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01-26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列宁颂

第8版()
专栏:

列宁颂
汪静之
你是海洋中一滴水,
一滴水造不成海洋;你集中起无数水滴,
才造成无边的海洋
——伟大的共产党!汹涌澎湃,
无穷的力量。你是海洋中一滴水,
也是海洋。永远受人民的启发,
你自然伟大!永远忠于阶级,
你自然无敌!永远服从党的领导,
你自然崇高!你是太阳中一个原子,
一个原子造不成太阳;你团结起无数原子,
才造成白热的太阳
——光辉的共产党!灿烂光明,
无限的阳光。你是太阳中一个原子,
也是太阳。永远受人民的启发,
你自然伟大!永远忠于阶级,
你自然无敌!永远服从党的领导,
你自然崇高!你是钻石中一个碳,
一个碳造不成金刚钻;你把无数的碳素结晶,
才造成最硬的金刚钻
——坚强的共产党!紧密结合,
无比地坚强。你是钻石中一个碳,
也是金刚钻。永远受人民的启发,
你自然伟大!永远忠于阶级,
你自然无敌!永远服从党的领导,
你自然崇高!

舞蹈音乐散谈

第8版()
专栏:

舞蹈音乐散谈
陈枫
好的舞蹈音乐,不管它是根据舞蹈设计或现成品而编曲,还是编舞者从某些乐曲获得启示而作舞。舞蹈和音乐两者应该是相依为命,相得益彰。当一个舞蹈在舞台上出现的时候,音乐便是舞蹈表现的依据。
乐曲的简单和复杂,只是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并不决定它对舞蹈的好坏。像陕西的“懒婆娘抢场”,它的音乐非常简单,却很成功;当中只是那么几声轻巧的锣鼓,就把舞蹈衬托得很有生命。
“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同舞蹈的结合,也达到相当的佳境,使人感到无限融洽和亲切。它不是单单追求节拍的合一,或者仅仅是一种陕西的音乐色彩。在会演中,我们也听到面貌仿佛的舞蹈音乐,它们缺乏个性,和舞蹈之间缺少血肉相关的特征。
而“花儿与少年”却使人感到既情深又富色彩;有时使你从音乐记忆起舞蹈,有时使你从舞蹈追念音乐。

有不少人对北京舞蹈学校的“炸碉堡”的配音有意见,觉得采用一首旧的乐曲“将军令”来配舞很不适当。如果说它还不足和不够理想,我没有意见。但是两者(演奏和舞者)配合得并不坏,整个舞蹈的性格和气氛,有好些地方还是突现出来的。
这种合作,是舞者消化了音乐,从音乐获得了启发;是演奏者掌握了舞蹈,作了较好的支持。

广东的“英歌舞”的音乐新鲜而又有活力,配器也比较成功。可惜这个舞蹈并不像它的音乐那么理想。
他们的“娶新娘”的生活气息特别浓厚。虽然舞蹈非常简单,只是一段婚礼小景,据说有人认为这不算舞蹈。我对舞蹈是外行,很难论述。但是音乐却曾使我依恋不舍(它的缺点是不够连贯)。
他如“三月三”、“碗舞”、“红花舞” (据说对这个舞蹈有争论)的音乐各有特点;使我有这样的印象,它们有着鲜明的南国色彩,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性与面影,并且较好地对舞蹈起着烘托的作用。

据说许多人对北京舞蹈学校演出的“东郭先生”的音乐风格表示不同的看法。这个舞蹈,我看过三四次;常常是不知不觉被带到舞蹈的情节里面去了。有时也觉得有些地方在风格上更纯一些,那就更好些,但总感到它和舞蹈的情绪还能构成一个整体。这说明了作曲家在设计他的音乐时,是比较强烈地要求音乐表现情节的。其次,音乐的基调的民族特点有许多地方也还鲜明。
有此两点好处,并且是一个新的尝试(用新的手法来写舞曲),我想还是值得重视的。
搞出雷同的东西很方便,抄、剪,或者人云亦云并不费事;要创新可得花点力气。新而有缺点并不奇怪。吸收有益的意见,以便在新的创作中改进,对改变“三灯一跑”的状况可能是有意义的。

上海的“剑舞”、“男欢女喜”,中央歌舞团的“孔雀”,江苏的“花扇舞”(笛子特别优美、准确),北京舞蹈学校的“炸碉堡”等舞蹈的音乐演奏很认真,认真就体现了舞蹈的深意;就产生美感。
有些乐队的乐器声音不准,如煤矿文工团的“古典扇舞”中的二胡,北京舞蹈学校的“游春”、西北民族学院的“拉卜楞的节日”等的音乐可能是由于水平的限制,只能当弱点一步步克服。
有些却是疏忽,像上海的“回旋鼓舞”的鼓点。这种疏忽,常常削弱了艺术的感染力,常常使观众难以安静地进入表演的深处。
音乐演奏上的准确、优美、认真,本身没有什么目的;它准确地表达了舞蹈的精神,能使舞蹈更加完美感人。可马虎不得。

工运桥——南行随笔

第8版()
专栏:

工运桥
——南行随笔
立高
无锡是一座使人留恋的城市。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因为太湖实在是太美丽了!但是,它所以使我特别留恋的,还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座近代化的工业城市——它有十万以上的工人,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这里,我不想描写那些美丽的风景:绮丽的山峰、湖水、建筑;也没有能力描写出它长期所经历的斗争,和轰轰烈烈建设着社会主义的人们。我只想谈谈一座桥的故事。
我们一走出无锡车站,就面对着一座水泥桥。这桥是无锡市的一个咽喉,是无锡市吞吐的一个枢纽。但是,它的外形并没有什么特别,像这样形状的桥,在无锡市总有十座八座;它所以使我注意,是因为桥桩上刻着“工运桥”三个大字。它为什么叫工运桥?我想,大概是因为进行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而命名的吧?可是细看那桥梁、桥桩、字迹,不像是近年修建的。它修建在何时、为什么命名做“工运桥”?这就叫人难于捉摸了。我询问当地的一个同志,他只说,据说它以前叫“大洋桥”,后来改称此名;那是在解放以前很久很久的事了,所以,关于它的始末很少有人知道。
我去访问了无锡市总工会副主席黄惠兰同志。我早已知道,她是有四十多年工龄的老同志,是生长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称她黄大姐。她已有六十四岁的高龄。她的两鬓已经斑白,脸上也刻满了皱纹,然而她的身体高大、健壮,看上去似乎没有那样大的年纪。她是亲自参加修建工运桥的一个。
我请她谈谈工运桥的历史。
“工运桥修建在1928年。”她说。我看出来这引动了她深深的回忆。是呀,屈指算来将近三十年了!三十年,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在五十年以前,这里连一座工厂也没有,”她又向前引伸说,“1907年无锡开办了第一座丝织厂,这里才有了产业工人;有了工人才有工人运动,这才有了工运桥。这必须从头说起。”
她胜利地微笑了一下,望着我。这些话更吸引了我。试想1928年,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当权的白色恐怖时代,就单拿能修建起这座命名为“工运桥”的事实,就不是很简单的了。我静听着她的叙述。她谈着他们的痛苦生活,谈着他们的罢工,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镇压……她的声音和表情一忽儿悲愤激昂,一忽儿又透露出胜利的兴奋。这是个精力充沛的老人。
她打她做童工时讲起。在她九岁那年,无锡遭了大水灾,她跟她舅妈到了上海,在一家意大利的丝织厂做了童工。不久,因为听不懂鬼子的话而被毒打,她抚摸着自己的创伤痛哭了。她说:“死也死在家乡,绝不死在外国人手里!”这样,她又回家撑船、务农。可是家中只租种地主三亩八分地,怎么够全家生活?她十五岁上,无锡开办了第一家丝织厂,她又做为童工进厂了。她想,这是中国人的工厂,总会比外国人好些。可是她完全想错了。活忙时,资本家逼工人做十三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原料不足时,工人只能拿到四个小时的工资;而且无锡开办的工厂一天天加多,资本家竞相对工人进行压榨,工时不断加长,工资不断下降,工人们生活在半死不活的境况里。为了生存,1923年,无锡的工人在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推动下,爆发了第一次要求增加工资的大罢工。到了1925年,共产党派来了自己的党员,他们在夜校、在工会,宣传着工人阶级的真理,组织工人起来为反帝反封建,以及为自己生存的权利而斗争。谁知国民党反动派,一反自己的诺言,竟将无锡共产党的负责同志、二十二岁的械机工人秦起,在一个工人的集会上公开逮捕,而残酷地杀害了!这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怒。1927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但接着到来的是更加残酷的白色恐怖,成批的工人被逮捕、被杀害。但党和工人阶级并没有停止斗争,只是转入地下活动罢了。党从上海派来陈佩三同志来接替秦起同志所留下的工作。黄惠兰同志说得好,工人兄弟姐妹们,当时成了无头鸭子似的,不知向哪里去,幸好陈佩三同志到来,给大家指出了道路。党在这时采取了巧妙的斗争方法,利用夜校、读书会,各种各样的形式,组织教育工人。也就是在这时,党为了进行更大规模的斗争,为了更广泛地教育工人群众,提出了修建“工运桥”的计划。原来的大洋桥是一个窄窄的木板桥,已经破旧不堪,眼看就要塌陷了。每一次工人示威游行,都是集合在车站附近,从桥上通过进入市区。这是一个走向胜利的必经之路,为了游行队伍的安全,提出改建大洋桥为工运桥。从此展开了广泛地宣传募捐工作。工人们踊跃地响应了这个号召,勒紧自己的腰带参加捐献,它终于建成了。
这是一座有纪念意义的桥,是一座鼓舞人民斗争走向胜利的桥。1930、1931、1932、1935、1936年的罢工游行的工人弟兄们,是从这里走过的;党派来的工作人员是从这里进出的;从国民党监狱释放出来的陈佩三等同志和一切抗日的人们,从这里走上敌后抗日的战场;这里,也留下了敌后根据地和无锡的地下工作联络人员的足迹;横渡长江的人民解放军从这座桥上进入市区;抗美援朝的人们跨过它登上火车北上。现在,每日有成千成万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在这座桥上通过,运进成车的原料,运出成车的成品。……它在痛苦的年月中为斗争服务,现在又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尽着自己的力量。
黄惠兰同志谈到秦起和陈佩三同志的时候,眼圈红了,声音也低沉了下来。她究竟在想着什么,我不能确切地知道;但有一点我是完全理解到了:这座桥是先烈们的鲜血所造成的!当我们走过它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那斗争的过去,不会忘记长眠在无锡烈士公园的秦起、陈佩三等同志,以及那许许多多洒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的人们!他们为了修造这座桥,为了我们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明天倒下了!而我们活着的人们,有多么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全力来保卫它——这座胜利之桥、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灿烂的明天!是的,我体会到了这个饱含着强烈感情的老年人的心情;我们不会辜负她,以及我们的先烈!……

关于话剧“上海屋檐下”——致观众的短笺

第8版()
专栏:

关于话剧“上海屋檐下”
——致观众的短笺
金山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承你们关心“上海屋檐下”的演出,我很感激。你们来信问我“上海屋檐下”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好像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我想,当舞台上的帷幕徐徐展开时,你们就看见一幅生活的图景,这是二十年前的生活,二十年前的所谓人的生活。这些人在一个你们所不熟悉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受尽熬煎,有的在呻吟,有的在叹息,有的在嘲讽,有的在哭泣,有的在愤怒,有的在反抗,有的却像石缝中钻出来的青绿的野草似的骄傲地伸展着。
在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身上,存有各种弱点,譬如怯懦、犹豫、徬徨、颓废、失望……正是这些东西,常常使他们摔倒在庸俗甚或毁灭的道上。但是当那些没有摔倒或摔倒又爬起来的人,踏过或爬过了那段漫长的荆棘之路、领悟了一个人的生存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跨进了真正的生活之门。
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天使,他们即便置身在暗无天日的地方,仍然能够发散着青春的光芒——那就是孩子。
我在我的导演手记中写过这样的话:
“一切压迫就是鞭策,就是推向前进的动力。
让陈旧的死亡,让生了锈的废铁回炉,世界上唯有新生的东西最鲜艳、最富有生命力,最为诗意……剧中真正的主人翁是孩子,是孩子!
‘上海屋檐下’的作者,不仅为着善良人的苦难而控诉残酷的旧社会,同时还向这些受苦的人昭示了未来的美好前程。作者的仁慈渗透在每一个善良人的身上,作者的坚毅深深栽植在新生命的血液之中。”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当你们看到前一代人怎样在那个社会中挣扎的时候,难道不会为你们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高兴吗?
现在舞台上的那段生活就要开始,我不知道舞台上的许多活动能否体现一些作品的主题思想。我热诚地希望你们把观后的感想写信告诉我们。1957年1月

多一点色彩吧!

第8版()
专栏:谈画

多一点色彩吧!
潘洁兹
近来看了不少的国画作品,兴奋之余,也来谈谈国画的用“色”。
中国绘画从来是注重色彩的,丹青和绘画在古代是同义语。古代画家用色的大胆,不妨举出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为例。他在这幅画的设计中,主张蓝天上加五色絪缊的庆云,青水中画出景物的倒影,山有阴影,丹崖、紫石间,缀以白虎和衣服鲜丽的人物。这幅彩色斑烂的图画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古代画家对于色彩的运用,决非简单地复现自然,而是在艺术观照中大胆创造,甚至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早期的如辽阳汉画、彩箧漆奁;稍后的如敦煌北魏以来的壁画;鲁迅先生盛赞唐代佛画的灿烂,灿烂由色彩而来;今天我们也尚能在敦煌二百多个唐代石窟中目睹其真。卷轴画中色彩鲜丽的杰作也很多,如隋展子虔“游春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都为大家所熟知。自元、明水墨画兴起后,中国画家便视色彩为可有可无了。国画之缺乏色彩,固不自今日始,但唯有今天,才特别感到问题之尖锐,因为缺乏色彩的绘画,同我们丰富多采的生活是多么地不相称啊!
我不否认墨有五色,但墨到底不能完全代替色;我不否认水墨画能显示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但重彩画又何尝不能?线条、笔法原不分彼此,风格云云,自也不在话下。今日国画家在运用色彩上作了很大努力,古代彩绘传统行见复兴,这是大可欣慰的事。但有些障碍还待清除,如有人认为国画只能用国画颜料,国画必须以墨为主、色为辅,国画用色有定方,不能如洋画(包括日本画)等等,都在束缚着画家不敢大胆使用色彩。有些比较勇敢的画家,大胆尝试了一下,所得往往是鼓励支持的少、指责批评的多,特别出于“行家”们,这又怎能不叫他们顾虑重重呢?
画家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各有不同,所采取表现的方法也不一样,国画的“百花齐放”正体现在这里。我之所以特别提出用色问题,乃是希望百花园中,多出现一些更为艳丽的花朵,满足今天人民的欣赏要求。
希望国画家不要吝惜色彩,不要为陈规成法所束缚,不要害怕批评,让重彩和水墨争鸣吧!这对国画的繁荣,和国画优良传统的正确继承与发扬,都是大有好处的。

给伪善者

第8版()
专栏:

给伪善者
苏联
穆萨·嘉里尔
我衣多补丁,
无损我令名。
你衣皆锦绣,
补丁满魂灵。
(方行译)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