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2-04-24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学习“矛盾论”,克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作风

第3版()
专栏:

学习“矛盾论”,克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作风
“学习”杂志编辑部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一样,都是战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所处理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问题;“矛盾论”所处理的是怎样观察与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又怎样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发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些重要哲学原理时,贯彻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揭发和反对曾经对于中国革命起了严重的危害作用的主观主义思想,并且教导我们怎样去克服主观主义思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所写的这两篇哲学著作,特别着重地批判了教条主义思想。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深入而周到地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系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从根本上“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因为,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他们也不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指导革命实践,必须善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把握在革命实践中发生的一个个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说中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那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因此,所谓把握问题与解决问题,也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以至解决矛盾。教条主义者只能死抱住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的片言只语,而并没有系统地理解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更丝毫不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去认真地研究在具体的条件下的中国革命的各种具体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教条主义者既不具体地研究任何具体的矛盾,就不可免地使自己成为脱离实践的空谈家。
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深刻的分析,教条主义者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于一切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的共性包含于一切矛盾的个性之中。克服教条主义,就必须善于有系统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则去具体地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生活中随时出现的具有生动的特殊性的矛盾,具体地分析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转化,具体地分析研究矛盾诸方面间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以及矛盾诸方面间的斗争的具体形式。
教条主义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而他们所写的东西,所说的言语,只是一批毫无马克思列宁主义气息的、毫无内容的、毫无分析的八股式的油腔滑调。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我们的教条主义者违背列宁的指示,从来不用脑筋具体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说来,总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在我们党内造成了一种极坏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在十五年前写的。在这以后,在一九四一年及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一系列的反对主观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党八股”的演说。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指导下,主观主义思想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毛泽东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而战胜了教条主义以及经验主义的思想,这是党在这十五年来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前进中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但是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思想是有其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的。主观主义的主要潮流虽然在我们党的领导机关里面被击败了,但它又可能在其他条件下与在某些工作位置上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而重新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注意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克服在实际工作上和在理论研究工作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这是党的思想工作中的经常的斗争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十五年前的著作“矛盾论”的重新发表,提供给我们进行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的武器。
在党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尤其要认真进行对教条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有两条不同的路。一条路是如同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中所说的,“真正领会马列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并且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说的,“不凭主观想像,不凭热情,不凭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占有材料’,从这些事实中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排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我们党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努力按照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个正确道路走,虽然在工作中不一定马上就能够有如何大的成就,但是显然的,任何人只要能够勤勤勉勉地、切切实实地走这条路,做一分工作就有一分益处,就必定能有一定的成就。另一条路恰恰相反,是只凭主观想像,而不凭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态度是有哗众取宠之心,而无实事求是之意,其结果也就必定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就必定毫无成就。我们党内有一些可以做研究工作的人,虽然口头上反对教条主义,但并没有真正懂得教条主义之危害,没有真正懂得毛泽东同志的方针,因而也就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作风。在“学习”杂志上所发表的有些同志的文章中,就是带有极其浓厚的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作风的。
我们初步检查“学习”杂志过去的状况,觉得在这刊物上虽然曾发表了一些比较有内容的文章,但属于夸夸其谈,空洞无物的并没有具体地分析什么具体问题的文章,的确是不少的。在最近几期中,有些同志的文章关于资产阶级问题犯有片面性的错误,也和这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倾向有关。就对于教条主义与党八股这种作风没有经常加以批判这方面说,“学习”杂志所做的工作有很大的缺点和错误。由于“学习”杂志的发行数量较大,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对于读者的影响也一定是很大的。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的发表更唤醒了我们,使我们觉得对于自己的这种缺点和错误必须采取极端严肃的态度迅速地加以纠正。编辑部现正进行深入的检查,并且将把检查的结果向读者宣布。在这里,“学习”杂志编辑部深切地希望得到读者的具体帮助;相信我们的读者一定愿意把你们所看到的这刊物上的每一个错误具体地告诉编辑部,以帮助编辑部的检讨。

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史诗——推荐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和“宣誓”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史诗
——推荐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和“宣誓”
唐介
为了纪念列宁八十二周年诞辰,“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和“宣誓”三部影片重新在我国陆续放映了。这三部有连续性的史诗,集中地反映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人民的斗争和建设的真面貌,深刻而生动地再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最高典型列宁和斯大林的形象,描绘了他们的多方面的活动。这是苏联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们共同劳作的卓越成果。“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的作者说:“艺术界从不知道有什么工作像再现人类的天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工作那么困难,那么愉快。人们从没有这样关切地守护着一个形象,不让他在艺术品里有丝毫的歪曲。人们从没有带着这样的欢欣和感激鉴赏着每一笔成功的描写。”〔注一〕“宣誓”的作者说:“只要一提到斯大林底名字,人们底心里就充满了热烈的爱情。凡是能有幸运亲自和这位现代伟大人物见过面的人,都是满眼饱含着快乐和欢欣的眼泪。那么,一个毅然决然想在艺术中表现这位既属于同时代者、又属于历史、也属于后代人的名字——伟大斯大林底形象底艺术家,究竟应当感觉到些什么呢?……”〔注二〕苏联的艺术家们是以这样的心情来制作这些影片的。
三部影片的故事都是苏联的史实。“列宁在十月”描写列宁及其最亲密的战友斯大林怎样不顾叛徒们的反对,决然领导工农兵的武装起义,推翻了在外国帝国主义的卵翼下、主张把帝国主义战争进行到底的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一九一八”以列宁被刺重伤事件为中心,展开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激烈斗争。当时局势是怎样的呢?“英国干涉军进攻苏联北部,日本干涉军正在远东进行大屠杀,土耳其军队进攻南俄各城市。捷克斯拉夫的俘虏们在苏维埃共和国的中心燃起暴动的毒焰,哥萨克将军们进逼察里津,企图跟捷克斯拉夫军队会合。在共和国的心脏莫斯科,‘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起了暴动。苏维埃共和国流了血,受了战争的苦刑,又被饥饿的毒手扼得转不过气来。”〔注三〕在列宁的办公处,电报机不停地响着。一切电报都是关于粮食、粮食、粮食;关于地主暴动,关于前线的迫切的要求。战斗着的民众的思想和希望,都向列宁流来,可是列宁却被反革命分子刺伤了。在列宁教育和领导下的党和苏维埃人民,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的伟大红军,终于迅速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无可抗拒地往前行进,“把那些阻碍民众的人们,那些敢于举手反对民众最亲爱的人——他们的领袖——的人们永远赶出苏维埃的国土!”〔注四〕而被刺重伤的列宁也恢复了健康。“宣誓”是以一九二四年斯大林在列宁灵前宣誓为起点而展开实践第一个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建设活动和残酷无比的抵抗德寇的卫国战争。斯大林的庄严的誓言,立刻变成了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列宁的遗嘱全部实现了。
三部影片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这两位革命领袖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银幕上的列宁和斯大林,正如在实际生活和实际斗争中的列宁和斯大林一样,那样爱护人民,信任人民,那样深刻地理解人民的疾苦和希望,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人民便自然而然地也把自己无限的热爱和信任献给了他们。在“列宁在十月”里,我们看到无数工人和农民纷纷探听列宁的消息,想看看他,把他想像作特别魁梧奇伟的人物。工人华西里夫妇带着手枪通夜不眠地守护着睡在地板上的列宁,女的不知道这就是列宁,但又猜到了几分。她那扫射在列宁铺位上的无法形容的目光,反映了整个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对自己领袖的热爱和希望。在“列宁在一九一八”里,我们看到载着被刺重伤的列宁的汽车开走以后,“群众一动不动,望着汽车的后影。群众不再粘在一起了,不再活动了——好像被撕去了一块肉似的。”〔注五〕在“宣誓”里,我们看到一队向列宁诉苦求援的工人和农民在半途听到列宁的死耗时,连小女孩奥立卡都抱着母亲痛哭了。然而列宁并没有死,他是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的。斯大林同志在拒绝给报纸写追悼列宁的文章后对报馆记者说:“假使一定要的话,就把我庆祝他五十寿辰的文章登出来。像列宁那样的人是不死的。他过去是生存在我们的心里,将来也永远生存在我们的心里!”〔注六〕这永远活在人民心里的列宁,立刻向人民推荐了斯大林来继承他的事业。当老妇人瓦尔瓦拉以庄严的步伐走到列宁的灵前,把被地主杀害的丈夫在死前写给列宁的信,交给正在宣誓的斯大林时,“整个红场都把手举了起来,好像说:‘请收下吧!这封信就是给你的。今天的你,就是我们的列宁。’”〔注七〕
热爱人民、热爱人民的革命事业的列宁和斯大林,对穿着各种外衣的人民公敌,是那样深恶痛绝,主张坚决加以制裁。在“列宁在一九一八”里,列宁对波尔耶珂夫说:“……现在听着:不管过去做过什么革命的劳作,不管过去替党做过多少工作,不管年纪多么大,我们都不能加以考虑。绝对不能——如果他们做出损害苏维埃政权的事情。我们决不容许那些绅士在仁慈的波尔耶珂夫同志的卵翼下妨碍我们的工作。……”〔注八〕当列宁把一个孤儿介绍给斯大林时,斯大林温柔地抚摩着她的小小头颅,对列宁说:“为了她的缘故,我们对付敌人必须铁面无情。”就从这种共同爱憎和共同信念的土壤里,长出了列宁和斯大林的特殊战斗友谊。这两位革命巨人每次一同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都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力量。列宁灵前的花圈使我们的心头感到沉重,但当斯大林在暴风雪中稳步前进的时候,我们又看见列宁复活了。
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教导下,在和国内外敌人的残酷斗争中,苏联人民经过了最严格的考验。以华西里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群众和以瓦尔瓦拉为代表的非党群众,都紧紧团结在列宁的旗帜下,团结在斯大林的周围,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社会主义祖国。当我们看到刚从察里津运来两列车粮食的华西里,突然饿得昏倒在列宁身边的时候,看到献出自己儿女的生命的瓦尔瓦拉,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持枪跟敌人格斗的时候,我们有怎样的感觉呢?千千万万的苏维埃儿女,都是这样公而忘私、勇于杀敌的英雄!列宁被刺后对华西里说:“华西里同志……我……单独……向你表示感谢。”斯大林在卫国战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在克里姆林宫的大厅里对瓦尔瓦拉说:“谢谢你,瓦尔瓦拉·米哈伊洛夫娜。我代表祖国向你致谢。”他接着又说:“是的,我们履行了我们的誓言,这完全因为你和其他千千万万苏维埃底母亲抚养了那些杰出的儿子。我们人民所流的血得到了伟大的收获。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是我们人民使他们获得了自由。”
我们中国人民对这些影片特别感到亲切,它们处处使我们联想到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想起自己祖国的过去和未来。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性胜利,是跟列宁、斯大林的伟大学说分不开的,是跟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分不开的。我们从这些影片得到深刻的教育,受到无限的鼓励。我们应该把自己锻炼成列宁、斯大林式的战士,在毛泽东同志的引导下前进,前进!
〔注一〕见“列宁在一九一八”剧本书末“关于‘列宁在一九一八’”
〔注二〕见“宣誓”剧本书首“‘宣誓’是怎样摄制的”
〔注三〕见“列宁在一九一八”剧本
〔注四〕见“列宁在一九一八”剧本
〔注五〕见“列宁在一九一八”剧本
〔注六〕见“宣誓”剧本
〔注七〕见“宣誓”剧本
〔注八〕见“列宁在一九一八”剧本

“文物专家”的真面目

第3版()
专栏:

“文物专家”的真面目
向达
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有各种各样,其中一种就是专家思想。
“学会数理化,谁来也不怕”。这种想法算是最普通的了。学科学的人因此常有“我是一个专家,你们需要我,我就是这样,你们其奈我何!”的荒谬表示。
过去的社会里,私有的财产高于一切。国家设立学校,也是“大门大大开,无钱莫进来。”受教育既然成为地主资产阶级的特权,于是知识也成为地主资产阶级的专利。就拿图书馆学中的版本学和中国艺术中的书画鉴定两项来说吧。中国是印刷术发明最早的国家,唐宋以来开始木版刻书,精美异常。这些宋、元、明、清刻印的善本书籍,因为流传日少,逐渐转到帝王、官僚、地主的手里,成为他们的装饰品。藏书家如明朝的天一阁、清朝的海源阁、皕宋楼、嘉业堂的主人,都是官僚出身;汲古阁、述古堂、士礼居、八千卷楼、铁琴铜剑楼的主人,都是地主出身。至于清朝皇帝的天禄琳琅,那更是集历代之大成了。书画的收藏,和善本书籍一样,也是集中到帝王、官僚、地主的手里。
图书书画既然都为帝王官僚地主所垄断,所以这些人有最好的机会去欣赏、作比较研究。于是专精版本和能鉴别书画的人,过去如非官僚地主,就是和官僚地主有密切关系的人,像幕僚清客之流。明清两代的项子京、孙承泽、黄丕烈、顾千里诸人,正可以说明此点。这些旧式专家,单凭着垄断材料,见多识广,真假好坏,几于一望而知;此之谓望气派。
近几十年来,帝王垮了,新起一批资本家和买办,他们积聚了资本,作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买卖。他们的目光也转到善本书和书画方面。物聚于所好,于是藏书家和书画收藏家中,又添上了资本家和买办一流人物。一方面附庸风雅,一方面也无妨以此为清高的买卖,甚至于替帝国主义作掮客。满身铜臭的人,总喜欢用书香来掩盖他的腐朽;历观中外,无不皆然。在这时期,我们虽然也兴办了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所收藏的不过是官僚、地主、资本家和买办吐出来的一点剩余,精美之品仍然散存在私人的手里。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反映在文化上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非官僚、地主、资本家、买办出身的人,要想成为一个版本学家或书画鉴赏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材料分散各处,垄断在私人手里;藏在公家图书馆博物馆里的,不讲关系,也是看不到的。因此搞版本搞书画的,总得靠近这些人,以及这些人所构成的阀。并且还要有耐心,积累长期的经验,仔细揣摩,才能有所成就。他们完全用的是手工业方式,没有课本,没有老师,靠聪明机伶,偷几手就得几手。所以这种专家的养成,一来就得一二十年。
他们一生所交往的,既是官僚、地主、资本家、买办、学阀,以及刁滑的书商和古董商人,所干的也就是巧取、豪夺、欺骗、偷盗等等投机取巧的买卖。他们自私自利;秘密技术,什么都留一手;得到一点新材料,秘不示人;私尔忘公;只看见个人的利益,不看见人民的利益。最后发展到垄断一切材料,一心只想成为“老子天下第一!”解放后一位版本专家口口声声日日夜夜地在那里算计,今年预备“解放”某人收藏,明年又预备“解放”某人收藏。他所谓“解放”,就是变相的垄断,因为都
“解”到他那里去了。
我把这种专家称之为“文物专家”。他们以“专家”或“行家”的身分,盘据在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其他文物机关里面。有的本身行迳就是“文化商人”,有的就是资本家派进来的“坐探”。因为有了这批“文化商人”和“坐探”,作了奸商的桥梁,于是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竟成为奸商的仓库,而那些专家们无形中也就成为奸商们的仓库主任。他们有的用抽梁换柱的办法,把旧抄本换成新抄本,把旧版精印换成别本或后印。并且大量偷盗,发展成为集团行动,分工、合作、运输、经济,部勒井然,组织严密。同外面的奸商以及帝国主义的代理人,里应外合,互通声气。其肆无忌惮竟至于由这些“专家”或“行家”们将文物大批地偷盗出去,然后又部分地经过他们的选择和鉴定,花了重价,仍然回到老家。而帝国主义代理人也在那里照着目录,按图索骥。于是走洋庄成为旧书业和文物业的致富之道。几十年来,国家的图书文物就是这样地为那些“专家”们所侵蚀,给人民、给祖国的文化带来了数不清的损失和灾害。
经过伟大的“三反”运动,把这些专家的原形都照出来了。其实就是“文化商人”,就是“坐探”。而行为之恶劣狡诈,和奸商也并不相上下。他们是人民是祖国文化的罪人。人民对于这些分子是够宽大的了,只要他们能彻底坦白,革面洗心,从新作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是允许他们回到自己的队伍里来的。
但是有些人的看法却不一样。一种人就是那些“专家”自己。他们自以为他们是专家,花了好几十年的工夫,才学会一套本事。因此自居于特殊人物,以为人民不应该过分地为难他们。比如说交代问题吧,交代一点就可以了,穷追未免太难堪了。我就见到这样的一个专家,他说:“我同某某都是花了二三十年的工夫各人学有专长。我们像一把刀,将来人民还要不要我们这把刀?”说时气势汹汹,好像一肚子委屈,其实呢,他偷盗国家文物,已积数十年之经验。还有一种好心肠的人,以为像这些专家们,的确是学有专长,现在不容易找人,不如马虎一点吧。
我们以为上面的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人民的眼睛看得很清楚:如其将刀把交给人民,那怕是裁纸小刀,人民都很爱惜的。如其刀把不肯交给人民,仍然抓在自己手里,一有机会还要伤人;那怕就是太阿宝剑,也要把它夺过来,甚至于消灭它。我们爱惜专家,爱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专家,而不是爱惜危害人民的专家。过去的专家,像版本家和书画鉴别专家,是花了很大的工夫才能养成的。所以要花这样长的工夫,是因为材料都垄断在私人的手里,并不集中,也不公开,研究比较困难。在新社会里,消灭了垄断的现象,善本图书历代有名书画都应归诸国家,集中管理。这时候不仅比较研究来得容易,并且还可以借科学仪器如显微镜紫外光以及化学分析,来鉴定纸张、组织、颜色成分、求得科学的根据,一面使之成为真正的科学,批判掉望气派的假科学;一面可以将培养一个专家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以往要花十年二十年的,现在也许三五年就够了。
像上面所举“专家”自己的看法,那是极端丑恶和无耻的,如果不彻底改造,他们就将自绝于人民;我们也不会受他们的要挟。但对于一切愿意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为人民服务的专家,人民都将表示欢迎。

我们在业余教学中推行“速成识字法”

第3版()
专栏:

我们在业余教学中推行“速成识字法”
中国纺织工会重庆市委员会
编者按:重庆市各纺织厂业余速成识字法实验班的成绩,有力地证明了在业余教学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同样是可能的。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业余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一经验,继续研究和创造在业余教学的经验,以便在工人中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消灭文盲,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创造在业余教学中推行“速成识字法”的经验,中国纺织工会重庆市委员会在重庆六一○、六一二、六一四、六一六、中国毛纺织厂等五个纺织厂中,分别开办了业余“速成识字法”实验班。各实验班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中旬和十一月初陆续开学,于今年一月二十五日结束。
两三个月的实验,证明“速成识字法”在业余教学中同样是可以推行的。六一○厂实验班经过七十四小时的教学,甲班二十名学员,从原来平均每人认识四百七十三点二个字,提高到认识一千九百零一点四个字;乙班二十七名学员,从原来每人认识八百一十六个字,提高到认识一千九百零十二点九个字。另外,又以十七个小时阅读工人课本和各种连环画、工人日报;四小时查字典;六小时写信、填空、改错,所以学员们在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也有显著提高。学员在结业时,都写信给毛主席,报告在解放后学习文化的幸福生活。六一二厂实验班经过六十八小时的学习,二十名学员从原来平均每人认识八百七十七个字,提高到认识一千八百三十六个字。另外以四小时的时间,阅读了工人课本三至六册和报纸;三小时的时间查字典;一小时的时间写字。参加六一四厂实验班学习的一百九十五名学员,经过了七十八小时的学习后,大部分学员比原来多认识了一千零九十八个字,一般也比原来多认识了九百多字。六一六厂实验班的十三名学员,经过八十二小时学习后,学员从原来平均每人认识三百六十五个字提高到认识一千七百七十七个字;另外用六小时阅读了工人课本、报纸;六小时从事写作、填空、改错。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
在业余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和脱离生产人员的教学过程相同。其区别只是脱离生产的人员的学习时间集中,业余的学习时间分散。
这次实验中我们有以下几个体会:
第一、加强思想领导。业余教学的学习时间分散,学员经常为生产和家庭琐事所牵累,精神不集中,妨碍了学习。六一四厂离市场远,每星期有一部分人因赶市场而缺课。同时,因厂里的生产任务重和家庭的负担等等,所以学员的思想容易分散。如生产组长陈海林老在担心着生产上是否会发生事故;有的还想搞副业生产。这就使他们在学习时不安心,影响了学习进度。因此,必须通过工会或有关方面的配合,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生产情况正常,保证学习时间,是完成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六一○厂、六一六厂、六一二厂,生产情况比较正常,没有加班加点现象,学员没有流动性,缺课少,学员们学习的情绪就安定,学习成绩就好;六一四厂,每天工作九小时,加班加点的情况较多,因之缺课者多,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情绪,结果第二班因停课过多而中止学习的有十四人,全班平均每人缺课八小时以上,因此学习成绩也比其他厂差些。
第三、业余教学,空隙的时间较多,学员可以利用时间进行复习,因此业余教学必须很好地掌握课外复习。其次,工厂中的大字报、黑板报、小组讨论提纲、报纸等,都是可以帮助巩固学习成绩的。

董桃气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教育工作

第3版()
专栏:

董桃气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教育工作
石瑛
山西省长治专区黎城县第五区王家庄的董桃气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去年四月成立的。全社共有二十三户,男女社员四十二人,社地一百八十七亩、牲畜十八头。去年由于实行了土地和劳力入股,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进行集体劳动,特别是由于加强了政治、技术和文化教育,因而高度地发挥了全体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爱国增产的口号下,全年农业、副业的生产量达二百八十六石,超过了已往任何一年的产量。
我们为了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业余教育工作,曾于今年一月间对该社进行了调查。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种先进的集体生产的互助组织,有党的坚强领导,有骨干积极分子的带头,所以组织性较强,便于统一领导、利用时间的一致组织社员进行集体学习。特别是由于经常进行集体劳动,实行了土地入股,社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更便于改造农民的思想意识。同时由于社内生产的发展和社员政治觉悟的提高,社员的政治、技术和文化学习的情绪都非常高。
政治教育
为了加强社员的抗美援朝、增产节约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端正社员的劳动态度,从而提高社员的政治觉悟,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保证增产任务的完成,该社对于社员的政治教育抓得很紧。政治学习由社长董桃气(党组织的支部书记)亲自负责领导。(董桃气并兼任民校的政治教员,参加区里的政治传授工作。)过去一年来,该社根据社员的思想,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社员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
每个生产小组的副组长都负责领导学习。全社共有五个读报组、四十二个组员,每个生产组都有一个读报员。共订有报纸四份、时事手册和宣传手册各四份,山西画报两份。社内还有宣传员六人,占全村宣传员的三分之一。学习时事已成为社员不可缺少的政治生活,每天上地劳动时,他们总要带上报纸,利用休息时间由读报组给大家讲解时事。夏季,因为天气连阴,报纸几天没有来,大家就觉得很闷。学习报纸,不仅使社员们增强了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且还使他们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如学习了劳动模范、爱国模范李顺达的事迹以后,大家就克服了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偏向;同时又学习了李顺达的先进生产技术,修订了全社的爱国增产计划。这样,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密切地结合起来了。
为了克服农民小生产者的自私性,社内曾不断地进行了个人利益服从全社利益以至国家利益的教育。并且为了提高社员的信心,坚定其长期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心,还进行了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如初建社时,发现部分社员“好地自留,坏地入社”、“好粪上自留地、坏粪送社地”的自私思想,后来经过不断的教育,社员的思想才渐有改变。社员岳之存说得好:“社就是咱的家,社地种不好,大家都要吃亏。”过去有不少社员对社的发展前途一直存在着怀疑,社长、劳动模范董桃气就在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大家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的远景,大大地提高了社员的生产建设信心。同时,又向社员进行了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使他们更明确地认识到:“这就是咱们要走的道路。”坚定了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走向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信心。
为了端正社员的劳动态度,养成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习惯,社内按时分小组召开了生活检讨会。起初,大家在会上谁也不好意思说谁,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除向大家进行了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外,并建立了意见箱和记功表,以发扬优点,批评缺点。后来,社员的觉悟提高,根据大家的意见取消了意见箱(记功表还是保留着)。现在,大家都积极参加生产,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
社长和组长还注意了经常和社员进行个别谈话,搜集大家的意见,吸取合理化建议,并着重了解社员的思想情况,个别进行教育。如社员范恩铨给军属代耕不起劲,并且说些闲话:“他参军是他自己要去的,我又没让他去;为啥让我给他白种地!”社长董桃气就用人民志愿军英勇战斗保卫祖国安全的故事教育他,说明代耕是人民应尽的义务。最后他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把军属的土地代耕好。
技术教育
为了提高社员的农业生产技术,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以完成全社爱国增产计划,社内根据生产季节,通过各种实际的生产活动,向社员进行了技术教育。并请长治专区农场技师郭虎则长期驻社,和董桃气共同负责领导社员的技术学习;三个技术员分别到生产小组进行具体辅导。并组织技术研究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解决生产中的困难。
春耕前送粪时,根据不同的地送了不同的底肥。如坡地上了猪肥和熏肥。背阴地上了羊粪和圈肥。并把这些科学道理和老农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了教育。社员说:“往年也是这样上粪,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可摸底了。”
为了选择优良品种,还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场,用事实来说明选择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另外还设立了一个小小的苗圃,种有一千多株核桃、桃、杏、花椒等树,准备发展林业生产,并告诉社员为什么要育林和植树的方法。
往年都是用温汤浸种,去年经农场技师郭虎则的指导,采用了药剂拌种的方法。克服了社员的保守思想,树立了不断虚心学习、钻研和改进技术的思想。
文化教育
社内对于社员的文化学习也很重视,现正准备在二年内扫除全社的文盲。这一工作由副社长范恩铭负责领导,具体帮助大家学习。
去年该社社员的文化学习有显著的成绩:原有文盲三十四人,现减少为二十七人;初小程度的社员原来只有一人,现增加到三人;高小程度的原来有二人,现均提高到高小毕业程度。
全社按原有的三个男生产小组和两个女生产小组为单位进行文化学习(由副组长负责领导)。每十天由副社长范恩铭召集各小组长开会进行传授和检查。去年曾开展过一次文化学习运动,提倡社员教社员的互助学习方法。年底还举行了社员学习成绩展览会,大大地推动了社员的学习。家长们说:“入了社不但地种得好,还能学好文化。”
平时的课外作业,要求一年级每天写大字一篇,二年级每天写小字一篇,三年级每天写日记一篇,四年级每周作文一篇。每月还进行一次测验。
民校放寒假后,社内又具体布置了社员的假期学习,并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了学习进度和要求。
为了开展这一工作,由社内公积金中拨出百分之十作为教育费。所有社员和社员子弟的课本、文具完全由社方供给;报纸、画刊等也由教育费内开支。

文化简讯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贵州省民族学院和云南省民族学院第二期已先后开学。参加该两院第二期学习的学员的民族成份,比第一期更加广泛,许多过去从来没有学习机会的民族,这次都派了本民族的优秀子弟来学习。这两个学院第一期共培养了七百多个各民族的优秀干部。他们在毕业后大部分回到本民族地区,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参加了本民族的各项建设工作。

一个从朝鲜前线归来的人

第3版()
专栏:

一个从朝鲜前线归来的人
新华社记者 孙肄
在云南,有一个远从朝鲜前线归来的人。因为左手残废,他把武器交给了战友,离开了前方;现在他用右手拿起锄头在后方继续战斗着。他的名字叫高星发。
高星发,是云南曲溪县一个贫农的儿子,从小给地主放牛、做活。一九四八年他被国民党拉壮丁送到东北。那年十月里部队起义,他成了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一九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锦州战役中,高星发是有名的铁拳团尖刀连的战斗员;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他是刘梅村渡海先锋营第一船上的突击队员。从东北到海南岛万余里进军中,他立过三次大功。以后,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他参加了把美李匪军赶回三八线以南的先遣部队。一九五一年一月他负伤失去了左手,他这才和几个光荣负伤的战友一同回到家乡来。
去年十月,高星发到云南省农林厅所属的大普基农业试验场工作。那时,农场的烟叶种得迟,到了降霜季节还没有收摘,高星发就和他的伙伴们夜间在烟田里烧起火堆来防霜。收烟时,怕烟叶上的霜晒干了会影响品质,他们冒着晨霜去收。高星发说:“志愿军睡在冰雪里都不怕,我们还能怕落霜吗?”许多工人被感动得也自动参加了收烟。大家说:“老高把朝鲜前线上最可爱的人的战斗精神带到农场来了。”
高星发看到农场缺乏肥料,每天早起便背着用自己的津贴费买来的粪筐去拾肥,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没有间断过。四个月来他拾了两千多斤粪。此外,他还带领工人收集散乱在地里的花生藤和玉米杆,用作燃料,为农场节省了大批木柴。为了保护农场的财产,他负责指挥农场的保卫组的工作,自己每晚都要亲自巡查一周。
高星发在农场负责人事工作。工人们、职员们有了问题都愿意找他谈话。他也耐心而热诚地帮助大家。有一个名叫杨瑞霖的工人本来不懂技术,打算离开农场;但在高星发的教育和帮助下,他逐渐安心工作,掌握了技术。高星发看到有些工人衣服穿得薄了,鞋子破了,便把自己仅有的大衣、衬衣和鞋子送给工人穿;工人生了病,他常常拿出自己的津贴费去买药。高星发关心和爱护大家,自己却非常艰苦朴素。他干活时只有一只右手抓锄头,另一只手腕抬着或压着锄柄,手上磨起了血泡,他也不让别人看见。大普基农场距昆明市有十几公里,他每次到昆明市开会,都连夜赶回来,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在他的住室里,只有一个草席,一床被子和一条保卫农场用的步枪。他笑着对记者说:“战士嘛,就是这个样子。”被子是从朝鲜前线带回来的,上面还有他负伤时染下的血痕。去年冬天,他可以领取一条新被子,可是他没有这样作。他指着被子对我说:“我要留着它,这就是说,我还是在作战,共产党员是不许掉队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