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3-11-07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俄罗斯联邦的民族分离运动

    俄罗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7.5%(1990年),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3.3%。在俄罗斯89个实体中,有8个共和国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俄罗斯人口。十月革命时期的民族分离运动
    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处于空前的动荡之中。1918—1920年,在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内,有60多个国家和民族宣布独立,其中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两个斯拉夫民族,以及鞑靼、巴什基尔、布里亚特等众多的非斯拉夫民族。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曾宣布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虽全部加盟于苏联,但民族分离运动的影响却没有完全消除。“8.19”事件前夕的民族分离运动
    1991年“8·19”事件前夕,民族分离运动已在俄罗斯各地滋长蔓延。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发表了《主权宣言》,这一天被定为俄罗斯独立日。叶利钦曾多次强调,俄罗斯“在各方面都要独立”,“俄罗斯法律高于苏联法律”,“只有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共和国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当年8月,俄罗斯两个自治共和国宣布为主权国家。它们是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8月初宣布拥有主权)和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8月30日宣布拥有主权)。同年10月,又有6个实体发生自行宣布拥有主权的事件,其中自治共和国4个(巴什基尔、布里亚特、科米和马里);自治州两个(戈尔诺阿尔泰和哈卡斯)。1990年12月,为迎合自治共和国的需要,经过修改的俄罗斯宪法去掉了自治共和国前的“自治”两字,使16个自治共和国全部升格为共和国。“819”事件后至1992年的民族分离运动·
    1991年“8·19”事件后,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率先分裂,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原巴什基尔)、图瓦、卡累利阿4个共和国,以及北高加索、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分离倾向均有发展。与此同时,宗教、文化、边界矛盾与民族矛盾纠缠在一起。此外,许多俄罗斯一级政区的最高权力机构还以和平渐进方式,从法律着手,大量颁布与俄联邦法律相抵触的法规、法令,扩大了民族裂痕,显示出强烈的民族分离倾向。1、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率先分裂
    该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与格鲁吉亚接壤,人口127万(1989年)。
    1991年9月,前苏军少将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民族主义组织车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动委员会,以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在“8·19”事件中表现不佳为由,强迫解散了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政府。1991年10月27日,杜达耶夫经过公民选举出任“国家元首”,上台组阁。俄政府不承认杜达耶夫政府,宣布此次选举为非法。1991年11月7日,叶利钦发布总统令宣布,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处于紧急状态,并向该共和国增派了内卫部队。车臣武装民兵包围了听命于俄政府的内卫部队并解除其武装。1991年11月10日—11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开会讨论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局势,否决了叶利钦颁布的总统令,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该共和国的民族冲突问题。1992年3月,车臣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车臣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正式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
    目前,车臣共和国正在为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而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一方面,车臣共和国代表与俄罗斯政府谈判,要求俄承认车臣的独立并就此与其签署正式条约;另一方面,车臣“外交部”以俄罗斯各级政区为重点,广泛开展活动,寻求支持。“车臣外交部长”沙米尔·贝诺为此访问了俄罗斯下属的许多共和国。2、鞑靼斯坦共和国分离倾向严重
    该共和国位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人口364万(1989年)。
    1992年,鞑靼斯坦共和国公开提出反对制订俄联邦条约。同年2月,鞑靼斯坦最高苏维埃决定以全民公决的方式脱离俄罗斯,遭到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宪法法院和叶利钦总统的反对,但全民公决仍旧举行。3月21日,鞑靼斯坦全民公决结果,61%的人赞成脱离俄罗斯,进一步助长了鞑靼斯坦民族分离运动的发展。3月31日,鞑靼斯坦拒绝在新的俄罗斯联邦条约上签字。6月初,鞑靼斯坦和俄罗斯就双边关系举行会谈,涉及税收权、工农业生产和资源配置权以及外交、外事权等。谈判中,鞑靼斯坦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鞑靼斯坦的谈判代表表示,要俄罗斯签约承认鞑靼斯坦的主权,鞑靼斯坦可在联邦条约上签字,并书面保证不退出俄罗斯。但鞑靼斯坦的激进民族分离主义组织则要求停止谈判,宣布独立。3、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以分离相威胁
    该共和国原名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位于南乌拉尔山脉以西,人口394万(1989年)。
    1992年3月,巴什科尔托斯坦虽在联邦条约上签字,但对其在俄罗斯联邦内的地位一直不满。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制订的宪法强调“保留自由退出俄联邦的权利”。同年8月,在巴什科尔托斯坦政府的一再要求下,巴什科尔托斯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开始谈判,谈判内容包括巴什科尔托斯坦的外交、外事权,对本地区资源的支配权、财政、金融权及其颁布的法律地位等。该共和国外贸部长声称:如叶利钦不解决问题,我们就要求政治独立。分裂出去,我们也能生存。4、图瓦共和国考虑退出俄罗斯
    该共和国位于俄罗斯中南部西萨彦岭地区,南与蒙古接壤,人口30.9万(1989年)。
    “自由图瓦阵线”是该共和国最大的民族分离运动组织。1992年6月底,该阵线举行群众集会,要求就独立和退出俄罗斯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经图瓦政府和立法机关领导人多方工作,“自由图瓦阵线”同意推迟举行全民公决。现图瓦共和国议会正在从法律方面认真研究退出俄罗斯的可行性。图瓦议会议长宣称:“建立自主的国家是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利。”5、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分离运动
    该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与芬兰接壤,人口79万(1989年)。
    1992年2月,在该共和国居住的卡累利阿、芬兰和韦斯普3个民族的代表联合举行了第一次少数民族代表大会,筹备建立国家。与此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主张卡累利阿脱离俄罗斯,加入芬兰。6、北高加索地区民族分离运动卷入族际武装冲突
    该地区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东北,顿河、伏尔加河流域西南,总面积约20余万平方公里。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外高加索地区3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的民族冲突对北高加索地区各共和国有较大影响,有的卷入了族际武装冲突。
    在北高加索地区,有多个民族分离主义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高加索山地人民联盟运动”。该运动得到北高加索一些共和国政府和立法机构领导人的支持,并掌握武装民兵组织。在当前的格鲁吉亚族际武装冲突中,高加索山地人民联盟运动支持阿布哈兹地区分离主义者,并派出建制武装民兵秘密进入格鲁吉亚参战。该组织遭到格鲁吉亚政府和俄罗斯政府的谴责,被宣布违法。此后,格鲁吉亚政府和俄罗斯政府采取拘捕该组织领导人的行动,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卡巴尔达一巴尔卡尔共和国引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7、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自治分离倾向显露
    该地区指俄罗斯中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占俄领土的2/3以上,其范围包括乌拉尔山脉以东直至白令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滨海地区和千岛群岛等。
    近年来,该地区的自治分离倾向不断有所表现。俄日有关国后、择捉、齿舞、色丹4岛争端的谈判,对远东地区的民族分离运动影响较大。居住在千岛群岛、萨哈林岛、楚科奇半岛、堪察加半岛的少数民族迫于俄、日有关北方领土谈判等因素的压力,暗中谋求自治。一些少数民族认为,日本仍对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页岛)、堪察加半岛怀有野心。萨哈林州州长瓦连京·费奥多罗夫警告说,如果政府将萨哈林岛拱手让于日本,萨哈林就宣布独立。此外,居住在该地区的德意志民族争取成立德意志民族自治共和国的呼声也较强烈。
    1992年1月,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地方当局的默许下,新闻媒介广泛报道了成立“北亚合众国”的构想。北亚合众国的版图包括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与此同时,西伯利亚人民代表向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提交了有关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构想的议案。位于该地区的萨哈(雅库特)、戈尔诺—阿尔泰两个共和国的自治分离倾向亦有明显表露。8、民族矛盾与边界纠纷交织发展
    边界纠纷是俄罗斯民族矛盾中的突出问题。由于诸多原因,俄罗斯许多民族聚居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5个新生国家没有勘界。俄罗斯与邻国的边界纠纷、民族武装冲突不断,许多边界地段多次发生偷运、走私违禁品的大案,如偷运军火、贵重金属,贩卖毒品等。居住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民族成为少数民族后,不断要求将本民族聚居区划归俄罗斯。居住在俄罗斯南部地区的列兹金民族也要求成立“列兹金斯坦共同体”。1993年民族分离运动的新发展
    1993年1—8月,俄罗斯政坛出现两件大事:一是4月25日,俄联邦就是否信任总统等重大国是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二是6月5日—7月12日,俄联邦举行制宪会议。民族分离运动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并与地方分离主义、自治实体主权化倾向紧密结合。在此次俄罗斯制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争斗激烈,有15个共和国禁止其与会代表在新宪法草案上签字。
    今年,俄罗斯领导层矛盾激化,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俄罗斯民族分离运动表现在政治、行政方面,是更多的一级政区要求与中央政府平起平坐,地方自治实体主权化的倾向发展;反映在经济上,则是这些一级政区提出要掌握本地区的资源、资金的使用,分配权和对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以及扩大外事权。
    目前,俄境内至少出现12个不受中央控制的经济独立自主地区,有5个共和国不向中央政府纳税。今年5—7月,俄罗斯又有3个州、一个边疆区自行宣布建立共和国,至今未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出现的又一次分离主义浪潮,对俄罗斯中央政府的稳定形成强烈挑战。(李泽人)  叶利钦访日向日乞讨援助           (原载香港《远东经济评论》)

西亚非原教旨主义势力状况(五)

土耳其:把原教旨主义体制
    称为“正义的体制”
    土耳其自从凯末尔当选代总统以来,以“世俗主义”作为国家观念,禁止进行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活动。但是,在80年代前期,军事政权结束,开始由消极的民政去限制宗教活动,由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开始抬头。其核心是“繁荣党”。
    繁荣党主席内吉梅廷·埃尔巴康说:“土耳其应作为全世界约50亿伊斯兰教徒的代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斯兰国家应设立独自的共同市场。”再次使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导国,这是该党的一个强烈愿望。
    拥有非凡魅力的埃尔巴康主席还提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主张,如他把独自的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体制称为“正义的体制”,把原教旨主义经济体制称为“正义的经济体制”。
    所谓正义的体制是指取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体制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体制。埃尔巴康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体制都是错误的体制,所以都将遭致崩溃的命运。
    另一方面,所谓“正义的经济体制”不是以追求利润的自由市场经济为原则的,它谋求排除利息等“资本主义的5种弊端”。据埃尔巴康说,如果建立了“正义的经济体制”,那么土耳其的物价可以降到1/3以下。
    伊斯兰教的圣典可兰经严禁利息,废除利息是“正义的经济体制”的核心。埃尔巴康的主张很容易被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过着贫困生活的伊斯兰教徒所接受。
    今年7月2日在中部的锡瓦斯市发生了一起使原教旨主义运动一下子引起土耳其国民关注的事件。拉什迪的《撒旦诗篇》的翻译者及左派知识分子在一家饭店举行文化节,600多原教旨主义者聚集到那里放火烧了饭店,导致36人死亡。
    锡瓦斯市是土耳其三大原教旨主义据点之一,繁荣党的人担任该市市长。政府认为该市当局对防止惨案发生采取措施不力,给予该市市长停职一年的处分。直到1980年,土耳其反复发生政治和宗教势力的冲突,引起社会骚乱,军队以政变形式介入政治事态。正因如此,不少国民担心锡瓦斯事件会成为发生新的社会骚乱的导火线。(五)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