有些搞创作的朋友苦恼地告诉我,他们有许多东西要写,但某些领导同志却找出各种各样缺乏理由的理由不批准他们的创作假,或对他们的生活不加任何照顾,使他们无法申请创作假。而另外一些已蒙批准创作假正在创作的朋友也苦恼地告诉我,他们在短短的三、四个月里,除了要写一、二十万字的中篇或长篇之外,还必须写出一两个准能发表的短篇。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好多双眼睛紧盯着:“给你几个月时间试试看,不信你就能拿出什么作品来!”
这使我想起巴尔扎克第一天跨上艰难的文学道路的情形。那是1819年春天的某一天,这个还只有二十岁的未来的大文豪,突然从律师事务所的凳子上跳将起来,推开摊在桌子上的尘封的案卷,向他那爱财如命的父母宣布:他再也不当律师而要去当作家了!经过好多天的争论之后,无法说服儿子的父亲只好和他订立了一份奇怪的合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批准他的创作假了。期限是两年;如果两年期满,他还不能成为著名的作家,那就要撤销给他仅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费用,叫他重新回到他那律师事务所的凳子上去(详见司蒂芬·支魏格作“巴尔扎克传”)。
于是,在这两年中,巴尔扎克如疯如狂地写作了,但结果只写出了一个失败的剧本。不过他没有回去当律师;他不能不为自己未来伟大的事业费尽心机去挣钱了。
想一想吧,即使像巴尔扎克这样的天才,如果没有创作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如果不批准他的创作假,那他大概也只好老死在律师事务所的凳子上;而就是批准他的创作假,他也不能保证一下子就写得出成功的作品。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创作毕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劳动。记得一位举世闻名的老作家曾经说过,当他写了几十年的小说之后,每次提笔还像几十年以前第一次提笔写作时一样感到困难,甚至感到更大的困难。
那末,我们现在某些单位的领导同志为何还要仿效巴尔扎克父母的那种做法,而且在“器量”上还好像不及他们呢?是不是因为那些申请创作假的作者比当年的巴尔扎克还要“狂妄”?是不是因为在几个月之内写不出能够发表的作品就值得给予“精神压力”呢?据我所知,那些申请创作假的朋友的确比当年的巴尔扎克“识相”得多,要不是有相当的把握,他们是不敢“挺而走险”的;而那些正在度创作假的朋友,其劳动态度的如疯如狂简直不下于当年的巴尔扎克。如果他们写出来的作品不幸而失败了,我以为是成功的开始。
可是,这种在不正常的气氛中不得不急于求成的做法,对于真想探索人生、探索艺术的严肃的作者是何等痛苦!对于繁荣文学到底有多少好处?我看是值得深思的。
我国有一句非常明智的俗语,叫做“路遥知马力”。欲使中国文坛上驰骋着愈来愈多的千里马,我觉得某些领导同志应该放大胸怀,放远眼光,让更多的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千里马的马走上自己的道路;让他们更无拘无束地在长途上奔跑。不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要把他们弄得过分的神经紧张!如果确有充分的理由不能让他们去奔跑,那自然也只好暂时缓一缓。
如果有什么冒充马的小毛驴之类乘机出来游荡一下,那是容易对付的,但这不在本文所说的范围之内。

谈“拾画叫画”的表演

第8版()
专栏:

谈“拾画叫画”的表演
白云生
“拾画叫画”在牡丹亭曲本中原系两折,今合并为一出,是小生独角戏,在舞台上表演达四十分钟之久。
这出戏在南方已二十余年无人演出,北方亦久无人演。我自改演小生后,感觉到此戏在小生表演方面需要有高度的艺术。1936年即排演此戏,因无人演过,故我也无从观摩学习,只好先将曲子拍熟。俗话说“熟能生巧”,故我反复的唱。又经名笛师徐惠如为我擫笛,能运用曲中巧腔。至于曲词意义,因文化水平不够,只有请教文学界名宿讲解。然后根据词意设计舞蹈、动作、身段的姿式,如何表现一座想像中的荒园情景和对一幅画中美人的情感变化。
这一出戏作为单独节目来演,按照原本的话白,介绍柳梦梅如何来到南安,写得不够。我自己补充几句是:“上京应考,路遇贼船,推入江中,蒙陈老先生相救,因此在梅花观中养病。”这样便交代清楚。如演全本则不须介绍,但全本久已无人演了。这种介绍的话白与全剧文词意味要协调,更不宜过长。
演柳梦梅这样一个书生,必须掌握其儒雅潇洒的丰度和敦厚多情的性格。按照剧情,柳梦梅是处在大病初愈,又在客中,时值春光明媚,故到园中散步以解愁闷。在上场引子中有“惊春谁似我,客途中都不问其它”两句,概括他客中卧病的寂寞情怀。我扮柳梦梅出场时,掌握他大病初愈的状态,眼神要发直些,步法要软一些,在唱念声音中要微弱似喘。这个表情很难演。一般戏中的小生多在出场时精神饱满,以吸引观众。但这出戏中要将柳梦梅久病初愈的情绪极其微妙的表演出来,非细心体会,不能了解。
念四句诗:“脉脉梨花春院香”是说在春天,念这句时鼻翅微动,做出嗅到花香的表情。“一年愁事费商量”,想到一年刚开始,已有愁怀,面部立刻微带愁容。“不知柳思能多少”,以柳思比自己愁绪,“打叠腰肢斗沈郎”,打起精神与愁病做斗争,念到此时,精神要振作一些。在短短四句诗内,面部和眼神有很复杂的变化。及到花园门外,话白是“好个葱翠篱门,可惜倒了半架,不免进去一游”。篱门既然倒了半架,当然出入不便,所以侧身迈左腿,右手水袖护头,再迈右腿用左手水袖护头,并择路而行,表现出废园荒凉的情状。
“凭栏仍是玉栏杆,四面墙垣不忍看,想得当时好风月,万条烟罩一时乾”。念此四句时要左顾右盼表示感慨。唱曲牌名“好事近”,“则见风月暗消磨,画墙西,正南侧左,苍苔滑擦。”这三句唱词中说明花园的方向,动作上是双背手,面向左台口斜角,然后退一步,双投袖,表示当年园中盛况已经消失了。唱“画墙西”向下场门斜角双手指“正南侧左”抬右脚,伸双掌作看式。发现因园中久无人到,墙边花径布满苍苔,动作步法是:双手提袍,小心行走而仍险跌一交,姿态做滑步闪身,面部略带惊惶,并用水袖拂袍边,表示苍苔沾污了衣服的意思。“倚逗着断垣低垛”,动作上用右手水袖护头,左手反折水袖,眼神用力注视,使观众注意到是挨着残缺的墙口。唱到“低垛”时用双掸袖,右腿独立,左腿挑起袍边作微蹲式表示墙的高矮。“因何蝴蝶门儿落合”,这时眼神向后看,发现双门落下,面向前,双臂反搭水袖,双手渐渐合并,再把水袖甩下,慢慢双臂下垂。这个姿式结合唱词,使观众了解双门已经垂落,再慢慢转身作闲步游赏姿式,面向上场门角发现一片竹林,有过客题名。刻在竹上的字必是很细小,眼神要注意细看,身体微动,表示惊讶。接唱“客来过,年月偏多,刻画尽琅玕千个”,由上场角面向后走至下场门左角,表示是一片竹林。“早则是寒花绕砌,荒草成窠”,由左边用走之字形步法走至右边,表示是羊肠曲径,并向前台口左右两角用手势指出荒草成窠的情状,并用水袖拂衣衫,表示沾带碎草。此时面向前,慢慢回身向左看,猛见一座山石甚是玲珑,虽已倒颓,但仍能引人注意。正在欣赏时发现山石下面有件东西,于是拨开浮土抽出一个画轴,用水袖微拂,并作掩面式,口作轻吹式,头部稍歪,微闭眼,表示尘土飞扬,再用水袖拂拭画轴及身上尘土。打开看见一幅小画,并未仔细观看,所以误认为观音喜相,双手持画,翻转手腕使画面向外,使观众看清楚,在卷画时要掌握两边画轴卷齐,还要使手式美观。
唱曲牌名“千秋岁”,“小嵯峨,压的旃檀合”,意思是山石下面压着装佛像的合子。但舞台上并不用合子,如用合子在表演上不好处理。唱这句时的身段右手持画,左手斜身用循环指两次,表示山石压着合子。“便做了好相观音俏楼阁”,双手拿着画轴,放在脸部的左侧举起来,表示对观音的崇敬和赞美的意思。在面部的右边也照样作一次,为的使动作有对称美。“片石峰前,片石峰前”用穿袖,一腿独立,另一脚用靴尖挑袍边,双臂伸开微屈,作顺风旗式,表示山石形状。“多则是飞来石三生因果”,意思是有缘在石前拾得这张画,动作用右手水袖护头,眼作远望式,表现想忆古人的故事。“请将去,在炉烟上过”,面向前,前走三步,双手将画上下移动,表示香烟燎绕之意。“头纳地,添灯火”,左手持画,右手用掌放在胸前,身微曲,头部稍低,作礼佛姿式。“照的他,慈悲我”,双手举画过顶,面部喜悦。“俺这里尽情供养,他于意云何?”这时由左至右,仍走之字步,作开门式,表示回到书斋。
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但在表演和词句里包括花园应有的景物及荒芜景象。舞台上四面八方的图案形,使一人在台上都要顾到,无论舞台有多大,不使某一角落发空,传统叫“照满台”。这一段谈的是“拾画”。 (未完)(附图片)
白云生扮演的“柳梦梅”

也谈镜子

第8版()
专栏:

也谈镜子
黄苗子
看了高士奇同志写的“镜子的故事”,很感兴趣。
我国最古的镜子即使放在你面前,也许很少人认得它,原来它只是一个青铜盆,要装上水才照得见面孔。这种镜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后叫做“鉴”,“鉴”字的左边说明它是金属物,右边是“监”字,照古代人的写法象征一个人睁着一只大眼睛对着盆子里的水照自己的影子。如“?”。“庄子”里曾经说:“没有人在流动的水上照面孔却在静止的水上照。”因为盆里的水不动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
可是这种最古的镜子不太好用,它既不能挂在墙上,也不好竖着拿,一不留神还泼你一身一脸水。因此平面的,青铜做的镜子便发明出来。青铜镜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过去的学者们举出最古的时代是距今二千二百年左右的战国,但是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却从距今三千年左右的殷代遗址中挖掘出类似镜子的铜器。这可能就是最近报载日本冈山市发现的中国青铜镜的老祖宗。
我国镜子工业在战国时代开始发达,“西京杂记”里说秦始皇有一只能照见人的内脏的镜子这当然是神话,那时还没有X光透视。可是以后对于判断事理明白的人们,就有句成语说他“秦镜高悬”。
距今约二千年至一千七百年的汉代,由于冶金工业和手工艺的发达,制造出水平极高的镜子出来。工艺美术家在镜子上画着四神(青龙、白虎、朱雀、和叫做“玄武”的乌龟)、东王公和西王母等神仙故事,画着吴王夫差和忠臣伍子胥、孔子和荣启期等历史故事……并且刻上一些有韵的铭文,如:“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甘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等句子。有些镜子还刻着当时从外国输入的新鲜事物,如汉武帝的将军们从西方带回来的天马和葡萄。
汉代的铜镜主要是用铜、锡和铝等合金铸成,镜子的主要原料铜的产地,在汉代以丹阳(陕西宜川县西)为最著名。镜子上常有“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等铭文。有人认为汉代的镜子就已经用水银,这和汉代道家方士们烧丹炼汞(水银)的化学实验有关。威尼斯人开始做玻璃镜是在玻璃的一面涂上水银和汞的合金,我们的祖先在距今二千年左右虽然没有用玻璃,但是汞合金可能早就用上。作于1637年的我国科学名著“天工开物”提到镜子,曾说:“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
唐代青铜镜的制作更加精美,花纹图案也特别富丽,研究中国工艺美术的人们都异常珍视汉、唐的铜镜。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把他的忠臣魏征比做“人镜”,说:“以古为镜见成败,以铜为镜知美丑,以人为镜知善恶。”到了中、晚唐时代,统治者奢侈日甚,宫庭所用的镜子由扬州的刺史集中了工人五月五日那天在扬子江心铸造,因此诗人白居易曾写过“百炼镜”这一首动人的讽刺诗。诗的末段写道:“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正如“人镜”一样,铜镜有时也不一定把真实反映得很鲜明。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次在市场上看见十个带盒的镜子,打开一个来看,照人十分清楚,但是当他再打开其他九个看时,却都是模模糊糊的。刘禹锡叹息镜工的技术太差,可是得到的答复却是世界上真正有漂亮面孔而需要买一个清楚的镜子的人到底十个人中不到一个,这些模糊的货色正是为了多数不肯认真去发现自己的缺点的人准备的。刘禹锡便感慨地写了一首“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的“昏镜词”。
我国铜镜和埃及发现的不一样,除了表演用的“舞镜”之外,很少有手拿的柄。镜背的中部有一个纽,穿上一根绳子就可以拿。宋代俗话叫镜子做“照子”,最近广州出土的宋墓里就发现刻着“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的镜子。铜镜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很长,明代小说中也描写磨铜镜的事。这个漫长期间,镜子的质料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中,一直到十七世纪以后,我国才有玻璃镜来代替铜镜。
人类在文化科学上的不断努力,使得世界日新月异,镜子这样平凡的“洗脸刷黑”用具,却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故事。(附图片)
战国四山纹铜镜

不要“因噎废食”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不要“因噎废食”
去年实行自费订阅报刊后,有些邮局为了便利读者个人订阅报刊,曾定了好些便利读者的发行办法。如读者订阅报刊,可以在本单位发薪时统一扣付报费;可以在本单位推广站集体订阅,邮局可分别投送到各人的住处;例假日还可送到宿舍(平时送到办公处)。这些办法,都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对贯彻自费订阅报刊,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最近有的邮局已把这些为群众所欢迎的办法取销了。据说这是因为有一部分报刊因纸张供应的定额已满,对发行数量需要加以限制的缘故(其实有些报刊还可以充分供应)。他们觉得,如果有的要限制,有的又要发展,那就很“难办”,不如干脆取消那些对群众便利、受群众欢迎的订阅办法,一律加以限制。
前些日子,北京市许多零售商店和供销社都零售各种报纸。读者感到很方便。可是最近因有些报纸的发行定额已满,需要压缩一部分零售,而邮局却将全市各零售店和供销社零售的各种报纸——包括还可以大量供应读者的报纸——也全部停售了。
作为一个读者来说,如果某种报刊因定额已满而订不到或买不到,应该是毫无怨言的,这是因为需要应服从于可能的条件。但如果因此而把便利读者的一些发行办法笼统地一律加以取消,甚至对还可以供应读者的报刊也同样加以限制发行,那就不对了。
我看这种作法是一种偏向,是“因噎废食”。 华信元

两只青蛙

第8版()
专栏:

两只青蛙
有一次,两只青蛙掉进了满盛奶酪浆的罐子里了。其中的一只青蛙意志薄弱而懦怯。他游动了一会儿,扑通了一阵,便自言自语地说道:
“反正我是爬不出去了。怎么挣扎也是白费呀!索性一下子淹死倒好!”
于是他就真的淹死了。
“不,别这样,老兄,”另一只青蛙说,“要想淹死什么时候都可以办到。我是做不出这种事来的。我还是再扑通扑通、游动游动看……”
突然间——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的青蛙,他脚底下已经不是奶酪浆了,而是什么硬东西……好像是地似的。青蛙感到很奇怪,于是瞧了瞧:他看见罐子里并没有什么奶酪浆,而是好像坐在一块黄油上面。
原来,由于他在奶酪浆里不断地挣扎和扑通,以致把奶酪浆弄凝固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得以从罐子里爬了出来。
(贾建中 杨光禄译自苏联1956年日历)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