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48-05-15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我们的“真理报”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真理报”
西蒙诺夫罗焚译
本文是苏联作家康士坦丁·西蒙诺夫为“真理报”出版一万期纪念而作,发表于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五日的“红星报”。文中对怎样作一个党报的优秀的记者和通讯员,和“真理报”在伟大的爱国自卫战争中怎样英勇无畏地工作,均有所记述。我们刊载此文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教育党报工作者和通讯员同志们,另外也供广大读者同志学习怎样严肃的对待革命事业,怎样以一个正确的标准来对待党报和监督党报的工作。
——编者
常常是这样,我们不大思考很常用的字的真实的意义,我们每天照例要翻开报纸,在报头上有两个字——“真理”,我们不大在这个名字上用脑筋。但除此而外,很难找一个更简单的、更有力的、更正确的字来作这个报纸的名字的了。就同任何报纸的同人一样,“真理报”的同人,也是由各种各样的人们组成的:作家、新闻记者、通讯员、访员、艺术家、摄影师,但是印在这报头上的两个字——“真理”(真实)团结了所有这些、经常是各式各样的人们,树立了共同的方向,共同的原则,共同的工作作风。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最大的和最小的事情上,真实都是重要的。我们是地球上的最坚定的真理追求者,我们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那为了真理与正义在地球上获胜的斗争。
因此,自然而然的,勿庸异议的,我们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就只能是而且也应该叫做这唯一的两个字——“真理”。
但是,大的真理(真实),是由许多小的真理(真实)堆积起来的。因此,在一切的情况下,寻找真实——首先是真实而且只能是真实——成了每一个在“真理报”工作的人的无条件的前提。即使这是登在报纸最后一版上的一小条新闻纪事,或者,这是在莫斯科外围战的严峻的日子里,一篇很认真的估计局势的社论——一样的,归根结蒂总得合于一个相同的原则性的标准;这应当是真实的,从头到脚都是真实的。
在保卫祖国战争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前线的条件下,追求真实,想要精确的和客观的阐明一切细微末节,是困难的而且常是危险的事情。为了真实地描写战争,便需要亲身看见战争,而为了要亲身看见战争,便需要经受战争的最直接的参加者——前线上的兵士和军官——所经受的同样的危险。
对于“真理报”的战地通讯员,无论有着什么样的困难,要想直接弄清楚一件事的真实情况,是他们永远不变的特质。
“真理报”给了自己的通讯员们一些高尚的和困难的任务,这些通讯员当中,有不少人已经在战场上英勇地牺牲了。关于每一个死者,都可以写上很多很多的,但我现在首先想到了两个人——两个很不相同的人,甚至他们的职业都是各异的。但是他们在前线上所共同代表的一个报纸,以及他们共同的行动作风,永远联系了他们。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叶夫格尼·波特罗夫和我们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之一——米哈依尔·卡拉式尼可夫。
在战时,我不止一次地同他们两人碰过头,这两个人是不完全一样的,但“真理报”记者所特具的共同的特征结合了他们。首先,这是很认真的两个人,永是认真地思考一切,为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件工作认真负责的。如果用办报人的话来说,这是干练的、具备着楔而不舍的精神的坚强的人物。
我记起在卡累利亚前线上,我亲眼看见叶夫格尼·波特罗夫同战士和军官好几次的谈话,他从来不寻找皮相的感觉,不追逐不切实的谈话的平易的印象。他,“真理报”记者,首先想知道的是真实,吹牛皮的,或者真正勇敢的,但却喜欢夸张自己的功绩的人,都不能够欺骗他。
波特罗夫善于在人里面发见最重要的、真正的和生活的真理。有时候,在他忍耐着听完了一顿夸夸其谈的谈话之后,他说:
——不,我不写这个人。
相反的,他却有耐心在一个沉默的,不大会讲话的人那里化好几个钟头,仔细地听完各种各样的,仿佛是最琐碎的一些细节,而感觉这个人是真正的英雄。他无论如何要发现真理,而且用最细密的精确性去阐明和表现它。
除去这个出色的人和作家的积极性而外,在他的工作里,便强烈地感觉出他曾经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业务训练,感觉得出他在“真理报”工作了很多年,这个工作使他学会了正确地处理问题;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这些,是他认真地工作得来的。
当我论述着“真理报”的同一时候,我想起了米哈依尔·卡拉式尼可夫,他是一个摄影记者,这个人总是以首先一个共产主义者,以一个负责着一个巨大的报纸的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整个国家都知道卡拉式尼可夫拍的照片。这些照片即许是极细小的地方都是不做作的,都是在真正的战斗环境下拍制的。
摄影记者的职业,是一个复杂的职业。它要求灵活,要求善于适应环境,要求给人们拍照的时候,善于估量这个地点和时间是否合于报纸的需要。
卡拉式尼可夫善于正确的和毫不讲价钱的完成报纸的每一个任务。他会在最复杂的情况里,保持自己高度的自尊心,因为他想到自己是一个报纸的代表,而这个报纸,无论他和谁谈到它,都不能不尊重它的。
“真理报”的战地访员,在战争初期的严重的日子里,在危急的时刻,都是留在报纸所指示给他们的岗位上。而报纸本身,在一九四一年十月和十一月的严峻的时日里,当远处的炮声达到莫斯科的时候,她还是泰然自若地守在自己岗位上,还是在先前那道街上,还是在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那幢房子里。前线靠近莫斯科了,在这些日子里,“真理报”距离最前线,比别的时候的任何战地报纸都来得接近。炸弹就在街对面爆炸;烧夷弹落在印刷局的屋顶上;爆炸震动得每一个编辑室里的玻璃往外飞。但是,“真理报”出版着。
我把这些秋天的和冬天的日子记得很清楚,在这幢房子里,除去“真理报”而外,还有着其它几个中央报纸。去前线的访员们,只要五十分钟,一点钟,一点半钟,就可以到达最前线;有时候,在一昼夜内,他们跑去前线两次。轰炸没有停息过,但是,每一个办公室仍旧燃着这般安静的灯光,在规定的时间仍然一点不差的出着整版整版的报纸;仍然是这样精细,报纸的每一页都要经过校对员和编辑的好几次校对,因为,真实不仅在巨大的事件上,在细小的事情上也是重要的。
这幢出版报纸的房子,对德国人充满了轻视。这证明了:战线的迫近和希特勒孤注一掷的进攻,都丝毫不能改变编辑部的任何习惯以及任何共同的工作作风,报纸充分地发表了关于战情严重的真实的字句,关于德国人的进攻,关于德国人向莫斯科的逼近,但是报纸本身却这样泰然自若地出版着,好象它离开它住的房屋有一千公里似的。
一定的,经过二十年或三十年以后,我们会以这样的兴奋和尊敬翻阅一九四一、四二、四三年这一时期的已经发黄的全部“真理报”,就如同我们现在翻阅一九一七、一八、一九年的全部“真理报”一样。报纸上的许多事情都过去了,许多事情今天活着而明天就会死去的。但是,当报纸是公正的,当它清楚地正确和勇敢地反映了自己的时代的时候,它自己就是一个历史。
在战争日子里,“真理报”的每一页都呼唤人们奔向战斗,告诉人们——“坚持!”“不停息地前进!”日复一日地讲说士兵的心上所需要听的全部东西。“真理报”的每一页都将成为伟大斗争的底年代记——这是没有疑问的。
“真理报”出版一万期了。在这一万期中间,有一千多期是在祖国战争的年代中出版的。所有我们历经了这个战争的人们今天都想说:这不是简单的一千多期报纸,这是各种最不相同的人们——作家和排字工人、访员和校对员、编辑和摄影师、汽车夫和机器工人积极劳动的成果,这是巨大的、正直的、勇敢的集团的劳动成果。
如果说,这几年中的全部的“真理报”,是伟大战争的一部历史,那么,战争年代中的“真理报”的工作本身,也就是这部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读了一首好诗 介绍张志民的“王九诉苦”

第3版()
专栏:

我读了一首好诗
介绍张志民的“王九诉苦”
我很喜欢“王九诉苦”那首长诗。作者张志民同志,不知是那里人,在何处工作。我记得还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但这篇“王九诉苦”给我的震动颇大。“孙老财”那一段开头两句:
“进了村子不用问,大小石头都姓孙”。就写得非常有劲。下面十句: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小子死了没处埋。
孙老财瓦房前院连后院,
穷小子光着屁股串房檐。
孙老财的陈米生了虫,
穷小子菜粥锅里照人影。
孙老财街里一跺脚,
吓得穷小子不知怎么好。
孙老财算盘排扒打,
算光了一家又一家。”
简单,朴素,生动有力地描写出孙老财的整个“身份”,“生平”,使人顿起一种憎恶之感。下面第二段“王九的帐”,算是孙老财罪恶的具体表现。——第一段算是“概论”——也算非常真实、具体,同时形象突出,很有力量。整篇长诗的手法,形式也非常好,既通俗、顺口,也极能感动人。“八月里来秋风凉,高粱谷子齐上场”,“我双手捧起那没梁儿的斗,眼泪滚滚顺斗流,量了一石又一石,那一粒谷子不是血和汗?”“我王九心象钝刀儿割,饭到嘴边把碗夺。”“人穷志短没奈何,我王九不如老财的猪!”“四更打水天不明,老财被窝里骂几声”,“孙老财对你一百一”,“西北风紧吹滴水成冰”,“窗棂儿刮断雪推门,深更半夜冻死人”,“孩子冻的象光翅鸟”……以及最后控诉一段“……阴天也会变晴天”。“大杨叶儿哗哗响,杨树底下大会场,”……“王九的心里象开了锅,几十年的苦水流成河”……都是非常好的句子。总之,我最近读到许多关于土地改革、农民斗争诉苦翻身的诗歌,很少有这样写得好的。我要向所有的读者、所有的诗歌爱好者、创作者介绍这首长诗。我要向作者张志民诗人紧紧地用力地握手,庆祝他的成功!希望他再多写些这样战斗的诗歌出来。

王九诉苦

第3版()
专栏:

王九诉苦
孙老财
进了村子不用问,
大小石头都姓孙。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小子死了没处埋。
孙老财瓦房前院连后院,
穷小子光着屁股串房檐。
孙老财的陈米生了虫,
穷小子菜锅粥里照人影。
孙老财街里一跺脚,
吓得穷小子不知怎么好。
孙老财算盘排扒打,
算光了一家又一家。
王九的帐
八月里来秋风凉,
高粱谷子齐上场。
老财打发看家狗,
带着口袋收租粮。
打开帐本看一看,
“王九欠租整七石。”
我双手捧起那没梁儿的斗,
眼泪滚滚顺斗流。
量了一石又一石,
那一粒谷子不是血和汗?
交光了还欠两石三,
辛苦一年穷一年。
我王九心象钝刀儿割,
饭到嘴边把碗夺。
× × ×
民国十年闹灾荒,
我向老财去借糠;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财主眼里哪有穷人的?
“我可怜你谁可怜我,
我没办法找哪个?”
“大爷你积德多行好。
你的恩我死也忘不了。”
“借给你粗糠一斗五,
细糠我还要丢着去喂猪。”
人穷志短莫奈何,
我王九不如孙老财的猪。
× × ×
欠下租子还不清,
我给老财当长工,
长工要比牲灵苦,
挨打受骂泪零零。
四更打水天不明,
老财被窝里骂几声:
“什么时候你还不起,
睡死在炕上不动秤!”
太阳没出下地去,
回来顶着满天星。
下地回来还挑水,
累得腰酸骨头疼。
老财一天三顿饭,
喝酒炒菜吃白面。
长工三顿稀汤汤,
树叶饽饽掺上糠,
划根洋火点着了,
长工的生活苦难当。
× × ×
五风六月青黄不接,
俺葱葱在地里勒榆叶,
见俺葱葱长得好,
孙老财心里生了鬼道。
满天星斗打了二更,
孙老财带人来抢葱葱,
立逼着俺葱葱拜花堂,
俺葱葱连哭带骂泪汪汪:
“老畜牲你不是人养的!
你为啥不要你亲姑娘?”
他狗脸子一变气冲天,
顺手提起了马鞭鞭:
“今个你愿意不愿意,
你的命就在我手心里!”
马鞭子抬起不留情,
葱葱叫骂哭不成声。
鸡儿刚叫天没亮,
俺葱葱吊死在杏树上。
× × ×
葱葱死在孙家手,
这一笔血债几时勾?
老爹一气得了伤寒,
病势一天重一天。
十来天水米不下口,
想吃个酸梨又没钱,
我悄悄到树下摘个梨,
碰见老财狗日的。
又一场大祸从天降,
他跳脚骂到家门上:
“你顶着我家天,踩着我家地,
你吃的我的饭,还偷我的梨!”
一手把老爹拉在地:
“穷小子给我滚出去!”
老爹一摔丧了命,
我全家哭成一个声。
新仇旧恨似海深,
我王九告到了县衙门。
× × ×
有理没钱别进来;
孙老财送去五两大烟土,
老爷一见喜颜开。
青红皂白先不问,
鸭子浮水把我吊起来。
“你生来就是受穷的命,
为非做歹不正经。
孙老财对你一百一,
穷骨头你别不识抬举!”
俺王九冤仇何日报?
穷人的活路没一条。
有钱人买得鬼推磨,
穷汉子有理没处说。
× × ×
西北风紧吹滴水成冰,
我全家被赶去逃生。
十冬腊月逼人死,
跪在土地庙求神灵。
“土地爷爷你可邻见,
借你的住处我家过个冬。”
窗棂儿刮断雪推门,
深更半夜冻死人,
孩子冻的象个光翅鸟,
“爹呀娘呀”哭得好心伤。
刀尖剜心肠子碎,
咱穷人呀!就永世得受罪?
控诉
苦难的日子多少年,
阴天也会变晴天,
大杨叶儿哗哗响,
杨树底下大会场,
孙老财一条麻绳拴,
打籽的茄子落架的烟,
王九的心里象开了锅,
几十年的苦水流成河。
“你逼死我父命一条,
你逼着我葱葱上了吊!
你仗势打了俺家门,
你逼我十冬腊月往出跑!”
王九的苦水吐不完,
说到苦处泪涟涟:
“孙老财你杀人要偿命,
孙老财你剥削要清算!
受了你多少年窝囊气
我今天就要把身翻!”
王九的话没说完,
农民的口号响震了天,
“多少年的冤仇多少年的债
今天要一总交出来
斗倒地主和封建。
咱们穷人来翻身!”
四七,八。

新大众报四个月

第3版()
专栏:

新大众报四个月
新大众报已经出版了四个月。这四个月里,到底有那些经验?这问题还很难回答。不错,从各个版来讲,在工作里也摸着一点方法,比如:时事消息,起初,大半是照人民日报的新闻,一条条来改写。后来觉着不行,一般区村干部同志,虽不能把人民日报的新闻,完全懂下,大意是知道的,我们再改写一遍,等于是把他已经知道的再告诉他,没有多少意思。才逐渐变换写法,有计划的来介绍战况、国内国外大事,写得比较有头有尾,使新闻系统化。有时,还把一般时事常识同新闻结合着来写。这种写法,现在看来,对我们的读者是比较合适的。他们缺乏的,正是各种常识,由于一个名词、一个地名不了解,往往不能把一条新闻全懂下。又比如:第三版里,把读者寄来的零碎材料,编辑成为意见、信箱、自修室等栏,随着稿子内容的不同,增加各种各样的专栏,使版面多样化;同时,扩大读者的写作范围。但这些方法,是不是就能介绍出来当作经验,我们还捉摸不定。我想了一想,如果真要说经验的话,恐怕得从工作做坏了的地方去找,下面便从头来叙一叙。
一、把党的政策传达给群众
新大众报第一张,就是宣传土地法大纲,和中央局土地会议后的各种文件。接着是宣传毛主席“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央与中央局填补、整党、民主的指示。如今是宣传毛主席在晋绥的讲话,和中央局纠正左倾错误的指示。四个月来,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成了新大众报的主要内容,一切新闻、文章、问答、信箱、快板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个主要内容来写的。这个主要工作,现在检讨,有的地方做得很不好,原因是:编辑者过去阶级观点模糊,整党以后,又歪在另一面,带着左倾情绪,来学习党的政策,以致宣传土地会议文件时,把握不住精神,解释起来容易弄歪,如象改写的告党员书等。对各处情况、工作,又缺乏了解,只是盲目强调贫雇,更不能把党的政策同具体情况相结合了。工作没做好,从检讨里就给了我们这一条教训:新大众报因为以宣传解释党的政策为主,所以得着群众拥护,正因为它要把许多政策改写来使群众都懂得,如果不好好研究,用心掌握政策的精神,就容易出错。一个直接向群众说话的,目前销数将近五万份的报纸,解释政策上出了错,错误就大得很。从这一点上,使我们觉着:新大众的通俗化,不是别的,就是正确宣传党的政策,说出来不走样,使人人都懂得政策的精神,按照它来办事。下面的例子,可以做说明:
根据太行新华日报的反映,太行涉县、沙河一些村里,因为去年三查时追三代、掂都芦,和去年冬天,没有工作团领导就成立贫农团,乱订成份,错斗中农,以致今年生产时,大家情绪都不高。中央局二月一日指示公布后,新大众报把这指示里的划阶级、团结中农问题,一个个提出来作了具体解释,“必须细致划阶级”,这篇文章,在这些村子里,起了相当的作用,这些村里的中农,原来认为成份就难干,划不准是个啥,总是不放心的;大家念了这篇文章,情绪就慢慢安定下来。同样,在冀南肥乡这些地方,我们的记者,给群众念了宣传土地法的文章,群众听完,就要求把这张报留下,他们说:“这就有了底,留下来,以后就好照这底办事”。念了划阶级的文章,群众听说是中央定下的,都要照着做。就说:“这可好了,过去来的工作员,一人一个尺子,咱也弄不清;如今都按毛主席给的尺子做,老百姓也懂得,就不会出错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群众要求要掌握党的政策。原来指示的内容多,他们记不了,要求一个一个问题讲;指示里有些地方懂不下,要求具体解释。新大众是按照这样来做的,所以,不仅是销路增多了,三个月内,从不到一万份,增加到将近五万份;许多群众、区村干部,更把它当作“底”,按照报上说的去办事。
二、把群众的问题收集上来
新大众报是个群众报纸,既是一个群众报纸,就应该有广大群众同报纸声气相通,把他们的问题,随时反映出来。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曲折。
新大众报出版时,由于我们盲目的左倾情绪,认为过去新大众杂志的通讯员都不可靠,想一脚踢开“老组织”,去培养所谓贫雇骨干,后来,在通讯员里,作了一下调查,原来,过去的通讯员,绝大部分都是劳动农民出身,都是工农通讯员。在调查表里,通讯员们,详细叙述了他们的出身、成份,还详细叙述了他们工作或住的村子,几年来翻身的情况。从这些情况里,可以看出:在太行老区里,封建基本上消灭了,干部成份,一般讲都不错,就是多占果实,作风不民主。由于有这些调查,把我们最初认为各村都是漆黑一团的情绪,逐渐扭转过来。以后,中央局指示下来,也证实了这些调查是可靠的。我们因此想到:许多读者、通讯员,对报纸很热心,就是一时不会写稿。过去我们硬要他们写,出题目、发提纲,一时写不好,又把他们冷落下来。使这一大部分读者、通讯员,往往不能和报纸声气相通,各村的情况、群众中的问题,不能更多的到我们手里。通联工作上,对通讯员要给得多要得少,但少不是说没有。如何使读者、通讯员都能供给情况,一个政策下来以后,向读者做一些调查,首先向通讯员做一些调查,就有必要了。
除开新闻稿子与向读者作调查,我们现在了解情况的最大一个来源,就是“有问必答”。四月份,我们每天平均收到八十封信,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是问题。这些问题,内容很丰富,往往能提出一些新的情况,使我们及时注意各地的疾苦。另外,党的一个指示下来,区村干部在执行时有什么困难,群众中还有什么疑惑,从读者提的问题里,也可以有更多的了解。甚至一个时候,那一件事情在群众中造成不安,我们收到的问题便以这一类为最多。由于报纸篇幅有限,许多问题没法刊出。现在,我们正尽量用信来答复,以便所有读者,都能把他们的疑难告诉给报纸。我们觉得:只有更多的了解情况,才能更好的来执行党的政策。广大的读者,正是我们了解情况的源泉。如何使他们随时把群众中的疾苦,群众中的问题,写出来寄给我们。除了新闻稿,我们还只做了上面所说的这两点。
三、大家看、大家办
总起来说:四个月的工作里,我们只摸着了这一条:了解情况,根据群众要求去传达解释政策。这一步,如今也还没有做好,至于第二步,把新的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坚持贯彻政策,就更差的远了。要把这两步工作做好,今后,除了多请示中央局宣传部,加强研究,以免在政策上出错;还要用力来解决问题,就是“大家看,大家办”了。过去,我们只是想做好通联工作,使读者都来写稿,这一点是重要的,但还不能说就做够了。这次新大众报出版,短时期内能发行这样多,原因之一,就是邮政局的职工,参加来办了报。从邮政总局苏幼侬同志起,到各区各县的邮局职工们,都做了新大众的发行者和宣传者。据读者反映,林县邮局的邮工同志,自己带着粉笔,一面送报,一面到处写黑板,宣传新大众的好处。不少邮工,送报时还调查材料,收集读者意见,写给报纸。按照我们今天来稿统计,每月写稿的人数,最多不过两千人,拿我们五万读者作比例,数目是很少的。如果,我们所有的读者,在党的一个政策下去了以后,就能把各地执行政策的情况,及时告诉我们,象邮工同志一样,和报纸息息相关,我们想:新大众报,才真正称得起群众报。如今我们的编辑、通联工作,就正向这方面来做。

家里没劳动力,出租土地算不算地主?

第3版()
专栏:编读往来

家里没劳动力,出租土地算不算地主?
编辑同志:
董堡村有一户按人口、土地、按剥削关系、按历史肯定是地主,家内一个瞎子、一个傻子、一个小孩、一个半瞎子。经划阶级后财产全部没收,按土地法规定地主也同样有一份,但没劳力不能耕种,是否可以出租?出租仍是剥削,是否还算地主?另外目前生活问题,一家人不能生产,是否可以用果实粮接济?如不能又应如何解决?
群众认为是地主,但按地主没收,群众有些不同情,是否可以按富农征收?
元氏七区董堡村工作组董堡村工作组:
这一户不一定是地主。如果只是因为残废,才不得不出租土地,而且生活困难不及一般中农已连续三年以上,就不应认为地主;如果生活超过一般中农,才能认为地主。按土地法的规定,分得其应得的一份土地财产后,没有劳力是可以出租的;土地分配后,土地财产占有状况就不会超过一般中农,虽有剥削,按规定也不应认为地主,其没一定职业或丧失劳动力者,认为贫民;有其他职业者,按其职业决定成份。这户不是地主就是贫民,决不可能是富农,因为没有人参加主要农业劳动。目前生活问题,是可以用果实粮接济的,因为即使他是地主,也要分得一份财产,粮食也是财产。
——编者编辑同志:
组织农代会时,村中还有一部分未参加农会的人,就是村上有些问题的,如流氓、当过伪军、政治问题未搞清楚的中贫农、比较大的懒汉、以前是地富,按地主参加劳动五年变成份,富农停止剥削三年变成份,这些人已下降成中农,这部分人是否也参加选举和参加小组,还是不参加?这些人在组织农代会时应该如何处理?
武乡联合办公室武乡联合办公室:
农代会不是象农会、贫农团那样的“组织”,是农村中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有公民权的人,不管他是否参加农会都可以参加选举农代会代表。
又:按毛主席在晋绥的讲话,在居民不完全是农民的村镇,应称“人民代表会议”而不称“农代会”。
我们愿意向你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提到的流氓是按照什么原则规定的,为什么不按中央划阶级决定去做?又如“政治问题未搞清楚的”,你们为什么不按中央局指示给他们摘下帽子?请复。
——编者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