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甘岭英雄之魂: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对幸福源头最朴素的理解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文/陈天湖 谢佼)

2020年9月27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输机运-20作为专机,首次执行运送11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赖发均烈士家乡——四川省中江县城边的谭家街,赖发均烈士的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电视直播。赖发均侄儿媳蒋秀春紧盯画面,眼睛发红,喃喃自语:“三叔战死在国外,至今不知道埋在哪里。”

9月的中江,一条大河,蚕桑遍植,稻田金黄。当年,6500多位中江好男儿跨河而去,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中1000多位献出生命。赖发均等烈士就牺牲在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

为了胜利,无数英雄埋骨上甘岭,很多人尸骨无存,幸存者也多留下终身残疾,甚至有人辞世后的骨灰里被发现弹头……英雄们从哪里汲取到的力量,敢于同当时拥有最精良装备的侵略者针锋相对,并战而胜之?

我们走进英雄家乡,去英雄的家庭中追寻答案。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是你我一样的活生生的人,是田野中的农民、灶房里的厨师、山坡上的牧人,是家里的儿子、丈夫、亲人……

从挂面师傅到特等功臣

中江县城边有条谭家街,以制作挂面闻名,其中好几个字号已经传承数代人,赖氏面条就是其中之一。

“你们要问的人是我的三叔,赖发均。阿婆(奶奶)最疼他,他心最巧,做的挂面很好。”57岁的赖青木坐在长条凳上回忆。阿婆泪眼婆娑,没有拦住赖发均。当兵的时候,他才18岁,还没有说亲。

据志愿军指战员口述实录《我的1950年代——上甘岭亲历记》一书记载,1952年10月19日,45师8连向着597.9高地反击,在9号阵地外遭遇美军地堡,连续两次组织爆破均未得手。郑宣凯参谋口述:

“134团8连战士赖发均用轻机枪向反扑的敌人扫射,机枪打坏了,他抓起身边一位烈士的冲锋枪继续打。冲锋枪子弹打光了,他又提着两颗手雷继续往前冲。敌方一个火力点在扫射,他爬过去投了一颗手雷,掀掉地堡一个角,地堡里的敌人继续扫射,赖发均多处负伤,他挣扎着爬到地堡口,拉掉手雷导火索跃入地堡。地堡内的几个美国兵眼看着他手握冒着烟的手雷,吓得大声惨叫,地堡就爆炸了。”

赖发均在上甘岭战役中,一共消灭了90多名敌人。1954年2月18日,中江县1.3万人集会追悼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赖发均烈士。年轻的赖发均向人们证实,揉惯面粉的手,拿起手雷,也不会抖。

血肉铸就上甘岭最高峰

“如果叔叔还在的话,今年也快90岁了,好希望他能看看现在家乡的模样。”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拥军说。

凯江之滨,家乡父老建起了黄继光纪念馆。三层平台上,挺立着黄继光的雕塑,像座下宽35米、高9米的山岩石墙上,刻着邓小平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馆内219件文物藏品,钢盔、机枪、牺牲时的血衣,一件件实物还原着上甘岭上的惨烈战斗。

黄继光舍身堵机枪的故事,让中朝两国人民铭记。

1952年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三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三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高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率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所在部队的钟仁杰、李继德、万福来等人,均目睹了他牺牲的壮烈一幕: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如同白昼,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没过几秒钟,黄继光重又匍匐前进,但动作比原来慢得多。后来才知道,那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人们看到,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可惜敌机枪只略一停顿。钟仁杰命令全力吸引敌人火力,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喊了一句。但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在他爬向敌人碉堡的路上,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是上甘岭的最高峰!正是无数个黄继光式战士前赴后继的冒死突进,比拼意志,才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压倒击溃。

“我怎么能不保卫这一切!”

纪念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农具,提醒着人们必须注意到黄继光另一个身份。他在牺牲的一年多前,是一名普通的四川青年农民。黄继光没留下遗言,但他在牺牲前六个月,于战斗间歇中向母亲邓芳芝写去一封信: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

——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战斗中)”

出生于1931年的黄继光,家庭贫苦,一张菜油借据显示了黄家的艰难:

“立借约人黄德仲,因家中窘迫人口拖累生活困难,今托情在李积成名下惠借清亮菜油一担,净重一百斤整,双方经中证人议定利息,明年三月付还者本利共计清亮菜油一担半,净重一百五十斤整;如若秋八月付还者,本利共计清亮菜油三担,净重三百斤整;如到期不还,愿将祖业山土三亩当押在李积成名下,永勿反悔,空口无凭立约为据。”这借据签订于1942年的冬天。黄继光父亲黄德仲就此失去了祖传的三亩土地。

和黄继光一起从中江参军入伍的钟发玖,很清楚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参战。钟老今年已经90岁高龄,战争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腿部风湿。在四川绵竹家里,钟老喘着气,几个字几个字地说着,情绪仍非常激动:“共产党给我家分了田地,我怎么能不保卫这一切!”

值得用生命守护的大河

中华民族五千年,四川既是大后方,更是大前线。300多万川军奔赴抗日一线,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冠。八年抗战,四川还提供了全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财政税赋,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四川当仁不让。原驻川的15军数次请战,入朝即打响了上甘岭战役!

在中江县广福镇G350国道旁一间屋子内,80岁的蒋仕旭向记者回忆起幺爸蒋元伦。

“幺爸当兵的时候,刚结婚,没有孩子。他是那个时候的高中生,本来有很好的前途。我幺婶怎么劝他都劝不住。他说书读来就是为报国!”

1951年3月,19岁的蒋元伦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0月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练兵中,因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1952年10月25日,蒋元伦所在的排奉命夺取上甘岭537.7北山高地的一、二、三、七、八号阵地。他带领的战斗小组,攻下一号阵地后,正迅速向二号阵地冲锋时,遭美军猛烈炮火拦阻。紧急时刻,他主动请求爆破任务,从侧翼迂回扑向美军地堡。在离美军地堡10多米时,从地堡里窜出10多个美军,企图活捉他。面对美军的枪口,他临危不惧,拔掉手雷的保险针,冲向美军,美军被炸得血肉横飞,他壮烈牺牲。1953年4月,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对幸福源头最朴素的理解。

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值得用生命守护的那一条大河!对光明与幸福的向往有多深,志愿军战士们捍卫光明与幸福的意志就有多强!上甘岭上涌现的战斗英雄黄继光、赖发均、蒋元伦、钟发玖……以及他们的家人后辈,无不表现出这种意志、情怀和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团结一心、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生生不息的源泉!

1952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将慰劳品送给在上甘岭前线激战的志愿军战士们,战士们写信给慰问团代表表示感谢。(黄守祥 摄)

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继光镇继光村的黄继光故居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为几名儿童在黄继光雕像旁参观。(陈天湖 摄)

本文标题: 探秘上甘岭英雄之魂: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对幸福源头最朴素的理解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2343732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专家提议建一座圆明园博物馆,你觉得可行吗?
202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 160年前的1860年10月18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西方列强抢掠、焚毁,园林建筑被毁殆尽、无数珍宝不知去向,一代名园逐渐沦为荒园废园。160年后,十二兽首中的“马首”铜像回到圆明
标签圆明园,圆明园管理处,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公园,建一,文殊亭
十大热门博物馆展览进行时 游客错峰观展体验更佳
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中,众多游客选择参观博物馆,“逛博物馆”成为了新时尚。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535家,2019年全国博物馆带动旅游收入约324亿元。游客参观热情的高涨也离不开各家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展览展出,错过假
标签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海上丝绸之路,贵州省博物馆,紫禁城
13岁少女被顺治纳入后宫,生下千古一帝,死后获三朝皇帝尊封
她13岁被顺治纳入后宫,幸运为皇帝侍寝,以14岁妙龄生下一位皇子,她22岁失去丈夫,儿子却幸运地继承了大清皇位,自己成为万众敬仰的皇太后。然而,这一切却只是空梦一场,两年后,她便香消玉殒,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紫禁城…… 清朝顺治年间的后宫,
标签孝庄太后,顺治,玄烨,清朝
【如果文物会说话】墓室里发现这些物品,牵出一段历史!
看样子,你已经知道今天要去哪里了? 是呀,我其实对汉墓一直都很好奇 那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去听汉墓的故事吧 我被称呼为龟山汉墓,是1981年2月由当地农民在开山采石时无意间发现的,1993年7月正式开放接待游客。整座地下王陵就修凿
标签楚王,墓葬,印章,汉墓,徐州,龟山汉墓,前殿,徐晓旭,陈强,石头
100年前的革命“后浪”,如何在上海成就中国“最好的青年团”
1920年8月22日,中国第一个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成立。八位发起人,在当时是一群平均年龄仅25岁左右的革命“后浪”——李汉俊,出生于1890年;陈望道,1891年;俞秀松和施存统,1899年;沈玄庐,18
标签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新渔阳里六号,俞秀松,上海,陈独秀,后浪
如何修复敦煌壁画,修复师们经过总结,共归纳出这些“绝”招
“反手拨弦自在弹,盛唐流韵袅千年。莫高窟壁飞天舞,今献西安贵胄看。”敦煌飞天壁画美轮美奂,自古以来,就是最神秘莫测的存在,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壁画都损毁、消失。敦煌壁画可以被完美修复吗?又是谁在修复它们?用了哪些绝招?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标签敦煌壁画,莫高窟,壁画,海润,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