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1.2亿国人半个世纪,“中国第一病”终归历史

我的家乡是个依山靠海的小村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这山这海不养人,当地居民的肝病的人特多,有的甚至全家都是乙肝,其中一小部分不幸者逐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HBV 病魔肆无忌惮地合着乙肝散步的死神之乐,狞笑地狂舞着。他的家乡很贫穷,看不到江南水乡常见的小桥流水幢幢洋房,有的只是散落的破墙旧屋。

为治病他们听信广告上所谓专家们言之凿凿的诱导与宣传,吃药无数,花钱无数,各种治肝药几乎掏空了村人的钱袋,病情却毫无起色,而患者却像滚雪球越来越多……

——《中国第一病》

10月28日,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5年的63.4/10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

至此,中国终于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典范。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肝病。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炎随着病情发展,就会转化肝硬化,从而引发肝癌,据统计我国乙肝感染者为8600万左右,约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且还有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

曾经,不管是从对整个社会影响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讲,乙肝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病。

这种数千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病毒,因不安全注射、输血的流行而兴起,也因为一次性器械的使用,全人群的大规模疫苗接种而衰亡。

把疫苗接种作为这个阶段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如何对待那些已检出却尚不能根治的感染者,却在考验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古老又“内向”的乙肝病毒

病毒存活于路边锋利的石头和荆棘上……而大部分人活不到癌变的时候

人们第一次发现乙肝是在1964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土著人中发现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1970年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

《病玫瑰:医学插图的病态之美》中的乙肝病毒插图

乙肝病毒难以根除,但可预防,可检测,可控制。健康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效果,乙肝患者则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毒量或依据病情进一步治疗。

人类曾一直未发现过默默无闻的乙肝病毒,但乙肝病毒却是人类的“旧识”。

直到有人证明了它在古代的存在——德国的研究所进化遗传学家在《Natur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在距今7000年的古人类牙齿样本中,发现了乙肝病毒序列。

该研究第一作者Ben Krause-Kyora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7000年前就已有欧洲人感染乙肝病毒,而这种病毒除部分差异外,其基因组结构与目前的乙肝病毒极其相似。”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母婴、血液及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性接触。那么,乙肝这类血源性的传染病在原始社会是怎样传播?

《剑桥人类疾病史》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病毒存活于路边锋利的石头和荆棘上,人们赤脚并穿比较少的衣。人们可以一生中始终处于易传染或易受感染的状态。在当时,这种病毒并不会对日常生活有太多影响,因为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通常不致命,而大部分人活不到肝硬化或者癌变的时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布面油画《路遇荆棘》 (搜狐网)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7000年前,德国中部的一个山谷中,一个年轻人去世了。他只有25岁或30岁,最有可能是农民。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死去?科学家利用强大的遗传工具探索后,终于让答案水落石出——他的肝脏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以德国的本·克劳斯-克尤拉(Ben Krause-Kyora)和约翰内斯·克劳斯(Johannes Krause)为首。他们测序的病毒分别来自一名7000多年前的男性、一名5000多年前的男性以及另一名1000多年前的男性。另一个团队由哥本哈根大学的埃斯克·维勒斯列夫(Eske Willerslev)领导,他们的论文中公开了12人的乙肝序列,这些人来自青铜时代(公元前2500年前后)、中世纪等时期。乙肝病毒会感染肝脏,也能进入血液循环,停留在骨骼和牙齿中。

克劳斯-克尤拉表示,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过去的乙肝谱系曾经十分多样化。如今的乙肝病毒种类只占过去很小的比例。

维勒斯列夫认为,过去的多样性可能成为科学家预测乙肝未来的一条线索。他认为:这类病毒过去可能存在各种突变类型,显然其中一些突变可能会再次出现。世界范围内肝炎的患病率差别很大(英国为0.01%,南苏丹却高达22.38%)。总体而言,每年肝炎并发症导致近90万人丧生。

1.2 亿,笼罩在乙肝阴影下的大国

“一笔惨痛的历史遗留账”

乙肝,是一种现代病。然而它的大规模传播,却是因为现代化进行得不够。

中国1970年—1992年的乙肝大爆发,让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短短20年增长至1.2亿人。当时便有了“乙肝大国”的说法。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中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达到了1.2亿,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得到治疗的仅有200万人,不足总数的10%。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2018年《柳叶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乙肝病毒总感染人数位居世界首位

这一庞大的感染群体中,包括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健康的成年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到5%的人会转为慢性感染(乙肝);在转为慢性感染(乙肝)的成年人中,20%-30%会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

很多人将爆发的根源指向“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普遍存在共用注射针头的医疗不规范问题”。的确,共用注射针头不洁注射是造成乙肝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从其他东亚地区来看,如当时的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共用注射针头问题并不突出,但仍然与中国类似的乙肝病毒携带比例,并不能解释中国这么高的携带比例。

早在1972年,陶其敏、庄辉等专家已经意识到中国乙肝的高发流行态势。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内长期不太重视流行病学调查,1992年之前中国乙肝流行病数据零碎、散乱。多个文献数据显示,目前乙肝患者的出生时间集中在1970年—1990年之间。

在1979年卫生部批准试行单采血浆术由天津中心血站试行,很快就在全国范围被迅速推广。“血浆经济”被政府视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三产业。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长途奔波来卖血的人 (新浪网)

共用采血针头、混合多人血液以及血液成分回输人体等致命隐患下,乙肝、艾滋病、丙肝等病毒在混合血回输过程中造成广泛传播,这既是中国艾滋病早期流行也是乙肝爆发的重要原因。

由于艾滋病和丙肝之前在中国基本没有,丙肝和艾滋病的大爆发主要根源是输血和卖血,并通过不洁注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几何级增长。现在公开的数据显示,丙肝病毒感染者有4000万。基于此数据,排除其他途径的重复计算,由于卖血和输血造成的乙肝感染不低于2000万。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母婴传播成为主要原因。当时人们没有预防母婴传播的概念,新生儿很少接种乙肝疫苗,一代一代下来,母婴传播造成了大量的“乙肝家族”。直到1992年,卫生部决定开始给全体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但是自费,不是强制要求接种,到了2005才实现乙肝疫苗免费。

也就是说,在这三十多年里,无数的乙肝病毒被“放养”,以至于1992年数据显示国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上升到9.75%——每10个人里面约1个人携带乙肝病毒。

现在的研究数据显示,有40%~50%的乙肝新发患者源自母婴垂直传播,但遗憾的是,由于乙肝母婴阻断研究的滞后,以及国家还没有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在中国人口爆发的20年间,按照新增3亿人10%的感染比例,20年诞生了不低于3000万乙肝宝宝。

此外,性传播途径可能贡献了约1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手术感染,针灸,拔牙,纹身,理发,吸毒等其他途径可能造成约1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就是中国拥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历史原因。

1992年,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所有新生儿接受乙肝疫苗之后,新生儿感染率大幅下降。

1996年调查发现,新生儿乙肝慢性感染率下降到0.96%。自1992年至2014年,中国通过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超过8000万儿童免于乙肝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近1900万人。

“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倾尽一生,摘下乙肝大国的帽子

“妈妈要打一种针,可能会得病,你们暂时离我远点。”

医生永远是走在人们前列的一群人。

在我们如今放心吃药、打针、治疗前,都是经过了很少次的艰辛实验得出有效、安全的结论后,才供给我们大众使用。在远古时期,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用自己的生命当赌注尝试了百种草药。这种医学的奉献精神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陶其敏(1931-2017)

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医学界对乙肝病毒了解几乎是空白,直到1972年国际出现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国医学界才知道肝炎还有乙肝这一分类。

此时陶其敏与冯百芳教授,在米勒教授的支持下,共同创建了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汉斯·米勒(右)和他的妻子中村京子

1973年,米勒院长将陶其敏送往日本学习血凝法检测技术,了解了当时国际上的乙肝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

在国外进修后的陶其敏,回来就开始制造自己乙肝检测试剂盒,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葡聚糖,于是她找各种替代品。

经过4个月不分昼夜的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她制成了带有表面抗原的敏感血球,1973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的检测方法,让中国进入了认识乙肝的时代。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肝病研究所研发的HBeAg Ab EIA试剂盒

在研制疫苗时,由于当时联系不到试验的大猩猩,陶其敏决定以身试验,给自己注射了乙肝疫苗。

她告诉家里的两个孩子,“妈妈要打一种针,可能会得病,你们暂时离我远点。”

经过多次的临床数据调查,3个月后抗体出现,研制的乙肝病毒疫苗也预示着成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左一)在自己身上实验肝炎疫苗

1975年,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问世,中国乙肝预防工作开始进展。同年还建立了中国第一HBV DNA检测方法,使中国进入了认识乙型肝炎病毒特点的时代。

经过多年的试验,1984年,血源性乙肝疫苗开始在我国应用,先后实现了疫苗免费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大大阻断了乙肝在人群中传播。

除了乙肝,陶其敏还继续研究丙肝的医学探索,在1991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个丙肝抗体检测法,1993年被批准用于献血人员的筛查。

仅仅1993年到1994年,丙肝感染人数很快下降了一半,目前我国针对丙肝新药应用于国外基本持平,其自主研发的丙肝新药也已经问世,给患者提供充分的选择。

之后陶其敏一直都继续研究肝病科研工作中。

她生前最大心愿,一是希望清除掉乙肝病毒,让国人不再受到乙肝的困扰;二是让患者尽快用上肝病口服药物,减少注射痛苦,效果更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肝病防控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

这位中国乙肝疫苗之母却在2017年11月15日去世,享年86岁。

沉默的乙肝被发现后

与我们的相处并不和平

公务员、餐饮行业,都不会聘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人类社会和乙肝病毒的相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对乙肝的恐惧,歧视曾无处不在。

90年代,很多文件对乙肝携带者设置了毫无依据的职业禁入,公务员、餐饮行业,都不会聘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周一超,在公务员考试中,拿下了笔试第三、面试第五的成绩,但在随后的体检中,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周一超失去了入职资格。

痛苦的周一超拿起菜刀,最终造成招考工作人员一人重伤一人死亡,轰动全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自此,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人,走上了义务宣传乙肝、坚决反对歧视的道路。

他们走上街头,承认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冒着被“歧视”的风险,向过路者宣传乙肝病毒知识,告诉大家,乙肝主要通过性、血液、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共用餐具、拥抱、接吻、咳嗽或打喷嚏,均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2005年,公务员录用标准正式取消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2009年,曾致力于消除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食品卫生健康证……

乙肝歧视,正在渐行渐远。

问题疫苗也曾让很多中国人产生过“信任危机”。

2013年12月,人民网刊文报道,湖南3名婴儿近期接种了乙肝疫苗后,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人死亡。

尽管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疫苗”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但“疫苗之殇”的照片泛滥网络,引起人群恐慌。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今天,每一个新生儿都能接种到免费的乙肝疫苗,那些无法根治的乙肝患者,也有了更加“温和”的生活环境。

今天,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中国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最终的“健康中国”,才是这个大国的宿命与担当。

中国的乙肝大爆发,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最终也将归于历史。

一路走来,满是艰险。

来源:健康界

作者:暗子

部分内容及数据自:

腾讯新闻、网易科技、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战胜乙肝网、央视新闻、大西洋月刊、

@利维坦、@快速问医生、@漫说健康、@酷玩实验室、@妙手医生、

偶尔治愈:《中国是怎样变成乙肝大国的?》

澎湃新闻:《被乙肝身份捆绑的人》

参考文献:

《中国第一病》、《剑桥人类疾病史》

小健说:

本文标题: 困扰1.2亿国人半个世纪,“中国第一病”终归历史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3313239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体检前喝水、吃东西会影响哪些检查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体检,但对于如何做好一次健康体检,多数人还不是很了解。为什么体检前要空腹?空腹是不是真的就一点水都不能喝?一不留意喝了水、吃了东西,会影响哪些检查结果?有哪些检查不需要空腹呢? “体检要空
标签空腹,胃肠镜检查,血糖,抽血,腹部,超声检查
健康养生:健康并非天生,10大养生秘诀让你远离疾病!
中医揭秘一辈子百病不生的10大养生秘方。每个人都想长岁百岁,每个人都想一辈子百病不生,健康并非天生,但可以通过后天改变。下面告诉您10大养生秘方,如何才能做让你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远离疾病吧。看了不后悔哦! 秘方1.多吃红苹果 “每
标签养生秘诀,养生,免疫
医院会诊:在大爷和孙子之间的无缝切换
谁还没有个求人的时候呢? 来到血管外科轮转已经接近一个月了,马上就要出科了,和这边的老师也熟悉起来,大家偶尔可以开一开玩笑,甚至开开车了。 图源网络 今天是周二,没有DSA,手术也只排了两台,人员竟然意外地齐全,在下午开过一次学术会议之后
标签会诊,医生,急性肺栓塞
联合治疗让6成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活过5年,未来可能成为主流
免疫治疗这几年发展极其迅速,尤其是肺癌领域,不仅临床研究众多,这类药物在临床上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如果没有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效果并不太理想,于是研究者们把目光放在了免疫治疗联合方案上。 免疫联合化疗 免疫联
标签肺癌,免疫,非小细胞肺癌
你吃酸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牙倒了”的感觉吗?这是什么原因?口腔医生和你说
吃酸的东西,牙齿会有“牙倒了”的感觉,乃至说吃稍硬的东西、喝冷水时也会有明显的不适,牙齿这是怎么了?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我的回答是:这种“牙倒了”的感觉,大多是牙本质过敏的表现,牙齿遇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影响日常生活。通俗点解释一下
标签牙齿,口腔,牙本质过敏,牙龈萎缩
四川遂宁脐带血“千里救人” 安徽7岁男孩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
“采集脐血奉献爱心,携手共创生命奇迹。”11月2日上午,因为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采集的脐带血成功救治安徽的一名7岁男童,遂宁市中心医院产科收到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四川脐血库)送来的锦旗。 四川脐血库遂宁办事处负责人王皓民(右)
标签遂宁市中心医院,脐带血,四川遂宁,脐血库,附属第一医院,卢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