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2-01-03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你的/变一变/就是我的

包容文化才能带来曰本经济兴盛
    【新加坡《联合早报》1991年12月15日文章】在日本生活5年的经验,我发现日本是个积极吸收外来资讯的民族。以造型而言,他们的流行资讯来自世界各国,各式各样的新设计很快都会在街头出现。你可以看到他们穿着自由、打扮新颖,呈现一种没有国度的感觉。
    他们从不排斥舶来品。新东西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最后只留下他们喜欢的,并且由他们的手把它日本化,就变成日本的东西。比方和中国建交时,邓小平的故乡四川也成了日本流行的事物之一,到处都是四川餐馆。那阵子很流行麻婆豆腐,几乎每个人到馆子都点这道菜。后来,电视广告就出现一堆麻婆茄子、麻婆烧肉、麻婆……,反正都以麻婆作号召,只是把里面的材料换掉,变化出各种速食包。
    日本人也尝试吃咖喱,咖喱是印度人带进来的,口味比较重比较辣。但日本一般人原本不吃辣,喜欢吃甜一点,他们就把咖喱做成甜的。他们不断吸收新事物,将每一种产品都改造成适合日本人的模式。他们吃东西口味清淡,喝威士忌很少象美国人那样喝纯的,都是一半酒一半水再加冰块,这种喝法也是日本独有的。接受新事物并将它改头换面,似乎是日本人的专长,而且他们讲究包装、重视顾客反应。这个民族虽然喜新,却不厌旧,百年老店在日本比比皆是,许多百年的饼铺、剪刀铺、工艺铺,信誉不坠,生意兴隆,一代接一代地传了下来。日本人竭尽其力取他人之长,但又悉心照顾自家的传统,能在世界的经济市场占有重要席位不是没道理的。

日本记者笔下的-------异国金钱观

    【日本《朝日新闻》1991年12月5日文章】题:世人的金钱观“您有优待券吗?”驻纽约记者小此木
    在纽约的超级市场付款台前,经常被问及是否有优待券。这种优待券通常是夹在报纸广告里的,用优待券买东西可以优惠。例如买6瓶可乐可便宜30美分。在纽约,有钱的贵妇人也认真地攒优待券。看起来美国人很勤俭,但实际上与国家及企业一样,美国人并没有改变过度消费的意识和寅吃卯粮的习惯。
    一位在美国工作3年的日本职员说:“美国地价便宜,不用象日本人那样为买房子而存钱。另一方面,美国人喜欢娱乐和旅游,这种花销很大,因此需要借钱。”为了及时行乐而节俭,这就是美国人的特色。“万宝路效应”驻莫斯科记者竹内
    来到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后,众多的旅客要为得到一辆行李车而展开争夺战。即使你交上使用费,即使你好说歹说,也未必能如愿以偿。但如果你递上一盒万宝路香烟,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手拿一盒万宝路香烟在马路上叫出租车,很快就有出租车在你的身旁停下。
    苏联人希望得到外汇。只要有收入证明,平民百姓也可以堂堂正正出入专营进口货的外汇商店。“万宝路效应”和“美元吸引力”的增大,以及卢布越来越不受欢迎,都是苏联改革的成果。“我有一件毛皮大衣”驻伦敦记者后藤
    我的一位英国朋友为有一件毛皮大衣而感到自豪。确实,这件大衣很保暖,而且手感好。但如果仔细瞧瞧,就会发现袖口已经磨损。原来这是他父亲送给他的。对于英国中产阶层的人来说,不会轻易花几百英镑买一件毛皮大衣。这不仅是因为英国经济长期萧条,更主要的是花钱的观念不同。
    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很低,只有800英镑左右。但青年们的自立心很强,参加工作后,都要自立门户。
    在城市,每当中午休息时,年轻职员通常都是到快餐店花上两英镑买一块三明治,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一吃了事。
    英国年轻人的钱都花在房子上。英国人一般都自己换地毯,贴壁纸,甚至自己安门把手、水龙头和淋浴设备。英国人的特点是,生活方面的技能精益求精,自己的东西要搞得好上加好。“和尚”骗财“乞丐”讨钱驻曼谷记者胁阪
    在佛教之国泰国,向寺院慷慨解囊并乐于扶贫者被尊为善人。最近几年,泰国社会上出现了假僧侣。他们剃光头发,披着袈裟,利用人们信佛的心理骗取钱财。虽然警察对此要绳之以法,但无奈真假僧侣很难分辨清楚。与此同出一辙的是曼谷的假乞丐。他们让年轻的妇女抱着婴儿沿街乞讨,然后坐地分钱。
    泰国人喜欢金银,经常用钱买来金银后存起来作为财产。最近由于利率提高,存款的人逐渐多起来。由于80年代的经济发展,土地价格直线上升,有钱人开始经营不动产。“想快?给加快费!”驻北京记者和气靖
    我去北京的防疫站办理健康证明,其实就是在日本医院发给我的诊断书上签个字。然而这点小事对方却说要一周时间,这真是官僚机构的作风。我虽然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试探着问能不能快一些。他们说那要交“加快费”。于是我多花了一倍的钱,第二天便办好了证明。
    “加快费”是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词。这表明,“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通过1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深入人心。
    在中国,办点事有时要靠关系走“后门”。对于没有“后门”的人,钱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因此加快费的名声并不坏。
    (姜占国译)

啼笑皆非

    【美国《侨报》文章】一九七九年在美国纽约,有个行人被汽车撞倒,他竟无损伤地站了起来。这时有人怂恿他应捞一笔保险费,于是他重新躺在车轮下,想以负伤的名义捞钱,哪知汽车突然启动并将他压死了。
    二十六岁的英国人理德斯,生平最怕看牙医。一九七九年,他牙痛发作,疼痛难忍.于是他便请求一位同事对他牙痛的部位猛击一拳,想以此减轻牙痛,哪料这一拳竟导致他颅骨破裂,一命呜呼。
    一九八一年,意大利比萨市的失业者汉洛伯托。里波拿,手里抓着一支手枪,坐在厨房里要自杀。他在妻子恳求下放弃了自杀念头,把枪扔在地上,不料枪却突然走火,恰巧将他妻子打死。
    一九八三年,美国纽约一位老太太躺在棺材里,装做心脏病突发而亡。当追悼她的人围聚在棺材四周时,她却突然坐了起来,本想赢得喜剧性效果,却把自己的女儿给活活吓死了。
    一九八三年,乔治·斯华兹的工厂因发生大爆炸而化为废墟,但他却有幸躺在一堵墙下,躲过了劫难。后来,他又回到了现场,想在那堵唯一幸存的墙下寻找档案资料,谁知那堵墙偏偏这时塌下,当场把他压死。

北极/醒一醒/有人来了

温室效应不会引起北极冰层融化
    【德国《快捷》周刊1991年第49期文章】 德国的“北极星”号,长116米,宽25米,自重 11350吨,价值2亿马克,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考 
    察船。它是一座水上环境实验室。船上的装备适 用于在长年不化的冰区活动。
          9月7日上午10时30分,温度为摄氏零下30 度,在奇形怪状的大块浮冰上笼罩着暗淡的大雾。空气洁净,天地死一般的沉寂,根本见不到什么动物,只能听到两万马力的柴油机的隆隆声。
    “北极星”号极地考察船到达了它的考察目的地:北极。53位科学家在此开始了生态考察。这在世界上堪称首举。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核动力潜艇和苏联破冰船光临过我们这个蓝色行星的冰冷天堂。
    53岁的考察队队长、生物学家迪特尔·菲特勒是当日上午第一批离开考察船在巨型冰块上开始工作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此次北极之行的目的:研究北冰洋的发展史和气候史,以及研究温室效应对北极地区可能产生的后果。
    使北极考察队员们感到异常惊奇的是,他们在冰块里和海底发现了染成深褐色的冰晶和沙块。菲特勒说:“这是树、树叶和树枝的残余物。这可以明确地证明,在4000万年以前,北极的年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5度,植物生长茂盛。这一地区的气候环境就象今天佛罗里达南部长满棕榈的沼泽地带一样。”
    今天,北极是地球上生物最难以生存的地区之一——冰面积800万到1500万平方公里,温度最低为摄氏零下50度,菲特勒在他为期60天的穿越大块浮冰的旅行中,只看到9只北极熊、14只海豹和大约100只鸟。参加考察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鱼类专家阿列克谢·涅叶洛夫认为:“这里无法同南极丰富的物种相比。”
    在船上进行最初的考察过程中,科学家们又发现一大奇迹。菲特勒说:“我们的测量表明,北极3米厚的冰层既没有增厚,也没有减薄。这是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的一种现象。”1980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担心,北极的冰层可能因为人为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在几年之内融化。菲特勒说:“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我们还没有找到将会发生这样一种灾难的直接证据。”
    (王东译)

老来寂寞与谁诉

    【德国《世界报》文章】70岁的工藤道也清晨在东京的公园清扫两小时。每月得报酬180马克。倘若工藤在漂亮的住宅区没有一座价值170万的住房,也不曾是东芝电器公司的高薪工程师的话,这本无不寻常之处。
    许多日本人情况同他相似。日本领养老金的人在世界上属最富有的人之列,许多人在东京有房产,其价值在过去几年上涨得无法计算。但是,工藤及其“同病相怜”的老年人却处于为难之中。经过多年无暇交友和没有业余爱好的辛勤苦干,现在他们感到清闲无聊。而与他们的旧职相当的临时工作已不可再得。
    受政府之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把退休老人的困境公之于众:领养老金者60%以上仍想继续工作。日本人退休大多从60周岁开始。劳动省打这笔未被利用资本的主意,要求各公司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0岁,以便“保持我们的经济实力”。但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薪金也上升,65岁以上的人薪金太高了,因此,许多企业并未这么做。工藤当清道夫绝不是例外。许多教师和记者也受雇于清洁大队。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是为了钱。工藤说:“我退休后无事可干。突然我感到,除了同事外我没有朋友。”现在他总算觉得日子好打发了,只是他的妻子对他的工作感到有些难堪。
    (公羽译)

少时无暇发天籁

    【德国《快捷》周刊1991年第46期文章】弗兰齐斯加今年9岁,她的一天从早晨6点30分开始。起床、洗漱、吃早饭、上学。从8点至13点,上课,下课后迅速回家。午休时间吃点食物和收拾一些下午要用的东西。14点开始上小提琴课。15点她必须去上体操课。16点开始学习1小时的芭蕾舞。接着又是一个小时的体操课。回家后,她还得做家庭作业。周末还要参加竞赛或者音乐会。
    弗兰齐斯加的情况并非例外,这完全是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孩子的“正常生活”。
    孩子们的童年是按照考勤钟度过的。以致慕尼黑青年研究所一项研究报告发出感叹:我们的孩子究竟还是不是孩子?I
    克劳斯·胡勒尔曼博士是比勒费尔德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他说:“无忧无虑的童年已成过去的事情了。”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身心障碍和紧张综合症。胡勒尔曼为写这份研究报告调查了1700名12岁至17岁的青年人。他们中有2/3的人受诸如心动过速、头痛、胃痛等疾病的折磨。一段时间以来,弗兰齐斯加也得了失眠症。有时候,她躺在床上,一直到半夜都合不上眼。这难道不是在一个被要求过高的孩子身上出现的危险信号吗?
    今天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象鲍里斯·贝克尔一样打网球,象耶胡迪·梅纽因一样拉小提琴,同时又在中学毕业时得第一名。(周厚基译)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