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6-09-11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埃及政府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和有关各国 建议组织谈判机构解决苏彝士运河问题 “五国委员会”和纳赛尔会谈未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

第5版()
专栏:

埃及政府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和有关各国
建议组织谈判机构解决苏彝士运河问题
“五国委员会”和纳赛尔会谈未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
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五国苏彝士运河委员会”同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的会谈已经在9月9日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
当天晚上双方之间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会谈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委员会提交并且解释了参加讨论苏彝士运河问题的伦敦会议的十八国的建议(杜勒斯计划),委员会听取了埃及政府对于这些建议的见解。
公报说,委员会即将离开开罗,并且将向它的委任者提交会谈的结果。
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政府今天建议组织一个足以代表使用苏彝士运河的各国的不同意见的谈判机构,来解决苏彝士运河问题。
埃及总统府的一项官方公报公布了埃及政府送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和各国政府的一个照会。
照会说,埃及政府“现在希望宣布:它认为,可以在不损害埃及的主权和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办法来解决下列问题:甲、运河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乙、发展运河以满足将来航行的需要;丙、规定合理和公平的通行税和费用。”
照会说,这些问题同所有使用运河的国家都有关系。埃及政府认为可以,而且应该设法用和平谈判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埃及政府建议立即采取步骤组织一个足以代表使用运河的各国的不同意见的谈判机构,而且,应该立即进行讨论来解决这种机构的会议的成员、地点和日期问题。
这个组织还可能负起修改1888年君士坦丁堡公约的任务。
照会回顾了到现在为止所举行过的讨论苏彝士运河问题的各种会议和会谈,并且提到了英法实行武力威胁。
照会指出,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过同埃及的直接谈判。
照会说,埃及政府感到遗憾的是,某些国家已经举行军事演习来对付埃及,并且,力图影响运河的技术人员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或拒绝工作,以图阻挠苏彝士运河的通航。
尽管如此,埃及政府和人民还是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并且决心使运河畅通无阻。
照会最后说:“埃及希望说明它决心要在联合国宪章的文字和精神的范围内来继续努力,以便用谈判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巴总统同各政党领袖会谈解决内阁危机 阿里总理发表声明解释辞职原因

第5版()
专栏:

巴总统同各政党领袖会谈解决内阁危机
阿里总理发表声明解释辞职原因
据新华社喀喇蚩9日讯 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9月8日发表声明,解释他退出穆斯林联盟和辞去总理职务的原因。
他在这篇声明中说:“我已经非常遗憾地决定断绝我同穆斯林联盟的关系。我是在深思熟虑以后并且是在对我国过去几个月中的时局发展作了仔细的研究以后忍痛作出这个决定的。”
阿里说,我曾经根据西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著名盟员们的建议在今年3月28日宣布,为了西巴基斯坦省的团结这种更广泛的利益,萨希布汗应该继续担任首席部长。“但是当西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议会党团在1956年4月3日开会的时候,这些领袖们竟食言而拒绝接受萨希布汗为首席部长。”
他说:“我在8月27日在喀喇蚩召开了联合党会议。可是,国民议会中的某些穆斯林联盟议员却故意缺席。”
阿里说:“我愈来愈明白,穆斯林联盟的一部分领导人员决心想阻塞我为国家服务的一切道路”。在为庆祝巴基斯坦独立日所举行的公众集会上所发生的事进一步证明,穆斯林联盟中的某些人士顽固地准备为了他们个人的偏见而牺牲国家的威望。
他说,在8月27日的会议上,联合党的大多数成员都表示信任我。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应当辞去总理职务的。但是,既然我已经决定退出穆斯林联盟,我必须也辞去总理的职务,我认为这是有关体面的事。
据新华社喀喇蚩10日电 由于阿里总理辞职而在巴基斯坦首都喀喇蚩引起的紧张政治活动仍在继续中。米尔扎总统在9日同反对党人民联盟的领袖苏拉瓦底、共和党的领袖马利克·菲罗兹·努恩和阿米尔·阿扎姆汗举行了三小时的午餐会谈。米尔扎还同西巴基斯坦首席部长萨希布汗,联合阵线领袖、外交部长乔德里以及其他政界领袖举行了会谈。同一天,共和党、联合阵线、人民联盟和穆斯林联盟的成员还举行了他们自己之间的小组会谈。据喀喇蚩报纸报道,许多共和党人正在敦促米尔扎总统要求穆罕默德·阿里组织新政府,这个主张得到联合阵线和尼扎姆伊斯兰党的领袖们的支持。但是一部分共和党人正在活动,要求由共和党领袖马利克·菲罗兹·努恩出任总理。

纳赛尔致函“五国委员会”主席说 西方国家提出国际管制计划是自取失败

第5版()
专栏:

纳赛尔致函“五国委员会”主席说
西方国家提出国际管制计划是自取失败
据新华社10日讯 伦敦消息: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在9月9日给“五国苏彝士委员会”主席孟席斯的一封信中说,西方国家提出的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计划的目的是要把这条运河从埃及手中夺走。“很难想像有比这更大的对埃及人民的挑衅了”。
澳大利亚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在9月9日晚上公布了纳赛尔的这封信。它一共公布了最近纳赛尔同孟席斯在开罗举行会谈期间交换的四个文件,其他三个文件是:五国委员会在9月3日向纳赛尔提出伦敦会议上的十八国计划的备忘录,孟席斯在9月7日给纳赛尔的促请注意伦敦会议上的西班牙建议的一封短信,以及孟席斯在9月9日给纳赛尔的详细解释十八国计划的一封长信。
纳赛尔在给孟席斯的长达两千字的信中指出,西方国家提出来的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一套制度
“一定会被埃及人民认为是充满着敌意的,是有损于他们的权利和他们的主权的”。这一制度将是“集体统治”。他说:“硬要实行这样一种制度的任何企图,肯定将成为难以预料的纷争的信号——并将把苏彝士运河(问题)投入到政治的纠纷中去,绝不会像(孟席斯)委员会所说的那样,同政治断绝关系”。
这封信说,这种性质的行为是自取失败的,同时也是具有引起摩擦、误解和不断纠纷的性质的行动。换句话说,这将不是纠纷的结束,而是纠纷的开始。
纳赛尔说,埃及政府完全有权把苏彝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这是不可能认真提出争论的。他指出,差不多五十天以来,尽管有英法两国和前苏彝士运河公司某些分子造成的困难,运河的通航一直照常并且有效率。因此危机和所谓“严重情况”是上述各方面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这种行为包括发表实行武力威胁的声明,英法动员和调动军队,煽动领航员和其他雇员突然停止工作,对埃及采取敌对的经济措施等。
这封信说,埃及政府已经宣布愿意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谈判取得和平解决。纳赛尔指出,埃及同意十八国计划中的这种看法:解决苏彝士运河问题,必须尊重埃及的主权,保证符合君士坦丁堡公约规定的运河通航自由,尊重埃及的所有权,并且保证运河的有效的、可靠的经营,以及运河的保养和发展。纳赛尔说:“但是,当我们来考虑(五国)委员会所建议的达到这些目的的方法时,我们发现这些方法,本身就注定了失败,它们引向同原来目的相反的结果”。
他说,不管管理运河的管理制度将会怎样,它总是要依靠埃及人民的紧密的、充分的和自愿的合作,因为运河是在他们中间、在他们的国家里通过的。假使埃及人民认为管理机构是有敌意的,是同他们的主权、他们的权利和他们的尊严敌对的,那末这种不可或缺的合作就不能得到了。
纳赛尔说:“我愿意重申:我国政府的政策仍然是:
(一)保证苏彝士运河的通航自由,保证这条运河的安全使用,而不加任何歧视。(二)发展苏彝士运河以满足将来通航的需要。
(三)规定公平合理的通行税和费用。(四)保证苏彝士运河的技术效率。”
纳赛尔的信最后说,我们相信,苏彝士运河将因而同政治断绝关系,它不会成为战争的来源,而再度成为世界上各国之间合作、互惠和进一步了解的纽带。我们相信,如果埃及实行这个政策并在各方面显示诚意的话,那末它就既对世界的福利和幸福、也对埃及本身的福利和幸福作出最大的贡献。
孟席斯在9月7日给纳赛尔的信中说,他和纳赛尔的会谈“显示了提法上和原则上的分歧,而显然这种分歧即使再来一次辩论也是不能改变的”。
五国委员会在9月3日致纳赛尔的备忘录中强调苏彝士运河“应该不受政治的影响”,并且“应该有一种关于经营、保养和发展这条运河的明确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承认埃及的主权,同时在未来长时期内不仅为埃及、而且还为这条最重要的水道的所有的使用者的明显的利益服务”。

也门宣布总动员支持埃及 黎巴嫩国务部长严斥西方武力威胁行径

第5版()
专栏:

也门宣布总动员支持埃及
黎巴嫩国务部长严斥西方武力威胁行径
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也门驻埃及公使阿布塔莱布在9月8日晚到达开罗的时候说,也门国王艾哈迈德已经发布总动员令以支持埃及在运河问题上的立场。
这位公使说,也门国王已经要求用也门的全部力量和资源来全力支持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他引用国王的话说,埃及将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的行动是“第一次怒吼”。
新华社10日讯 塔斯社开罗9日讯:目前在开罗的黎巴嫩国务部长萨拉姆在向开罗广播电台记者发表谈话的时候说,黎巴嫩人民和政府完全支持埃及在苏彝士运河问题上的立场。
他说,苏彝士运河问题是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有关系的,所有阿拉伯人都公开明白地表示支持埃及把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萨拉姆斥责西方国家为了对埃及施加压力而采取威胁和恐吓的手段,并且着重指出:这些威胁“并不能影响阿拉伯各国的立场,因为阿拉伯各国的立场是以正义为基础的”。

阿拉伯六国军事会议决定 增强约旦国民警卫队

第5版()
专栏:

阿拉伯六国军事会议决定
增强约旦国民警卫队
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据中东通讯社9月9日报道,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举行的六个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决定立刻采取措施来增强约旦的国民警卫队。
参加这个军事会议的有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六个国家的代表,会议是在9月7日开始的。
联合公报说,在利雅得举行的为时三天的军事会议上,六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们讨论了关于供给约旦国民警卫队为完成新的防卫所必需的重要物资的问题。公报还宣布,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一致同意了要增强约旦的国民警卫队并且立刻执行这个决定。

埃及舆论正告西方国家 欢迎国际合作反对国际控制

第5版()
专栏:

埃及舆论正告西方国家
欢迎国际合作反对国际控制
据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报纸在评论开罗会谈的时候强调指出,埃及在苏彝士运河问题上的立场是:欢迎国际合作,反对国际控制。
“共和国报”主编萨达特9月9日在他的报纸上向“五国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道别,他写道:“告诉艾登说,国际控制(苏彝士运河)和国际合作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国际控制意味着支配和强夺别人的权利……国际合作意味着尊重自主和独立的权利。”
“消息报”说,可以把埃及在苏彝士运河问题上的立场总结为一句话:“埃及欢迎合作,拒绝控制”。
“人民报”说,对埃及的压力已经构成了“对所有接受万隆会议决议的各国人民”的宣战。这家报纸吁请非洲和亚洲国家举行会议来“研究局势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回击帝国主义的挑衅”。

“五国委员会”内部意见分歧

第5版()
专栏:

“五国委员会”内部意见分歧
新华社10日讯 合众社9日从华盛顿发出的一条消息说,尽管官方竭力否认,但是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证实,企图使埃及接受所谓“国际管制”苏彝士运河计划的“五国委员会”内部发生了分裂,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和美国代表汉德逊处于对立的地位。委员会中以孟席斯为首的一派主张公开宣布委员会已经失败,宣布它同纳赛尔的谈判已经结束;但是以汉德逊为首的另一派却主张使谈判的大门继续敞开。
同时,据法新社从开罗发出的消息说,“五国委员会”内部对于谈判结束后将采取什么行动的问题也是“意见非常分歧”。有一种意见认为,委员会应当就开罗之行向伦敦会议支持“杜勒斯计划”的十八国或者向参加会议的二十二国提出一个简单的报告。另一种意见主张,委员会应当建议通过联合国或者通过一个受权进行谈判的新委员会继续同埃及谈判。美国代表汉德逊支持第二种意见。
合众社引埃及“金字塔报”的消息说,华盛顿的外交人士说,汉德逊在“五国委员会”中的“不合作”态度使得英国首相艾登“十分不安”。艾登为此已经写了一封“紧急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美国保持它在伦敦会议期间宣布的政策——当时,出席会议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经保证“有力地”支持“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主张。
同法国外交部关系密切的一些巴黎报纸,如“费加罗报”、“震旦报”等,也尖锐地批评汉德逊在“五国委员会的活动”。

杜勒斯计划碰壁后 西方加紧策划新步骤

第5版()
专栏:

杜勒斯计划碰壁后
西方加紧策划新步骤
新华社10日讯 在埃及断然拒绝杜勒斯计划以后,伦敦已经再一次成为西方策划采取进一步的外交措施的中心。9月9日,艾登在苏格兰同女王会面以后回到伦敦,等待和法国总理举行会谈。“五国委员会”成员中除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的外交大臣各自返国外,其余三个人也要在十日前往伦敦。
据合众社引英国官方人士说,艾登仍然坚决认为苏彝士运河应该国际化。他们并且说,英法都准备使用武力,如果运河交通受到阻碍或它们在埃及的侨民受到“危害”的话。但是,这些人士又说,艾登还是要首先利用一切可能的仲裁途径。
有消息说,英国曾经要求杜勒斯也来伦敦参加英法两国首脑的会谈。但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9月9日说,杜勒斯的意思是暂时留在华盛顿,不过将同伦敦保持密切的接触。据合众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大多数官方人士现在似乎认为不可能对埃及采取“实力政策”,而唯一的办法是求助于联合国,设法保持西方的面子。

狂热症的新发作

第5版()
专栏:

狂热症的新发作
 胡今
尼克松又发作了。这一次他是在美国退伍军人团集会上发表演说,叫嚷加强“冷战”和军备竞赛。他特别强烈地攻击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威胁”,主张美国决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要继续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之外。尼克松甚至厚颜无耻地说,美国政府以武力阻挠台湾和金门马祖岛屿的和平解放的侵略行为是“这个国家(美国)在过去四年中所亲眼看到的最出色的领导榜样之一”。
这是尼克松在当选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之后最露骨地表示的政治态度,证明美国有许多人对选他为副总统候选人一事抱怀疑和反对态度是完全有道理的。凡熟悉尼克松的言行的人,都知道这些叫嚷本来也不过是他一贯的陈词滥调。但由于尼克松为了讨好选民,曾经一度竭力把自己装扮得温和而不讨人厌,由于他在今年美国大选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使他所表示的这一政治态度具有了重要性。合众社把尼克松这篇演说称之为共和党提名他参加连续竞选以来的“第一篇重要演说”,这不是偶然的。
尼克松被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经过情况并不光彩。史塔生所发起的“倒尼克松运动”只是在共和党的党机器施加了强大压力之后才受到遏止的。可是看来尼克松已经因为得到美国东部新兴财阀和美国最反动势力的大力支持而得意忘形起来。民主党所提出的竞选纲领,在外交政策上同共和党没有任何分别,特别是其中一致把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一点列入纲领之内,这也使尼克松认为他不那样须要用花言巧语来掩饰他的真正的政治主张。
尼克松是杜勒斯“战争边缘”外交、麦卡锡主义的恐怖和“台湾议员”诺兰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的狂热的支持者和同盟者。近年来国际局势趋向缓和,麦卡锡遭到了唾弃,冷战和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也一再受到挫折,尼克松不能不采取比较敛迹的和伪装的方法,来策应坚持反动政策的活动。
7月间,也就是在共和党提名大会前夕,尼克松以“和平的真诚宣扬者”的姿态出现,一再表示愿意促进东西方的往来和文化接触,甚至假惺惺地说:“我们对苏联人民和共产党中国人民都没有偏见。我们欢迎有机会同这些人民和平共处”。直到8月13日,他在美国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全国营地发表的演说,还声称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争取“光荣的和平”,“继续争取有效的世界裁军”,“为消除阻碍世界谅解”而制定一项交换访问之类的“开明的计划”等等。人们在今天的世界政治舞台上再难看到比尼克松和他所代表的集团更伪善的了。
当然,就是在尼克松之流最需要作伪和蒙混的时候,他也决欺骗不了什么人,因为大家已经熟知,他只是想用“光荣的和平”的言论来抵挡各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想把共处解释成同冷战毫不冲突的东西,想用裁军和谈判的空谈来遮掩他贩卖对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猜忌和仇视,为加紧进行军备竞赛找寻新的条件。
尼克松在今年的亚洲之行中,就曾彻底地揭穿了他所奉行的政策的实质。他此行的目的原是企图在选举的前夕为美国破了产的亚洲政策挽回威信,但使用的方法却是继续以武力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攻击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和平中立政策,侮辱苏联和中国对其他国家无私的经济援助和接受这种援助的国家。因此,结果,尼克松只是“帮助”进一步降低了美国在亚洲的威信,引起亚洲各国人民更大的愤怒。
现在,尼克松更赤裸裸地显露了原形。他重申臭名远扬的“实力地位”的政策,教训要求和平共处和进一步缓和紧张局势的广大人民“多有些常识而少抱些主观愿望。”他还骂美国国内外批评美国政府“对共产党人的态度太强硬”的人为“心地善良但是错误的人”,说他们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尼克松在一个时期装成善良的样子之后,现在又露出一副狰狞面目,这表明了美国反动集团正在“和平和繁荣”的竞选口号下,企图利用两党在竞选纲领上的更大的一致,掀起新的反共歇斯底里,来压制普通美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为继续进行“冷战”和扩大军备竞赛开辟道路。
但是,从尼克松以及反动集团中的其他代表人物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到钻进“冷战”的死胡同,并继续呆在那里而想使自己有所作为,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一度是“遏止政策”的最坚定的拥护者之一的前美国驻苏大使凯南,在最近的一篇演说中完全有理由地表示不安说,“美国对外政策应有重大改变”,根据是“当世界形势像亿万人民所渴望的那样发展,新的世界大战竟然没有发生,世界紧张局势也没有增加而是缓和了的时候,这种政策将使我们陷于手足无措的一言难发的地步”。特别值得美国当前的某些当权人物注意的是凯南的这个警告:不要把“世界事务中能以办得到的事同你想办到的事混搅起来了。”尼克松之流正是陷在他们自己搅混了的泥潭中,他的极不现实的幻想和狂热症的新发作,决不是说明他们的处境已经好了一些。

从中近东集团到巴格达条约——英美争夺中近东控制权的斗争——

第5版()
专栏:

从中近东集团到巴格达条约
——英美争夺中近东控制权的斗争——
林欣
对于埃及把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的事件,英美两国在做法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实质上反映了美英两国长期以来争夺对中近东的控制权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在中近东占有统治地位。战争期间,虽然美国竭力利用“租借法案”以及其他方法侵入中近东国家,英国还是在这个地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这次战争却使英美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重大改变,美国在战后竭力利用英国的削弱,排挤它在中近东的势力,而英国也就想各种办法抵抗美国势力的侵入。
战后英国在中近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民族独立运动的空前高涨。美国认为这是排挤英国的好机会,于是就打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幌子,在中近东进行殖民扩张。英国虽然了解美国的殖民主义意图,但是由于本身力量薄弱,所以每当在这个地区遭到反殖民主义运动的打击时,它就对美国作一些让步,要求美国支持。美国虽然对镇压中近东的民族独立运动和英国一样感到兴趣,可是它却不愿意因而巩固英国在中近东的地位。正如英国“每日邮报”所说的:英国和美国在中东没有共同的政策,而且“只要美国(在中东)有所行动,那常常是反对英国的”。结果就使得英美在中近东的矛盾显得特别复杂和尖锐。
英国为了要镇压中近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抵抗美国势力的入侵,在战时和战后都竭力拼凑在自己支配下的各色各样的国家集团,以便巩固自己在中近东的殖民统治。
战后英国首先企图拼凑一个有土耳其参加的中近东集团。在1946年和1947年初,它利用土耳其来拉拢伊拉克和约旦,以便组成这个亲英的集团。
但是英国这个企图遭到美国的打击。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宣布以后,美国拉走了土耳其,把土耳其变成美国的小伙伴。从此美国便在中近东获得了一个进行扩张的据点。美国的扩张活动引起英国的严重不满。英国工党(当时的执政党)的机关报“每日先驱报”在1947年3月15日说:“我们对杜鲁门总统的演说的第一个反应是感到不安。我们的第二个反应也不见得会好些。”
战后,英国也企图拼凑完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集团。在建立阿拉伯联盟的过程中,英国为了操纵未来的阿拉伯联盟,就着手拼凑“大叙利亚计划”集团。伊拉克的现任首相努里·赛义德当时在英国指使下提出了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组成“大叙利亚计划”集团,但是遭到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的反对。
美国也反对英国的“大叙利亚计划”。这是因为美国的石油公司为了提高在中近东的竞争能力,计划建筑一条从阿拉伯半岛的波斯湾沿岸到地中海的油管,使阿美石油公司摆脱对英国油船的依赖,免除英国控制下的“苏彝士运河公司”对通过运河运输石油所课的赋税。而这条油管正是要通过拟议中的“大叙利亚计划”集团的国家的。美国也坚决反对英国把巴勒斯坦并入“大叙利亚”联邦,因为美国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以便从英国手里夺取巴勒斯坦。
当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美国支持下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区成立了以色列国家以后,美国又利用以色列作为它在中近东进行扩张活动的另一个据点。
“大叙利亚计划”遭到严重打击之后,英国为了巩固自己在中近东的地位以便抗衡美国势力的入侵,又积极拼凑比“大叙利亚计划”集团缩小一些的“肥沃新月计划”集团。按照英国的计划,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和叙利亚将组成一个联邦国家,以便把叙利亚拉到伊拉克这一边,从而加强英国在阿拉伯联盟中的影响。因此,叙利亚就成为英美帝国主义者进行阴谋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仅在1949年就发生了三次政变。结果,英国的“肥沃新月计划”集团计划也没有实现。
1951年,中近东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埃及议会也不顾英国的巨大压力,废除了奴役性的英埃协定。这时候英国害怕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更甚于害怕美国的竞争。美国便乘此时机,在英国支持下出面拼凑“中东司令部”,企图将新的殖民枷锁强加到中近东各国人民,首先是埃及人民的头上,以便镇压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并且从英国手里夺取对中近东地区的控制权。但是中近东各国人民都看穿了“中东司令部”的殖民主义性质,在他们的坚决反对之下,美国的阴谋便彻底破产了。
以后美国就决定首先把靠近苏联的中近东国家拼凑成侵略性的“北层”联盟,然后再行扩大。但是这次美国却退居幕后,策动中近东国家“自行”组织军事集团。在这一活动中,土耳其被美国指派为代理人的角色。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企图掩盖这个军事集团的殖民主义性质,另一方面是要撇开英国。
当然英国也十分了解美国的阴谋,所以土耳其巴基斯坦条约的签订,引起了英国对美国的严重不满。英国政府曾经提出方案,要求在未来的中近东军事集团中包括美英法三国。
美国发现在中近东拼凑军事集团,如果没有英国的合作,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当美国指使土耳其去拉伊拉克的时候,它遇到的问题就比较棘手了。根据美国的打算,把伊拉克拉入军事集团,就瓦解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这样它就有可能对阿拉伯国家运用“分而治之”的毒辣办法,把它们逐个拉入侵略集团。但是美国在拉拢伊拉克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英国势力在伊拉克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也不能不顾虑到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对这一破坏阿拉伯国家团结的罪恶活动的反对。
因此,美国认为缔结巴格达条约有必要运用英国殖民统治的经验。同时,这样做也可以由英国单独担当阿拉伯国家反殖民主义浪潮的风险,不致使美国自己的石油利益遭到打击。
而英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近东的摇摇欲坠的殖民统治,正迫切需要这种拼凑军事集团的新型殖民统治的方法的支持,并认为这是攫取未来军事集团的领导权,至少也是分享领导权和巩固自己在中近东的霸权的好时机。所以后来在拼凑巴格达集团的过程中,英国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1955年2月,在英美的共同策动下,伊拉克和土耳其签订了巴格达条约。英国害怕美国通过土耳其来排挤自己在伊拉克的地位,赶紧同伊拉克签订了一项新的奴役性的条约,来代替1930年英伊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同时参加了巴格达条约。
以后,巴基斯坦和伊朗也加入了这个条约。这个把北大西洋集团和东南亚集团联接起来的巴格达条约集团的侵略性质是显而易见的。甚至美英的报刊也不隐瞒这一点。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承认:“所谓‘北层’——由我们发起建立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联盟——是旨在反对苏联和埃及的。”
由于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对巴格达条约的强烈反对,使得美国是否加入巴格达条约集团的问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美国正式参加巴格达条约集团,这对它维持并扩大掠夺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决没有什么好处;同时还可能引起以色列的不满。如果美国完全不参加,这不仅不符合它拼凑军事集团的侵略目的,而且也担心英国加强它在中近东的地位而使自己的石油利益受到损失。因此美国就派“观察员”参加巴格达条约集团的会议,接着又派“观察员”常驻在这个集团的各个机构中。这样,美国既可监视英国在中近东的活动,又可避免直接遭受阿拉伯国家反巴格达条约巨浪的冲击。
同时,土耳其在美国支持下同英国展开了争夺巴格达条约集团的领导权的斗争。英国意识到,在美国帮忙下拼凑起来的巴格达条约集团,很难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工具。因此,英国为了加强自己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便采取“决定性的措施”企图把约旦拉入这个集团,但是失败了。今年初,约旦解除了“阿拉伯军团”英籍司令的职位。给了英国在中东的地位一个严重的打击。
巴格达条约集团不但没有能够对阿拉伯国家起“分而治之”的作用,反而使得它们在殖民主义威胁面前加强了团结。在三月间埃、叙、沙三国首脑会议以后,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约旦和叙利亚签订了军事协定。黎巴嫩政府也表示反对巴格达条约。也门同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军事条约。埃及武装部队总司令被任命为埃、沙、也三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现在埃及武装部队总司令已是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四个阿拉伯国家的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了。同时也门又向英国提出了对亚丁的要求。甚至伊朗也乘势再次向英国提出了对巴林群岛的要求。英国在中近东的地位是越来越孤立了。
但是,当巴格达条约面临着完全破产的时候,美国却又越来越公开地支持这个集团。这是因为华盛顿统治集团认为,巴格达条约组织的解体对于美国殖民势力的扩张同样会是严重的打击。因此,在巴格达集团理事会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正式参加了“经济委员会”和“反颠复委员会”。并且根据美国的建议,在巴格达条约集团总部派驻美国的“军事联络组”,以保证美国对巴格达集团的军事领导权。虽然美国这些措施是在“帮助英国”的姿态下采取的,其实美国这样做,决不是为了英国的利益,而是利用了英国的削弱,加强了巴格达条约集团作为美国在中近东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的作用。
美国和英国都认为,埃及的坚决反对殖民主义的态度和它的和平中立政策,是它们在中东保持殖民利益的极大威胁。因此它们企图用拒绝援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来迫使埃及改变政策。
但是它们的这个打算又失败了。埃及把苏彝士运河公司国有化,使得它们大吃一惊。英国考虑到埃及的行动对它在中东和非洲的殖民利益的影响,沉不住气,采取了武力威胁的高压手段。美国虽然也震惊于中东反殖民主义的力量的高涨,但是宁愿采取缓和中东人民反殖民主义情绪的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殖民利益,同时它又可以乘此机会把自己装扮成所谓“反殖民主义”的,骗取中东人民的信任,进一步排挤英国的势力。英国虽然对美国不满意,虽然有法国给它支持,但是英、法这一对难兄难弟自己都是势孤力薄,无能为力,拿美国也没有办法。可以预料,随着中东局势的发展,英、美之间在中东的矛盾将会向更加尖锐化的方向发展。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