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3-01-25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托尔斯泰“微服私访”》

    【苏联《消息报》十二月十二日报道】题:托尔斯泰“微服私访”
    一八八一年,列夫·托尔斯泰与自己的一位同乡谢尔盖·阿尔布佐夫拜谒了阿普金沙漠修道院。他们脚穿树皮鞋,肩挂背囊,在招待朝圣香客的下房和肮脏的小酒馆里用餐。接待人员像军官对待士兵那样粗暴:“过来!在这儿坐下!”托尔斯泰不露声色地听凭他们摆布。但是,阿尔布佐夫终于忍受不了他所崇拜的人所受的这种粗暴待遇,无意中露出了真情。于是,接待人员顿时换上一付笑脸:“大人,请进旅馆歇息。”“阁下,您要用点什么?”等等。这种在达官贵人面前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对普通人冷淡粗暴的势利眼,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托尔斯泰的儿子伊利亚·列沃维奇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过这件事。
    安·契呵夫也曾产生过借别人的眼睛、从旁来观察自己的愿望。据作家的妹妹回忆道:一八八九年五月的一天,著名演员斯沃博金到卢卡(契呵夫一位朋友的庄园)找契呵夫。随后,一队人马从卢卡出发、浩浩荡荡地来到附近的一个小城市阿赫特尔卡,在旅馆里住下了。契呵夫与斯沃博金事前约好,让他装扮成“伯爵”,而契呵夫当他的“仆人”。
    他们俩非常自如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旅馆主人为“伯爵”光临而感到荣幸万分。旅馆女佣人们也讨好地向“仆人”打听他“老爷”的情况。契呵夫泰然自若地胡编一些故事应付着。
    后来,契呵夫在乘火车的旅途上还遇到过一件颇为滑稽的事。在车厢里,两位不认识契呵夫的旅客滔滔不绝地向他介绍契呵夫的作品,说他的作品如何如何地好。契呵夫忍住笑,含糊其词地应付道:“这个,我不太清楚,没研究过……”。结果,那两位旅客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真神面前夸海口。
    一九二八年,高尔基从国外回国以后,怕自己的名声会妨碍他认识新政权下的莫斯科面貌,便将自己化了装。他装上一付大胡子,戴一顶老式便帽,穿一件旧大衣,整天在莫斯科大街上转悠,进出商店、餐厅,同居民们交谈。在高尔基博物馆中,有一幅他的儿子为他画的像。
    那正是他化装以后画的。从那幅画上,很难认出高尔基的庐山真貌。
    有不少资料证明,赫尔岑、卢那察尔斯基、波列伏依等人都有过这种“微服私访”的经历。他们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避人耳目,消除不必要的干扰,或躲开车马盈门的崇拜者的纠缠。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犹如窥豹一斑那样,作家通过化装出访,他们那一双锐利的眼睛可以避开人们的注目,象隐蔽得很好的照相机那样。悄悄地摄取生活的镜头,了解世情民风。

巴基斯坦查封伤风败俗影片

    【法新社拉瓦尔品第十二月三十日电】巴基斯坦官方人士说,警方今天没收了大约两千部禁映的影片和数十部兰色影片,以作为齐亚。哈克总统开展的扫除社会伤风败俗运动的一部分。
    以当地行政长官哈桑·阿夫扎尔为首的一个军事管制小组得到关于有些店主出售印有有关性的影片的消息后,封闭了拉瓦尔品第市大商业中心。
    据说,在巴基斯坦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之后,在许多商店里仍然出售偷偷运进巴基斯坦的兰色影片。
    据报道,人们要花二十美元才能买到一盒禁放的印度和英国的影片的胶带,出售者还出租录象器以收取租金。
    警方说,有二十九家商店被查封,进行这种交易的十一个人被捕。

美国波士顿图书馆介绍

    【美国《时代》周刊十一月十五日文章】题:借阅者至高无上
    它创办于一八○七年,开始时只是供那些想看美国和欧洲最新文学作品和期刊的商人作为阅览室。在一个自认为是美国的雅典的城市里,波士顿图书馆不久就成为私人支持的文化馆,购买美国和欧洲出版的最佳书籍,同时也收集艺术品。灯塔街10又二分之一号这座庄重的沙岩建筑物是爱德华·卡伯特在一八四六年设计的,有明亮的大厅,文人雅士在那里可以看书(或者打瞌睡),学者可以从事研究。图书馆多年来的读者登记簿无异是一部美国作家名录,如埃默森、朗费罗、帕克曼、霍索恩、莫里森和洛厄尔等。
    上周波士顿图书馆庆祝它成立一百七十五周年。今天该馆的托管人中,有当年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的后裔。虽然馆内铺的是东方地毯,摆设大理石半身像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古董,但该馆并不是出身高贵的美国北方佬庸俗老派的俱乐部。托管人中包括四名妇女和一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爱尔兰血统美国绅士。馆内藏书精采,有七十五万册,全世界的学者都可借阅。波士顿图书馆是美国最好的独立图书馆之一,与它门上挂的牌子上所写的确是名副其实:“读书乐,贵静修。”
    因撰写西奥多·罗斯福的传记《马背上的早晨》而获一九八二年全美著作奖的戴维·麦卡洛所有的著作都是在该馆研究写成的。他说,这个图书馆“是一个了不起的榜样,说明大城市应该向人们提供什么”。诗人戴维·麦科德写道:“天花板很高的房间、小巧的楼厅、凹室、隐蔽的角落,这一切都使人联想到圣殿、逃避现实和舒适享受。读者、学者、浏览者,借阅者至高无上。”
    图书馆实际上归一千零四十九名股东所有。他们中许多人的股票是作为传家宝继承下来的,因为最后一股是图书馆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售出的。多数股东同图书馆的“终生成员”一样,每年至少捐献五十美元作为维修费,要取得终生成员资格,先要提出申请,还要交纳五百美元。
    但是每年来图书馆的成千上万的作家和学者是不用付任何钱的。图书馆一百二十万美元的管理费用,百分之九十来自捐赠给图书馆的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利息,很大一部分是过去和现在的一些股东捐赠的。甚至每天给图书馆增添光彩的鲜花也是一个私人基金会给的钱。
    波士顿图书馆收藏了各种合乎其读者兴趣的东西。它不仅是全国收藏南北战争时南方邦联政府发表的著作最多的图书馆之一一,而且还有大量美国处在殖民地时代的书和画。
    在第四层的托管会会议室可以看到从芒特弗农移来的乔治·华盛顿的私人藏书。在这座建筑里还收藏有全国第一流的关于吉普赛人的书籍,有英国国王威廉第三在一六九八年赠给波士顿国王礼拜堂的二百一十三卷的威廉和玛丽丛书。
    喜欢探索奥秘的历史学家雅克·巴曾最近向该馆借阅了大量的古典侦探小说。
    波士顿图书馆保持着很高的艺术和文学标准。在该馆早期的房间中,有吉尔伯特·斯图尔特的一间工作室,该馆的托管人收藏的作品为富丽堂皇的波士顿艺术馆的成立提供了材料。
    该馆同类似的少数几家著名的独立研究性图书馆正在起着各大学由于经费和人力的不足越来越不重视的作用:保存过去的宝贵财产,支持现代的优秀作品。
    作为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该馆上周开始举办了波士顿艺术家玛丽·科辛达斯的摄影展览。
    下个月将展出该馆各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对于它所收藏和陈列的大量作品,它既是管理人,又是保护人。
    麦卡洛说:“你到那里,就会感到文明的分层。”

印度第九届国际电影节闭幕

    【美联社新德里一月十七日电】印度第九届国际电影节今天闭幕,以英国制片人林赛·安德森为首的九人评选委员会判定没有哪一部影片有资格获得最佳影片金孔雀奖。
    苏联的阿列克谢·波利科夫由于导演了影片《敞开的心扉》而获得银孔雀奖。该片女主角马林娜·斯塔里赫赢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印度国际电影节每两年在印度首都举行一次。印度影评家们为这次为期十四天的电影节好影片太少而叹息。有两部人们早先已认为质量不高的影片,在最后一刻又被加到竞选名单上去了。即使这样,竞争金孔雀奖的影片也只有二十二部,而不是像往常那样有二十四部。
    评选委员会赞扬了《敞开的心扉》这部苏联影片,说它“扎实而巧妙地处理了人的境遇这一微妙而复杂的主题,以及它的自始至终的高水平的表演”。
    埃及男演员努尔·埃尔谢里夫由于他在《公共汽车司机》这部影片中的表演而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这部片子是由阿提夫
    ·塔伊布导演的。乌特帕仑杜·查克拉瓦尔蒂导演的印度影片《眼睛》,获得了评选委员会的特别奖,因为“它以不屈不挠的真挚精神描写了争取正义、反对社会压迫和贪污腐败的斗争”。
    两部影片——加拿大的《灰狐狸》和保加利亚的《雪崩》,受到了评委会的表扬。
    捷克斯洛伐克的米兰
    ·米洛被指定为短片最佳导演。他导演了影片《迷离世界》。评选委员会为纪录影片设置的特别奖由两部印度影片分享,这两部影片是《爱情的礼物》和《暴风雨后的面貌》。
    印度副总统穆罕默德·希达亚图颁发了奖品。他说,新德里一家电影院的观众昨天抵制一部日本影片一事表明,“如今,多半是性和暴力”,吸引人们去看电影。

普希金的祖父是埃塞俄比亚人

    【德通社亚的斯亚贝巴一月五日电】自从埃塞俄比亚《新时代报》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祖父生平的文章以来,普希金的翻译诗作在埃塞俄比亚人中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普希金的祖父是埃塞俄比亚人,名为阿博拉哈,一六九八年生于埃塞俄比亚梅雷博河畔的一个村庄。他七岁时,奴隶贩子把他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一名名叫拉古辛斯基的俄国使者赎买了他,送他到彼得堡,在沙皇彼得一世宫廷里当差役。沙皇彼得对这个机警的孩子十分喜欢,于是给他奖学金,把他送到巴黎炮兵学校学习。阿博拉哈学习了军事之后,于一七二三年回到彼得堡,在军队中服役。
    两年之后,沙皇逝世,他的被保护人也随之失宠。阿博拉哈在图木斯克(西伯利亚)被监禁了五年,后来获得赦免。一七五二年,他被任命为某工兵师的师长,晋升为少将。阿博拉哈有十一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与一名俄国贵族军官结婚,一七九九年生下了普希金。普希金的祖父死于一七八一年,享年八十三岁。

美国发现首部黑人妇女文学作品

    【新加坡《南洋商报》一月九日报道】题:美国新发现首部黑人文学作品
    美国文学史家多年来一直认为:南北战争之后才有黑人小说作品出现,而黑人妇女的第一部小说到了一八九二年才出现。不过,这项公论现在已被打破。
    因为,一本黑人妇女的古小说已于最近被发现,出版年代是一八五九年,它的发现使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史的开始年代提前了三十二年。
    发现这本书的人盖兹,是耶鲁大学英国文学暨美国黑人文学的助理教授,他去年曾获“麦克阿瑟基金会奖”,并负责黑人文学的研究计划。
    有一次他在曼哈顿逛旧书店,看到一本《我们黑佬》的书,花了五十块买回去,发现这本书竟是文学史的瑰宝。
    此书作者为威尔逊,他特地作了一番考证,从户籍档案和出生登记档案里,证明了作者确实是当时住在新英格兰的黑人妇女。
    《我们黑佬》这本书写的是一个黑白混血女人辛酸的一生,最后她生了儿子,但却因为她生病而和新生儿子离开,她因此写这本小说,希望能筹到一点钱,可是据盖兹的考据,这本书出版没几个月,她的儿子却因热病而死。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妇女文学颇为兴盛。
    这本书的被发现,证明了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和白人妇女文学有着同样的发展,它的文学史的意义也极大。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