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01-14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湖北等六省棉花统购计划超额完成 陕西省超额完成1956年茶叶和畜产品收购计划

第3版()
专栏:

湖北等六省棉花统购计划超额完成
陕西省超额完成1956年茶叶和畜产品收购计划
新华社13日讯 湖北、江西、湖南、云南、辽宁、安徽六省1956年度的棉花统购计划已经超额完成。
这六个省中,除了安徽省以外,其他五个省去年的棉花产量都超过1955年,辽宁、江西两省并且比1955年增产一倍以上。这五个省从去年8、9月份先后开始收购新棉,到年底收购的棉花都比1955年同期的收购量要多,湖北省多46%,辽宁省多一倍以上,江西省多一倍半。安徽省去年遭受了台风、雨涝等灾害,但是产量和收购量也都接近1955年的水平。
农产品采购人员目前还在继续收购棉花。江西省发现丢弃在棉田和棉棵上的棉花很多,正在动员农民拣拾。崇仁县秋溪区的农民已经拣到落地棉三万五千斤。
新华社西安13日电 陕西省超额完成了1956年茶叶和畜产品收购计划。到去年年底,茶叶收购量比1955年实际收购量增加了31%。山羊毛、马鬃尾、羽毛等收购量都比1955年实际收购量增加一倍以上。
1956年,陕西省主要产茶区的紫阳、岚皋、安康等十县都实现了合作化。农业社社员更加精细地培植茶园,使茶叶产量大大增加,突破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各地农业社除了积极发展牲畜和捕打野生畜以外,还普遍推广了剪毛、抓绒技术。许多地区的农业社采取“活牛抓毛”办法,增产牛毛。全省有四万头以上的活牛经过抓毛,使收购单位收购到了两万多斤牛毛。去年在畜产品收购方面还增加了牛膀胱、雁毛、鸡鸭毛等许多新的品种。

我国灌溉面积达五亿亩以上

第3版()
专栏:

我国灌溉面积达五亿亩以上
本报讯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从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水利会议上获悉: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灌溉总面积已经达到五亿亩以上,占全国现有耕地面积大约30%,比解放以前增加了70%。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灌溉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了。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展开的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工作获得空前巨大的成就。去年全国扩大的灌溉面积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要扩大的灌溉面积一倍以上。去年南方各省所修的小型水库和塘坝等农田水利工程,绝大部分都经受了洪水考验,在抗旱斗争中也起了显著的作用。华北地区大规模打井的结果,去年新发展的灌溉面积比原有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半。1956年,我国在水旱灾害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水利建设的成就有很密切的关系。

最初由三户贫农办起来的河北南王庄农业社受到全国人民关怀

第3版()
专栏:

最初由三户贫农办起来的河北南王庄农业社受到全国人民关怀
新华社保定13日电 以三户贫农为骨干办起来的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受到了全国各界人民的热情关怀。在过去一年中,这个农业社曾经收到云南、内蒙古、上海、沈阳等二十多个地方许多单位和个人寄来的礼物和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石家庄某单位赠给了南王庄社一部双轮双铧犁和一部喷雾器,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坦克部队的政治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某部队,也分别给这个农业社汇款,支持他们添制农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广州某部周瑞星,每月从薪金中拿出五元来支持这个农业社,并且表示一直支持到建成共产主义。作家蔡其矫赠给这个农业社一只马蹄表。西北民族学院藏文班的全体学生,也节约赠款帮助这个农业社。山东省荣成县成山区完小三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寄给这个社一条红领巾。据统计,去年这个社共收到外地各界寄来的现款三百多元,农具和文具用品近百件,奖旗十多面,书刊四百多册,信函两百多件。
南王庄农业社同外地许多单位和个人建立了通信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南王庄农业社还赠送种子给同它有联系的单位和个人,并且同许多农业社交流生产经验。

黑龙江省究竟有多少荒地? 现已初步查明:有荒地七百四十万公顷 其中五百六十八万公顷是可耕的荒地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省究竟有多少荒地?
现已初步查明:有荒地七百四十万公顷
其中五百六十八万公顷是可耕的荒地
新华社哈尔滨13日电 经过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局勘测人员的努力,已经初步查明全省究竟有多少荒地面积。一向人们都认为黑龙江省只有六百六十多万公顷(一亿亩)荒地,但是经过实际勘测和用精密方法计算的结果,全省有荒地七百四十万公顷,比全省现有的耕地面积还多四十万公顷。在这些荒地中,除了一百七十二万公顷的盐碱地目前还不能开垦以外,其余五百六十八万公顷的荒地都是可耕荒地,有的要加以排水和改良土壤,有的不加任何技术措施就可以垦殖。在1956年内,国家已经拨出其中的一百五十八万公顷荒地,交给新建和扩建的国营农场、移民和农民开垦用。
去年一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局、农业厅、水利部哈尔滨水利设计院和黑龙江省地质局等单位,一共有近三万名的勘测人员和基本建设工人,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进行勘测和基本建设工作。他们踏遍了全省的森林、河川和荒野。规模最大的拥有一万六千七百人的林业厅的勘测人员和基本建设队伍,在黑龙江省的三大林区里修筑了公路,架设了电话,并且建立了一百九十个森林经营所。在大兴安岭里进行建设的工人们,修筑了一条由嫩江到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长达几百公里的森林公路和两条公路支线。现在的大兴安岭,已经有一部分地区通汽车和通电话了。这就为大兴安岭森林的开采和林区的抚育更新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兴凯湖以北,完达山以南,乌苏里江以西和黑龙江上游地带解决沼泽地排水问题的水利部哈尔滨水利设计院的勘测人员,去年也获得了一些成就。

农业珍闻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农业珍闻
新的优良鸡种初步育成
“新狼山鸡”,已经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系初步选育成功。
“新狼山鸡”是由驰名的江苏如东县狼山鸡和澳洲黑鸡杂交选育出来的。它具备了许多优点:产蛋率高,平均年产蛋一百九十枚,最高的达三百二十三枚,较一般本地鸡要多产近一百枚;体形又高大,公鸡重量达六市斤,母鸡也有四市斤;成熟期又短,只要两百天;觅食力强,又耐粗饲。
(新华)
腊月能吃到新熟的西瓜
海南岛昌感县的农业社,在去年冬季种植的西瓜已经成熟,并在海口市陆续上市了。
昌感县的农民,过去并没有在冬季种植西瓜的习惯。但在去年冬季,这个县的农业社打破了陈规,它们试种了四百亩西瓜。结果,长得都很好,大约可以收到十一万斤左右。        (南方)

湖北历史上特别值得记载的一年

第3版()
专栏:

湖北历史上特别值得记载的一年
海波
1956年是湖北省历史上特别值得记载的一年。因为它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一年,因为这一年给湖北省人民带来了空前的大丰收。
当黄金般的稻谷和白银般的棉花布满长江两岸的时候,广大农民同声欢呼:“丰收啦!”“从来没有的大丰收!”年轻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开始计划怎样用劳动所得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一些,而老年农民们则想得更多。麻城县有一位聋老爹爹,在丰收后得到了合作社送来的新棉被,他高兴得半夜从梦中笑醒了。丰收的结果使全省90%以上的合作社和85%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有的收入增加了一两倍,有的增加好几成。现在各农业社已经按照国家规定,提前完成了公粮和购粮任务,同时,又把大批余粮卖给国家。长江、汉水沿岸的许多码头和纵贯湖北的京汉、粤汉铁路的车站,因为全省的空前丰收也特别忙碌起来。一包一包的粮食和棉花,从水路、从陆路运向河北的灾区。
1956年湖北省农业丰收是突出的:这一年湖北省的粮食产量达到了二百一十亿斤,它比1955年增产11.7%,超过了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15.9%,比抗日战争前的最高年产量多四十亿斤。皮棉的产量达到了四百万担,比1955年增产37.13%(战前的最高年产量只是二百五十五点四万担)。超过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30.7%。大豆则比1955年增产了58%。其他作物的产量也都有显著的增产。
空前的大丰收,使湖北省农民看到了过去从未见过的奇迹。过去高额丰产田只是零星的、小块的,这一年大面积丰产田出现了。据孝感、黄冈、荆州、宜昌四个专区的初步统计,粮食平均亩产千斤的合作社就有一千一百八十七个;平均亩产皮棉百斤的合作社就有五百零六个。孝感县卧龙乡双台社双季稻六十三点三亩,平均每亩产量达一千一百六十四斤,其中有六点六五亩田,每亩平均产量是二千零二十三斤。谷城县沈湾乡民乐农业合作社的小麦,平均每亩产五百多斤,其中有七点四亩,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五十二点五斤。江汉平原上的京山县石板农业合作社有一点零七亩棉花产皮棉四百零七点七斤。历史上被认为是低产地区的襄阳一带,去年的棉花也由每亩平均产皮棉十多斤提高到近三十斤左右,并且还出现了不少亩产皮棉百斤的棉田。
这些奇迹的出现,引起了全省每个人的注意,人们对丰收的原因作种种解释,有的人认为:这主要是“天”的恩赐,是因为“风调雨顺”。但是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他们清楚,1956年并不是那么“风调雨顺”。如盛产稻谷的黄冈、鄂城一带,从7月中旬一直到12月,就没下过一次透雨,当地的农民一直在紧张地进行抗旱。恩施发生了四次水灾,其严重程度为四十年来所未有。襄阳专区雨量和襄河的水位,都超过了1954年。红蜘蛛和其他害虫曾经蔓延了江汉平原上的广大棉田,大个儿的冰雹也曾打坏了庄稼。显然,1956年的“天”比1953年湖北省的所谓“从山顶收到湖底”的“天”要坏得多,但是却比1953年获得了更大的丰收!这还把丰收完全归功于“天”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有了合作社!”
1956年春耕时,湖北省有8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68%的农户加入了高级社。这个变化,使农村很多过去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都能做和敢做了。在这一年中,湖北省提出并贯彻执行了以“五项改革”为中心的增产措施:一季作物改为二季作物或二季作物改为三季作物,旱田改水田,改用良种,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坡田改为梯田。这些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就。1956年全省双季稻面积已经增加到二百七十五万亩,比1955年扩大了175%;有五百万亩旱田改为水田;主要作物水稻、棉花、小麦改用良种的面积已达二千六百七十万亩;其中水稻改用良种的面积比1955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棉花改用良种的面积扩大了314%;有一百多万亩低产作物改成了高产作物;有二十二万亩坡田改成了梯田。仅这些改革就增产了八亿斤左右的粮食。
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早播、密植和增施肥料等措施,在全省作出了显著成绩。水稻下种比过去提前了十至十五天,棉花播种则比往年提前了十五天至二十天。每亩水稻增加了30%至60%,每亩棉田比过去多种了一千多株。而肥料则比往年增加了30%至60%。这样,就使得早稻提早成熟十多天,为再生稻的丰收创造了条件。棉花由于适当的提前播种,伏桃多、秋桃大、收花早、质量好。由于肥料较充足,各种作物普遍发育良好。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合作社战胜灾害的斗争。去年,在稻谷最需要水的时候,有不少地区两个多月没下透雨。虫害曾蔓延了大部稻田和棉田,但这一切困难都被胜利地克服了。在夏季旱灾严重威胁着稻禾的时期,农民们提出“与旱争粮”的口号,鄂城、武昌一带地区,一架水车接着一架水车,几十架水车接到一块儿,翻山越岭把几十里以外的水引到田里,救活了秧苗。在虫害严重时期,许多县都经常保持着成万的灭虫大军,在灭水稻螟虫期间,全省光是点的诱蛾灯就有一百一十万盏。很多棉田施药治虫达十多次,全省治虫面积达二千多万亩。这些斗争对保证增产起了巨大作用。
全省全面增产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组织工作的。在全省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后,从省到乡、社制订了全面发展生产的规划。广大农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美丽远景,生产热情高涨,各合作社广泛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出现了全省范围的生产高潮。
在生产运动中,湖北省各地特别注意了充分依靠群众,坚决正确贯彻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因而进一步发挥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麻城县燎原二社李安伦在分配前怕吃了亏,四个人只有两个人下田;进行合理分配后,四个人立即都下了田找活干。
党和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帮助,对丰收也起了很大作用。国家去年训练了成万个农业技术干部和行政干部,建立了大批技术指导站,帮助农民解决了在技术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供应了大批的商品肥料、农药和各种农具,全省还发放了农业贷款一亿六千万元,解决了生产资金的困难。
农业合作化后农村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困难,但是湖北农民深刻体会到,有党的具体领导和关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1956年春天,合作社刚成立,经营管理不善,浪费劳动力的现象很普遍,这时,中共湖北省委就组织以书记、委员为首的工作队深入农村,仅省级机关抽调下乡的干部就有近两千个。同时各级党委也在书记带头下深入下层,很多干部还亲自帮助农民干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生产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还采用战地会议的办法,一次解决一个问题,这种方法,灵活、简便、及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
新建立起的合作社,正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它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湖北省过去一年来在领导农业生产方面也有它的缺点。如在推广粳稻良种上,有些地区没有经过重点试验就冒然大面积推广,因而造成了早粳和中粳减产,有些合作社订的规划过高过大。有些社在开始执行规划时,基本建设铺的摊子很大,投资太多,影响到后来的生产和社员的收入。有些干部强迫命令作风很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产情绪,等等。如果不发生这些毛病,生产成绩将会更大些。
这一切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湖北省广大农民胜利地度过了这些困难,绝大多数人已深深认识到合作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因此,当1956年秋收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很多单干农民和参加初级社的农民便纷纷要求参加高级社,形成了一个新的入社高潮,在秋收结束的时候,全省加入高级合作社的农户就达到了全省农户总数的97%以上,使全省实现了高级合作化。现在,一个比往年更广大更深入的冬季生产运动已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许多县都按具体情况制订了今年的生产规划,一般县的规划,粮食棉花都比1956年增产10%以上。广大农民一致表示要争取今年更大的丰收。
(新华社专稿)

河北省三户贫农办起来的那个农业社最近一年办得怎样? 英雄的农业社正在继续前进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三户贫农办起来的那个农业社最近一年办得怎样?
英雄的农业社正在继续前进
新华社记者 张华
到今年1月16日,就是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一周年了。这个曾被毛主席称为英雄的农业社,一年来办得怎样?人们是非常关心的。我也怀着这种心情到南王庄村去访问了坚持走合作化道路的王玉坤和王小其,以及马三女等许多社员。
风沙,是南王庄村人们心里的一块病。因为风沙为害,农业生产常常受到损失,春播三遍安不住苗,麦穗黄稍后也会被沙埋住。不少良田被刮成了沙土山。因为风沙为害,水利也不好开展,十几眼井就被沙埋坏。去年全村合作化了,农业社统一作计划,动员全村劳力,不几天工夫就沿滹沱河故道栽种上一万二千棵一人多高的树,在村子西北南三面筑起了一条四里长的挡风墙,挨着林带里边,还栽种了一万多棵苹果树,围着村边,又栽上了许多杨树。去年,防风林的树秧就晃开了树脑袋,再过一两年,南王庄的风沙灾害就可以大大减轻了。
农业社治了风沙病,人们搞生产的劲头就大了,一边植树造林,同时就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去年春季,他们打成了二十二眼灌溉井,其中有三眼正准备安装抽水机。过去被风沙埋没的十一眼水井也重新淘出来了。加上这批新井,这村便增加两千七百多亩水田,这个数目,比全村几百年发展的水地还多一倍半。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南王庄76%的耕地都变成了水浇地。据初步计算,正常年成每年就能多收粮食一千石。
南王庄村的男女老少谁都说合作社使全村的人免了灾。去年8月6日下午,顺着滹沱河故道来了洪水,天不黑洪水就围了村。村子里凡是能拿动铁锨的人都出来了。一夜之间就筑起六里长三五尺高的一条护村堤,不仅保住了全村的生命财产,还围住了三百亩庄稼没被涝。洪水退落以后,合作社又根据地势水情,挖了二十多道一里左右的排水沟,抢救出两千多亩被淹的庄稼。社员们都说,要不是合作社,这些事一件也办不到。秋后由于合作社统一分配,南王庄五十多户原来洼地多的社员,家家有收入。单干时灾后颗粒不收的严重情况便避免了。高地多的社员也说,要不是合作社,房都保不住,庄稼收一点,也顶不住倒房的损失。灾后,合作社统一安排劳力,开展副业,社员收入又有了增加。人们拿灾后的情况和1942年相比,都说合作化抢救了南王庄。晚办一年社,也要闹1942年那样的灾荒。那年,除少数地主富农以外,家家户户卖财产,两百多户逃荒讨饭,百十户人家卖儿女。小其的爹和老辉两口子,就是那年饿死的。去年受灾后,不光没人卖东西,社里还买了十几头大骡子。
南王庄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老宽儿妻,在娘家曾经是一双出色的劳动手。嫁到南王庄后,她曾经向她公公要求下地干活,遭到了公公的讥笑,因此她的好手艺便埋没了几十年。去年她家入了社,她又下地干活了。南王庄因为风沙大,耕作粗,妇女从来没有下地的习惯。可是去年合作化以后变了样。按劳取酬鼓舞起妇女们的劳动热情,积肥、植树、锄地、收割,全村两百多个青壮年妇女完全下地劳动,一年挣了两万多个劳动日。南王庄添了这两百多双劳动手,去年积肥超过过去十年的积肥量,夏天虽然阴雨连天也没荒一分地,成为全区的模范。合作化还改换了村里的风俗。小伙子王文谦过去老婆把饭盛在嘴底下才吃,入社后两口子一同下地,下地回家,王文谦便帮老婆抱柴烧火作饭食。王振坤、王国祺媳妇过去不受婆婆喜欢,入社后,她们同别的妇女一块下地挣工分,婆婆也喜欢她们了。
南王庄的贫农和中农,在去年一年的集体劳动中更加团结了。许多贫农社员成为办社骨干,政治觉悟和办社本领都一天天提高。同王玉坤一起办小社的王小其,已经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并且被选为青年团副书记、农业社的副社长,还主管着财务会计工作。从王玉坤他们的小社分出去单干的中农王振福、王老合,前年合作化运动一开始就回老“家”来了。在党支部的领导和教育下,许多中农社员都在前进着。中农社员王老欣在全村合作化以前,曾经找十几户门当户对的人办初级社,全村合作化的时候他们并入了高级社。王老欣曾经拆掉自己的磨棚,自动拿出木料,叫生产队在他的地基上盖牲口棚。不久被大家选为生产队长。经过党的教育和一年的实际体验,全村半数以上的老中农社员,都进一步认识到合作化道路的好处,变成了生产办社的积极分子。
曾经被毛主席称赞过的南王庄农业社,正在英勇地前进着。现在全社的副业收入已经有了七千元。除了必要的口粮开支以外,各生产队已经抽出一部分副业收入添买了牲口。各生产队正在用火温、高温等方法积肥。麦田也正在加肥。社员们决心争取今年粮食、棉花和花生的丰收。

丰收后

第3版()
专栏:

丰收后
本报记者 古维进
1956年年底,我到了孝感县的朋兴乡。傍晚,我沿着一条狭长的村街走过。两旁人家都在忙着做豆丝、豆皮(大米和豆子制成的煎饼)。一个长脸的中年妇女拿起切豆丝的刀子高声地对一个邻居的老太婆说:“三四年没做过这些东西了,多亏今年大丰收!”老太婆乐呵呵地答道:“我呀,八九年没做过豆丝、豆皮了;要不是今年合作化,大丰收,还不知哪年才做得起呢!”
到了乡人民委员会,和乡长萧新官谈起来,才知道做豆丝、豆皮是这一带群众的传统习惯,全乡家家户户都在做呢。我问萧新官:“做豆丝、豆皮费粮食吧?不影响交公粮和售余粮吗?”他摇摇头说:“今年粮食大面积丰收,平均一亩产一千零十三斤十三两。公粮任务早就完成了,售余粮也超过任务一倍多。除了交公粮、售余粮、留种子外,平均每个社员分到粮食一千零二十四斤。生产提高了,生活也得改善改善。”
在乡人民委员会后面,一片雾气模糊的弯子里,忽然锣鼓咚咚响。青年男女顺着锣声跑过去,几个老汉也放宽步子走。我截住一个老汉问:“那边敲锣打鼓干什么?”老汉说:“唱戏!同志,看看我们社里自己的戏吧,才兴起的剧团,在练习唱呢!到春节,全乡七八个剧团要大会演呢!”“唱的什么戏?”“嘿,唱……丰收什么的……”他话没说完,想开腿了。忽然见我注意他身上穿的新袍子,咧开嘴巴笑着说:“这种袍子,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做过两件:头一件是九年前——六十岁那年——做的,还没穿上身,看见儿子没得,给了他穿,自己还是穿破袍;今年丰收了,这是做的第二件。”
天渐渐黑了,乡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举行的干部接头会议已经结束。党支部第二书记晏有余热情地邀我聊天。我们蹲在屋檐下。旁边,正在修建的新房子引起我的注意。我问晏有余说:“今年丰收之后,修建房子的很多吧?”“多啦,还有大搬家的呢。”“大搬家是怎么回事?”他轻轻地笑了笑,说起搬家的事来。华光农业社有一个弯子有七十三户,住的地方地势非常低,下雨天,屋前屋后都是渍水。现在在那里修建新房子,要把整个弯子搬上黄土坡。我心里想:这样一来,得花多少钱修房子呢!晏有余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解释说:“修建新房子,不花一个钱。砖是自己在田里打的,木料是从旧房拆下来的,钉子呢?也不用大家自己掏钱。事前利用打谷场种晚稻,现在收了四千多斤谷,足够买钉子了。”他顿了顿,又说:“这次大搬家好处多着哩。才拆了一个生产队(二十二户)的房子,那陈墙土就可以肥五百五十亩田;把整个弯子的房子的陈墙土拆下来,该肥多少田啊!拆掉房子以后,这里就要修建一个水库,扩大灌溉面积,争取明年大丰收。”
他点了烟,抽了一口,又兴致勃勃地说到五红农业社一个生产队搬家的事情:他们有十八户,孤零零地住在一个被水包围的小弯子里,田地却靠近大弯子。早先有心搬家,害怕大弯子的人欺侮。现在,合作社为了生产调配劳动力的便利,教育大弯子的人不要歧视他们,帮助他们搬到大弯子去。春节以前,他们的新房子就可以盖起来了。
晏有余谈到很晚才回去。他知道我想到他们的重点社(长风农业社)去访问,第二天,就热情地跑来邀我一同走。天气阴晦,冷风在田野里吹得呜呜的响。我们想加快步子,可是,挑谷的人成群结队的把路拦住。我问晏有余,这些人把谷挑到哪里去?他说这是社里分给社员的谷,他们吃不完,挑到粮食收购站去出售。他仔细打量了挑谷的人,又说:“多半是长风社的。他们今年打的粮食多呢,比去年增产72%,把最好的富裕中农也赛过了!”
到了长风社,我打听了他们的生产赛过富裕中农的情形。社主任官木生说:官登华就是一个例子。他家的劳力很强,土地肥沃,耕牛农具又好又齐全,是全弯子最棒的富裕中农。合作化的风暴把他卷进农业社以后,他总是说,不管农业社怎样增产,超不过他单干的收入。有些社员也觉得他的话有几分道理。可是,分配决算之后,他家三口人,收入粮食将近六千斤,比1955年增产一千六百多斤。他高兴极了。逢人便说“从心底里佩服农业社”。每天一早,他自动起来捡粪,打草绳,不像以前要组长叫唤才出工。
听了官木生的话,我联想到一些生产队长谈到1956年丰收教育了单干农民的情形。那是在一个分配决算会议上,有六户单干农民被邀请列席了会议。他们聚精会神地听人谈着社员的收入情形。富裕中农赵连传听到社员赵贵方父女两个劳动力全年收入五百多元;想想自己家五个全劳力才收入三百多元,心里非常难过。他瞪了赵运官(老富裕中农)一眼,气鼓鼓地说:“都是你当初赌咒,说谁先入社谁是儿;要不是这样,我春上入了社,五个全劳动力做到现在,还不收入七八百元?”他当场要求入社。富裕中农陈学春也埋怨赵运官说:“听了你的话算是跟上鬼!多亏社里对我的生产还算是照顾,借给一千多斤商品肥料;可就是这样,现在把账一算,还比一般社员减少了一半收入。眼下想入社连种子都带不起。”他请求社里原谅他这个困难,允许入社。赵运官用手蒙着脑袋半天不说话;第二天,他和几户单干农民要求入社了。
在第八生产队里,人们在谈着:不久以前,罗恩生夫妇因为生活问题经常吵架闹离婚。丰收以后,收入增加几倍,两口子变得有说有笑了,每天一块儿上供销社参加加工割皮条的工作。
社员官道胜一家人,非常感激干部关心他们的生活。丰收以后,他们有点浪费,把余粮花掉了,就要动用口粮。干部教育他们节约,帮助他们安排家庭生活,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好了。这件事情教育了社员,“丰收不忘勤俭”的风气正在成长。
春节快到了,我问社员今年过春节比去年怎样?他们喜笑颜开地说,比去年强得多了:去年,人们要粮票不要布票,春节每人发一斤肉票用不完;今年呢,人们要布票不要粮票,一般人家都要买一、二十斤猪肉过春节,比较差的家庭,每人也要买二斤肉。此外,平均每户过春节要买值八九块钱的鱼和藕。(这些副食品都是社里自己生产的,社员在分配决算的时候就向社里预定好了。)
在丰收的鼓舞下,广大社员积极地投入冬季生产。有一千八百多亩田的谷蔸已经捡干净;各队积蓄了大量自然肥料;养猪、养家禽、轧花、做粉等十多种副业生产都搞起来了。这里那里,人们都在兴修塘堰,“修好水利过春节”的歌声响遍原野。

冰下捕鱼(图片)

第3版()
专栏:

冰下捕鱼
严冬季节,齐齐哈尔市的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度。在这寒气逼人的时候,齐齐哈尔市的渔民们却活跃在嫩江江面上,冒着风雪进行冰下捕鱼。
全市四个渔业生产合作社的三百多名渔民,为了使人们能在冬季吃到鲜鱼,今年购置了价值一万三千九百多元的渔具,计划冬季捕鱼九十一万斤。
去年10月封冻以后开始下网捕鱼,两个多月已捕获四十六万六千斤鱼,供给了市场需要。    丁凤岭摄(齐齐哈尔日报稿)
左 渔民们正在紧张地拉网。看,多少鱼儿被兜在网里了。
上 “这条鱼有几斤?”渔民韩凤德和王秀峰正在有趣地估计刚出水的大鲤鱼的重量。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