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流行影响人类命运?著名学者联名提出十大演化视角

太长不看

PNAS的一篇Perspective文章讲了新冠病毒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从10个不同的角度,讲解了新冠可能如何改变人类未来的演化

1. 新冠病毒在传播率最高的那几天,宿主最不容易出现症状,还可能有焦躁心情,因此大概率到处乱跑。

2. 疫情隔离间出生的“隔离一代”可能会缺少健康成长需要的微生物群落。

3. 因为3C(饮食comsumption、性交coitus和接触contact)都由恶心调控,为了减少新冠传播,我们可以激活并利用人们的恶心情绪。

4. 因为疫情隔离而降低的出生率,会转化为经济损失、老龄化之类的长期社会问题。

5. 性别不平等严重加剧,因为目前的女性更可能在服务业工作,而这样的行业于疫情中失去了自己的顾客。且更多女性认为家庭事务增加,因此需要辞职回家打理事务。

6. 跟以往的大型灾害不同,疫情或许反而让人们更没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了。

7. 从演化角度看,人类并不擅长理性思考长远计划,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早就知道可能会出现全球性疫情,却迟迟没有做好准备。

8. 想要全球一同抗击疫情,我们需要利用“文化演化”这一种人类独有的演化方式(双模遗传理论)。

9. 文化演化中的一个重要模型是“演化博弈模型”,表示经历过许多自然灾害的族群,在灾情中会更注重团结(如中国、日本、韩国)。

10. 疫情并不会击退人类的演化进步(progress),而是为我们赢得了演化出更强的个人、集体认知能力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机会。

摘要

人与病毒协同演化的历史久远。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新冠肺炎的致病因子)在逃逸人类机体的防御机制上可是下了大功夫。一个直接后果肉眼可见:全球性的疫情、百万级别的感染人口、十万级别的死亡人数。除此之外,防疫措施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结构,其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很可能延绵数年。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演化学框架,来审视这场疫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导语

“只有演化能提供理解生物学的唯一方法。”

著名生物学家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所言极是,这句话在新冠疫情中也同样适用:只有通过演化的框架,我们才能明白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明白我们对疫情的反应。

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军备竞赛已持续了上千年。我们的机体满是营养物质和复制机器,是病毒栖身之处的不二之选。但伴随病毒在我们机体内高速复制和突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也演化出了自己的防御措施。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为我们提供了复杂的生理免疫系统,在各个层级上抗击病毒。人类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加上智能和天生的好奇心,使我们能建立如现代医学之类的集体防御机制。并且,我们还有复杂的文化系统,支撑着我们抵御病毒传播。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理论能解释新冠病毒和我们对新冠病毒的反应——这次疫情的复杂性远超预期,甚至诱发了各种令人困惑的国际事件。但是,借助演化学框架,我们能开始理解病毒对抗人体的机制、人体抵御病毒的工具,和人类抑制,甚至终结这次疫情所需的新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一群具有不同背景的科学家为我们描绘了这个框架。本文的编译小组将他们的名字和背景附在了文章末尾,以供参阅。在最微观的层面上,他们讨论了病毒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也提出防疫隔离让我们缺少微生物曝光(microbial exposure),因此可能更易染上其他疾病。在心理层面上,他们描述了这场疫情对性行为、性社交、个体间协作和性别常态(norms)的影响,并指出我们可以利用恶心这一情绪,激活我们内在的“行为免疫力”(behavioural immunity),从而抗击疫情散播。在文化层面上,他们讲述了可能出现的文化变动,并利用文化演化(cultural evolution)理论,分析了人类文明在未来的走向

洞见1

病毒可能会改变宿主的社交模式

所有病原体都在演化压力的驱使下,以有利于它们生存和传播的方式,操纵着宿主的生理和行为。从生理学角度看,新冠病毒通过劫持细胞,创建自己的副本的方式影响人体,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化成功率。但我们如果把角度从生理转到行为,就很难搞清楚:新冠病毒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才劫持了宿主的神经机制,还是可能只是感染宿主,引发免疫反应,顺便影响了其行为和心理?在本节中,我们采用纯演化论的方法,把病毒的适应度利益放在中心地位,来推导新冠病毒对人体生理和行为影响的假说

新冠病毒以两种潜在方式影响人类行为。首先,它可能在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抑制了人的不适感。新冠病毒的特点是病毒脱落率高,而病毒脱落(viral shedding)的高峰期(也就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症状出现前的1到2天。这种在症状出现前具有的强传染性,可能正是它特别成功的原因。病毒增加其适应度的一种方式是抑制宿主的疾病相关行为。被感染,但未感到不适的宿主更有可能维持他们的日常活动,因此能够接触到其他可能被他们传染的人。并且,他们如果没有表现出被感染的症状,就不会激活其他人身上的行为免疫系统(behavioural immune system)(参见“洞见3:激发厌恶情绪可以帮助抵御疾病蔓延”),从而悄悄地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

新冠病毒影响宿主行为的第二种潜在方式,是促成某些情感障碍,如躁狂症(mania)。这种障碍能在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候,增加宿主的活动程度,并(至少暂时地)抑制不适感。这可能导致就宿主行为的拉锯战:病毒“怂恿”宿主更多地活动与社交;而宿主则与之抗衡,减少活动,而把治疗放在首位。如果有时病毒胜出,有时宿主免疫系统又能重获控制,活动/社交活跃期和抑郁/疲劳期就可能交替出现,表现为情感障碍。长久以来,一直有感染普通呼吸道病毒后出现情感障碍的病例报道。研究表明,有流感病史和以前感染过冠状病毒株的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其它病毒,包括HIV病毒、西班牙流感病毒和博尔纳病毒,也与情感障碍相关,虽然因果关系无从考证。一项研究将接种流感疫苗作为感染的替代物为人们接种,发现其社会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接种疫苗后的48小时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人们与他人的互动比接种疫苗前48小时内更多(从51人增加到101人),互动的群体也更大(从2.4人到5.5人)。这项研究表明,接触病毒抗原会影响宿主的社会行为,这与“病毒改变宿主行为以加强其传播”的假说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大多数病毒,尤其是非典病毒,会扰乱宿主的正常免疫反应,包括扰乱干扰素(IFN)的信号传导。干扰素是一组分子,能帮助宿主协调对感染的各方面的反应。给患者注射α干扰素(例如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期间)与情绪低落和社会退缩有关,这表明抑制干扰素信号可能是新冠病毒改变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新冠病毒也有可能通过耗尽细胞毒性T细胞来间接降低干扰素水平,而这种细胞通常制造的是β干扰素。然而,病毒对宿主社会性的影响,可能只是其干扰宿主抗病毒免疫力的副产品,而不是其改变宿主社会性的适应器。

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调查过人们接触新冠病毒后社会行为的变化。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新冠病毒似乎有感染神经组织和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倾向。初期的报告表明,这种影响在高达36%的患者身上浮现。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脊髓液里已经找到新冠病毒,说明该病毒可直接侵入大脑和神经系统

新冠病毒的神经效应可能是病毒本身演化适应的结果,也可能是病毒其它效应的副产品,或者是宿主对病毒的反作用。也许宿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会产生神经炎症,然后影响宿主的认知和行为,与病毒自己的适应度增强无关。但是,如果新冠病毒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宿主的行为,就会影响到我们治疗和对付它的手段。同样的道理,如果新冠病毒正在影响宿主的社会行为,也会影响流行病学模型,因为接触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变化。通过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演化并对我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其传播的,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影响它的演化轨迹,降低它的危害性和致命性。

科学议程

为COVID-19除生理症状外的神经、心理和行为症状编目录,并建立相关生物样本库。搞清楚某些症状是否与新冠病毒的特定基因变异有关,以及与神经系统症状更相关的基因变异是否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偏爱。

洞见2

“隔离一代”可能缺乏关键的微生物接触

疫情让世界开始关注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尽管焦点都在新冠病毒上,但人们与其它新型病原体的定期接触也因为隔离暂时减少了。这种接触本是人类社会交往的特点。演化的观点提醒我们必须考虑这种干扰的潜在代价。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受这种变化的影响最大,他们的免疫系统和大脑都是通过接触微生物主动形成的

对某些人来说,减少与新型微生物的接触将是有益的。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毒穿过血脑屏障,可引起神经炎症或脑炎;而在神经发育的关键窗口期与病原体接触,则与神经系统的损伤与疾病有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

尽管有些人在隔离期间可能会因减少与神经病理学病毒的接触而受到保护,但大脑的正常发育还是需要充分与多样化地与微生物接触。在幼年动物发育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与通过髓鞘化和选择性突触修剪形成网络的小胶质细胞之间的沟通,影响着它们未来的认知、运动和情感特性。实验中,被剥夺了正常微生物群的幼年动物发育到成年后,认知和焦虑发生改变。不正常的宿主微生物群也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有关。

与微生物接触对发育中的大脑和免疫系统的适应性益处可能包括:让保护行为和免疫反应之间能更好地协调。动物在青春期要为成年后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危险做好准备,包括接触新的病原体。事先地、广泛地与微生物接触,能让发育中的免疫系统为预期的新型微生物威胁做好准备。所以,即将要上大学的青少年要接受疫苗接种,以激发他们的免疫系统,应对将来可能第一次遇到的病原体。青春期动物的免疫系统也是在与外界微生物的低水平接触中初步形成的:通过简单的冒险和融入外部世界的练习(包括与同种动物的游戏和其它社会活动)。新冠肺炎已经暂时停止了青少年融入外部世界的练习、同龄人之间的肢体游戏、性活动和其它活动。这些活动本可以让数百万青少年将接触到新型微生物。

尽管病毒引起的神经病变的病例可能会减少,但这种政策也将对一代人产生影响:他们的神经发育,相比正常情况,将更多地受到隔离区内原生家庭,而不是外界的微生物环境影响。减少与外界微生物的接触对“隔离一代”的影响,可能会因隔离时间长短和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但其它方面还不得而知。追踪隔离对神经发育的影响,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环境如何将年轻个体塑造为他们最终成为的成年人。

科学议程

对婴儿、儿童和青少年隔离前后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比较分析;他们来自强制隔离时间各不相同的一系列国家。评估微生物群对神经发育、认知和情感状态指标的影响。

洞见3

激发厌恶情绪可以帮助抵御疾病蔓延

厌恶感(disgust)是一种生理的和社会性保护系统,为演化之产物。厌恶感在三个领域中起到作用,这些领域都与病原体暴露有关。首先,厌恶感能够让我们避免食用含有毒素和霉变的食物。其次,厌恶感是我们性心理的一部分,帮助我们避免有风险的性伴侣,因其可能危害后代的健康和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是,厌恶感也是一种因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它能够使我们避免接触到一些有感染风险的事物,例如带有潜在有害微生物的物体表面,以及未知个体的口腔肛门和体液。进食,性交和接触都是受到厌恶感影响的行为,因为它们都与历史上的食源性、性传播和接触性传播的感染病相联系。

在接触到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想要远离它并清理自身的欲望,是接触性厌恶系统赋予人类的本能。当接触到明显的疾病迹象(例如血液、内脏、体液、黄色眼球、苍白皮肤、病变或鼻涕等)时,这种厌恶造成的清洗欲最强。然而,在新冠肺炎流行过程中,这并不是大多数人见到的场面。家人、朋友、同事和陌生人很有可能几天都没有症状,看起来很健康,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感染,那么厌恶的避免接触功能将会保持闲置。鉴于人们经常在这种迫切需要亲密关系的时候进行身体接触,例如拥抱、握手、亲吻等,这对立法者制定强制实施的疏远规则构成了严峻挑战。

改善公众对流行病反应的一个方式是引导多种情绪,包括成功触发人们本能的疾病预防心理。除了统计数据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恐惧和焦虑以外,向人们展示包含疾病迹象的图片或者展示病原体在公共物品上的图像可以激活人们的厌恶系统,并进一步促使人们保持安全距离。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恶性疾病的图像可能具有潜在的损伤性,并且个人的反感可能会转变自身的道德观念。最终,保持多少安全距离的决定权在于个人。所以我们越多地使用这种引导方式,厌恶感、恐惧以及同情的情绪将会越好地促使人们保持社交距离

科学议程

比较厌恶信息与非厌恶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在公共卫生行为方面的功效;衡量公众对于面向成人和儿童使用厌恶信息手段的接受程度。

洞见4

交配格局正在改变

出生率下降将带来经济后果

差异性繁殖是人类演化出来的一种关键性繁殖策略。作为成功繁衍的物种,人类演化出的一系列交配策略能够保证繁衍成功,其中包括长期的配对结合,短期的偶然性交,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性行为模式。新冠肺炎正在影响这些交配策略,并将对全球交配情况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交配是被影响最明显的策略。新的性伴侣可能携带病毒,这使得偶然性行为的成本更加高昂。面对面的性交被在线版本的短信、视频摄像头和虚拟性行为所取代。对于那些冒着风险进行面对面性行为的人来说,使用安全套虽然对许多性传播感染有效,但是并不能防止感染COVID-19,因为它能够通过接触受感染者的口、鼻、皮肤或呼吸传播。从演化的角度来看,那些追求更快生活史的人最有可能在大流行期间冒险进行面对面性行为,并成为潜在的超级传播者。他们的特点是追求短期交配、频繁更换伴侣、欺骗性交配策略以及陡峭的未来贬值(future discounting)。

虽然与大流行病有关的短期交配成本增加应该使得长期交配策略更具有吸引力,但实际上新冠肺炎也使得长期伴侣减少。寻找伴侣的单身人士必须满足于在线预选或在安全的社交距离上约会。触摸和气味是交配兼容性(mating compatibility)的关键,但是社交距离剥夺了个人的这种重要信息。远距离配对加剧了人们对于不可靠信息的积极评价倾向,例如倾向于对诚实、情感稳定和性史等品质形成过高的评价。这种过度理想化造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当最终在现实生活中相遇时,这种期望很可能被打破。除非病毒检测变得很普遍,否则除了无症状感染者以及高风险者之外,所有人都会推迟恋爱的时间——这种趋势反过来又会使得出生结果出现偏差。

全球大流行病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可能给长期交配机会和生殖结果带来巨大变化。从演化角度预测,妇女将不愿意向缺乏经济稳定性的男子承诺,因为她们在长期交配中优先考虑这一品质。男子反过来会推迟结婚,直到他们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源来吸引具有足够或相称配偶价值的妇女。随着结婚率急剧下降,人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推迟生育,一些已经处于人口更替水平边缘的国家中危险地区将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因为人们选择避免将婴儿带到一个充满病毒的世界。出生率下降又会造成对经济成果,就业机会,国家为老龄人口提供安全保护的能力以及全球经济收缩等一系列后果。

科学议程

利用来自约会应用程序、性传播感染率以及调查的数据来了解在爆发、封锁和经济衰退的浪潮中交配行为的变化;监测出生率达到或低于更替水平的人口的出生率变化;调查人们决定保持单身或推迟生育的原因与对这一大流行病的恐惧以及因资源损失和其他因素对交配选择的不满之间的关系。

洞见5

性别规范倒退,性别不平等扩大

随着学校关闭,家庭面临着额外照顾孩子的需求。那么由谁来填补这个需求呢?截至今年4月,女性比男性失业率更高,一部分原因是更多的女性在食宿和服务业等一些受疫情影响更大的行业;但同时,女性也比男性承受更大的辞职压力,需要回家承担养育孩子、教育培养等家庭责任。女性面对疫情也会有更多的忧虑,进一步降低她们的工作效率从而长远地影响她们的职业发展。在疫情之前,女性本就比男性面临更大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如今孩子们都在家中学习,家庭中的压力似乎让更多女性成为了家庭主妇和临时家庭教师

性别化的职业分工在学界已有量化证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医学和地球科学界女性科学家投稿的预印本数量在三月和四月大幅下滑。在医学界,女性也提交了更少的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论文。而与此同时,男性科学家却在疫情中展现出比以往更高的生产力。

对此,社会科学中的常见解释是继续怪罪过失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女性赋权的缺位。但是,女性和男性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偏好其实也有很大影响。从这个角度理解性别差异,会发现女性在一生中能够繁衍的后代数量远远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和其他灵长动物的雌性一样,都演化出了对于后代更大的责任感和投资成本,比如怀孕和分泌乳汁。因此,在进化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的生殖能力极大程度地与后代的个体成就挂钩,而这样的关联在男性个体上则很弱。因此,女性进化出更大的动力去关注后代成长的细节并对于抚养孩子和照顾家庭有更大的压力。

根据演化的逻辑,我们可以预测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选择放弃工作或牺牲生产力。这将导致大规模的向“传统”性别规范的倒退。随着女性丧失经济独立,许多女性将更加依赖男性在外赚钱养家,从而加剧性别不平等现象之下的结构性问题。这同样也可能让家庭成为更加传统的结构,并且导致性别观念滑向社会上保守主义的一方,进而影响人们对于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

传统家庭中的女性和男性更青睐的社会规范,多为能激起保护家庭结构的道德判断,例如对于乱交的负面态度。因此,疫情可能会降低人们对于一系列性行为的容忍度,包括非一夫一妻制的婚配关系,合法堕胎权以及性少数群体的权利——因为它们体现了“乱交”等传统意义上的非道德两性行为。

正在逼近的经济下行将会加剧女性对于优秀男性的竞争(见“洞见4:交配格局正在改变,出生率下降将带来经济后果”)。男性之间也会有更大的竞争,因为他们需要努力守住越来越少的财富和名望。这些改变可能会进一步强调那些注重女性吸引力和男性社会地位的传统规范。例如,在经济不平等更剧烈的国家和城市,女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性吸引力。对于男性来说, 经济不平等可能增加男性对男性的凶杀案。这不光是出自生存的需要,而更多地来自男性对于社会地位的担忧。一份在美国的网络调查显示,从2020年一月(即美国疫情爆发之前)到三月/四月(疫情爆发时),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对于性别角色的态度略微向传统的一方倾斜

总的来说,这些因为疫情导致的变化很可能会削弱女性的经济独立。不过,疫情也可能对于性别平等有积极影响。随着远程工作的普及,一些曾经不得不离职回家照顾孩子的女性得以在家继续工作。同时,如果父母双方在工作时间都在家,不平等的家务劳动分配就会暴露出来,并得到解决。疫情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不得而知——但演化的角度能为需要关注哪些议题和提出什么问题提供重要的见解。

科学议程

记录并对女性和男性的工作参与度和与增加的育儿压力的关系。检视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是否增加了哪些巩固传统性别角色的竞争手段,从而导致更多女性离职。

洞见6

人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不一定会增强

有观点认为,在过去的海啸、地震、恐怖袭击等危机时刻,人们会自发体现出强大的团结力并相互帮助。阶级和种族的隔阂暂时消融,集体优势在当时成为了最重要的事。

而对于此次新冠疫情,有一些心理学家表示乐观,认为我们可能会见证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爆发。斯坦福大学的Jamil Zaki教授称这种现象为“灾难同情心”。除此之外,数百万个体共同遵守的社交隔离措施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合作”。作为证据,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选择社交隔离是出于公共健康的考虑,而非仅仅出于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担忧。同样,推己及人的同情心也会让人们更愿意进行社交隔离。

这些方法和卢梭对于人性的看法一致:他认为人性本善,并且如果没有了社会规则的禁锢,社会将会更加平等,人们会更加慷慨和快乐。但也有一些理由让我们无法如此乐观。一些冠以行为免疫学的研究表明,疾病的威胁让人对于外部群体采取更加不包容和惩罚性的态度。历史上一些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很高的国家的外向人格比例更小。而一些实验模拟的疾病威胁造成了更大程度的社交回避。同样,我们也并不清楚社交隔离的行为究竟是出于人们自愿的合作,还是出于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状况的担心、由于违反隔离令可能面临的社交羞辱和法律制裁。另外, 之前提到的对于亲社会动机的研究出于客观情况的限制,都并没有调查真正的社交隔离行为,而是调查了人们声称愿意进行社交隔离的意愿。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人们倾向于表达更受社会认可的答案而产生偏差。

事实上,就我们所知,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与疫情前相比,人们有任何总体上的善意、共情能力或同情心的增长。有一项研究证明人们的确表示他们和邻居和人类共同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增强了——但他们也同时表示,他们更不倾向于认为帮助有需求的人是“正确的事情”。

最后,将疫情和过去的其他灾难相比也许并不恰当。我们并不是像地震一样在废墟里拯救深埋在倒塌房屋里的受害者,也不是在半夜挤在伦敦地铁里躲避德国空军的空袭并救治伤员。我们彼此分离。社交隔离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代价,而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在其他灾难中存在的共同命运和同历痛苦的经验在疫情里也许并不存在。但也许这样的判断太过悲观;也许Zoom和社交软件足够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团结。目前最为谨慎的结论是,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证据,因此我们不知道同理心在疫情里会不会有所增长——但我们应该继续研究。

科学议程

跟踪疫情期间亲社会性、同理心和排外恐惧心里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与人们感知到的疾病威胁相互作用。将这些指标与疫情前对比,或和其他非疾病相关的悲剧事件对比。记录并调查这些变化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形式(见“洞见9:文化演化的力量影响了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

洞见7

病毒可能会改变宿主的社交模式

面对着饥荒的威胁、被捕食的风险、被外族侵略的可能,人类在一个又一个小群落中进化发展。这一系列的外部危险在人类的头脑中内化出了对短期策略倾向性。人类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尽可能地搜寻足够多的资源以进行繁衍。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至今仍不具备认清长期威胁的能力,何况疫情的风险数据看起来是如此抽象。尽管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就知道疫情意味着大规模的死亡,但我们又是如何应对这种潜在危机的呢?

我们本该提前对下一次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充足的准备。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人类需要足够的动机——我们得愿意为了某种抽象的风险付出实实在在的消耗,即便在死神还没有叩响自己的房门之前,一切可能的危险看起来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猜想。

人类族群中的大多数个体并不具备对抽象的可能性作出风险衡量的能力。不仅如此,我们似乎也不太在乎自己明天的好坏或是他人的死活,更不要说下一代的未来如何了。为抽象风险作准备不仅在心理感受上离我们遥远,在现代环境的语境下,还很难对它们进行伦理上的辩驳。人类对于阴谋论毫无抵抗之力,还有极为优越的自欺欺人的能力。这样的“出厂设置”或许在进化过程中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上了偏差极大的眼镜——我们很难不带偏见地理解世界本身的样子。

我们的世界观是由虚假的确定性以及高风险赌注组成的。我们孜孜不倦地寻找支撑自身信仰的证据,同时对其他的可能性不屑一顾。当我们看见自己的亲友轻信不实信息时,我们没有勇气去干涉他们。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匿名身份的掩护下,我们又迫不及待地纠正陌生人的看法。这个现象矛盾的地方在于,在前一种情境中,我们或许有机会真正地改变他人的态度,而互联网扯皮不过只能让双方更加固执地坚定自己的立场。尽管上述问题并不是致使新冠疫情来到我们身边的罪魁祸首,它们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疫情的传播。

科学议程

认识到近代社会的需求与我们祖先生存时代相比已相去甚远,我们应当重新调整对于危机的认识。不论是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中,还是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上,我们都应对阴谋论以及传播甚广的不实信息保持警惕

洞见8

抗击疫情也需要独立的演化过程

上述的部分观点指向了人类本质中的缺陷,虽说这些缺陷助长了疫情的传播,但认清这些缺陷是比较困难的。所幸人类是具有两面性的生物,从一方面来说,我们是基因演化的产物——这些基因的源头来自于我们祖先生存的时代,它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这种“演化失配性”很可能导致了人们无法对今天的疫情产生足够的警惕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谈,现代社会是由人类之手建立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具备从行为、价值观及技术上进行快速文化演化(cultural evolution)的能力

双重遗传理论(dual inheritance theory)描述了这种两面性。该理论认为,从我们成为一个物种开始,基因遗传与文化遗传便一同塑造着我们的演化。基因演化总是追随着文化演化的方向,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在进行畜牧养殖(文化演化)后,人类中便出现了乳糖耐受性(基因演化)。

我们该如何把双重遗传理论应用到当下,指导我们进行快速的文化演化呢?一种做法是根据达尔文演化理论,即选择(selection)、变异(variation)及复制(replication),来进行系统性的调整。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指出一个系统性的选择目标(比如减少病毒的传播)、向该系统目标进行“变异”(包括对自然变异进行监控及主动进行控制性的实验),然后找到并复制最佳的调整方案。要想进行这种类型的文化演化,我们必须做到根据情境调整措施,并把措施调整应用于最合适的规模上。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测量实施的有效性不仅困难,并且无法做到完全客观。

对于文化演化的监控必须彻底。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演化很可能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加剧问题(比如加剧阴谋论的思想或对于专家的不信任)。这类演化达成的关键在于,低级利益导向是不利于整体福祉的。人类的合作建立在认识到最重要的群体,建立该群体的常模,定义该群体的福祉,并据此建立奖赏积极行为、惩罚消极行为的机制。如今我们有了把团结全球为一个“地球村”的技术能力,但我们需要促进各个国家进行合作的共同机制。找到这个方法极具挑战性,而第一步便是建立这种策略在理论上的必要性。

尽管以文化演化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全球化合作听上去十分陌生,但在国家之间进行共同文化演化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些过往的例子产生了不少积极的合作成果。我们可以把这种策略用于应对全球化的疫情挑战上。

科学议程

将不同国家/地区应对新冠疫情的方法视作一种演化进程中的自然实验,记录下应对系统演化的不同策略,分析各个策略的效果,并将较为成功的策略用做未来应对新冠疫情的被选措施。

洞见9

文化演化的力量影响了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

演化法则可被用于解读新冠肺炎期间的文化改变。面对集体威胁,人类群体经历了演化压力,收紧社会规范,惩罚偏离规范的人。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全世界的社会群体都将收紧以应对疫情。从演化的角度来说,严格的规范和惩罚可以制止搭便车行为,这对于帮助群体协调社会行为以获得生存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有助于群体适应危机时刻。与上述推理一致,历史上经历过生态和人为威胁(如自然灾害、疾病蔓延、资源稀缺和入侵)的国家倾向于收紧(即有更严格的规范,对偏离规范的容忍程度更低),而遭遇威胁较少的群体倾向于宽松(即有更宽松的规范、更加包容)。非工业社会中松紧的变化也与集体威胁有关,如流行病毒、人口压力、资源稀缺和战争。

演化博弈理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etic,EGT)模型也证明了,规范松紧程度的差异是作为对威胁的一种文化适应进化产生的。这些文化动态模型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是如何随时间进化的,其目的是阐明进化的稳定状态。就文化而言,稳定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种群中具有适应性的、被认为可保留下来的行为规范。EGT模型表明,随着社会威胁增加,遵守群体规范、惩罚偏离者的人越来越多,相较于不遵守、不执行规范的人更具有生存优势。严格来说,随着威胁增加,个体会处于收入较低的环境中,为了进行协调合作的人际交往,这增大了个体面对的选择压力。的确,通过实验让人感受到集体威胁,人们会更渴望收紧,无论紧是源于上帝还是政府*。

*译者注

以Caluori et al. (2020) 的实验3为例,参与者读到了一则描述2025年美国境况的材料。矛盾组的阅读材料会告知美国在参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了国际矛盾,美国本土遭到了外军攻击。中立组的阅读材料则描述了和平的美国。负面事件组(另一个控制组)则描绘了贫困率加剧的美国。研究测量了参与者对文化收紧的支持程度、惩罚的/慈爱的上帝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矛盾组对惩罚的上帝的重要性评分远高于其他组,对慈爱的上帝的重要性评分远低于其他组,并且,矛盾启动对重要性评分的影响是由参与者对文化收紧的支持程度中介的,即矛盾组参与者更支持文化收紧,进而更看重惩罚的上帝。

尽管收紧是对威胁的一种演化适应,但潜在的“演化不匹配”可能会干扰收紧的演化反应,造成悲剧后果,某些国家新冠肺炎的蔓延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因为环境变化(如新冠肺炎)发生迅速,而演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所以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时期人们需要“迎头赶上”(环境变化的步伐),而这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世界各国对疫情早期阶段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潜在的演化不匹配,对于严格的规范,一些宽松的社会抱有一种迟缓且往往抵触的反应。收紧的国家(如韩国、日本、中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病例数和死亡人数,与之相反,宽松的国家(如西班牙、巴西和美国)早期就出现了病例数和死亡数的爆炸式增长。EGT模型也表明,面对威胁,宽松的国家比收紧的国家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合作。因为一般而言,宽松国家的人们更少经历生态威胁,相比于收紧国家,他们更有可能低估新冠肺炎的风险程度。类似的,因为宽松国家将自由看得比规则更重要,当需要收紧时,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抵触。如果政府领导者将威胁信号化为最小的话,那情形就更加复杂了。人为地降低威胁强度会减少收紧反应,进而加剧了演化不匹配。面对未来的疫情爆发和其他集体威胁,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如何阻止这种不匹配、如何增加遵守规范的行为。

松紧理论也对新冠肺炎期间可能发生的其他社会动荡做出了预测。研究表明,随着群体收紧以应对合作需求,他们也会经历与秩序和开放有关的一系列权衡。收紧意味着更多的监控、同步和自控,这些对于合作面对威胁十分重要。然而,收紧也与更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污名化群体*容忍度更低以及创造力更低有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寻找“文化灵活”的方式,即让开放性和秩序都最大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一项核心挑战

*译者注

群体遭受污名化的角度包含肤色、宗教、国籍、性别等。

科学议程

评估不同国家或群体在疫情前后的松紧程度变化,探究与疫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确定文化如何快速地(可能只是暂时地)采取严格规范以应对迅速爆发的威胁,探究在缺少足够强的疾病线索时如何避免潜在的不匹配(见“洞见3:激发厌恶情绪可以帮助抵御疾病蔓延”)。

洞见10

人类仍在进步

基于演化的推理对疫情之后人类将面临的未来做出了一些预测,从妇女经济独立的转变,到出生率降低至维持某些人口所需的阈值以下。这些令人沮丧的可能性导致了一项结论:人类正在螺旋式下降到一个新的低点。那些否认社会进步可能性的人可能会觉得2020年的疫情为自己正名了,因为它表明生活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了。但真的如此吗?

随着时间推移,在人类生理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健康,吃得更好了,更加富裕、安全,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些可观的人类进步。有些人担心,如果心智进化成了一个复杂结构,那么演化就变得不太可能了,因为“你不可能改变人类本性”。因此,要么不存在进步这种东西,要么不存在人类本性这种东西

但是,这些是由于对人类本性和人类进步的误解产生的混淆。在构成人类本性的适应性中,有三种能力让我们适应“认知壁龛”:知识(know-how),它让我们理解物理世界,并尝试新的方法操纵物理世界成为我们的优势;语言,它让我们分享、重组观点;社会,它给予了我们与同伴协调思想行为的动机,彼此双方能因此获益。在这些能力的产物中,有一些发明放大了它们自身的力量,包括印刷和电子文字以及科学和治理机构,这些发明使得知识能够在代际间积累。当人们使用知识改善生活,保留并结合有效的创新,舍弃无用的创新,进步便会随之而来。

这就是进步所包含的内容了。这与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以及其他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的观点相悖,进化不是一种推动人类不断向上的神秘力量。相反,大自然的力量往往会折磨我们,包括身体疾病不可避免地增加,病原体和宿主、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同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存在的冲突。面对始终存在的生存挑战,只有运用来之不易的知识,我们才能竭力取得局部的和短暂的进步

传染病的爆发是诸多挑战中的一种。几千年来,传染病爆发作为一种选择压力,促使我们先天的、适应性的和行为的免疫系统进化

不知多少祖先死于传染病,然而,是认知的适应让传染病最近得以被攻克。认知进化让我们实现了在疫苗、卫生设备、抗菌、抗生素、抗病毒等公共卫生和医药领域的进步,让人类的预期寿命显著增长。

所以,另一种传染性病原体向我们发起了进攻,这并不令人惊讶,也不能因此反驳人类进步的事实和可能性,这才是生命的本质。人类生物学让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这种疾病的缓解,这并不是进化中某些过程的必经之路,但只要我们能为了提升人类福祉,在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加倍投入,疾病终将被打败。尽管人类进化不能确保我们会加倍投入,但能促使这一未来的发生。

科学议程

为了解决经常出现的人类问题,在促进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应用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一些共有的社会规范、共同信念、流行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和政治机构,找到它们吧!

作者:Benjamin M. Seitz, Athena Aktipis, David M. Buss, Joe Alcock, Paul Bloom, Michele Gelfand, Sam Harris, Debra Lieberman, Barbara N. Horowitz, Steven Pinker, David Sloan Wilson, and Martie G. Haselton

编辑:Michael S. Gazzaniga

编译:阿莫東森、Sixin、Bulbasaur、Yvonne、山鸡、Xhaiden

封面:COCO|排版:Benedict

原文:https://www.pnas.org/node/956302.abstract?collection=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本文标题: 新冠流行影响人类命运?著名学者联名提出十大演化视角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4305847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不高,3个小症状是“重要信号”
大部分患者都在确诊后的1年内死亡,晚期患者五年内生存率为0,这种可怕的癌症就是:胰腺癌!而且,由于胰腺是消化器官,它又与胃临近,所以很多胰腺癌患者即便是出现了症状,也会盲目认为自己不过是普通的胃病而已,直到晚期症状剧烈时,才就诊检查,最终被
标签胰腺癌早期,癌症,胰腺癌
遇到假宫缩怎么办?会危害到宝宝健康吗?
随着预产期越来越近,有些准妈妈就会越来越紧张,总感觉出现了宫缩的症状。在这里,小编要提醒你:也许你感觉到的是假宫缩。 什么是假宫缩 分娩前数周,子宫肌肉较敏感,将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持续的时间短,力量弱,或只限于子宫下部。经数小时后又
标签宝宝健康,孕妇,假性宫缩
Moderna新冠疫苗对重症患者百分百有效?话术而已
Moderna发布其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最终报告 北京时间11月30日晚,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发布了其mRNA-1273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最终报告,试验总共涉及30000名参与者,检出196例COVID-19病例,其中安慰剂
标签新冠疫苗,疫苗,新冠病毒感染
胃疼的病因不止饮食习惯,很多时候细菌才是罪魁祸首
胃痛,与失眠、掉发共同构成了当代青年的“受难三部曲”。 在饿着肚子的清晨,刚吃饱的午后,或者躺在床上的深夜,胃痛都可能突然袭来。一阵阵揪着肠胃的剧痛让人痛不欲生,捂着肚子蜷成一团毫无缓解办法。 在你痛苦到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症状又悄悄消失
标签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巴里·马歇尔,胃溃疡,胃炎
心理学家:抑郁症患者除了吃药,按照这两种建议做也可以自我康复
谈到抑郁症治疗,普遍常见的方法是吃药治疗。但很多患者非常排斥吃药,一方面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及依赖性,另一方面就是心理上感觉被扣上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帽子。 抑郁症患者普遍有个困扰,从患上抑郁症后,与家人、朋友经常沟通不畅,不能被理解。患者亲人
标签心理学家,抑郁症,观息法,情绪自救
糖尿病患者出现2种不舒服,可能是肾脏的求救信号,还请多加留意!
日常生活中,肾脏是我们身体内十分重要的过滤器官,它可以帮助身体代谢较多的毒素和水分,保持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肾脏还会分泌一定的激素,从而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时,医生都会嘱咐一定要多注意肾脏的健康,避免体内血糖水平升
标签肾脏,糖尿病,多加,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