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01-31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春节杂忆

第7版()
专栏:

春节杂忆
焦勇夫
按旧的习惯来说,一年之中最盛大的事件,要算是过春节了。
小时候,盼春节的心切,一过了腊月十五,就要挨天计算,看离年下还有几天;直数到三十这天才算放下心。看到家家贴对联,挂灯笼,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和人们忙碌的情形,孩子们就更加雀跃,一定要到处跑跑看看,但随即又有一层淡淡的哀愁罩上来,怕这有趣的时光,还不等人们仔细地吟味它,便飞一般地过去。所以,总不免要在心里祷念,盼这一天过得慢些,长些……。
大年夜,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叩头了”的蜡烛。这种蜡烛有手指长,据说叩一个头的时间就要着完;实际上却是可以点到十几分钟的。天刚黑,孩子们便先将蜡烛点起来,栽到炕沿上,仔细地端详,并且不时地去拨弄那烧化了的蜡油。在漆黑的暗夜里,这小小的蜡烛竟给人以光明,并且能够伴着孩子们玩儿,也委实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情。等到孩子们玩过了几根蜡烛之后,自然有些发困,但舍不得睡,怕的是吃不上饺子。
在我的家乡,当这一夜三星快落的时候,是要发一回“大纸”的。这所谓的“发大纸”,是因为据说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天上的诸神,例如财神、喜神、福神……都要下界的。不知是为了“与民同乐”,还是为了“动荤腥”,总之,他们要下界,百姓就得照例欢迎;此外,“上天言好事”的灶君也要在此刻再度临民,同时,还有祖宗要回家过年,凡此种种都要欢迎的,而“发大纸”就是欢迎的一种仪式。门前拢上一堆火,摆上饭桌、倒上几盅酒,把各处的蜡烛点起来,放上几枝爆竹就算完事。所谓“心到神知”,来不来就凭他们了。接完神还要吃饺子。
饺子的香与否,倒不值得怎样纪念;重要的是这饺子的有趣。在很多的饺子中,有那么几个,是馅中包有铜板的,母亲说:“谁吃到谁就有福气!”所以,吃的时候就特别留心,希望托天之庇作一个有福气的人。我虽则是不曾吃到过一个,然而却也并不懊恼,而且这些年来还竟没有忘这饺子的好处,以致于一提到春节,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饺子,而对于神却并不放在心上。这大约是因为,请神那么多年终不见来过一次,不免失之玄虚飘渺,反倒不如饺子对于人们来得更加实惠的缘故罢!
然而,我最佩服的还是这一点:能够把“五更分二年”的这一夜布置得这样饶有兴味和色彩,使世界忽然变得那么壮丽,到处是探究不完的秘密,给人一种追求的欲望,倒也是一件很大的创作呢!
天亮便是大年初一,这叫做“一元复始”。见面都要恭贺一番的。“见面发财”是一句最简单而又最合时宜的话,所以流传得也很广。但这是指在街上见面的时候而言,至于到邻居家里去拜年,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进门先要给人家的祖宗叩头,接着还要给长辈们叩头,完了便攀谈一番,题目是一年的计划之类。“叩头”委实麻烦,所以,孩子们都要躲出去的。现在想起来,“叩头”固然麻烦,但拜年这种礼节也还并不算多余,它是增进友谊和团结的一种方式。乡亲们如果曾经闹过红脸、口角的情形,在这拜年之中便取得了谅解,隔膜一经消除,进而自然是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互相帮助罢!孩子们不懂这中的意思,对此也就全不在意。
最惹孩子们注意的,却是同着女婿一起“回娘家”的新出嫁的姑娘们。原来是在一起的小朋友,一旦之间作了媳妇,神态就不一样了,笑不出声,走路不能带风,俨然乎大人一般;装束也跟从前两样,脸上抹满胭脂,还有口红,头顶上凭空出来一朵大红花,间或还扎着一条网有云子的围裙,最逗人的还是:从此不能招呼乳名了,否则是会伤了她的自尊心的。孩子们很疑惑,总要揣度她何以要那般拘谨、严肃,是装的?还是不得不如此的?抑或是女婿不允许?于是,又评起那跟着来的女婿了,“看他那傻样!”大有为新娘子抱不平之概。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最大的两件事是吃和玩。然而那不是平常的吃,是有“令”的。例如吃饺子要过“破五”;初六是马行车动的开始,要吃好的,以示吉利;初七要吃“面条”,借以“锁住小孩子腿”,求得人财两旺;以后还吃什么,我可忘记了。至于玩儿,花样也是满多的,扭秧歌、踩高脚,耍狮子,闹龙灯,打秋千……。对于妇女,还定出了许多禁忌,动不得针线,动不得浆水,但目的无非是让她们休息玩玩而已。
这样地到了正月十五。天上是冰盘样的月亮,地下是灯火的世界,路上、仓房、井台边、马棚、碾房……到处是灯,有的灯上写着谜语,谓之“打灯虎”。这时候,那些“以文会友”的老先生们该发挥他们的高才丽思了。将一件极普通的东西,幻造得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思,如果有谁竟猜到了他那最为得意的一个,便是把酒相待。过完了正月十五,“一元复始”才真正地开始。
我不这样地过春节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想回到往昔去;不过是觉得春节毕竟给人们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显得那么多采和有情趣,借此解除人们一年之中的疲累,同时孕育了新的精力,鼓舞人们在这无穷的宇宙中探求,也是很有意思的。当然,旧的过春节的方法,还有神鬼的迷信的部分,但新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也确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周公制礼作乐,我们也要有我们的“周公”!
倘使本文还能为有志于撰写“中国风俗考”的朋友提供一点资料,那就更是意外的收获了。

“恭贺新禧”和“游园惊梦”

第7版()
专栏:

“恭贺新禧”和“游园惊梦”
苏方
四处是噼呖啪啦的爆竹声,四处是人们互道“恭贺新禧”的祝贺声,四处是……春节正以它各式各样喧闹的声音宣告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喜讯。在这闲暇的春节休假期中,你一定愿意邀上二三好友,到游艺场所去看看带有较重的娱乐性质的节目吧,那么电影“恭贺新禧”和“游园惊梦”也就一定会投合你的口味。
“恭贺新禧”和去年放映过的“春节大联欢”内容颇相近似,但是在结构、取材上却又稍有不同。它是通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各种工作人员(如导演、摄影师、录音师等)的活动来简要地介绍祖国一年来获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人们紧张而又愉快的生活情形的。其中特别使观众感到兴趣的是影片以较多的篇幅纪录下来的许多精采的文艺节目:这里有黄梅戏“夫妻观灯”。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的悦耳的歌声,轻捷的舞蹈,逼真的表情,使得空荡荡的舞台在一瞬间真地变成了元宵观灯的闹市。这里是京剧“蒋干盗书”。八十多岁的萧长华老先生的嗓音、身段依旧不减当年,他把蒋干这个人物真是演得活灵活现了。这里还有马连良的“借东风”,还有周传瑛、王传淞的“十五贯”中的“测字”,总之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除了这些优秀的戏曲节目外,我们还可以从影片中看到有趣的相声表演和歌舞表演如“玩龙”、“小拜年”等,它们都能以其独特的风貌吸引观众。平日人们是少有机会一次集中看到这么多精采的表演的。而在影片里,它们却已荟萃一堂。这确是可以使观众一饱眼福了。
“游园惊梦”是电影中的新品种——相声电影。在这部影片里面,你不仅会被侯宝林和郭启儒所表演的相声逗得哈哈大笑,你也会被侯宝林扮演的那个游园者的滑稽行径和奇怪的遭遇逗得大笑不止。有一个人去逛西郊动物园。他的一举一动,都说明他是一个不守公共秩序、缺乏社会道德的人:不买门票就混进了动物园,入园以后又满地乱扔果皮,乱抛食物给动物吃,而且还肆无忌惮地躺在让游客坐着休息的椅子上睡大觉。他酣然入梦了。在梦中他仍然不守秩序,而因此他受到了老虎、鳄鱼等的袭击。正在他高呼“救命”的时候,他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影片虽然表现动物的活动似乎多了一些,而表现人的活动则嫌不足,而且背景也相当单调,老是一群人围着动物笑,围着那个不守秩序的人笑,但是它的主题思想毕竟是好的,而它的题材和形式,也给人新奇有趣的感觉。(附图片)
“游园惊梦”中的一个场面

在游击区过年

第7版()
专栏:

在游击区过年
萧也牧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在“晋察冀”过了八个“年”。大约因为过年每年只过一次的缘故吧,在我的记忆里边,记得比较真切的,也就是每年过年的情景,尤其是在游击区过的那几个“年”。
不是1942年就是1943年,我在四分区群众剧社。大年夜,我们剧社的一部分同志,带着一大卷“诗传单”〔注一〕,提着一桶刷标语的石灰和一桶红土,随着县游击大队,过了封锁沟,到了平山回舍游击区。部队封锁了敌人的炮楼。我们在“大乡公所”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咬紧牙关,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道理。还演出了活报剧。过后,一批人去刷标语,一批人和乡亲们谈话。
这一夜,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大乡公所”里有一叠帐本。里边有两本平时是秘而不宣的。有一本,记载着敌人盖炮楼的时候,锯了谁家的几棵树,拆了谁家的墙,拆走了多少块砖……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这本帐,为的是有一天我们拆了炮楼,以便物归原主。另一本,记载着哪年哪月哪日,敌人杀了我们的人;哪年哪月哪日,炮楼上的谁谁,逮了谁家的一只鸡,还打了谁的耳光……这本帐,用处就更明显了。透过那两本帐上斑斑的墨迹,我们看到了人民的血泪,也看到了人民不屈的意志和胜利的信念。
第二件,敌人的联络员(其实是我们的内线)对我说,炮楼上的敌人真会糟蹋东西。昨天,他们包过年饺子,先煮了锅大米饭。用鸡蛋和肉末把饭炒了,当饺子馅。煮了饺子,又用油把饺子煎了,才蘸着蒜、醋吃。敌人还问他想吃不想吃?他说到这里,对我说:“我恨不得咬他们几口!”我还记得,他说这话时那咬牙切齿的神色。
第三件,我们临走,乡亲们凑了十五斤肉慰劳部队。回来,切肉的时候,发现肉里插着几根钉子。“钉子”是“炮楼”的代称。我们的战士自然懂得:要吃肉先得把“钉子”拔掉!(记得康濯同志的一篇文章里,也提过这件事。)
天将黎明,我们往回撤。到封锁沟边,和敌人遭遇了。打了一仗,有一位战士受了伤。我们剧社的两位同志,轮流着把这位受伤的战士背到“霍宾台”。那时候,天已经亮了。那正好是大年初一的早晨。街上碰见去给烈属、抗属拜年的秧歌队,他们见了这位受伤的战士,锣鼓顿时哑了,默默地在一边站着。
我们那两位背伤员的同志,袄上,裤上,染了一片血。洗过以后,还留着痕迹。这两位同志,穿着那留着血迹的袄裤,又过了好几个严寒的冬天。
至于那一夜我们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甚至到底吃了没有?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1944年冬天,我到曲阳游击区去,转了半个月,除夕的傍晚回区里过年。那晚正好是区武委会主任小梁和区妇救会的宣传委员小马举行婚礼。两架缴获敌人的话匣子,“哇哩哇啦”唱着对台戏。站在十字街上,也能听见从区公所里传来阵阵的笑声。人们千方百计地和新夫妇开玩笑,一直闹到三星偏西,还是赖在洞房里不散。突然,区委书记跑来对大家说,城里的敌人出来抢粮了,让大家马上分散到各村去。同时决定区游击小队马上出发,去切断敌人的归路。开头,大家以为老曹使的是“调虎离山”计,好让新郎新娘早点休息。谁知道这竟是真的。新郎是武委会主任,硬要跟着小队出发。可把老曹难住了,迟疑半天,还是让他走了。人们赶忙从洞房里跑出来,留个空子,让他小两口说个体己话。才一会儿,他挎上盒子枪,匆匆地跑出来,跟上区小队走了。
天快亮的时候,下了场大雪。初一的晚上,在离城十二里远的小庄子,区小队联合临近各村的游击小组卡住了敌人的归路,夺回了七大车的粮食。
初二的早晨,区小队回来了。前面抬着副担架。谁知道担架上躺着的正是那位新郎。新娘默默地走到担架跟前,伸手摸摸新郎的前额,回到洞房里拿了条才拆洗过的紫花
〔注二〕被子来,盖在新郎的身上。她挎上挎包,头上包了条白羊肚手巾,踩着齐脚背的积雪,跟在担架后边走了。
一切都显得那样突然。……
中午,随着担架去的通讯员回来了,人们一看他脸色,就着了慌。原来,担架还没抬到后方医院,我们的小梁同志牺牲了……
直到如今,我想到这些事,心里还是觉得沉重。不知道小马同志现在在哪里?
〔注一〕用诗写的传单
〔注二〕黄色的棉花

第7版()
专栏:


侯岱麟
雪是寒冷的,但是我爱雪。
我是经历了寒冷的季节而长大的。我知道,在寒冷的季节里,没有雪也一样地寒冷。
雪为新年铺下了晶莹的道路,雪后的世界清新明洁,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境界;有了雪就有了绿油油的麦苗,也将会有鲜艳的花朵。在旧社会里,可恨的不是雪,而是那笼罩着白雪的阴暗。算一算,有多少个林冲在暴风雪的夜晚奔上梁山?旧日阴暗一去不复返了,娇怯的雪片,向人们闪烁着洁白的光焰。
孩子们最喜欢雪了。团一只拳头般大的雪球,扔在雪地里滚,滚上半天,就有米瓮般大了,两三个孩子也推不动。他们愉快地喊道:“狮子滚绣球呀!”孩子们也可以把雪扫起来堆成雪人,堆得又高又大。“看,这个雪人的傻相!”他们拍着手笑了。他们也可以堆狗熊、堆新年老人。是啊!堆成新年老人就要过旧历年了。过旧历年可以穿新衣新鞋,夜里打着一盏朱红的灯笼,在雪地上燃放乒乒乓乓的爆竹,大人们也不像往日那样吝啬,都能慷慨地掏出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一一地分给孩子们。虽说房顶上还有积雪,而屋里屋外却是一片红火,彻底通明,谁说这有雪的日子寒冷?孩子们就喜欢雪。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踏着新年叠成的阶梯,渐渐长高了,长大了,他们从大人那里学会各式各样的劳动,为着保卫平安而不倦地工作着。每年收获的劳动财富,属于每一个在劳动中长成起来的,年龄不等的孩子们所有。这自然纪年历的最后一景,就是洁白的雪。让我们在雪上写出我们新的计划吧!

阿富汗的谚语和俚语

第7版()
专栏:

阿富汗的谚语和俚语
有人问骆驼:“为什么你的脖子是弯曲的?”
“我的身上又有什么地方是平直的呢?”骆驼笑了起来。
被蛇咬过的人害怕彩色带子。
穿破了的绸缎衣服甚至不能用作驴子的鞍子。
狐皮常常给狐狸带来灾难。
对敌人要夸口,对朋友要讲真话。
没有走到水边,不要脱草鞋。
张光启 选译

参加小五年计划活动(图片)

第7版()
专栏:

参加小五年计划活动(年画) 彭应渠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