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2-08-23第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日本《国际时评》刊登山口久就的文章:《如何看苏中关系的过去和将来》

    【本刊讯】日本《国际时评》一九七二年七月一期登载了众议院议员山口久就(曾任驻伊朗大使、外务省事务次官、驻苏大使等职)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看苏中关系的过去和将来》,摘要如下:
    在第二次大战中,苏联最关心的是,为了防备将来德国的复仇如何完成本国的安全保障。以苏联的军事力量为后盾而建立起来的东欧共产主义卫星国家,正是作为对付德国的堤坝而建立的保障安全的具体依靠。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堤坝不是由于西德的反攻,而是由于中共的权力挑战显著地削弱了。
    战后大约十年间,在斯大林的铁幕统治下,毗邻的东欧卫星国家也作为独立国家而悄悄地产生着民族主义的情绪。这种情绪借斯大林逝世的机会,首先在匈牙利爆发出来。但是争取中立的拚死斗争被苏军镇压下去了。以后过了十二年,在捷克澎湃而起的民族愿望又一次屈服于苏联的武装干涉。但是由于中苏对立而公开发生的共产主义阵营的分裂以及中共对东欧阵营的怂恿,作为普遍地酿成反苏气氛和促进东欧的分化的巨大的动力而起了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于是苏联一直不断敲警钟的所谓波恩的帝国主义企图这个虚构,在争夺共产世界霸权的莫斯科和北京的抗争面前已降为第二位。不妨可以认为,苏联已把中共看成是超过美国的主要敌人,企图改组包括西德在内的西欧军事体制,开始整顿在策略和战略上对付中共的体制。苏联的军事威胁和中国的选择
    当中苏对立逐渐公开而且尖锐起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九六八年苏军入侵捷克的事件。中国开始对苏联感到不放心,看来也是由于这一事件。后来中国决定接近美国,其动机也象是由此而产生的。第二年,一九六九年春夏之交,从乌苏里江到新疆边境发生了中苏武装冲突事件。看来也可以认为,这种事态的发展证实了中国领导人对苏联的不安感。
    在相当紧迫的形势下,突然于同年九月在北京机场举行了柯西金一周会谈。然而此后在边境地区苏联的军事部署仍继续加强,所以中国的对苏警惕就更加提高了。美中接近和苏联的修改路线
    美中接近使苏联在三极关系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苏联过去处于同美国对话共处关系这样一种有利地位,使中国处于不得不从两个正面来防备美苏两国的最不利的地位。现在这个形势被打破了,所以搞得不好,势必要对付两个正面敌人的就是苏联了。正因为苏联强烈地意识到这种危险,所以它近来竭力缓和对美国和对西德的正面关系,又把主攻目标对准中国。
    以尼克松决定访问中国的公报为转机而升级的苏中对抗,自从北京政府进入联合国以来以突出的形态展开了,主要战场是巴尔干和南亚。然而在巴尔干方面,中国反而是采取攻势的,就是说,由于这条孤立苏联的路线,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三国在感到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这一点上有联合意识,它们在精神上同北京有强烈的联合意识,它们也被称为巴尔干的反苏轴心。而且巴尔干的其他国民中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反苏情绪,所以有潜在性的传播性,苏联的苦闷是很深的。
    但是在南亚方面,苏联采取攻势。可以认为,六十年代以前的亚洲形势是美、苏、日、印串连起来形成的对华包围网事实上已经存在。这个包围网由于美中接近而被破坏。苏联已强烈地意识到这种事态。尼克松访华之后,苏联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同印度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今后对亚洲地区可能还会提议签订各种条约。同时对于认为提议签订这种条约的时机尚未成熟的地区将展开另外形式的接近。就是对去年十一月东南亚国家联盟外长会议发表的《东南亚中立宣言》,苏联的党机关报《真理报》和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也再三表示支持,由此也可以推断苏联的这种态度。作为加强东南亚中立化和倒向苏联的趋势的一个办法,苏联正在这方面发动撇开意识形态的广泛的经济攻势。这就是,苏联表示对亚洲开发银行进行技术合作,并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也在通商贸易方面展开积极的工作。走向苏中冷战时代
    如果考虑到一百三十万苏军压境这一事实,那么对于苏联重新包围中国的作战,中国也会有切身之感。在这个阶段,苏联表明只有把它同中国的关系当作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关系来对待,可以认为这是采取以中苏冷战的质变为前提的态度的表现。位于欧亚大陆的这两个大国之间存在着深深扎根于历史上或地政学上的对抗矛盾关系。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认为苏中冷战有着根深蒂固的持久性,它作为对今后世界形势有巨大影响的因素将继续起作用。对这点必须注意。

日《朝日新闻》报道:《首相同意通产相在年内率大型经济代表团访华》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八月二十一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首相同意通产相在年内率大型经济代表团访华》,全文如下:
    中曾根通产相二十日在静冈市农业会馆游说时接见记者说,“将在本年内率大型经济代表团访华,以便铺设日中之间经济交流的轨道”。他的谈话内容如下:田中首相访华后,为日中之间的经济交流正常化,铺设政府间的轨道,将派遣大型经济代表团访华,这个代表团除我本人之外,还有产业、金融界的首脑、各部的有关人员参加,就日本如何协助中国的经济建设、如何处理过去的备忘录贸易和友好贸易等进行会谈。这是十八日同首相会谈后决定的。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八月二十一日发表了一篇述评,全文如下:
    由于田中首相在下月访华,看来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方向已定。政府、财界把“复交后”扩大日中之间的经济关系正作为迫切的课题而加以研究。据认为,中曾根通产相透露的派遣大型经济代表团的计划,是吸收了政财界的这种意向。政府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考虑到中国采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想就长期的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大型建设计划进行深入地谈判,单靠民间是不充分的。
    日中备忘录贸易还有一年,冈崎嘉平太代表等备忘录贸易有关人士,为了进行最后的延长协定的谈判,将于十月份访问北京。中曾根所设想的大型经济代表团,其目的可以说是铺设备忘录贸易之后日中经济关系的轨道。
    【共同社静冈八月二十日电】通商产业相中曾根二十日在静冈说,他正在考虑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之后访问北京,去签订经济合作协定。
    他说,他希望在一种稳定的政府对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经济和财政交流的大渠道。

日报文章:《日中首脑步调完全一致,首相访华只等公布日程》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十四日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釜井十三日从北京发回的消息,标题是《日中首脑步调完全一致,首相访华只等公布日程》。摘要如下:
    日中之间步伐迅速的接触由于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宣布“邀请田中首相”,达到了一个高潮。
    以上个月周总理的谈话为开端的日中接触的第一阶段因而已告完了。今后,一方面要处理田中首相访问中国的技术问题和包括日美会谈在内防止摇摆后退动向等次要问题,同时就要进入田中一周的日中最高级会谈的第二阶段。
    回顾第一阶段迄今为止的经过,大概可以说,在田中内阁出现的时候,中国方面以可谓出人预料的迅速作出反应,日本方面也以大平的“坚定”步伐,成功地不失时机地对中国方面的反应作出了回答。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今后的新阶段,和争取田中首相访华的步骤比较顺利地进展而达到了正式宣布的情况一样,北京期望在今后的新阶段中,日中首脑之间这种巧妙的步调一致的情况也不被打乱,一直继续下去。
    田中首相访问中国是否能“一气呵成”达到邦交正常化?其结果是非常引人注意的。北京的观察家认为,只要日本方面有决心,前景未必是暗淡的。当然不能过分乐观,但是从非正式地传出的中国首脑多次表示“连尼克松都来,所以……”的话来看,从中国领导人对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或者黑田寿男议员一行、名古屋财界人士的接待情况来看,至少可以说,(田中首相访华)取得超过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成果是大有可能的,而且一定要取得成果。
    象批准运送上海舞剧团的飞机入境,接待日航、全日空的首脑这两件事已经表明的那样,中国方面现在正抱着好意的态度进行努力,以便做到凡事只要对日中关系有利就要加以推进,哪怕是一步也好。

共同社二十二日报道:《自民党今天决定派遣访华先遣团》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十二日电】题:自民党今天决定派遣访华先遣团
    迄今为止,就日中邦交问题同中国方面的接触只是由原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等这样的在野党方面的人士来进行的,对此,在自民党内,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呼声,认为“在首相访华前,应该派负责任的执政党的代表团访华,和中国方面进行协商”。小坂也接受了党内的这种意向,暗中向中国方面试探了访华的问题。对此,由于最近得到了中国方面接受该访华团的联系,所以两、三天以前在轻井泽,小坂同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等进行了商谈,决定在首相访华之前,派遣自民党访华团。
    关于该访华团的目的,小坂认为,“为了使在北京的田中—周恩来会谈取得成功,将就必要的事项和中国方面进行协商”。
    具体的就是,除了坦率地转告日本国内和该党内对台湾等问题的意向之外,还希望就首相访华的具体日程的落实,以至被认为将成为日中首脑会谈议题的各个项目的内容深入地交换意见。
    另外,关于访华的日期,小坂的意见是,想在该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的协商大体结束的九月十日以后启程,在北京逗留一周左右。
    关于访华团的组成和规模,在政府和执政党的一部分首脑中也有这种呼声,说应该是希望访华的人能大量参加的“大型访华团”。但小坂会长等的想法是,希望由以该协议会的副会长江崎真澄、事务局长鲸冈等为中心的工副会长一级的人物,再加上党领导机关的副干事长竹入等组成二十人左右的小型访华团。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