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他们的逝世影响真的很大吗?

郭嘉、庞统、周瑜三个人的英年早逝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三国时代的遗憾,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三个人的死亡改变了时代的走向。

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是太过夸大了。

魏失郭嘉:历史阶段有变化,影响不大

郭嘉这个谋士比较擅长出奇,往往能想出一些非常精妙的办法,也很适合当时在北方还比较弱小的曹操。

他原本是袁绍的谋士,因为对袁绍的判断很准确,认为他不能成事,同时自己也不能得到重用,所以就离开了。

投奔曹操是在公元196年,由荀彧推荐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大力举荐,说明郭嘉的能力肯定不小,也正好适合曹操当时的发展现状。

这个时间正好是曹操刚刚迎回汉献帝,迁都许昌,当时的曹操绝对算不上强大,袁绍、袁术都还在,甚至吕布都还算一个不小的威胁,更别说张绣、韩遂等势力了。

而郭嘉在这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堂堂正正打一场的话,曹操并不占优势,所以只能出奇制胜,郭嘉的奇谋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说,程昱向曹操进谏杀掉刘备,但曹操有犹疑。郭嘉的方法就好很多,他建议不杀也不放,相当于软禁刘备。从历史结果来看,郭嘉的方法无疑非常正确。可惜的是,刘备借着征讨袁术的军事行动脱身,当时郭嘉正好不在曹操身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建议曹操对吕布进行急攻、坚定地要求曹操和袁绍硬碰硬地打一场等等。

郭嘉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提出与众不同的建议,但事后证明他才是对的,预言孙策之死以及清剿袁谭袁尚等人就是最为明显的案例,这也让郭嘉在曹操的智囊团中大放异彩。

当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许昌空虚,也是郭嘉力排众议,强烈谏言曹操出征,并且极为准确地抓住了刘备和刘表的矛盾,使得对刘备奇袭许昌的担忧没能阻碍曹操统一北方的脚步。

公元207年,郭嘉去世,年仅38岁,但这时候的天下早已经出现了变化。

郭嘉去世的后一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打响,这也就意味着曹操已经从较为弱小的势力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一方,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从历史发展来看,因为敌对势力质量的提升,对手数量的减少,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后来的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是比拼硬实力的,这时候的奇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还有诸葛亮、周瑜这等人才存在,奇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这也就意味着,郭嘉擅长奇谋的能力在后来的历史阶段里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像荀彧这样的稳重人才是最为关键的。

至于曹操在赤壁战败之后曾经哭郭嘉早逝,也是一种历史假设,并不能证明郭嘉就一定能帮助曹操打赢赤壁之战,毕竟这一场战事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偶然因素。

蜀失庞统:有诸葛亮在,庞统并非不可或缺

关于庞统这个人,流传的形象《三国演义》成分比较大,但很多也不是完全捏造的。

比如说,庞统之前确实在周瑜手下任职,后来才转投刘备。而刘备一开始也确实没有重用他,庞统耽误正事,是鲁肃与诸葛亮为其求情,指明其才华,这也是事实。

而刘备伐益州的计谋也正是庞统所制定的,他的死亡不是贪功冒进,而是中了流矢,也就是战场上的飞箭,最终不治身亡。

地点也不一定在落凤坡,只不过是被葬在了落凤坡而已。

但是,如果真的要对比的话,庞统还是不如诸葛亮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庞统的人脉关系不如诸葛亮,所以在为人处世上也比较圆滑,能说好话,宁可不说真话,所以威望并不是特别高。

这虽然是小事,但也注定了他不可能走上诸葛亮所在的高位,因为原则性不强,就没有办法服众。

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带着庞统入益州,自己的大后方是让诸葛亮来镇守的,荆州一直是蜀汉的重中之重,这从《隆中对》的既定规划中就能看出来,所以诸葛亮的任务明显更重一点,这也说明了刘备的倾向。

而庞统为人不拘小节,但在大事上的眼光比较准,往往能在大的方向上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具体事务上就显得眼高手低了,否则也不至于当小官的时候耽误正事,后来还在战场上丧命。

这是一位“谋臣”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庞统的名声很大,但实际能力还是有待商榷。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既然有诸葛亮这种大事小事都能处理得很好的人才在,庞统就属于那种“锦上添花”型的人才了。

他死的时候才36岁,刘备的事业刚刚起步,对后续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吴失周瑜:不是既定路线偏离,而是完成时间延后

周瑜逝世的时候也是36岁,当时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好是坏也不容易判断。

周瑜和后来接任他的鲁肃、陆逊等人明显不太一样,他对于蜀汉势力似乎有着一股天生的仇恨,这不是《三国演义》的影响,而是他真的曾经想要扣下刘备。

刘备在荆州失陷于曹操之后,去东吴寻求联合,周瑜当时给孙权的建议和郭嘉给曹操的建议如出一辙,那就是扣下刘备,软禁起来。

但很可惜的是,孙权没有采纳。这件事情庞统在周瑜手下做事的时候是知道的,刘备后来也深感庆幸。

不管周瑜最后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去世的,但鲁肃等人接替他之后明显手段更为温和,顾忌也更多一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三国演义》中有“借荆州”一事,其实真正的历史上借的只不过是半个南郡而已。

当时南郡附近大部分地区都是刘备趁乱打下来的,也没用东吴帮什么忙,所以自然不能“还”给东吴。就是南郡这个主城,蜀汉也打下来一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东吴也是不得不“借”,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被吃掉。

所以,故事里诸如周瑜不同意借“荆州”,鲁肃是被诸葛亮等人“欺骗”,所以才做了“保人”这些说法,听听就算了,当不得真。周瑜是真的想要和蜀汉翻脸的,只不过还没付诸实践就去世了。

这样一来,东吴的影响就很大了,态度转变,从即将翻脸变成了专注联盟,这才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是话又说回来,夺取荆州,进击两川,这种构想本来就是鲁肃的建议,他在公元200年的时候就向孙权提出过,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要早了七八年,所以鲁肃等人也不是不想夺回荆州,只不过顾忌曹操和自己的吃相,认为不到时候而已。

最终,东吴也是擒杀了关羽,将蜀汉在荆州的势力全都清除了出去,和周瑜当年要完成的事情几乎一样,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周瑜的死亡对于东吴整个既定战略的影响似乎也没有多大。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了,郭嘉的死亡并没有改变曹操先统一北方再向南攻伐的意图,庞统的死亡也没有使得刘备夺取益州的战略夭折,周瑜的死亡更是没有让东吴夺取荆州的战略出现更改。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历史的发展中,个人的力量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并不会对整体的历史发展产生颠覆性的结果,顶多也就是加速或者滞缓的作用而已。

本文标题: 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他们的逝世影响真的很大吗?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323769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我们去了趟包头人6000多年前的“别墅区”,那里还有很多国宝级的文物
峻岭古刹、石窟古碑、残基古瓦……跨过滔滔黄河,走过茫茫草原,可以发现包头的人文景观相当丰富,这些文物遗迹承载的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而这种价值与意义,更多的时候是刻板的、单一的,甚至是被曲解的。刘幻真介绍,在此之前,阿善文化被确定的年代为60
标签文物,刘幻真,包头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阿善
美国评选的世界五大元帅,有一位来自亚洲,韩国:不是韩国人?
在世界近代史中,世界共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世界上爆发的第一场世界级敌国主义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地区,并致使欧洲地区的局面发生极大转变。其次是二战,二战被称作迄今为止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而且其波及范围也是世界之最。在这两场世界大战中,
标签美国_历史,韩国_历史,亚洲地区,二战,抗美援朝战争,巴顿将军
《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何一路被神化?看古人怎么说
习凿齿对于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还有一件事就是对“七擒孟获”的记述,诸葛亮南征南中之事,《三国志》记载甚简略,甚至没有出现孟获的名字。而诸葛亮受到刘备如此重用,一方面是因为其有治国之才,还有一个原因是其品德高尚,如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地百姓自发祭祀
标签诸葛亮,三国志,刘备,陈寿,三国演义,蜀汉
英国佬有多阴?戴笠想向他们学间谍技术,英国人竟偷中国成果
原创不易 随手点赞 毅品文真勇 不经授权不得转载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乃至解放战争时期,军统有一个叫做“中美技术合作所”的机构,在特殊时代,这个机构被宣传成为反动派勾结美国特务建立的专门从事特务、抓捕、刑讯、屠杀革命者和群众的罪恶组织。 其实
标签英国_历史,戴笠,军统,特工
真不是青龙偃月刀:历史上的关羽究竟使用什么样的武器?
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使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但根据史料记载,青龙偃月刀在唐朝才出现,而且是一种几乎不在真实战场上使用的礼仪性武器。那么历史上的关羽究竟使用什么样的武器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可靠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都无法确定关羽的武器究
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万人敌,史书
毛文龙力抗后金,但最终还是被袁崇焕斩杀,究其何因?
明朝末年,有两位抗金名将总被大家所提及,一位是袁崇焕,另一位就是毛文龙,这两位人物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但由于都是抵抗后金的名将,所以应该说是战友关系,但最终袁崇焕却斩杀了毛文龙,究其何因呢?公元1629年,袁崇焕以阅兵的名义在双岛约见毛文龙
标签毛文龙,袁崇焕,后金,明朝,袁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