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初认为益州是天府之国,后来又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何呢?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出师表》的开篇,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阐明了蜀汉当前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内容如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由此,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强调了“益州疲弊”的情况,也即现在的益州,可谓是在苦苦支撑蜀汉。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需要选贤任能,以此恢复国力。不过,说到“益州疲弊”,很多人就感到疑惑了,因为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表示益州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占据了这一地区,从而成就了帝王之业。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最初认为益州是天府之国,后来又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何呢?换而言之,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益州确实可以称之为天府之国,这应该是母庸质疑的事情了。天府之国,作为地区的称呼最早见于《战国策·卷三》,苏秦称秦惠文王所在的关中之地为“天府”。《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历史上名篇诸葛亮《隆中对》中的名句,指成都平原。

由于天府之国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所以历史上也有个别典籍作为个例在个别时期称呼部分地区为“天府之国”,如华北北部、江淮、闽中等地区,但都属于零星用法,也即在历史上,天府之国一开始指的是关中地区,后来一般用来指益州地区,或者说是成都平原了。对于成都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繁华的城市。比如到了唐朝时期,一度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也即扬州和益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华的两座城市。基于此,在东汉末年的《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强烈建议刘备夺取益州。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表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称赞了益州,但是,跨有荆州和益州,才是《隆中对》的立足点。打个比方,只有益州和荆州都握在手中,才能帮助刘备成就帝王之业。而到了公元227年,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之所以对后主刘禅说益州已经非常疲弊了,显然和荆州的丢失存在直接的关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伴随着湘水划界和襄樊之战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刘备所在的势力,彻底在荆州失去了地盘。

因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诸葛亮的《隆中对》,自然没有实现的基础了。对于无法跨有荆、益二州的蜀汉,注定只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而无法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了。从这一角度来看,诸葛亮推翻自己之前对益州的评价,无疑是具有一定道理,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另一方面,除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自然也让益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的数万大军,基本上都来自于益州,这意味着短时间内,益州无法弥补这一巨大的损失。而在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败后,益州还出现了叛乱,这更让蜀汉元气大伤了。

最后,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这一年六月前后,益州郡的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的部落孟获等一起叛乱。在叛乱刚刚爆发的时候,诸葛亮鉴于蜀汉当时的实力还没有恢复,所以没有立即发兵平定叛乱。到了公元225年,也即等了两年之后,诸葛亮才亲自率军平定了南中地区的叛乱。但是,到了公元227年,诸葛亮就呈上了《出师表》,促使蜀汉进入到北伐曹魏的历史阶段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对于当时的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却需要和最强大的曹魏展开直接的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以卵击石了,也让益州的人力、物力乃至于资源都捉襟见肘了。比如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粮草问题就直接影响到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从这一点来看,虽然益州是天府之国,却因为之前遭受的重创,和现在所面临的重担,从而步履维艰。打个比方,在东汉划分的十三个州中,益州确实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州,可以将其形容为一个长跑冠军。但是,现在这位长跑冠军背着一个沙袋来进行比赛,这意味着其承受的负担实在太重了。基于此,诸葛亮后来又说益州疲弊,而正是因为这一情况,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标题: 诸葛亮最初认为益州是天府之国,后来又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何呢?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74924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八佰》:白马的隐喻
在击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之后,八佰勇士冒着空中敌机袭击的危险,以血肉之躯固定旗杆,升起了那面象征上海还没有沦陷的旗帜。小湖北心里那个执长枪骑白马力战群雄的英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四行仓库的战争废墟上。八佰坚守四行仓库的壮举,不过是某些人
标签八佰
《八佰》背后的谢晋元将军日记:“坚守四夜,孤军四年”
在谢晋元次子谢继民所著的《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一书中,附有《谢晋元日记摘钞》,这部分内容记录了谢晋元从1938年元旦到遇害前两日的心路历程,也整体反映了当时“孤军营”内的全貌,是难得的历史记录。
标签谢晋元,八佰,抗日战争
封禅是什么?古代仅六位皇帝在泰山封禅,宋朝这位严重降低档次
封禅这种仪式由来已久,《管子•封禅篇》中就记载了三皇五帝等等先贤封禅,而在三皇五帝时期疆域还很小,泰山就是他们心中最高的山。在这三个条件之下,我国的皇帝仅有六位登上泰山封禅,不过最后一位更像是笑话。第三位封禅的皇帝是汉朝光武帝刘秀,位面之子
标签皇帝,宋朝,泰山,管仲,唐朝,宋真宗赵恒,岱宗,汉朝,李世民,汉武帝刘彻
为何在宋朝时签署的这份文件能成为各国宪法的模本?里面写是什么
即便今天,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欧洲等世界上80%以上的国家依然在沿用这份文件。在众多贵族联合下,约翰被迫签约了当时仅仅只有63条的英国《大宪章》。当时约翰被逼宫之后虽然同意并签署了大宪章,控制了自己的权力,并被迫答应不再乱征税、乱打仗
标签宋朝,大宪章,英国_历史,南宋,约翰,金雀花王朝
前期辉煌无限,已有称帝一统之势;后因恣行狂妄,惨然了结一生
齐宣王之子齐湣王田地,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第六任君主。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秦国、韩国、魏国,大败强楚于垂沙。公元前298至公元前296年,齐国又会同魏、韩两国力挫秦国,最终攻破函谷关,迫使悍秦割地求和。从上述来看,齐湣王应该是一位雄才大略的
标签齐国,燕国,燕昭王,乐毅,卫国,淖齿
李隆基登基过程他居功至伟,最后被下诏处死,看他是如何作死的?
王毛仲,高句丽人,如果单纯谈论家世的话,他也算是官宦出身了,但是,他父亲当年因为犯事被抓,王毛仲也受到连累,被分配到了李隆基府上,成了他的家奴。作为创业伙伴,唐玄宗其实对王毛仲相当抬爱,一位家奴都能跻身庙堂高位,这就是大唐魅力所在,但最后他
标签李隆基,王毛仲,唐朝,高力士,万骑,葛福顺,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